一个圈套一场欢闹

2024-04-06 11:18王杰
歌剧 2024年2期
关键词:婚事老爷歌剧

王杰

歌剧《帕老爷的婚事》,原译作《唐帕斯夸莱》,脚本由剧作家卡玛拉诺撰写。1942年,作曲家多尼采蒂将其创作编排成一部喜歌剧;1843年1月,歌剧在巴黎首演;1990年,由歌剧界首屈一指的指挥家郑小瑛执棒的该剧意大利语原版,在中国首演;2012年,郑小瑛老师带领团队重新创排了该剧的中文版,并为中文版《唐帕斯夸莱》取名《帕老爷的婚事》。从此,这位自诩聪明却落入陷阱、遭到戏弄的“帕老爷”,不断出现在各方舞台上,为观众带来许多欢乐。

2023年初,本人非常荣幸收到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邀约,执导全新版的《帕老爷的婚事》。我与一众优秀的艺术家、歌剧演唱家和青年才俊共同创排、通力合作,这注定是一段充满探索和趣味的旅程,一次考验审美和能力的冒险。

歌剧在国内始终是小众艺术,外语唱词带来的隔阂是许多观众对歌剧敬而远之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何将这部经典喜歌剧带入中国观众的视野,消除审美和欣赏的壁垒,是这次排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拥有扎实的文本、经典的旋律和便于演唱的译配,此次制作便要将着力点放在如何将剧本的文学表达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的艺术表达上,在保留原作的喜剧色彩的同时,努力将“帕老爷”的故事融入中国元素,贴近当下观众的欣赏习惯。一个渴望爱情的鳏夫,遭到了善意的愚弄,最终皆大欢喜,这样的情感故事和观众之间并没有太多的距离,情感链接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之事。剧中关于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刻画,对真诚美好的向往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因此所有剧中人物的处理要从情感入手,消除中西文化隔阂,让观众笑中带泪,感受爱的美好和能量。

对于具体排演,我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排准则

《帕老爷的婚事》最大的特点是“洋戏中唱”。这就意味着,虽然歌剧源自意大利,但我们将用中文来演唱该剧,为观众带来可以听得清、听得懂的唱段,以便观众没有语言障碍和理解隔阂,能更好地了解剧情,更从容顺畅地感受歌剧的魅力。

“让大众听懂歌剧”,这一直是郑小瑛老师的重要理念,也是郑小瑛歌剧艺术中心的工作重心。在排练前期筹备时,我也与郑小瑛老师一同,为作品确立了两个基调:第一,剧中人物要遵照并符合剧本的时代特性,形象上要尽可能贴近现实,用现实主义表演风格诠释人物;第二,对原剧的宣叙调进行修改和调整,增加台词中的语言包袱,拉近故事和观众的距离,让观众直接感受到戏中的趣味,不用盯着字幕看。

二、关于唱腔

在唱腔上,多尼采蒂的歌剧本就以流畅华美的唱腔而闻名,《帕老爷的婚事》亦然。剧中唱腔的设计,展现出丰富的人物情感层次、角色之间的互动灵活轻巧,以及对戏剧情节沉稳从容的推动和发展。由于取消了部分宣叙调,改成了台词念白,所以台词的位置、长度,都需要在排练时和乐队磨合,以求“恰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帕老爷的主题音乐十分明显,从期待到紧张,从失落到愤怒,最后变为无奈,每一次主题音乐的出现均恰到好处。欢快的旋律符合帕老爷渴望“黄昏恋”的雀跃心情,他的唱腔充满音乐的戏剧性,因此他的唱段需要通过旋律和声来讲述故事、传达主题、抒发情感,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他的独特个性。

诺丽娜和医生的唱段在剧中承担了更多的叙事作用,因此要突出唱段中音乐的戏剧性,注意调节音乐的层次。多尼采蒂的音乐本身就极具戏剧性,所以有些对唱和重唱段落,不必字字清楚,重要的是音乐本身的戏剧性和抒情性。

书记官这个角色,我不希望他是音色丰满的标准男高音,因此我和演员一起调整音色和发声位置,增加肢体表演以作为表演辅助,提升人物的喜剧色彩。

作为一部喜歌剧,音乐中的喜剧元素也十分重要,因此唱腔的设计和演绎都要轻松、愉快,用快节奏的旋律和滑稽的音调为全剧增加喜剧效果,一些小的音乐动机也可以帮助演员建立滑稽喜剧的表演样式。

三、关于舞台设计

在和舞美团队沟通时,我对舞美、服装、造型均提出了细致和统一的要求。

首先,要考虑如何构建舞台上的空间。在我看来,歌剧是流动的艺术,音乐中有很多留白和抽象的空间,可以供创作者进行二度创作和艺术处理。这部戏多数剧情均发生在室内,仅有最后一场发生在花园的故事是室外戏,因此,我提出使用转台,完成我想象中的“流动”——空间的流动、时间的流动、音乐的流动、表演的流动。舞美设计李耿提出了旋转的镂空八音盒概念,这让我觉得有些兴奋。这样的设计既符合我对这部戏的流动构想,又可以满足演员表演需要的具体支点。盒子,作为一个有框架的架构,拥有天然的透视关系,加上灯光的辅助后,舞台上的空间立时就有了层次,对表演区的切割也很便利。

盒子的包容属性,让舞台上的空间,既有家庭、家族的温暖和安稳,也有碰壁和家庭战争的可能性;这个粉色的盒子也象征着潘多拉的魔盒,打开之后,也许会发生一系列失控的故事。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学过戏曲的原因,我很钟爱戏曲舞台的以虚带实的空间处理。所以,在每一幕每个场景,我都要求台上有一桌二椅,依托一桌二椅和一些基础的小道具,台上就构建起了虚实结合的简洁空间,每场戏就可以有丰富的舞台调度。

我認为,每部作品都应该有其独特的颜色属性,或明亮或灰暗,或绚丽或单一,色彩属性能很直观地传达出一部戏的气质。故而在颜色的选择上,我和舞美设计大胆地选用了粉色作为舞台主色调。《帕老爷的婚事》里有浓郁的爱情色彩,又有轻松诙谐的喜剧元素。粉色,这一夺人眼球的色彩,最能体现剧目的气质——美好、浪漫,同时也隐喻了故事核心——一个可喜的桃色陷阱,一个圈套一场欢闹。

四、关于服装造型

本版制作的服装造型设计,遵循19世纪罗马服饰风格。这一时期是欧洲时尚的鼎盛时期,服饰不能简单地追求华丽和精美,而是要注重颜色、材质和整体搭配,无论男女,时尚达人对配饰格外讲究。因此,服装的剪裁要有夸张感、设计感,在纹样等细节上符合年代感,注意廓型,但不能影响演员表演和发声。色彩要和舞美的粉色调有机融合,既不能太抢眼跳脱,也不能黯淡无光。

人物妆发设计要注重喜剧性,诙谐但不能丑化。戏中的男性,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胡子来体现人物性格,最好由演员本人蓄须,化妆师再进行修剪,这样一来既符合人物性格,演员在台上演唱也没有思想负担,不必担心胡子脫落。

合唱队的服装造型,则需要淡化人物的社会性,我不希望将他们设计成家人、仆人、左邻右舍,他们应该是一个整体,应该是一个色块和一种氛围。总之,人物服装造型设计要和空间的设计相得益彰,兼顾浪漫原则和流动原则。

五、关于表演

歌剧的表演可能有多种样式,表演样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歌剧类型、导演的要求以及演员的特长有所变化。有些歌剧可能更注重仪式感、突出舞台布景和道具的运用,通过视觉效果来展现故事情节。而《帕老爷的婚事》更注重演员的表演,我希望通过对音乐的戏剧性和人物的表演来塑造人物,传递情感。

喜剧的表演样式是非常独特的,喜歌剧要兼顾演唱和表演,达到完美的平衡。哑剧的表演样式,通常是肢体化和夸张化的,很符合这部戏的喜剧气质。加之我不希望演员们在台上自然、生活的表演,因此我需要的舞台上的表演是夸张的。人物情感展现方式可以是瞬间变脸,情绪从“1”直接演到“100”,不需酝酿,也不需要表演过程。我为演员设计了许多喜剧点,既有肢体动作带来的幽默,也有语言包袱。

在表演过程中,我需要演员会借鉴戏曲中的程式化身段表演。身体是演员的武器,也是演员的工具,好的演员要善于运用肢体语言,肢体对表演节奏的调节至关重要。比如,为了凸显帕老爷等待新娘时的忐忑心情,我为演员设计了双手手指不断缠绕的动作,见到新娘后,又为他设计了脚下发飘、走路不稳的动作。

作为中文版《帕老爷的婚事》的导演,我很幸运,遇到了优秀的合作伙伴,每个部门和工种都在为作品加分。首演之夜,观众屏息凝神,为帕老爷担忧,为帕老爷发笑,这个“180岁的老头”得到了今天的中国观众的喜爱。希望“帕老爷”的故事让更多观众了解和喜欢歌剧,继而迷上歌剧艺术。

猜你喜欢
婚事老爷歌剧
走进歌剧厅
厨师与老爷
高浟:老爷我来审青菜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北京的沉浸式歌剧
从门外汉到歌剧通 歌剧在路上
教授女儿的婚事(32)——自食其果
教授女儿的婚事(29)——婚外有情
忍耐富贵
心酸的婚事
土老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