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2024-04-07 12:45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5期
关键词:思政大学教学模式

朱 峡

(广州华商学院 外国语学院,广东 广州 511300)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只有将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才能实现教育的深入彻底改革。《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快信息化时代教育变革为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之一[1]。《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指出,随着社会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现代信息技术已逐渐成为现代外语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手段[2]。2021年3月,时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的吴岩指出要抓技术水平,深入推进在线教学实践[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因其“技术赋能、以生为本”的特点,已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教学范式变革势不可当,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的建设将成为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一、现状分析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一直在进行,但长期以来大学英语的传统课堂教学仍存在不少问题:教学难点为“输入不足”,教学痛点为“输出困难”;传统教学模式注重语言知识的输出,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气氛沉默,师生缺乏交流,有效互动率低;英语听说教学效果不理想,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力的培养。“大学英语视听说”作为大学英语的核心课程,具有教学对象覆盖面广、班级大、学生多、教学内容多、时间长、跨度大等特点,沿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很难达到优良的英语听说教学效果,课堂教学很难实现全员参与,互动率比较低,思政教育的实施难度更高。本文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实施框架为指导思想,开展基于STAPLL模式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为建设大学英语混合式一流课程以及落实课程思政提供新路径[4]。

二、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

STAPLL教学模式坚持以产出为导向(output-oriented)、任务为中心(task-based),集活动教学(activity-based language learning,ABLL)、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L)和项目式教学(project-based language learning,PBLL)于一体,将SPOC、活动教学、任务教学以及项目教学有机融合,按需设计交互活动,开展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大改革(如图1)。

图1 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

实际上,要想将教师、学生与SPOC有效结合起来,同时维系三者的动态平衡关系并不容易,需要满足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生态转化条件,例如:运用SPOC提供技术支撑、师生全员参与、课程资源及时上传与更新、及时线上互动、课程管理到位等生态化运行机制。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改革以本校录制的学银在线“大学英语视听说”SPOC(省级线上一流课程)为基础,集项目教学(PBLL)、任务型教学(TBLL)和活动教学(ABLL)于一体,开展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思政改革。第一阶段(线上):教师利用广州华商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单元学习目标和单元学习任务单,学生认领任务单后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第二阶段(线上线下混合):混合式教学课堂上开展基于活动、任务和项目教与学活动。第三阶段(线下):学生完成作业及项目任务后,教师在线下课堂进行课堂点评与考核。三个阶段的混合式教学过程有机融合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终结评价,创新了课程考核评价方式(如图2)。

图2 “大学英语视听说”STAPLL混合式教学生态

三、改革内容

STAPLL模式下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改革具体改革的内容为:融入思政目标链,重塑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融入思政管理链,重构教学环境;融合思政内容链,建设第二课堂交互性资源;融入思政评价链,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一)融入思政目标链,重塑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

1.重塑教学目标。大学英语课程团队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目标、素质目标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有机融合,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将“大学英语视听说”的课程目标确定为: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培养学生的英语知识综合应用力和跨文化交际力(2个核心能力)、学生的对比、联通及实践力(3个拓展能力),学生的沟通力、创新力、协作力以及批判思维(4个职业素养力)为目标。

2.重构教学内容。大学英语课程团队优化“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明确单元思政目标,并以此统领每堂课的视听说课堂活动、任务及活动设计、以达到最后的产出性目标;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课前做汇报展示,主题鼓励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德育元素。课程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紧密融合。每单元课程分五个模块:新闻听力策略、视听说训练、说的策略、文化思维训练、思政育人。通过多种教学辅助工具增加学生视、听、读的语言输入,提高学生说、写、译的语言输出,将中国梦、青年人的责任、国家科技进步、仁爱与兼爱、红色文化、康健体魄、创新创业等育人视频资源作为教学素材。

(二)融入思政管理链,重构教学环境

大量在线优质课程的建立为信息时代大学英语课程的变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教育部要求各高校,立足于本校实际,基于MOOC、SPOC等在线课程,融合现代化教学手段,对校内课程进行改革,开展混合式教学,其中学生线上自主学习的时间应占比20%~50%。课程改革线上课程依托学银在线校本省级线上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更能满足本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线下教材依托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自编教材《新选进阶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课程选取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思政德育素材设计教学互动,如“大学生的使命和责任是什么”“如何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大学生如何结合专业学习进行职业规划”。线上课程与教材第一册的六个单元主题一致,有利于打造一个线上、线下教学环节合理分配与相互配合的模式。

改革团队遴选优秀教师录制学银超星在线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线上课程包含六个单元内容,主题依次为大学生活、互联网、爱、旅游、健康和职业规划;各单元内容框架依次为:新闻听力策略、视听说训练、说的策略、文化思维训练、单元测试和作业。课程目标是课程建设的内核。授课视频大于130个,时长超过750分钟,每章均匹配对应的PPT,教学视频及拓展视频,以及习题,设置闯关模式,过关分数为80分,通过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情况;课程以学银在线平台开放使用,并通过虚拟教研室(学习通App、微信群和QQ群)进行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建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微信群,及时解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融入思政内容链,建设第二课堂交互性资源

以自编教材《新选进阶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为基本资源,团队录制的“大学英语视听说”线上课程为辅,形成立体多维度资源。并通过开展如名师讲坛、红色故事英语说口语大赛、“爱国爱家”英语写作大赛、“厉害了我的国”英语写作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廉政文化翻译比赛、“学习强国”天天看等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以及演示翻转课堂、慕课、混合式教学等现代教学手段,调动广大师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热情,建设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

(四)融入思政评价链,创新考核评价方式

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大学英语视听说”课程改革,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考核课程显性教学目标(如通过课前测、线上单元小测等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小组作业及单元项目等考核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也考核隐性思政目标(如通过小组任务考查学生团队协作能力,高阶任务及大项目考查学生是否树立正确价值观、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程度等)。课程评价由线上和线下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线上评价占比40%,线下评价占比60%。线上评价包括在线视频的学习、在线互动、测试、高阶任务等内容构成;线下评价包括混合式线下课堂任务及活动的参与情况、单元项目的完成情况等。评价方式有机融合学生的自我评价、过程性评价及综合性评价,有效约束学生的线上线下学习行为,保证了教与学的效果。

四、改革实施方法与课堂实例

基于STAPLL“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改革实施,主要从学生开展基于私播课的自主学习、实施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实施基于任务的交互学习以及实施基于项目的协导学习四个方面进行。

(一)学生开展基于私播课的自主学习(SPOC)

学银在线线上课程“大学英语视听说”(省级线上一流课程)由课程团队教师(广州华商学院课程思政示范团队)教师录制完成,并完成课程统一建设。教师团队根据班级情况开展混合式教学,在此阶段教师通过广州华商学学院网络教学平台发布单元课前思考,单元学习目标、单元学习任务单等导学案,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有序完成线上学习任务。教师监督学生的线上学习行为,按需补充资源,参与互动等。

(二)实施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TBLL)

项目团队每个单元设计多个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任务设计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思想,让语言学习和生活接轨,培养学生的沟通力、创新力、协作力以及批判思维能力,如课程将中国梦、青年人的责任、国家科技进步、仁爱与兼爱、红色文化、康健体魄、创新创业等作为课程思政融入点,把学习延伸到课外,实现学用结合。

(三)实施基于活动的交互学习(ABLL)

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下以任务为中心,设计线上线下产出性交互性活动。线上学习活动在线课程视频的学习、单元检测、线上讨论、高阶任务等。线下教学活动视频内容学习效果检测、讨论、小组活动、选人、抢答、个人展示、小组汇报等。

(四)实施基于项目的协导学习(PBLL)

教学团队结合“大学英语视听说”的单元主题每个单元设计一个项目,每学期打造一个以课程思政为指导的特色项目。班级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分工合作,开展研究、制作项目,并汇报成果,最后在班内展示成果,优秀成果将选派参加校内决赛。最佳作品将在广州华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众号中展示,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拓展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五、意义

基于STAPLL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改革,以课程思政为指导思想,以产出为导向,集活动教学、任务型教学和项目式教学优势于一体,能满足英语个性化教学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也能促进教师的成长、实现职业发展。团队的改革经验可复制、推广到其他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之中,其示范价值可推动高校混合式教学的改革和提升,并有助于建设外语一流课程和建设一流外语教师团队。

猜你喜欢
思政大学教学模式
“留白”是个大学问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