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语境下的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
——以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景观开发为例

2024-04-07 08:20刘芝兰廖倩
河北画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遗存遗产文化遗产

刘芝兰 廖倩

(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随着农业文化遗产概念深入厘清[1、2、3、4]以及其为社会、经济等方面带来的积极效益,使价值研究与实现逐步成为农业文化遗产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5、6、7、8、9、10],以促进遗产保护的普识性,推动遗产保护机制的科学性。众多学者通过个案研究,或针对某一具体遗产类型的价值构成进行定性解读或定量评估,为当下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出思路和提供根据。如,对浙江青田稻鱼共生系统[11]、浙江湖州桑基鱼塘系统[12]、云南红河哈尼稻作梯田系统[13]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阐释,解读其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以及衍生的社会价值、文化价值、科研价值等多重价值特点,提出保护和发展的对策和建议;对浙江绍兴会稽山古香榧群、陕西佳县古枣园、江西崇义客家梯田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进行评估,有助于人们直观地了解农业文化遗产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措施制定提供依据;其中李禾尧等学者对江苏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开展的复合价值识别与评估,促进了核心价值分布的精细识别研究进程,利于更针对性地开展保护和发展工作。

我国农业文化遗产历史源远流长、类型丰富多样,其保护与发展需要多学科全方位的视角审视。近十多年来,农业文化遗产研究主要集中在农学、历史学、经济学、生态学和旅游管理学等领域,鲜少从景观学领域、从景观语言的角度探讨其价值构成和价值效益,提出保护与发展的机制与措施。本文在这一背景下,从景观语言的角度,通过实践研究,对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全新角度的解读,提出保护和开发的策略,以促进遗产精细化开发与发展。

一、景观语境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框架

(一)景观语言构成

景观语言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是人类分析、改造、管理、保护、恢复不同尺度大的综合体,表达思想、传递情感的工具。景观语言包括语构、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景观的语构包括语汇和语法,景观语汇是包括如山水、土石、花草、地形、雕塑、建筑、广场、道路等物质要素和宗教信仰、民俗习俗、技艺艺术等非物质要素;景观语法则是将这些语汇合乎逻辑地组织起来,构成景观物质形态和空间的方法;景观语义是景观语言所包含的意义,是景观决策者和设计师通过景观语言所要传达给景观受众者的意图,是景观价值的表达,可以是明确地功能指向,也可以是精神指向;景观语用包括了语构、语义两个层面,是指景观在特定的语境下话语被使用者生成和话语被受众者理解两方面的内容。从景观语言使用角度来看,农业文化遗产就是景观设计所面对的语境,它影响着语汇和语法的选择,决定着语义的表达,指引着语用的适地性和适时性。

(二)框架解释

基于景观与农业文化遗产的概念内涵和价值系统的互动关联,景观语境下的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框架如下:

从逻辑根源来看,景观和遗产都以自然为本底,人类作用于自然进行的各种生活、生产、经营活动,这个过程又蕴含宗教信仰、民俗习俗、民间艺术等精神文化属性,自然、生产经营、人文共同构成景观和遗产三方面,因此,在景观语境下框架从自然景观、生产经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方面划定价值解读的不同层面。框架以景观语汇与遗产要素的根源一致性、景观语义与遗产评估的内容一致性、景观语用与遗产生成和认知的目的一致性上建立特定景观语境下价值认知与解读的逻辑性和必要性。从历史演进来看,景观和遗产都是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所产生的物质与精神积淀以特定的载体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共同记录了自然环境的变迁、人类社会的更迭。在同一地域中,景观和遗产具有共同的资源本底,共同的要素构成共同价值的基础。价值载体是要素集合构成的实际存在的物质环境实体和系统,而价值功能是要依托于这些实体和系统存在并才产生意义。共同的要素集合构成共同的实体载体,景观的物质形态和空间类型与遗产类型高度一致,共同的物质环境实体和系统又形成共同价值功能和意义。景观语言的使用者在特定语境下生成的话语要能被受众者深入认知,遗产地的特征和状况也要能被受众者深入认知,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其功能和意义都要能被恰当理解和评估,这就是价值认知,这是探索遗产合理开发、有效保护、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二、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认知

(一)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特征

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依存于黄连山和金凤山两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具有良好的生态系统和宜人的气候环境;遗存地遍布石丈空石刻群、叙马驿道、三国古战场等一大批保护文物,同时近千年历史的荍坝古镇也坐落于此,具有丰富的人文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环崖丹霞”地貌横贯遗存地,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一批优质丹霞资源,成为丹霞地貌走廊带。遗存地不仅具有茶农产品及其他农副产品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持、水土保持、气候调节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同时具有类型多样的景观要素,极具景观价值。

图1 景观语境下农业文化遗产价值研究框架

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虽然还未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目,但遗存地与周边地域一起,构成了历史悠久的茶业生产和茶文化系统、丰富多样的人文景观和文脉源流、稳定持续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服务,具有活态性、复合性、战略性等特征,和众多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对遗存的进一步价值认知和解读,也为当地相关部门普查当地农业文化遗产的工作,继而帮助申遗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景观语境下遗存地价值解读框架

景观语境下遗存地价值体系从自然景观、生产经营景观、人文景观三个方面出发,通过景观要素本底,识别出多个景观形态空间作为载体,以由不同载体得出多角度、多层面的遗存地价值全面认知理解。同时,由每种景观形态空间衍生出的每一项语义认知理解,不仅是对遗存地状况的评估内容,也是遗存地保护着力点的方向。(表1)

表1 景观语境下荍坝镇古茶种植遗存地价值解读框架

(三)多样化的景观承载了价值的多样性

景观话语生成过程是一个复杂过程,由多重表意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语汇通过交叉关联的空间逻辑语法构建成多种的景观空间单元,景观空间单元又可以通过解构与重组成新的景观空间整体,因此这些多样化的景观空间单元和空间整体承载着丰富的自然变迁过程和文化与社会发展过程内容,传达着多种价值功能的语义表达。荍坝天然森林、珍稀动植物、优质水体、环崖丹霞、野化茶树和古茶树、现代茶园等自然要素和荍坝古镇、叙马古道遗迹、三国彝汉相争古战场遗址、石丈空石刻群等人文要素互相依存、互相交融构成遗存地森林景观、丹霞景观、山野茶园景观、观光茶园景观、遗迹遗址景观、古镇景观等类型多样的景观空间单元,这些单元又互相组合成环崖丹霞休闲度假公园、古驿道茶旅文化体验区、茶文化观光体验博览园等多种景观整体系统,发挥着生态、经济、审美、社会、文化等综合价值功能。

三、遗存地景观开发现状主要问题

(一)缺乏全面、完整的景观要素资源信息

遗存地内现存大量遗迹遗址、民居聚落、地文地貌等资源要素,这些要素又承载了大量历史化等多方面的信息,使该地域的景观开发具备了丰富的资源本底。这些信息有些是显著的,比如:石丈空石刻群、叙马驿道遗迹等具备详实的历史考证;环崖丹霞由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进行了全面详实的地质勘查。但有些信息已经不完整,甚至缺失,比如:荍坝古场镇虽具备演变过程的历史史料,但对于民居聚落要素来说缺乏从空间结构、建筑细部、特征特点等方面的专项研究;古茶园虽有民间生产传承,但缺乏从栽培到留存至今演进过程等方面的专项研究;三国彝汉相争古战场遗址和古建筑设施遗迹更是缺乏考古勘查等方面的科学考证……从而导致这些要素构成的价值载体现状不能诠释价值内涵,丧失原真性,使开发和保护陷入困境。

(二)缺乏对景观综合特质和核心价值的认知

遗存地的特质表现为茶叶种植生产和贸易流通过程形成的人文要素,并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叠加表现出的一种综合景观系统,其核心价值深深地印刻着荍坝茶叶种植生产的演进带来的本地域人文生态效益。但在开发规划编制过程中,从县级上位规划到村级规划以及历年荍坝政府工作报告,管理者和从业者缺乏对这种景观特质性及其核心价值的全面认知,忽略对遗存地所承载的历史、人文信息的解读和其内涵的挖掘。目前的开发规划编制以山地康养旅游为发力点,以荍坝山地旅游环线为核心,大力发展山地休闲产业,并以此为抓手,投入建设垂钓休闲园、若干现代观光农业园、采摘体验园、农家乐、民宿村等,仅仅将遗存地资源要素作为一种游览或观光元素看待,开发项目与其他乡村地区开发雷同,平庸无味,地域和历史特色丧失,也导致难以吸引开发资金的引入和相关项目的部署,开发举步维艰。

四、遗存地景观开发思路

(一)建立景观要素信息库,摸清资源本底

理清资源要素的历史文脉和现状情况是价值认知和解读的基础,因此遗存地的景观开发首先必须彻底摸清资源本地情况,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途径:一是,广泛收集有关史料记载,弄清起源、演变的历史踪迹,避免基础史料资料的缺失和信息的不完整。二是,成立专家调研组,从历史学、考古学、地理学等诸多领域展开科学研究,保证信息的全面化、深刻化,便于后续工作的科学开展。三是,通过航拍照片、考察照片、测绘测量数据,整理各主题地图和绘制相关图纸,辨别地面具体形态和视觉现状,获得图像方面的基础一手资料。四是,利用 GIS 等先进技术,建立基础资料信息库便于将各种文字信息、口头流传信息、实地考察信息以及各类图像信息进行有效汇总,将遗存地历史文化脉络、地学地信现状等进行科学梳理,提高资料的使用价值。

(二)建立景观特征评估档案,厘清关键价值

景观特征是指在一种特定景观类型中具有的独特可辨识的形貌,这是一种景观区别于其他景观的身份识别和认同。科学评估景观特征是准确定位价值功能的前提,在开发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枢纽作用。就遗存地目前开发工作现状而言,评估的目标不是要分析景观的所有内容,而是要厘清景观的特征及其重要的、关键的价值。景观特征评估包括景观特征描述和景观决策两个阶段,评估工作技术性要求相对较强,需要专家层面的深层次的共同研究。景观特征描述阶段是要根据前期获取的资源信息,分析遗存地生活性、生产性和生态性空间的景观现状,基于地理信息平台,识别出景观特征类型和对应区域并进行相应描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出景观的关键特征并进行概括描述;景观决策阶段最重要的是价值判断,研判景观质量和价值侧重,动态分析景观演进趋势、发展机遇和威胁,为更进一步的政策决策和规划编制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遗存遗产文化遗产
从佛教文化遗存看天水在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遗产怎么分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辽代契丹贵族墓地守冢人居住遗存和祭祀遗存初探
千万遗产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贵州有的唐代遗存
浙江安吉汉代土墩遗存
遗产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