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及实践路径

2024-04-09 04:50张世明桑付鱼
高教学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价值意蕴微电影实践路径

张世明 桑付鱼

摘  要: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顺应“互联网+思政课”的时代发展要求,契合“00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诸多难题,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一是要对微电影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二是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做好前期的动员和部署、中期的精心指导以及后期的评价总结工作。

關键词:微电影;思政课;实践教学;价值意蕴;实践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0-0078-04

Abstract: The microfilm integration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e teaching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implication, conforms to the time development request of the "Internet +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it fits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laws of post-2000 college students, solves many problems in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and is beneficial to fully exert students' subjectivity and guide students to set up correct values. The practical path of microfilm practical teaching is first to plan and design microfilm teaching activities as a whole, and second to organize and implement microfilm activities in a concrete way, do a good job in the early mobilization and deployment, medium-term careful guidance and later evaluation of the summary of the work.

Keywords: microfil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practical teaching; value implication; practical path

2022年,教育部等十部门关于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强调,鼓励师生围绕思政课内容创作微电影,这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发展进一步明确了方向。从实践层面看,2017年以来,各高校积极参与教育部大学生领航计划“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累计报送了近3 000多部微电影作品参展。可以说,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已经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方式。

一  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价值意蕴

微电影之所以能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方式,在于其在高校思政课中日益凸显的价值意蕴。

(一)  微电影实践教学顺应了“互联网+思政课”的时代发展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化、智能化的迅猛发展,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也改变了其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成为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的技术背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微电影实践教学方式的产生,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其传播途径主要依靠互联网,传播载体主要是电脑、智能手机和IPAD。可以说,微电影实践教学是思政课实践教学和新媒体进入融媒体时代与新技术紧密结合、密切对接的产物,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要求。

(二)  微电影实践教学契合了“00后”大学生的成长特点和认知规律

2023年8月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79亿人[2]。其中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44亿,用户使用率达96.8%。根据《报告》内容计算得出,其中学生在中国网民中所占比重接近25%。今天的大学生以“00后”为主体,他们是网络的原住民,以微信、抖音、头条和快手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以及学习生活方式都产生了深刻影响,认知习惯偏向于信息碎片化及文化快餐化趋势,他们喜欢制作微视频,乐于随手拍随手发。微电影的主要受众群体是青少年,而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群体也是青少年,受众群体的重合使微电影十分适合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工具。现在的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他们更期待在互动式实践中成长。而微电影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将自己所学所思以微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

(三)  微电影实践教学破解了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诸多难题

近年来,思政课实践教学仍然面临诸多难题。其中思政课师资力量不足、思政课实践教学缺乏顶层设计、各高校不能很好整合学校各种教学资源去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以及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场地、经费、安全和设备等实践条件不足的限制,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而恰恰是这些问题,导致了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不够理想,这也在无形中挫伤了学生参加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而微电影自身的特点及相对于其他实践教学手段的优点,让其成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新载体,在一定程度上破解了以往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这些难题。微电影的制作过程相对简单,制作成本相对低廉,制作周期一般较短,时长一般几分钟到十几分钟,这些特点满足了大学生表达思想、传播观点趋于“短平快”的“微”特点。同时,微电影拍摄成本相对低,就没有了资金投入不足的顾虑。再者,拍摄微电影所需设备简单到只需要一台像素较好的手机就能满足最基本的拍摄需求。此外,微电影拍摄大多在学校以及学校周边区域,以往实践教学中的安全顾虑大为减少,再加上后期微电影作品评价思政课老师会同学校团委及相关专业教师一起合作评价,从而对学校的各种教学资源能够进行有效整合。

(四)  微电影实践教学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其中第六个统一即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就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3]。

微电影实践教学重构了教与学的关系,激发了学生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性体现在微电影教学从主题选择、影片的思想性价值性到最终评价的全过程指导。而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则体现在:在前期准备时期,学生可以根据是否志同道合自主组建团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决定微电影的主题类型方向,可以自主创作剧本,可以自主协商角色扮演相关事宜;在拍摄时期,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社会和相关问题的理解对相关主题进行艺术性展现,可以根据拍摄周期自行组织拍摄;在后期制作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微电影主题与相关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的理解进行剪辑制作,可以自主地选择音乐声效等[4]。在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学生作为实践主体,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被激发,微电影实践教学成为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  微电影实践教学有利于引导学生确立正确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務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5]。高校思政课则是高校培养和树立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关键课程。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的一种新路径,其特点在于将微电影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如学者王锡霞所言:“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微电影的创作必须突出思想政治教育主题,作品必须反映和弘扬社会正能量,具有引导正确价值观政治观和人生观的积极影响,这是保证微电影实践教学法为思政教育所用的关键工作。”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目的就是在于通过电影强烈的感官效果和具有典型思政教育价值的故事情节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和价值观引导[6]。一部优秀的微电影,其成功不仅在于其受众多,在网络上广为流行,更在于其能够让受众在观看后内心充满正能量且能够进行进一步思考。微电影实践教学通过学生们的亲身演绎、情境融入和体验式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思政课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7],切实发挥思政课实践教学、实践育人的作用,并且在微电影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坚定理想信念、增强价值认同和情感共鸣。

二  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实践路径

微电影实践教学要想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其必要前提是对微电影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设计,并且在具体的组织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前期的动员和部署、中期的指导及后期的评价总结工作。

(一)  统筹设计微电影实践教学活动

首先,要完善微电影实践教学体系。微电影实践教学要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必须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第一,要成立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组长应是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书记或者副书记,小组成员应该包括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内的学校各行政部门领导,这样就为微电影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以解决微电影实践教学所需的经费支撑与必要的资源调配。第二,要制定微电影实践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实施方案以及考核评价标准,这样微电影实践教学才能做到有据可循。

其次,要统一规划微电影教学主题。微电影融入思政课实践教学成为重要的实践教学模式,其突出的特点即在于让微电影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因此,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总体思路是宣扬正能量,主题要积极向上。在实践层面,茅台学院自2020年以来进行了三年的微电影实践教学探索,其中最值得反思的是,学生在微电影实践教学中很容易把微电影拍成一般性的情景剧,在价值观呈现方面往往不容易把握“思政性”灵魂,容易娱乐化。经过微电影实践教学团队的三年探索,最终把微电影实践教学主题选择限定在五个方面,即反映中国经济发展进步、政治进步、社会进步、文化建设成就及生态文明成就,结合学校地处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之地,强调突出红色文化和长征文化融合。

最后,统一制定微电影实践教学实施方案。思政课实践教学教研室要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微电影教学具体实施方案。具体实施方案应包括:微电影实践教学重点选题与一般性主题动员性介绍、“我心中的思政课”微电影获奖作品选择性讲评、微电影创作时间安排、组织学生选报微电影主题以及团队组建、微电影剧本及脚本写作辅导、微电影拍摄、剪辑制作技术辅导、经费支持及使用介绍、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价标准和评奖及展播规则制定等,以确保微电影教学的可操作性。

(二)  微电影实践教学活动的具体组织实施

1  前期的准备

在微电影实践教学前期的准备过程中,主题选定、动员培训、团队组建格外重要。

1)主题选定。微电影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便是确定微电影拍摄的主题。选择一个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主题进行拍摄,是微电影实践教学的开始[8]。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的侧重点不同进行主题选定。

主题的确定必须注意以下三点。一是主题的确定需要发挥微电影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团队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共同论证并确定。二是主题的选择需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内容有相关度,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五门课程内容关联[9]。三是主题需要围绕教学中涉及的社会热点问题、现实问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加以提炼整合,一般来说每门课程应确定10到15个主题,只有这样,学生才有选择的余地。四是主题必须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有利于增强学生对新时代以来国家发展成就的理解和认同,增强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担当意识。

2)动员和培训。微电影实践教学需要学生的广泛参与。要做到全覆盖,就要进行广泛的宣传动员。这不仅需要思政课教师在自己的课堂对学生进行动员,还需要辅导员和班主任配合,就微电影实践教学进行专题班会动员。再者需要学校相关社团和宣传部门的配合,以标语或者宣传板进行宣传,并通过学校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以在学生群体中广而告之。通过动员让学生了解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意义,与他们自身的契合度,并了解微电影各级别大赛及相关赛事安排,以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必须举办微电影实践教学相关培训。微电影的技术呈现,比如如何拍摄、剪辑、表现戏剧冲突性等,这些都需要专业老师的指导。因此,思政课实践教学领导小组需要聘请相关摄影、剪辑、制作及动画音效等专业教师或者人士为学生做专业知识及技术讲座,以便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微电影制作技能。唯有如此,学生才有参与的可能。

3)组建团队。由于微电影的拍摄制作是一项集体创作活动,团队的组建格外重要。同学们可以根据兴趣爱好和共同的志趣组建剧组,并明确团队成员分工:学生负责人、导演、摄像、演员、录音、场记、美工和制片等。团队一般8~10人一组,分工必须明确并细化,成员过少一旦事情多就忙不过来,成员过多容易出现相互推卸、磨洋工和搭便车等投机行为。团队组建好后,需要确定思政课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并且可以邀请以往微电影制作比较成功的微电影团队成员作为技术顾问或者艺术顾问。根据以往经验,尽管学生在组建团队时是自行组建,但作为指导老师应予以必要的指导,团队成员应尽可能有同样的积极进取心,要认真执着、不轻言放弃,要有相近的艺术修养及必要的吃苦耐劳精神,唯有如此才有成功的可能。

2  中期的精心指導

在微电影学生团队组建好并确定选题后,就进入了剧本写作、打磨和拍摄、剪辑制作阶段,这是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最重要阶段。

1)剧本创作。微电影实践教学,学生团队在确定了主题之后,能否写出一部优秀的剧本,则是微电影能否拍摄成功的关键环节。剧本决定了微电影的质量。剧本的写作分为主题分析、成员调查研究、研讨场景、构思执笔及完成台本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思政课指导教师,要及时跟进指导,需要帮助学生把握剧本的主题思想,把控方向,要弘扬主旋律、宣扬正能量,要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鲜活案例,把身边人身边事作为创作剧本的真实素材,并要对学生创作剧本进行必要督促以按时完成。

学生团队根据主题要进行充分研讨,就剧本故事的真实素材进行分头调研查找,就故事人物的性格特征、故事的冲突性进行创意性设计。写成初稿后,团队成员要经过几轮修改后再提交给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收到剧本后,要仔细审读,对其中的政治观点、思想内涵进行把关,对其中的剧情、人物性格要和团队成员进行进一步沟通润色,特别是对认为不合适的内容要及时反馈给团队成员。这个过程需要反复多次,在一遍遍反复打磨剧本的过程中,一是使得剧情逐步丰满,内容逐渐完善,二是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学生对剧本的思想内涵、正能量意义有充分理解并认同,从而为拍出高质量微电影打下坚实基础。

2)微电影拍摄及后期剪辑制作。微电影的拍摄、剪辑制作是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拍摄之前,团队要写好拍摄脚本,做好选景工作,准备好道具,设计好情节和动作并进行排练。除此之外,还要制定日程,确定拍摄计划,并做好预案,在开拍之前还要租借好拍摄设备,然后才进入正式拍摄阶段。进入拍摄阶段后,导演根据之前写好的分镜头脚本,指导演员进行表演,摄影同学进行全程拍摄。每次场景拍摄完后,团队成员要观看并研讨,决定哪些情节需要重拍。在拍摄过程中,思政课指导教师不能采取“放羊”心态,要尽可能参与拍摄过程并提供专业性的指导意见。

剧本所有场景拍摄完后,由剪辑同学负责利用PR软件和达芬奇软件进行后期剪辑合成制作[10]。在剪辑制作过程中团队导演和主创成员尽可能全程参与并指导,把拍摄意图通过后期剪辑制作充分表达出来。剪辑过程除了素材剪接外,还要进行声音加工,即加入选曲、音效和解说词。特别是音效和转场设计,团队主创成员要进行充分沟通,以达大家都满意的效果。完成剪辑后,最后进行视频合成、成品保存。

3  后期的评价总结

学生团队提交好微电影作品后,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就进入了作品展示、成绩评定及实践教学总结阶段。

1)作品展示及成绩评定。思政课教师要利用自己的课堂,对学生提交的所有微电影作品进行展示。在具体的作品展示之前,团队的主创成员要进行相应的总结汇报,就微电影的创意、拍摄过程、遇到的困难和收获体会等与班级同学进行分享。在作品播放展示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及班级所有同学根据作品的创意、主题、思政性、技术呈现、艺术表达及音效字幕等进行打分,最后取平均分进行成绩评定,作为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的综合成绩。对于优秀作品,以班级为单位向系部报送,进行进一步的遴选,该阶段的评委由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老师一起进行成绩评定。思政课教师主要就思想内涵和主题进行打分,专业老师则从技术呈现和艺术呈现角度进行测评。此轮的优秀作品推选参加校赛,所有参加校赛的作品将在学校公众号进行推广,作为对参赛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在校赛中表现突出的优秀作品则推荐参加“我心中的思政课”全国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以及其他微电影大赛。

2)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总结。每一年的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结束后,要进行及时总结。不仅学生要及时分享经验并反馈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教师也要及时对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中的经验进行分享,对过程中的不足加以梳理,并提出应对措施,为下一年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提供可借鉴之处。

三  结束语

思政课微电影实践教学对很多师生来说都是新事物,需要不断地去探索,以便完善微电影实践教学模式。在这一教学模式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比如思政课教师如何提升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微电影实践教学的成效分析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以后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8935836.

[2] 王思北.10.79亿网民如何共享美好数字生活?——透视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http://imgs.xinhuanet.com/tech/20230829/3be3114c4f6a46f397ed8016a976d889

/c.html.

[3] 曾庆桃.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语言魅力的四个着力点[J].北京教育(德育),2023(3):41-45.

[4] 田鹏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新探索——关于“微电影”教学模式的若干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7(5):44-51.

[5]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

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1).

[6] 王锡霞.微电影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实践新探索[N].中国电影报,2021-12-1(11).

[7] 曹寄奴.地方高校思政课亲和力提升的路径选择——基于丽水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J].丽水学院学报,2023,45

(1):118-122.

[8] 陈艳,王云云.以微电影为载体的艺术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创新[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9,38(9):267-270,274.

[9] 张国启,邓信良.新时代构建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的实践理路[J].思想理论教育,2022(2):40-45.

[10] 邓奎伟.微电影制作: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有效形式[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60-163.

猜你喜欢
价值意蕴微电影实践路径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模式建构
当前我国民歌文化产业发展模式的价值意蕴析论
以“大扶贫”理念开辟精准扶贫新路径
党的作风建设科学化的实践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以微电影《调音师》为例谈中国微电影在叙事上的改进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微电影”的作用研究及传播意义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国外微电影的“力量”表达
读懂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