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方法及实践

2024-04-09 08:01李海花李留安胡烨丁巧玲赵瑞利邵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2024年3期
关键词:总评免疫学思政

李海花 李留安 胡烨 丁巧玲 赵瑞利 邵华

(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 30038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会上指出,要把好教学这一重要渠道,各种教学都要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给大学教育指明了方向,即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政治等要贯穿于高等教育的全部教学环节。教学模式是较深层次的教学改革,要体现新的教育思想,更新课程理论。2015年苏小红等[2]研究了线上线下融合、课内课外互补的混合式教学。在此基础上,2019年雷程红等[3]、2020年刘永华等[4]学者,提出了将品德、政治等内容和动物免疫学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创新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在教学效果的评估方面仍存在不足,思政元素的挖掘不够充分。2020年戴军等[5]从多层面将“新冠肺炎”抗疫精神引入医学免疫学线上教学中,优点在于引入新鲜即时的思政元素,但缺少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基于以上问题和现状,笔者探索并实践了将思政元素与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合的模式,并将此种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进行了比较,以及学生在此两种模式下的学习情况进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以期推动本学科的教学改革。

1 课程设计理念

1.1 线上线下混合式授课模式 整合线上线下授课优势,拉近师生距离、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及时掌握学习动态、针对性引导和辅导学生,突破授课时间和地点限制,保证因材施教和学习过程的连贯性,提升课后反思与拓展,提高教学质量。

1.2 课程思政创新注重实效 在讲授动物免疫知识的过程中,切实把思政教育的精神及内容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基于爱国、爱党、爱人民的科学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甘愿为畜牧业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起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

1.3 激发创新意识的教学方法 实施教学内容模块化,采用启发式与讨论式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向“问题发掘”与“自主创新”两个方向延伸,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理念,构建动物免疫学课程思政育人方案和教学案例,促进思政教学引导、专业课知识教导和思想政治理论传授同向同行,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学生能力培养于一体,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教学体系,促进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2 课程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掌握动物免疫学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种类特性及其功能,免疫应答机制及其作用,超敏反应机理及其类型,机体抗感染免疫和免疫防治,血清学反应的基本理论和技术。

2.2 能力目标 掌握免疫学的基本理论和技术,熟悉免疫学在动物传染病病原微生物鉴定、动物疾病的免疫学诊断及防治方面的应用,了解免疫学在生物大分子测定、动物免疫标记等方面的应用,能够利用免疫学基本理论和技术解决动物生产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素质目标 将思政教育和动物免疫学的专业知识有机融入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习领悟专业知识背后所蕴含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从而打造学生的道德品质、政治觉悟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基于专业课学习的浓厚爱国情怀、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努力成为德才兼备和全面发展的人才。

3 课程教学设计

做好教学设计是达成教学目标的关键。教学设计是整体设计,不只是要设计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还要设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还要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动物免疫学课程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

3.1 课程设计 本课程利用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进行教学。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共54学时,理论课和实验课分别占36学时和18学时。在理论课教学结束后及时开展实验课教学。教学设计参考郎振红的方法[6]并进行改进,见图1。理论课实施“2+1”的模式进行,即先行两次线上课程(6学时),再行一次线下课程(3学时),线上进行知识传授,线下进行重难点问题答疑。实验课实施“1+1”的模式进行,即先行一次线上课程(2学时)讲解相关知识点,再行一次线下实践训练(4学时)[7]。

图1 动物免疫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设计Fig.1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teaching design of Animal Immunology

3.2 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 针对农业高校学生历史背景及人文素养较薄弱的环节,在课程的重要章节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主要体现在8个方面:①爱国热情、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教育;②职业素养、爱岗敬业教育;③社会责任感、人生观、价值观培养;④诚实守信、敢于担当、法治教育;⑤辩证思维教育;⑥创新意识教育;⑦仁爱之心、尊重生命、遵守规则教育;⑧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和坚持真理的意识。

4 课程教学实施

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将学习由低级到高级分为6个层次,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创造。在本课程的教学中,每一章节的授课方式都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线上课程以记忆和理解为主,适当融入课程思政便于帮助学生理解专业内容;线下课堂主要进行应用和分析,也是思政教育和重难点讲解的重点环节;课下布置任务,培养学生的评估和创造能力,检验学习和思政教育的效果。全程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做学生学习成长的贴心人。

4.1 创建教学数据库 教师录制教学与操作视频,设置任务点和学习期限,上传超星学习通线上教学平台,既可让学生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又可防止学生的学习拖延症。上传课程PPT课件和教学资讯,便于学生查找学习资料。上传对应章节练习题、阶段测验题,方便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评价学习效果。

4.2 召开师生见面会 开课前使用腾讯会议进行师生见面以相互了解,同时将课程安排、教学模式和课程考核评价方式等告知学生,帮助学生建立学好动物免疫学课程的信心和热情,明晰学习任务和课程考核,做到心中有数。

4.3 线上课堂发布先导任务,学生自主学习 使用教学平台发布先导任务,明确教学目标、章节重难点、教学内容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便于重点突破。同时,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的形式设置随堂测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记忆,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师生还可充分利用教学平台的讨论区,发布一些与免疫学相关的话题,让大家利用免疫学知识解释这些问题和现象。教师及时收集、汇总学生的学习信息,到线下课堂进行讨论、交流和点评。

4.4 线下课堂答疑解惑,重点分析、讲解知识的应用 与线上课程进行衔接,首先线上授课的章节重点内容主要针对收集、汇总的问题以及重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交流。接着检查线上学习的效果,由教师提出问题,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既解决学生基础不一的问题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各组发言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评价。接下来适当提出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小问题,请学生举手回答,并给予平时成绩加分的奖励。在记忆和理解知识的基础上,使知识内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动物免疫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推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对问题点评的同时,适当引入思政教学案例,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达到育人育才的真正统一。思政案例具体实施及预期目标,见表1。课堂的最后,要肯定学生的课堂表现,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成效。

表1 思政案例具体实施及预期目标Tab.1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and expected objective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ases

4.5 课后线上拓展训练、阶段测验 教师整理补充授课内容,根据班级学生整体特点进行辅导,反思教学效果,及时更新完善教学数据库;发布拓展训练和阶段测验,分析学生的阶段学习效果和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针对评估结果并不理想的学生私下单独交流并给予鼓励,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感受到了教师的关心。另外,每次授课结束后在学习通的讨论区发布有关思政的开放性讨论题或者重点章节学习后的心得体会。促使学生关注与专业课程相关的时事,同时不断反思自己,培养学生跟踪学科前沿的意识,潜移默化地达到思政教育的目的。

5 教学效果分析

选用天津农学院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学院2018级动药专业学生作为对照组,2019级动药专业学生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线下传统教学模式,实验组采取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入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对于传统教学模式和新探索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价。

5.1 成绩评价 传统教学模式的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中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出勤、课堂互动、实验报告和操作;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新教学模式的总评成绩包括线上成绩、线下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线上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观看课程视频、平时作业、阶段测试和线上课堂交互;线下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实验报告、操作、讨论交流和考勤;期末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两种教学模式期末考试均分为理论卷和实践卷,理论卷成绩占期末成绩的60%,实践卷成绩占期末成绩的40%,闭卷考试,A、B、C卷由学校随机抽取。从天津农学院教学管理系统中导出学生的成绩分析表,对两组学生的期末成绩和总评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通过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总评成绩≥90分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70分≤总评成绩<80分人数和60分≤总评成绩<70分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期末成绩<60分人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总评成绩<60分人数为0;实验组期末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组高1.38分,实验组总评成绩平均分比对照组高5.72分。

表2 两组学生成绩比较Tab.2 Comparison of scores of two groups of students

5.2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教学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在实验组中进行教学效果调查评估。从教学效果评价结果(表3)可以得知,大部分学生均能接受线上线下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法,且认为该教学方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胆识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参与性和创造性,增强动手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综合能力。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教学条件限制,本次实验未设置普通线下课对照组,使得本实验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今后的教学评价中应添加对照组。

表3 实验组对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入课程思政教学法效果评价(n=56)Tab.3 Experimental group evaluated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method of online and offline hybrid integration curriculum (n=56)

6 讨论

6.1 动物免疫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必要性 要实现我国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突出大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外因需要通过内因发挥作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将课程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提高专业教育的培养成果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现以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我国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6.2 动物免疫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优势 线上教学具有反馈及时、打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教育资源共享等优点,线下教学可以弥补线上教学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反馈不及时等缺点[8],线上线下相结合能够取长补短,凸显两者的优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融入课程思政,能够更加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明显提升了教学质量:①从学生方面来看,融合思政的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可获取的信息量不断扩大;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专题讲授、互动讨论、课堂演讲、案例分析、知识竞赛、调查研究等,学生之间互比互学,明显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动物免疫学教材中枯燥的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更加有血有肉,使得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显著提高,有利于学生明确自身发展方向,提高了责任担当意识。②从教师方面来看,此教学模式的实施,增强了授课教师的课程认同感,在通力合作中开展深层次专业交往,互帮互学,在教学相长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升了教学自信力。同时,此模式强化了师资队伍,产出了一批成果。经过多年不断的发展,教学团队在动物免疫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储备了丰富的相关教学资源,提升了该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6.3 教师自我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①教学有方法但是没有固定的方法,要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合适的方法,不应套用统一的模式,而且要根据学情及时进行更新和完善。②要注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主导课堂是以学生为中心,要发力适中、因材施教,便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③教师要加强教学研究,不断探索、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实现与社会要求的同步同行。④根据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把握好切入点、切入方式以及思政内容的量,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⑤不断扩充和丰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要与时俱进,引入最新、最容易理解接受的事例。

7 小结

在动物免疫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是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有效整合,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混合式教学既取线上教学、线下教学两者之长又补两者之短,是目前可行的最有效的教学方式,融入课程思政,既便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又提高学生的价值追求,实现了正确、有效的指导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教学理念,体现了专业教育的政治本色。

猜你喜欢
总评免疫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现代免疫学》稿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现代免疫学》稿约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掀起盖头识面目,明确导向巧备考——2018年高考“语言文字与运用”试题总评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美好的早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