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146”作业管理模式切实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2024-04-10 06:47梁惠娟
广西教育·A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作业管理作业素养

梁惠娟

摘 要:“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应结合本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学情来进行。“146”作业管理模式以“聚焦素养、控量提质”为作业管理理念,遵循“活动性、互动性、生动性、智动性”四个原则,设计六种维度的作业,使学生在轻松、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收获知识与成长,实现学生作业控量提质的目标。

关键词:“146”作业管理模式;“双减”政策;小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4-0103-04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落地,各地义务教育学校聚焦“立德树人”目标,紧扣“减负提质”要求,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南宁市凤翔路小学(以下简称我校)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学生学情,对“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进行了积极探索,总结出了“146”作业管理模式。

一、当前小学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偏重书面作业,忽略其他作业形式

经调查,不少小学有较大一部分课后作业采用的是书面形式,如语文的习作、数学的笔算、英语的单词抄写等,而预习类、游戏类、实践类、项目类、实验类、视频类等非书面作业仅占少数。这是因为教师习惯了布置书面作业,对作业形式的多样性、灵活性、跨学科综合型作业缺乏研究。

(二)偏重复习巩固,忽略作业拓展

有的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局限于让学生复习巩固当日或近期所学的学科知识,如教完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后,教师仅让学生填空“白天        (挑粮上山),晚上他还常常

(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却忽略了进一步拓展和延伸教学内容,如让学生思考:“朱德同志这样日复一日,夜复一夜,他有休息吗?”由于教师缺乏拓展和延伸作业的设计,导致学生缺乏深度实践体验与切身感悟的机会。

(三)偏重整齐划一,忽略个体差异

很多教师习惯于布置整个班级甚至整个年级相同的作业内容(笔者针对某校的作业布置情况进行过调查,发现此类教师占比达89.6%),忽略了不同层次学生的个体差异。例如,教完小学数学“圆的面积计算”内容后,有的教师只布置“给出圆的直径和半径,求圆的周长、面积”的作业;或者“给出圆的周长,求圆的面积和半径”等基础性作业,却没有根据学生学情设计分层作业,导致学生没能通过分层作业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146”作业管理模式的含义

我校以“培养具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人”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基于核心素养的“君智课程”体系为立足点,聚焦作业管理,依托“八桂教学通”,从作业管理理念、作业管理目标、分层作业设置、每日作业实施、作业评价改革等方面多措并举、精准发力、深度实践,优化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构建了“146”作业管理模式(如下页图1)。

“146”是指“一理念+四原则+六维度”,即以“聚焦素养,控量提质”为作业管理理念,遵循“活动性、互动性、生动性、智动性”原则,通过“六维度”作业——以“问”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作业、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拓展型作业、以“思”为中心的迁移拓展型作业、以“做”为中心的实践体验型作业、以“简”为中心的单元统整型作业、以“厚”为中心的学科融合型作业,紧扣教材,体现素养导向,为教师赋能,为学生减负。

三、“146”作业管理模式在教学中的应用

(一)作业管理的“一理念”

我校以“聚焦素养,控量提质”为作业管理理念,追求“量”的减法和“质”的加法,形成校级、中层、组长“三级联控”的作业协调机制:每学期由学校进行规划设计,每月由中层领导进行统筹安排,每周由教研组长组织落实,最终形成作业的闭环管理。在此基础上,学校对作业设计、布置、完成、评价、反馈进行“五环联动”,使作业设计有亮点、作业布置能分层、作业完成有效度、作业评价能跟进、作业反馈要及时,以此达到作业管理的全方位立体监管,做好作业反思与改正,从而让学生夯实基础,确保学生作业控量提质。

(二)作业管理的“四原则”

我校把作业管理与作业设计纳入课程规划与管理,以素养为导向,关注梯度设计、整合贯通、创新趣味与综合实践,提出作业管理的四个原则,以此提升教师教育教学变革能力和学生终身独立学习能力。

1.活动性原则

我们认为作业也是活动,其“活动”指向学生的参与、融入、对话、发现。作业管理的活动性原则即从学生学情出发设计有趣味、有个性、有整合的作业,支持并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在多种感官协调作用下主动探索、融会贯通、实践创新;关注作业与生活的关联,使学生既参与知识的习得过程,又能发现、感受和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体现“知行合一”的设计理念。

2.互动性原则

我们认为作业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互动,其“互动”指向学生的合作、交流、沟通、体验。作业管理的互动性原则即师生、生生、学生与家长之間课后作业的交流、评改。该交流主要通过新媒体、通讯设备等创设开放、动态的作业环境,使学习的过程活跃、和谐、有深度,体现家、校、社的协同融合。对于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鼓励,与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让学生在交流和对话中逐步形成能力、培养好习惯。

3.生动性原则

我们认为作业应该生动,其“生动”指向学生的自主、探究、实践、拓展。作业管理的生动性原则体现为通过作业设计,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完成不同梯度、不同功能的层级作业,并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让学生实现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沉浸式作业体验,视野得到拓展,核心素养得到发展。

4.智动性原则

我们认为作业能促进师生间的智慧行动或行为,其“智动”指向学生的唤醒、启智、多元、创新。作业管理的智动性以学习内核为特质,以素养培育为目标,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规律,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多维度、多向度地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拓展学习,推动知识迁移,培养高阶思维;让学生能对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学习和创新行为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控,满足学生差异性发展的需要。

(三)作业管理的“六维度”

我校依托“六义四动”生态智慧课堂教学范式,通过“六维度”作业多切口打通课内外的有效衔接,凸显作业实效性。

1.以“问”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作业

“问”指向大胆发问,以问带思,以问求学,质疑探究。以“问”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作业即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问题情境中围绕某一知识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探究活动。

我校以小学科学学科寒假项目式学习为载体,立足整体视角,注重整合优化,围绕“善学乐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三大素养设计学生能力培养点,以“年”为主题设计以“问”为中心的任务驱动型作业,通过改变作业的形式将课堂内活动延伸到课堂外,引领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年的色彩,品味年的味道;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制订个性化学习计划,使学生建构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我校将小学科学学科寒假项目式学习主题设置為:一年级“做时间的小主人,欢欢喜喜过大年”、二年级“张灯结彩,欢庆新春”、三年级“合理规划,健康过年”、四年级“过春节,赏年味儿”、五年级“智慧春节,年味升级”、六年级“花海漫步·智能领航·喜迎新春”。我校根据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任务驱动型作业,让学生亲历主动探究、查阅资料、收集数据、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整合资源、推理论证等过程,使作业趣味化、综合化、生活化、任务化。

2.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拓展型作业

“读”指向内外连接、打破时空、快乐“悦”读、拓展阅读。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拓展型作业即教师为学生提供读、思、问的平台和支架,通过读中思、读中问、读中学的方法完成作业;根据“学”的主题和要素,通过“1+X”拓展阅读积累知识;课后给予学生多种形式“读”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读有所思,读有所获,乐读善读。

语文园地具有较强的实践属性,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质量更高,教师对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语文园地的作业进行设计时,结合单元语文要素“根据要求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同时围绕“读书”这一主题,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的课文。这样设计,一是为“交流平台”和“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做铺垫;二是对本单元所学做梳理总结,使学生发现相通之处。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绘制“我的阅读地图”,通过梳理自己的阅读轨迹发现阅读的好方法。

随后,让学生思考:当我们不知道该读哪些课外书时,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找书读呢?能举例说说自己找书读的经历吗?试着完成思维导图吧!通过这一问题,让学生梳理找书读的方法,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这样的作业设计给学生提供了灵活的空间,学生既可以写书上的方法,也可以写自己探索出的方法。以“读”为中心的阅读拓展型作业为学生了提供读、思、问的平台和支架。

3.以“思”为中心的迁移探索型作业

“思”指向静心思考、思维拓展、创思结合、深度学习。以“思”为中心的迁移探索型作业即学生在作业中能进行深度思考,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体现出思维的灵活性和开放性,通过举一反三、迁移运用获得新思路和新方法。

以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第五单元第一课《圆的认识》作业设计为例。教师设计了以“思”为中心的探索型作业,将科学思维融入其中,从“前置性实践作业”“基础型作业”“综合运用型作业”“拓展型作业”四方面进行课前、课堂、课后作业创新设计,以此提升学生的数学及科学思维能力,让课后作业成为学生巩固知识、探索实践、敢于创新的一道怡人的“盘中餐”。

在前置实践型作业部分,为了让学生从“纸上谈兵”转为实际运用,教师通过设计“圆在生活中的应用”的作业,引导学生探索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最佳方法。教师让学生用不同形状的硬纸板代替车轮,用直尺当路面,将车轮沿直尺边滚一滚,描出A点留下的痕迹,从中发现问题,深入思考。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对车轮实际问题进行了思考,甚至引用了《淮南子·诠言训》提到的“矩不正,不可以为方;规不正,不可以为圆”,思考深度可见一斑。

4.以“做”为中心的实践体验型作业

“做”指向合作探究、知行合一、高度参与、且行且思。以“做”为中心的实践体验型作业即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教材资源,提供必要的支架或工具,给予学生充分的作业时间和空间,家、校、社协同,使学生在真实的“做”的情境中达成学习目标,并在一系列的物化作业、实践作业中提升学习成就感。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和大自然”由《风儿轻轻吹》《花儿草儿真美丽》《可爱的动物》《大自然,谢谢您》四篇课文组成。前三课主要涉及大自然中的风儿、花儿、草儿、动物与人类生活的联系,包括对身边植物的了解与欣赏,以及与植物共处时的注意事项;对身边常见动物的观察与接触,以及与动物共在、共存时的注意事项。最后一课总结本单元的教育观念:与自然共处、感恩自然,让孩子们在与大自然玩耍时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从大自然中获得快乐。根据《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的“要创新作业方式,注重设计带有团队合作性质的、项目任务性质的作业,以掌握学生的学业达成情况,及时评价、反馈、指导学生学习”,教师设计本单元作业时重在加深学生对大自然的体悟,布置了多场域的以“做”为中心的实践体验型作业。如教学《风儿轻轻吹》一课时,让学生找一找风在哪里(学生可通过吹羽毛、自己动手制作一架风车等方式寻找);教学《花儿草儿真美丽》一课时,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一草一木;教学《大自然,谢谢您》一课时,让学生到自然中去发现大自然赠予我们的礼物。在学生完成作业后,教师通过“八桂教学通”的“互动数码板”进行分享,带动学生评做结合、且行且思。

5.以“简”为中心的单元统整型作业

“简”指向总结提炼、简明简约、聚焦素养、有效整合。以“简”为中心的单元统整型作业即聚焦单元主题或目标,强调单元视角下作业的整体设计,通过作业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建构知识间的联系,实现迁移运用。

例如,在教学外研版英语三年级上册Module 10 Unit 2 Point to her nose.时,如何引导学生在单元学习的基础上,对单元基本词汇和句型进行理解并学会在此类情境中运用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为此,教师进行作业整合,设计以“简”为中心的单元统整型作业,让学生通过本单元有关身体部位和五官单词的学习,把语用能力从识别身体部位和五官,拓展到用“This is my...”介绍身体部位和五官。学生通过课后自行想象和绘制小怪兽,把句型批注在绘图中,加深自己对新知的理解,達到理解和运用本课重点单词和重点句型的目的。

6.以“厚”为中心的学科融合型作业

“厚”指向厚植课堂、拓展迁移、开发潜能、厚积薄发。以“厚”为中心的学科融合型作业即聚焦学科单元主题或单元目标,抓好落脚点,努力挖掘文本资源,采用多种方式设计跨学科作业,以点带面地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学以致用,厚积薄发。为了让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我校依托“APBL+X”项目式学习(即“艺术项目式学习+各学科学习”相融合),设计集实践性、探究性、综合性于一体的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作业,引导学生提高知识水平、强化核心素养。

(1)“非遗”传承,学以致用

我们基于本校的“君子文化”及“非遗”传承的使命与担当,结合广西民族特色,将“APBL+X”项目式学习作业主题定为“结缘花背带”,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花背带之美;将花背带的探究与语文、数学、艺术、科学等学科作业融合,通过“六美”作业——花背带的传说美、花背带的几何美、花背带的工艺美、花背带的歌谣美、花背带的韵律美、花背带的创意美,开展“六大活动”——博物馆里寻纹样、美丽背带进课堂、课堂迎来传承人、同屏共画展风采、同屏共创解难题和传承“非遗”纹样美,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主动学习、获取知识、探讨方案、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2)创意水墨,拓宽边界

“APBL+X”项目式学习作业的另一载体是创意水墨画,以“校本课程—校本教材—校外研学—校内实践—作业展示”等方式,融合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大单元教学、真实性学习,提炼出五大“APBL+X”作业设计理念: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助力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教师给学生布置情境化项目式学习任务,并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积极地投入探索和创作,让学生充分领略国粹水墨之美的同时,学习到更多的“非遗”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达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为了检验实践效果,我校发放了“南宁市凤翔路小学课后作业情况调查问卷”,共回收2 195份家长问卷和2 366份学生问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与作业管理改革前相比,分别有99.7%的家长和97.2%的学生认为现在的作业更受欢迎;从作业质量、课堂反馈等方面可以看出,学生在学习兴趣、学习广度、学习深度、学习效度等方面比作业管理改革前有了明显提升。由此可见,在“146”作业管理模式下,学校严控作业总量,丰富作业内容,创新作业形式,打破学科界限,实现了融合育人,使学生在轻松、高效完成作业的同时收获知识与成长,提升学习主动性。该模式不仅延伸和拓展了课堂教学,而且有效促进作业减负与学习增值的同步实现,真正实现了作业育人。

注: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专项课题“基于素养发展下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2023ZJY759)的阶段研究成果。

(责编 黎雪娟)

猜你喜欢
作业管理作业素养
“双减”背景下初中生作业管理的实践探究
“减负增质”理念下作业管理的创新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落实各方责任 加强特种作业管理
快来写作业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客车调车作业管理的探讨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