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与焦虑、抑郁的关联性研究:一项基于中国老年人的调查

2024-04-10 07:43李倩董华蕾郭政侯海峰王嵬
关键词:亚组经历检出率

李倩 董华蕾 郭政 侯海峰 王嵬,4

1.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学院,山东 济南 250117;2. 山东省泰山医院疗养中心,山东 泰安 271099;3. 范德比尔特大学医学中心流行病学系,美国 田纳西州纳什维尔 TN37235;4. 伊迪斯科文大学精准健康中心,澳大利亚 郡德勒普市 WA 6027

焦虑症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表现为无明确客观对象的紧张担心,可同时伴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如头痛、头晕、出汗、心悸颤抖、坐立不安等[1]。抑郁症以心情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对通常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并伴有无法进行日常活动至少2周,同时可出现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认知功能受损和躯体症状。病情严重者可出现自残甚至自杀行为[2]。

焦虑、抑郁易受外界环境等因素影响,导致病情迁延反复,是全球精神健康相关疾病负担和全球导致残疾的主要原因[3-4]。2019年WHO报告显示,全球约2.8亿人患有抑郁症,3.1亿人患焦虑症[4-5]。2022年中国心理健康调查显示,在19万不同年龄段人群中,抑郁检出率为10.6%,焦虑检出率为15.8%[6]。截至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5%[7],针对老年人群开展焦虑和抑郁等常见的精神疾病的预防任务重大,如处理不当将会严重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巨大的疾病负担[4-8]。

旅游,是美化现代生活的一种方式,能提供积极的生活体验[2]。作为一种多维度的休闲活动,旅游让游客在享受自然美景愉悦心灵的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精神压力;还能通过身体活动、社会参与、探求知识等对身体和精神健康形成积极影响[9]。研究表明,参与旅游可以促进老年人的身体健康[10]。相比于年轻人,老年人更有机会和意愿参与旅游[11]。

尽管已经有研究表明,经常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比不参加旅游活动的人心理健康状况更好[12]。但是,旅游和老年人焦虑症、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研究尚不透彻,本研究利用2018年的《中国老年人健康长寿影响因素调查》数据库(Chinese Longitudinal Healthy Longevity Survey, CLHLS)相关数据,探索我国年龄在60 ~ 90岁之间的老年人旅游经历与焦虑症、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为预防或延缓老年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度CLHLS调查的数据库。CLHLS是由北京大学健康老龄与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研究院组织的老年人追踪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2018年总调查对象为15 874例,为确保研究的质量,本研究排除了6 555例在焦虑、抑郁以及旅游经历变量中存在缺失值或答案为“我不知道∕不知道”的样本,最终纳入9 319例样本。描述研究对象筛选过程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对象选择流程图

1.2 调查指标

1.2.1 旅游经历 数据来自于CLHLS问卷中“近两年里您外出旅游过多少次?”。为了研究旅游经历对抑郁和焦虑的影响,对象被分为2组:旅游组(至少有1种旅游经历)和对照组(没有旅游经历)。为进一步分析旅游频次与抑郁和焦虑的相关关系,按旅游频次将研究对象分为4组:0次(无旅游经历)、1次、2次和 ≥ 3次。

1.2.2 抑郁和焦虑 (1)抑郁:本研究采用流行病学研究中心抑郁量表(center for epidemiologic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 CESD-10)评估个体抑郁状况。该量表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有4点分值,范围从0 ~ 3(0 = 从不∕很少,1 = 有时,2 = 经常,3 = 大多数时间),存在反向计分条目,CESD-10分值范围0 ~ 30[13]。分值越高表明存在抑郁的可能性越大,总得分 ≥ 10分判定为存在抑郁症状,总得分 < 10分则不存在[14]。(2)焦虑:焦虑状态由广泛性焦虑症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GAD-7)进行评估,此量表包括7个条目,每个条目的分值0 ~ 3(0 = 从不,1 = 几天,2 = 超过一半天,3 = 几乎每天)。GAD-7的总分范围为0 ~ 21,大于4的临界值定义为有焦虑症状的个体,5 ~ 9分为轻度焦虑;10 ~ 14分为中度焦虑;≥ 15分为重度焦虑[15-16]。

1.2.3 其他变量 本研究中,可能和抑郁、焦虑存在相关的因素被提取和分类:(1)社会人口学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居住模式);(2)生活状况[当前吸烟、饮酒状况,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睡眠时间];(3)家庭年收入。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率的比较。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旅游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旅游经历与抑郁和焦虑的关联。采用比值比(odds ratio,OR)和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表示旅游经历对焦虑和抑郁的影响情况。

建立了3个模型进行敏感性分析,以及对结果的稳健性进行检验。(1)模型1:单变量模型;(2)模型2:对社会人口学资料进行矫正;(3)模型3:在模型2的基础上,对吸烟、饮酒、BMI、家庭年收入进行矫正。此外,在模型3中,进行了亚组分析以检验旅游经历与其他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

运用R Studio(版本4.1.0, R Project for Statistical Computing)和SPSS 26.0(IBM Corporation, NY, USA)对研究进行了分析。检验水准α= 0.05。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基线特征

本次研究共纳入年龄在60 ~ 90岁之间的老年人9 319例,男女占比接近(男性:49.5%;女性:50.5%);平均年龄(77.87 ± 7.35)岁,1 554例(16.7%)老年人在过去2年间存在旅游经历。根据量表判定结果,约有1 113例(11.9%)老年人被判定为存在焦虑症状,1 762例(18.9%)存在抑郁症状。

另外,接受过教育4 977例(63.4%),居住在城市5 173例(55.5%),和家人一起居住7 346例(79.9%),已婚5 487例(59.4%),不吸烟7 543例(81.8%),不饮酒7 633例(83.1%),BMI正常5 393例(59.0%), 6 199例(67%)的睡眠时间在6 ~ 10 h。研究对象的基线特征见表1。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旅游经历比较 [n(%)]

2.2 旅游经历与焦虑之间的关联

在1 554例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中,有134例(8.6%)检出焦虑症状,而没有旅游经历的7 765例中有999例(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对焦虑状况和旅游频次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旅游经历与焦虑状况存在相关(r=0.049,P< 0.01)。旅游频次不同,焦虑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3),随着旅游频次的增加,焦虑的检出率总体呈现降低趋势。

表2 不同旅游经历老年人焦虑、抑郁检出率[n(%)]

表3 不同旅游频次老年人焦虑、抑郁检出率[n(%)]

以是否焦虑(是 = 1,否 = 0)为因变量,旅游经历(是=1,否=0)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单变量模型中,旅游经历与焦虑之间存在着显著关联,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焦虑的发生率降低了36%(OR= 0.64, 95%CI: 0.53 ~ 0.77,P< 0.001);模型2对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居住地区、居住模式等协变量进行矫正,在有旅游经历的人中也观察到较低的焦虑风险(OR=0.68, 95%CI: 0.55 ~ 0.83,P< 0.001);在调整所有相关协变量(模型3)后,旅游经历组的焦虑风险也较低(OR= 0.77, 95%CI: 0.59 ~ 0.99,P= 0.04)。

根据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居住地、婚姻状况、居住模式、吸烟状况、饮酒状况、BMI、家庭年收入等进行分层,在模型3的基础上,发现旅游经历与焦虑风险的关联性结果是稳定的(表4,图2)。分析发现,性别、婚姻状况、睡眠时间和家庭年收入与旅游经历存在交互作用(P< 0.05)。发现男性(OR=0.56, 95%CI: 0.36 ~ 0.88,P=0.01)、已婚(OR=0.59, 95%CI: 0.41 ~ 0.83,P< 0.01)、睡眠时间 < 6h(OR= 0.56,95%CI: 0.34 ~ 0.91,P=0.02)、家庭年收入 > 80 000元(OR= 0.09, 95%CI: 0.01 ~ 0.80,P= 0.030)的老年人的焦虑风险较低。在其他亚组中没有观察到交互作用(表4)。

表4 旅游经历和焦虑、抑郁相关因素的亚组分析

图2 旅游和焦虑亚组分析

2.3 旅游经历与抑郁之间的关联

参与过旅游的老年人中,有180例(11.6%)研究对象被检出抑郁症状,无旅游经历者有1 582例(20.4%)被检出。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低,不同旅游经历抑郁症状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抑郁与旅游频次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旅游经历与抑郁状况之间存在相关(r= 0.087,P< 0.001)。抑郁的检出率随着旅游频次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结果,即抑郁检出率随着旅游频次增加呈现下降趋势(表3)。

在模型1中,抑郁与旅游经历之间存在显著关联,旅游组老年人抑郁的发生风险较低(OR= 0.51,95%CI: 0.43 ~ 0.60,P< 0.001)。在模型2和模型3对协变量进行矫正后,得到同样风险降低的结果(模型2:OR= 0.66, 95%CI: 0.55 ~ 0.79,P<0.001;模型3:OR= 0.67, 95%CI: 0.54 ~ 0.85,P< 0.001)(表4)。

在亚组分析中,旅游经历与抑郁之间的关联同样是稳定的(表5,图3)。旅游经历与居住地区以及体质指数之间存在交互作用(P< 0.05)。居住在农村(OR= 0.45, 95%CI: 0.29 ~ 0.72,P< 0.01)与BMI正常(OR= 0.63, 95%CI: 0.46 ~ 0.85,P<0.01)的参与者抑郁发生风险较低。交互作用在其他亚组中并未被发现。

图3 旅游和抑郁亚组分析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总体检出率分别为11.9%和18.9%;与没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相比,参与过旅游的老年人两种症状的检出率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旅游经历对焦虑和抑郁存在保护作用,即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焦虑和抑郁的风险降低。

本研究焦虑和抑郁检出率与2022年中科院心理所测得的结果有所差距,可能与研究人群选择不一致有关。本研究的研究对象的年龄在60 ~ 90岁之间,而中科院选取的调查人群为成年人。研究表明,旅游可以改善心理健康状况,缓解负面情绪[17-19]。这与本研究的结论一致,旅游经历可降低焦虑抑郁的发生风险。

基于旅游经历与焦虑的关联,亚组分析中发现,相比于女性参与者,男性焦虑的风险更低,这与目前的研究现状是一致的[20]。同时,已婚老年人,相较于未婚和丧偶的参与者,风险也较低,这可以解释为,已婚老人有伴侣的陪伴,有更多的机会与人交流,减少焦虑的可能性。睡觉时间 < 6 h在本研究中被认为可以降低焦虑的风险,但有研究表明,睡眠时间 < 7 h会增加焦虑的发病风险[21]。睡眠时间对于抑郁的作用呈现相反的结果可能与自变量的选取有关,本研究自变量为旅游经历,睡眠时间作为协变量进行矫正,与睡眠时间为自变量的研究可能存在差异。在本研究中,家庭年收入 >80 000元被认为是焦虑的保护因素,符合低收入水平被认为是焦虑的危险因素的研究结果[22]。基于旅游经历与抑郁的亚组分析中,本研究发现居住在农村的老年人患抑郁的风险较低,这与之前的研究结果相同[23]。BMI对抑郁的影响与现有研究存在差异,现有研究显示,超重和肥胖相比BMI正常的人群对抑郁有保护作用[24]。但本研究显示,正常组老年人的抑郁风险较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与健康生活方式、研究对象的差异有关。

自然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访问自然景观,体验风土人情,可以减轻压力并保持愉快的精神状态[25]。作为一种多元的身体活动,旅游对机体的健康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参与旅游,能体验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增长见识,放松身心,激发乐观和愉快的情绪,这对缓解焦虑、抑郁有重要作用。

旅游活动中,老年人可以在户外进行适度身体活动。身体活动对心理健康有积极影响,能有效减少不良结果[26-27]。参与旅游,在体验自然、享受风情文化的同时,会增加身体活动量,能有效调动身体机能,进而改善心理健康,缓解焦虑抑郁状况[28-29]。

与长时间在室内生活相比,在旅途中,能接触到更多的阳光。研究表明,阳光可以促进血清素释放,缓解压力,有助于改善心情[30]。阳光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加免疫功能,调节中枢神经,使人体感到舒适,这对防止焦虑和抑郁有重要作用[19]。

社交范围小、社交频率低、自我孤立、社会认知失调是老年群体普遍存在的现象,会导致老年人孤独,自我封闭,过分关注自我,进而增加老年人抑郁、焦虑的患病概率[31-34]。旅游可以增加社会参与度。旅游为老年人提供与子女、与同龄人乃至与其他社会群体之间交流的机会,增加了社交频率和范围,进而改善心理健康[35]。同时,与子女之间良好的旅游体验会改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氛围能有效防止老年抑郁状态的产生[36]。参与旅游可以打破老年人封闭在日常家庭中的界限,还能减少过度关注自我的不良情绪状态。研究认为,行为的改变会导致不良认知状态的变化,进而缓解或消除不良情绪,改善焦虑和抑郁状况[37-38]。

本研究基于CLHLS的数据,在老年群体中具有一定代表性。本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首先,焦虑、抑郁症状的检出结果并非明确的临床诊断,而是根据问卷调查所得,可能会存在夸大事实的情况,增加阳性检出数量;其次,旅游体验的数据较为单一(缺乏旅游类型、旅游长度等数据),在进行深入探索方面存在困难;第三,尽管设立了多变量模型来矫正旅游经历对焦虑、抑郁的影响,但仍旧存在其余混杂因素无法被控制。因此,基于目前数据的现状,旅游经历对焦虑、抑郁的影响,未来仍需要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旅游经历与焦虑、抑郁存在着显著关联,有旅游经历的老年人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风险降低。在焦虑和抑郁患病率居高不下的现代社会,旅游经历可以被认为是消解现代人精神危机,增进健康的重要途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亚组经历检出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膈肌移动度分析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槭叶铁线莲亚组的研究进展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很多事你只能独自经历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冠心病患者肠道菌群变化的研究 (正文见第45 页)
我经历的四个“首次”
回忆我的打铁经历
山东产品抽查:文胸婴幼儿服装不合格率居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