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地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多方面系统研究

2024-04-14 13:50吴锡源
种子世界 2024年3期
关键词:技术体系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吴锡源

摘 要:广西河池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油茶种植区之一,油茶产业对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开展了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本研究通过对地块选择与土壤改良、种苗选育与优质繁殖、管理措施和生长调控、科学农机技术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提出了一套适合广西河池地区的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关键词:广西河池地区;油茶;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技术体系

油茶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也被称为白花茶、茶子树,属于常绿小乔木,花期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果期在9—10月。广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均气温为16.8~23.1℃,全区降水充沛,干湿分明,气候温暖潮湿,可以为油茶种植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进而促进油茶高产稳产。然而,在油茶的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侵袭常常导致产量下降,影响经济效益。同时,由于种植技术的不成熟和管理不当,油茶的产量和质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1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1.1地块选择与土壤改良

在选择种植油茶的地块时,应优先选择海拔适中、气候温暖湿润、阳光充足的地区。土壤要求肥沃、疏松、排水良好,并且pH值在5.5-6.5之间。

在选择种植油茶的地块时,除了考虑海拔、气候和土壤条件外,还可以考虑以下因素:

①光照条件:油茶喜欢充足的阳光,因此选择阳光充足的地块有利于油茶的生长和光合作用效率的提高。

②风向风速:要选择相对较低的风速和风向稳定的地区。过大的风速会导致油茶树叶蒸腾过多,影响水分的摄取,同时也容易导致树体倾斜、折断。

③水源供应:选择地理位置靠近水源的地块,便于灌溉和供水管理,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所需的水分。

在进行土壤改良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

①绿肥种植:可以选择适宜的绿肥作物进行种植,如豆科植物或禾本科植物,通过绿肥的生长和分解,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改善土壤结构。

②生物活性剂使用:施用生物活性剂可以增加土壤微生物的数量和活性,促进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释放,提高土壤肥力。

③石灰调节酸碱度: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可以使用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使土壤pH值保持在适宜范围内。

通过合理选择地块和进行土壤改良,可以为广西河池地区的油茶种植提供较为理想的生长环境,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1]。

1.2种苗选育与优质繁殖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优质油茶品种,注重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稳定性。同时,进行科学育苗,提高幼苗的成活率和生长势。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生长良好的母本是种苗选育的基础,母本的选择要根据油茶的品种特性、抗病虫害能力和产量稳定性进行筛选,只有选择优良的母本才能获得高质量的种子。为了提高种苗的繁殖效果和品质稳定性,可以采用优质苗木扦插繁殖法,这种方法可以保证种苗的遗传纯度和一致性。通过选择具有良好生长势的母本进行扦插,培养根部发达的苗木,以提高苗木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对于苗木管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适时补充营养:根据苗木生长的需要,在适当时期进行追肥,补充缺失的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促进苗木生长。

②保持苗木健康:定期检查苗木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和其他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证苗木健康无病虫害。

③控制灌溉管理:合理控制苗木的灌溉量和頻率,避免过量灌溉或干旱,保持适宜的土壤湿度,有利于苗木的根系生长和养分吸收。

通过科学的种苗选育与优质繁殖,以及良好的苗木管理措施,可以获得更多优质、健康的油茶苗木,为后续的栽培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3良好的管理措施和生长调控

①控制病虫害:加强病虫害的监测和预防是保证油茶健康生长和高产的重要措施。定期检查油茶树木和果实是否有病虫害的迹象,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进行喷洒、剪除受害部位等,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②施肥控制:掌握适宜的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是保证油茶健康生长和高产的关键。根据土壤检测结果和油茶种植的生长需求,合理补充氮、磷、钾等养分元素,避免过量施肥或缺肥的情况发生。同时,注意施肥的时机,避免在油茶的生长关键期施肥,以免影响油茶正常的花芽分化和果实发育。

③种植密度控制:根据油茶品种和生长习性,合理控制株行距和株间距,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和树冠的舒展度。适当增加株行距和株间距,可以降低树木之间的竞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并便于日后的管理和采摘操作。一般而言,油茶栽培需按照每6平方米1株油茶的标准进行栽种,保证每亩的油茶数量不超过111株,带面宽度为1米,如有套种需要,可考虑栽种其他农作物,如与泓森槐进行混交。

④适时修剪和摘心:通过修剪和摘心,控制油茶树冠的生长,促进分枝和花芽的形成。适时进行修剪,可以控制树冠的大小、形状和枝条的分布,使得光能更好地利用,促进更好的养分吸收和分配,从而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广西油茶的修剪和摘心措施有以下几种:

成活修剪:在油茶苗木栽植后,可以进行成活修剪。将主干保留在30~40厘米高度,剪除多余的侧枝和顶芽。这样可以促进苗木根系的发展和生长速度。

去除竞争枝条:在油茶苗木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交叉、过密或拥挤的枝条,可以进行去除,以减少竞争,让每个枝条获得更多的养分和阳光。

顶芽摘心:为了控制油茶的树冠生长,促进侧枝分枝和树冠的均匀发展,可以进行顶芽的摘心。一般在树高70~80厘米时,摘去顶部的新梢,刺激侧枝的生长,促进树冠的分枝和充实。

需要注意的是,修剪和摘心措施的实施应该遵循合理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在进行修剪时,应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对油茶生长和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果您具体需要关于修剪和摘心的指导,请及时向油茶种植专家咨询[2]。

1.4整地改良

在广西油茶的整地改良过程中,可以通过耕地翻耕、深翻或犁耕等方法,将土壤翻松深入,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和透水性,改善土壤结构,或者添加有机肥料、腐熟堆肥、石灰等土壤改良剂来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水能力。对于贫瘠或受污染的土壤,可以采取适当的土壤修复措施,如添加有机物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等,恢复土壤健康状态,通过深度耕种,将肥料均匀施入土层深处,使根系能够充分吸收养分,提高植株的养分利用率。

具体的整地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全垦:适用于坡度小于10°的平地,整地深度应超过20厘米。要清除石块和树根,并进行等高种植。整地后按2米的行距进行水平环山撩壕,壕沟深度为60-70厘米,宽度为50厘米。然后在环山定点挖穴,种植穴的规格为60×60×60厘米。

②带垦:根据一定的种植行距,沿着等高线水平开辟带状土垄,外高内低,带宽为2米。

③穴垦:沿着等高线挖掘定点挖穴,规格与全垦相同。

1.5基肥埋施

在壕沟或穴内填埋稻草或杂草进行腐烂。可以在上面撒上适量的石灰,然后再覆盖土壤。覆土要高出地表10-15厘米,将穴填满,使其成馒头状,肥土要均匀混合,并在腐熟后供造林使用,通过合理的整地措施,可以改善土壤条件,为油茶的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

1.6利用科学的农业机械化技术

综合应用机械化技术,可以提高油茶种植的工作效率和生产效益。机械化耕种能够快速完成土地准备工作,机械化灌溉和施肥可以精确调控水分和营养元素的供应,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和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此外,机械化技术还能减轻劳动强度,提高油茶种植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在广西河池地区油茶的高产栽培中,应广泛推广机械化技术的应用。

2油茶病虫害防治研究

2.1常见病虫害种类及其危害特点

?譹?訛炭疽病

油茶炭疽病病虫害主要危害部位是果实、枝叶以及树干。其中,果实、枝叶上的感染常表现为红褐色的斑点,这些斑点会逐渐扩散成大块的淡褐色斑点。随着病情的发展,病斑上会出现黑褐色的斑点,最终导致果实裂开,叶片和果实大量脱落。同时,枝叶也会发生枯死现象,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植株干枯致死,对油茶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譺?訛软腐病

油茶的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主要由真菌引起。这种病害会导致油茶植株发生腐烂、软化和死亡,软腐病通常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在潮湿或多雨的季节和地区。该病害的主要病原菌包括青霉菌、炭疽菌、褐腐菌等。这些病原菌会通过伤口或凋落叶片进入植物体内,引起病症的发生,软腐病主要发生在油茶根部、茎部和果实上。受感染的部位会呈现出褐色或黑色的腐烂斑点,并逐渐扩大。随着病情的加重,植株会出现软化、腐烂和死亡的症状。在果实上,软腐病可以导致果实腐烂、变色和脱落。

?譻?訛根腐病

油茶的根腐病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病害,不仅在油茶栽培中存在,在其他农作物中也普遍发生。根腐病主要由土壤中的真菌引起,其病原菌主要有立枯霉、南方立枯霉、黑炭疽霉等。病菌通过侵染根茎部入侵植株,在患病部位形成褐色病斑,并且在后期生长出白色毛状物。根腐病会导致油茶植株的根系腐烂,叶片逐渐枯萎、脱落,最终植株无法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丧失生机,最终死亡。这对油茶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的影响。

2.2生态学特征

油茶花芽分化的時间一般从每年5月上旬,也就是春梢停止生长后开始。在适宜的气温条件下,分化速度最快的温度范围是23℃~28℃。到了6月份,油茶的花芽已经能够从形态上进行区分,而完全成熟则需要到9月份。在正常栽培条件下,从实生树种下到油茶开始开花一般需要3~4年时间[3]。

2.3综合防治措施的研究与应用

综合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遗传育种等多种方式,并探索了综合防治策略,结合病虫害的生物学特性和油茶的栽培特点,制定了综合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是一种不使用化学药剂的防治方法,其主要通过物理手段来减少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本文研究了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黏虫板、陷阱等诱捕方法来捕捉和杀灭有害昆虫,以及利用覆盖网、隔离带等措施来防止病原菌的传播。这些物理防治方法对于环境友好,不会对农作物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自然界存在的生物体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通过研究油茶病虫害的天敌和寄生虫,如绿地细螨、菜青虫寄生蜂等,以及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微生物,如枯草芽孢杆菌等,引入有益生物,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遗传育种是一种长期而持久的防治策略,通过选育抗病虫害品种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我们研究了油茶的遗传多样性,筛选出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并利用遗传育种技术进行配种和选育工作,进一步提高油茶的抗病虫害能力,通过对传统和现代防治方法的研究和综合应用,能够更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油茶病虫害的发生,保障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的推广与应用

3.1推广培训与技术指导

为了有效地向广西河池地区的农民传授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可以采取以下具体扩展措施。

首先,组织专家开展培训班,邀请油茶种植专家、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等传授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内容可包括油茶的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原理和方法以及科学化管理措施等。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和操作演示等方式,确保农民充分理解学习。

其次,制定针对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培训教材和指导手册。教材详细介绍技术要点、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手册提供实用的图文资料,便于农民学习和参考。教材和手册应简明扼要,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强调实用性和操作性,这种培训方式能够提供实践操作机会,加深农民对技术的理解和应用,有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3.2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

在推广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过程中,还应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向广大农民介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可以组织专家开展培训班,培训农民掌握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方法的实际操作技能。另外,制定培训教材和指导手册也是推广油茶高产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的重要举措。这些教材和手册可以详细介绍油茶高产栽培技术的要点和操作方法,以及病虫害的识别和防治措施,方便农民进行学习和参考。

3.3加强油茶产业化发展和市场推广

在广西河池地区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之外,还可以组织生产者、加工商、销售商等各个环节的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通过建立产业协会或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加强各个环节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利益共享。这样能够提高产业的整体效益,加强对市场需求的响应能力。此外,打造油茶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加强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生产者的技能水平,确保油茶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同时,注重包装设计、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创新,打造具有特色的油茶品牌,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通过与大型商超、电商平台等渠道合作,扩大产品的销售范围,促进广西河池地区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4总结

通过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了适合广西河池地区油茶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措施旨在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并减少人力劳动。这将为广西河池地区的油茶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和支持,同时也为其他类似气候区域的油茶种植者提供参考和借鉴。通过合作、宣传推广和市场开拓,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升油茶的知名度和竞争力,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户经济效益的增加。

参考文献:

[1]赵家坚.油茶种植管理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探讨 [J].智慧农业导刊,2022,2(14):64-66.

[2]郭晓春,徐德兵,刘倬志,贾代顺,张林涛,杨宏艳,卢金表,冉有洪.油茶高产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探析[J].南方农机,2021,52(19):9-12.

[3]黄崇南.油茶种植管理技术要点[J].南方农业,2021,15(05):26-27.

猜你喜欢
技术体系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策略对策
基于Java技术的搜索引擎研究与实现探讨
探究我国铁路运输安全理论与技术体系
构建多元投入机制 助力农业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