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素养培养目标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

2024-04-16 07:53范玉新
考试周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古诗教学培养

范玉新

摘 要:文章简单介绍了审美素养的相关知识,随后分析了现阶段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基本情况,以上述两点为切入,结合教学案例研究了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科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和借鉴,深化学生审美素质培养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的渗透和应用,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核心素养,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

关键词:审美素养;培养;小学语文;古诗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918(2024)01-0045-04

现阶段,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理论知识掌握的同时更加重视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种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的教育改革工作,调整了教学行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古诗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面对新的人才培养需求,教师需要增加素质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一、 审美素养概况

审美素养一词起源于希腊,强调感官层次的认知,指人可以在欣赏和感知的基础上判断美,从而达成精神层面的满足。在教学工作中,审美素养是审美经验和修养的集合,体现了学生对美的感知和欣赏。

教师可以将审美素养的培养工作划分成以下五个部分:第一,审美感知能力。教师应当建立学生的外部感知通道,引导学生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发现外部美。另外,感知到美之后,应当利用大脑将零碎、基础的美处理成较为完整、立体的美的形象。第二,审美想象能力。这一能力素养强调在感知美的同时对其进行再创造,结合个人的发展经历和想法形成独特的审美体验。第三,审美情感能力。这一能力强调情感联系,主张情感态度的融会贯通。第四,审美理解能力。需要全面认知客观事物,并体会其中存在的美感。第五,审美创造能力。创造是高等级的审美素养,需要在全面、深入理解的基础上完成新事物的创造和加工。

二、 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基本情况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进步和思潮融合,人们对语文学科中蕴含的美感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希望学生能够拥有较高的审美素养和能力,可以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具备较强的鉴赏能力。基于这一目标,教育工作者开展了一系列的改革工作,将审美素养的培养工作摆在了较为重要的位置,调整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基本情况。

当前,审美素养以及学科能力的培养工作已经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得到了落实和践行,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在古诗教学方面的能力有待提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未能带领学生全面、深入体会古诗中存在的语言美、意境美以及丰沛的思想感情。受教学时间以及任务的限制,教师准备的趣味性课堂活动较少,缺少课程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作业设计较为传统,对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效果较差。

三、 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素养的策略

(一)完善基本教学条件

一方面,组建优质的工作团队。作为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个人能力与最终的教学质量息息相关。为了提升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水平,相关人员应当重视教师队伍的能力提升。学校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工作,将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纳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中,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教师能够在语文古诗教学中完成学生审美素养培养这一任务。在此基础上,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培训学习活动,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为了增强培训学习活动的有效性,相关人员需要从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入手,规划培训内容,针对教师群体中存在的能力短板和教学问题开展培训。另外,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举办讲座,根据实际教学案例向教师传授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手段,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专家学者可以深入教学实践工作,从中分析学生审美素养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

另一方面,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小学语文教学创造了良好环境,相关人员应当关注教学条件的完善,便于教师全面开展教学工作。通常情况下,学校内应当配备专业的多媒体教室,并在普通教室中安装计算机、投影仪、屏幕等基本教学设施,方便教师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工作,满足教学需求。在软件应用方面,学校需要建立统一的线上教学平台,方便完成教学资源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二)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学生的专注力水平尚不能支撑整个课堂的注意力集中,容易受到周围因素的影响而走神,降低教学质量。此时,教师应当在课程导入环节增加教学设计,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固定在古诗学习中。教师需要利用课程内容渗透审美素养培养内容,带领学生发现并欣赏古诗的美感。

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以下简称“教材”)一年级上册《对韵歌》的教学工作为例。《笠翁对韵》是较为基础的教学内容,以较为简单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古诗体系中的对韵关系,介绍了多种较为常见、使用频率较广的古诗意象,并展现了对韵的美感。教师在正式开始课程教学之前,可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具有相对性的事物和概念,如远与近、长与短、大与小等。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调动,为了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題而努力思考,从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分析问题答案。在教学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注意力更加集中,希望了解更多有关对韵的知识,愿意将时间和精力放在课程学习上。在此基础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饱满,教师可以正式开始课程教学,从对韵歌的具体内容出发,通过优美的意象向学生讲解古诗中的对韵知识以及原则,引导学生品味对韵的美感。另外,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出发,介绍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故事,作为引子过渡到正常的教学环节,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提供素材。

(三)体会古诗语言美感

古诗的韵律感较强,通过字词的组合和音韵的使用形成语言美。多数诗人在创作诗歌时均严格按照对韵要求,使用较为巧妙的字眼完成创作。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带领学生体会古诗语言的美感,理解古诗词的基本含义,为后续意境和情感的理解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诗人在创作古诗时需要在严格的格律限制下写作,受到体裁的限制,诗人需要精简表达,简明扼要,字斟句酌,選择最为恰当的字词。基于此,古诗具有微言大义的特点,属于中国语言文字沉淀的精华。以教材三年级上册《山行》一诗的课堂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吟诵诗句,讲解生字发音。在朗读诗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展诗句中存在的韵律感,朗读较为顺畅,有朗朗上口的感觉。此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产生这种感受的原因,引导学生思维的深入,在学生各自表达观点之后指出原因,诗句中的首联、颔联、尾联均押“a”韵,从而在朗读过程中出现韵律美感。音律方面的美感属于较为浅层的古诗语言美,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古诗字词在表达含义方面的语言美。在《山行》一诗中,首联利用一个“寒”字突出此时的节气较为寒冷,“远”则展现了诗人所行路途的绵长遥远,点明山势的同时透露了诗人此刻的状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思索文字背后的含义,品味古诗的语言美。

(四)理解古诗优美意境

古诗通过简洁的文字展示了情境信息,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分析古诗情境属于较为重要的内容。基于培养学生审美需求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强化这一教学内容在整体教学工作中的占比,与学生一同理解古诗中的优美意境,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素养。

文字的情境理解需要学生具备丰富的想象力,能够根据简短的文字想象完整的情境,并按照诗句的描写和形容填充情境细节。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以诗句内容为基础,结合个人理解添加细节,使用学生可以理解的语言扩充诗句,细致讲述诗句情境。这种教学方法降低了学生的理解和想象难度,但是仍然未能给予学生较为直接的刺激。此时,教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营造教学情境,扩展想象空间。以教材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的教学为例,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就诗句中“紫烟”“三千尺”等字眼产生疑问,无法理解烟为什么是紫色的,又如何会有三千尺的瀑布。为了帮助学生想象诗句情境,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广泛寻找教学视频,选择以诗句内容为基础创作的短片、动画等,通过视觉与听觉双重的感官刺激强化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以较为直观的方式呈现古诗中的图画和景色。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手段的展示,学生理解了诗句中较为独特的表达,能够品味古诗独特的意境。

(五)感受古诗深刻情感

古代诗人创作诗歌的主要目的是抒发个人情感,从客观的景物、人物或事件出发,触动诗人的内心,从而产生相应的感受。针对诗歌情感以及主旨思想开展的教学工作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时可以组织学生感受古诗中的深刻情感,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锻炼学生的情感感知能力,引导学生与诗人共情,提高审美。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下册《元日》的课程教学为例,该诗通过描绘古代人民欢度新年的生活图景抒发了积极向上的奋发精神,隐喻了诗人对国家未来发展和前途命运的期许。在诗句中,诗人通过鞭炮、屠苏酒、初生太阳、桃木板、春联等以及意象营造了浓厚的节日氛围,展示了古代人民在春节除旧迎新的场景,体现了古代的春节习俗。为了便于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现代的春节习俗与诗句内容结合,在细节处品味古代劳动人民欢度春节的精神面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享各自在春节期间发生的趣事,迁移情感,理解诗句中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另外,由于社会环境和物质生活水平的差异,学生可能无法理解古人对新年这一传统节日的喜爱,教师可以补充介绍当时的实际情况,表明当时的物资较为匮乏,人们往往在新年采买新衣和食物,作为辛勤劳作一整年的奖励。通过背景信息的完善,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体会古诗的情感美,提升审美素养。

(六)开展趣味课堂活动

在常规的古诗教学中,教师需要向学生介绍诗句含义,由表及里,分析更深层次的思想情感。上述教学活动偏重理论性,相对较为枯燥,学生有可能产生疲倦和厌烦心理。为了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审美素养,教师可以组织趣味性较强的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增强学生的理论运用能力,使其能够领会古诗的美感。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书湖阴先生壁》的教学为例,该诗通过描写周围环境表达了诗人喜爱自然风光的深厚感情以及与湖阴先生的深情厚谊。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和培养不应单纯聚焦于诗歌内容。古诗的题目往往概括了古诗的主要内容以及思想感情,教师可以在完成基础性教学工作之后将审美素养培养的重点放在古诗题目上,要求学生解读古诗题目,品味古诗的精练美。在这首古诗中,“书”和“壁”两个字分别表明了诗人的行为与所在地,诗人有感而发,在湖阴先生家的屋壁上题诗一首。理解题目含义后,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古诗内容。为了强化学生的审美素养,教师可以组织专题活动,带领学生梳理已经学过的、较为典型的古诗题目,如《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一题目点明了创作时间、地点以及创作者状态。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教材体系之外选择符合小学阶段学生能力水平的古诗,要求学生根据题目判断古诗内容。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教师可以设置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七)拓展延伸教学内容

古诗内容博大精深,教师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时,可以适当延伸教学内容,从多个角度解读古诗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的审美意趣。

古诗在古代生活中往往作为唱词谱曲,丰富古代人民的日常生活。基于这一特点,古诗的韵律感较强,教师可以将其作为学生审美素养的培养方向之一,强化学生对音律美的审美和理解。以教材六年级上册《宿建德江》一诗的教学工作为例,该诗描绘了暮夜低垂与舟泊暮宿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郁闷、愁苦和孤寂。《宿建德江》为五言绝句,教师可以结合歌曲《水调歌头》,将其中的歌词替换为《宿建德江》的诗句,带领学生将诗句唱出来,体会古诗的音律美和节奏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除此之外,许多音乐以及文学爱好者基于现代视角为古诗谱曲,教师在课程教学的准备阶段可以搜索相关内容,为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提供充足的审美素养提升素材。如没有可以直接使用的音频素材,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解诗句结构,从诗句含义、平仄等角度入手,感受诗句中蕴含的韵律。

教师可以将与古诗相关的画作引入课堂,在讲解诗句的同时通过画作带来的画面感体会古诗的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除此之外,文学爱好者不断深入钻研古诗背后的含义,发掘古诗美感。教师可以选择文学造诣较高的作家对古诗的美学解读,拓展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八)优化课程作业设置

完成课程内容的教学工作之后,教师需要重视课后作业的设计工作,优化作业内容,充分发挥课后作业在成果检验、理论夯实方面的作用,在审美视域下完成课后作业的编排。

以部编版《语文》教材六年级上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的作业设计为例。教师需要设置层次化的作业内容,逐层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和审美素养。第一层级,教师可以将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审美体验的积累作为首要目标,要求学生明确生字读音,并流利背诵全诗。在这一阶段,学生需要在教材插图的帮助下体会古诗意境,并根据个人理解描述诗句内容,感受诗句描写中展现的瑰丽风光。第二层级,学生需要进一步分析诗句内容,根据“翻墨”“跳珠”“水如天”等较为关键的字眼体会古诗情境与思想感情,充分发挥想象力,想象诗人笔下的六月西湖是何等瑰丽。第三层级,学生需要跳出古诗自身的约束和限制,将重点放在审美鉴赏以及再创造上,能够自行查找相关资料,体会并表达诗句情境。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完成古诗的二次创作,以短文、绘画、手工艺品等方式表达个人理解的意境。出于提升学生审美素养这一目的,教师应当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内容,提升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和趣味性。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可以引入同类型诗歌,要求学生按照思考方式和思维方法分析古诗,体会古诗美感,完成审美素养的提升。

四、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工作者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时应当完善基本的教学条件,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带领学生全面体会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感受古诗中蕴含的深刻情感。在此基礎上,教师需要开展趣味性较强的课堂活动,拓展延伸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作业设置,从多个角度完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参考文献:

[1]霍发斌.有关审美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思考[J].知识文库,2023(7):25-27.

[2]张惠霞.指向审美素养的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4):170-172.

[3]钱怡心.小学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导向[J].读写算,2023(15):54-56.

[4]年慧珍.利用多媒体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渗透美育的实践探究[J].新智慧,2022(35):24-25.

[5]陈丽彬.审美视域下小学语文古诗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下旬),2023(1):67-69.

[6]陈碧仙.审美素养视域下的小学古诗词层级化教学目标设计[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2(6):56-59.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古诗教学培养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探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幼儿舞蹈欣赏活动探析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古诗教学如何激发情感体验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