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风暴的人:哈佛学霸的传奇人生

2024-04-16 11:13石悦欣
知音海外版(上半月) 2024年3期
关键词:马修哈佛大学哈佛

石悦欣

地球上最可怕的风暴是从安宁中诞生的。一同诞生的还有追风暴的人,他们是这片混沌中最稳定的锚点。

马修·卡普奇就是那个追风暴的人,他的沉静,很早就露出了端倪。

出大学录取结果那天,马修一家人特地聚在一起,早早做好了庆祝的准备。

马修叹了口气,不太情愿地回到自己房间,打开电脑,输入用户名、密码。电脑上明晃晃地显示着“恭喜你”。美国两所常春藤高校——康奈尔大学和哈佛大学都录取了马修。

“意料之中。”马修有点心不在焉。那时,他只想着偶像的天气播报,再不开电视就赶不上了,这是他每天必做的事。

他决定撒个谎。他下楼告诉母亲,“被哈佛大学拒了,康奈尔大学候补。”母亲表情复杂,欲言又止,马修赶忙打开电视。

当下,看偶像的天气播报,比和家人分享录取的喜悦更重要。

太怪了。马修总称自己“怪”,是一个喜爱天气和风暴的“气象怪人”。

最后,在母亲的劝说和自己的几番考虑后,马修选择了哈佛,哈佛也专门为他开设了一门大气学专业。他现在的身份是:气象学家、大气科学家、作家,以及一名风暴追踪者。他把经历写成了一本自传——《追风暴的人》。

天才的经历中不只有“怪”和“奇”,也有苦、沮丧和失败。马修的经历不是一份“天才培养指南”,而是一份人生启示录——“你必须定义自己的幸福”。

“天气怪人”

马修从小就很“怪”。

4岁时,连话都说不清的马修,就开始给父母“科普”带状闪电的原理、云为什么是黑色的……

上小学时,同学们组团换游戏卡片时,马修则一边盯着天,一边记笔记。

同学们人手一个PS游戏机,马修用攒好的钱,买了人生第一台相机。只要雷声隆隆地响起,他就会骑上自行车,绕着小区“追风暴”,追一会儿,拍一会儿。

9岁的马修,时常在凌晨2点时叫醒父母,一起去看一场海上暴风雨。天气预报说有雷雪时,他能一连好几天不睡觉。

四年级时,马修开始每天为同学们播报天气。有时在班里,有时在校园广播站。

上初中后,马修的“怪”让他在孩子中更加格格不入。别人打球、打游戏,马修背化学元素周期表,暑假除草剪树,赚钱买笔记本电脑。

八年级上了没多久,马修意识到这个学校不适合自己,便张罗着转学了。

到了新的学校,他把热爱天气一事发挥到了极致。在“天气夏令营”中,大胆与众多气象学家交流自己的猜测和研究,给本地报社投稿,开设专栏科普天气知识……他还收获了第一位忠实读者。只是那时马修还不知道,这个读者将会成为自己在哈佛大学的“贵人”。

哈佛第一个大气专业学生

马修最初的选择是康奈尔大学,那里有全球最负盛名的气象专业。但每年37000美元的学费,让这个普通家庭难以负荷。

他得知,如果被录取的学生可以拿到其他藤校的通知书,校方会为其提供资助。为了这份资助,他便随手报了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名头虽响,却没有大气科学系,好在学费较低。

几番思虑过后,马修抱起自己的狗狗,用它的爪子在触控板上,点了“同意入学”。他让宠物帮自己选择了哈佛大学。“哈佛大学是一张金奖券,只是内容需要我自己写。”

由于哈佛大学没有一门大气科学的课程,问题很快接踵而至:他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没有找到考场,因为压根就没有他的考场;他设计好大气科学课程,想请求校方为他开一门专业,但哈佛从未有过先例;在高中他是尖子生,到了哈佛,他仅仅是一个中等生;好不容易交到了一个“相依为命”的朋友,却突然在某一天,这个朋友因为“学术诚信”问题杳无音信了……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马修失去了方向。在绝境中,转机出现了。

错过考试那天,他误打误撞进入了教师办公室。坐在里面的,正是曾给他写信的“第一位读者”海勒,他是闻名全球的哈佛大学物理学家。

用马修的话说,只要海勒愿意,不管在哪个领域,都可以做出开创性研究成果。研究声学时,仅仅“鼓捣了两年”,海勒就写出了一本1000多页的教材。

马修告诉他,自己想要设计一份大学四年的大气学课程,向哈佛争取一个本科大气学专业。

海勒听完他的计划后,毫不犹豫地提出成为他的导师。在导师的协助下,馬修连续撰写了几个月申请书、文书、院系许可书,设计了一套严密的教学方案。

大一的马修一边跨级选了哈佛大气动力学的研究生课,另一边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的课,两头跑成为他的日常。凡是能上的课,他一节不落。

终于,在哈佛建校400年后,一名本科生的提案被首次批准。他正式成为哈佛大学本科大气专业的第一名学生。

马修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业上,一个人上着两个人的课。从课本直接抄下来一串大气的规则和公式很容易,难的是理解它的变幻无常。

他要走出去,走到风暴中心。

在课程申请书中,马修把“追风暴”列为1学分,他可以名正言顺地追逐风暴。他还是哈佛大学唯一一个有学校楼顶钥匙的学生,可以随时在哈佛科学中心楼顶欣赏电击。

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开车走遍了内布拉斯加、堪萨斯、得克萨斯等地,每天开车近500公里,只为了追逐全美近300场风暴。

他不断在各种危险中靠近气象的传说:冒烟的雷暴、弥合在云层的雷雪、超级单体、雹暴、飓风、龙卷风……酒店关门时,他只能和当地人挤在避难所;驶入风暴中心时,垒球大的雹子砸坏了他的挡风玻璃,这天,却被马修称为他“人生中最美好的一天”……

大学剩下的时光中,学习和追风暴是他“唯二”做的事。“我几乎没有时间睡觉,但第一次感觉自己走上了正轨。”

失败也是追逐的一部分

到了大学最后一年,他还是觉得自己“脱轨了”。

4岁的马修不会想到,有一天他会质疑自己的热爱。18岁入学哈佛的马修也不会想到,毕业后的自己居然会找不到工作。

临近毕业,马修还在做着天气研究,有时“还在旧金山围着有机蔬菜唱歌”。而他的哈佛朋友们,逐一进入了咨询、金融和科技行业,坐在闪闪发光的摩天大楼里,手里拿着六位数的薪资。

马修投出的简历没有收到一份回复,他给一个小城电视台发出的简历,不到4分钟就被拒绝了。“我要退出吗?”“我要在哈佛重读一个经济学硕士吗?”“我选错职业道路了吗?”那段时间,马修只能依赖酒精助眠。

他开始匆忙评估自己的未来,甚至考虑了借助校友的关系进入华尔街。在满是香水和钱味儿的摩天大楼里面试,那些对冲基金岗都没有下文。

某个下午,一个面试官在电梯里和马修聊起了风暴。

“你明显对天气有热情,你对这份工作也能持有同样的热情吗?”面试官问。

“没有什么能比得上我对天气的热爱。”马修笑着说,“但只要我决定做一件事,我就能做好。”

正在马修满意地回味答案时,电梯到了,面试官走的時候停了一下,压低声音对马修说:“千万不要放弃你的热爱,相信我。”

之后的日子里,马修仍一边追风暴,一边投简历,一边被拒绝。

并非每次追风暴都能顺利。大气变幻多端,一次预测错误,就会让大量的油费、住宿费、过路费和时间都白费。

找工作也是如此。“我得到的教训是,有时候只要相信事物发展的过程,心怀信念就好。”马修写道,“每一次痛彻心扉的拒绝都是一次隐秘的祝福。”

毕业一个月后,马修入职了《华盛顿邮报》。起初,他的工资比“端盘子”还低,没有股票期权,也没有入职奖金。

但他认准了,天气是他一生的挚爱,这份工作能让他坚守热爱——为读者播报天气预报、分析自然灾害、预测风暴。

一段时间后,他去了福克斯集团在华盛顿特区的分台,成为一名真正的天气播报员。他还登上过英国广播公司新闻、德国国家电视台、英国天空新闻等,时不时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屏幕上。有过追逐风暴的经验,马修更明白如何避险,他还会教育和服务那些可能会经历风暴疏散的群众。

他通过播报天气赚钱,赚的钱再用来研究天气。理想和现实完美闭环。

马修经常来中国做访问。2019年,他在武汉遇到了一位母亲,带着自己两岁的儿子,男孩身上穿着一件哈佛大学的毛衣。母亲告诉马修,她儿子的梦中情校是哈佛大学。

马修却为男孩感到非常悲伤:“不是的,他还不会说话,哪有什么梦中情校!他年纪那么小,连自己的梦都理解不了,就被塞进了另一个人的梦里。”

马修在序言中写道,我们活着不是为了考试的分数,也不是为了高考的成绩。

“高考和上学都极其重要,但它们并不意味着一切。请记住——你的自我价值不是与某个数字绑定,不管是分数还是薪酬。你不一定要按照别人定义的幸福去做到最好。你必须定义自己的幸福。” □

猜你喜欢
马修哈佛大学哈佛
被哈佛开除的奥运冠军
哈佛大学46%是富二代,但决定上限的不是出身
生日谜语
马修曾迷上摄影
马修曾迷上摄影
看一眼凌晨4点的哈佛大学
哈佛演讲:从5亿到7000亿
哈佛大学的核心课程
马修的夜晚
查尔斯·埃利奥特:改变哈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