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荡起快乐的“双桨”

2024-04-17 13:51王旭祥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2024年3期
关键词:双桨跳绳儿歌

王旭祥

低年级的小学生耐力不够,而且生性活泼好动,让他们长时间坚持一种体育锻炼方式,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我校处于城乡结合部的特殊地理位置,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小学生的体育达标训练,因此,跳绳运动主要依靠教师在学校的监督练习完成。那么,如何在缺乏家长辅助,教学时间和教学生源有缺陷的前提下将跳绳运动发扬光大呢?本文结合自己的体育教学经验,迎合低段小学生的体育锻炼喜好,提出以下提高小学生跳绳运动积极性的主要对策。

一、体育课中开展跳绳锻炼的好处

由于小学生正处于发育的关键时期,在体育课中或者课下时间开展跳绳体育锻炼具有很多的好处:

1.促进人体器官发育

跳绳是一项综合体育锻炼的方式,在跳绳过程中,可以对心脏机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手握绳等各种动作也能促进对拇指穴位的按摩和刺激,大大增强人体的心血管系统机能。跳绳的高强度练习,还可以消除身体上的多余脂肪,塑造良好的形体形象。手眼脑并用的锻炼方式,可以开发智力,增强脑细胞的活力。

2.提高身体的协调性

跳绳中为了完成一个标准的动作,需要手、脚、腿、大脑齐上阵,经常跳绳锻炼,可以促进身体各个肢体动作之间的协调搭配默契度,提高小学生的反应敏捷性和灵活性。

3.提高学生团队意识

跳绳锻炼中经常会出现双人跳、多人跳等运动模式,这种体育锻炼过程需要学生之间通力配合,才能完成很多高标准的动作。经常互相搭配合作,可以让学生在跳绳中自觉形成严明的纪律性,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二、小学低段体育跳绳教学的主要策略

1.动态视频展示,激发学生跳绳兴趣

著名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情况,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低段小学生多动活泼,不喜欢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传统的体育锻炼教学中,教师一味地说教、演示效果都会让小学生丧失跳绳学习动力。因此,迎合低段小学生的学习特性,体育教师应该多创新一些丰富趣味性的跳绳教学模式,让跳绳转变为一种快乐的体育锻炼形式,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跳绳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加入跳绳的学习中。

如,在刚刚开展低年级跳绳教学之时,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展辅助教学,从互联网中搜集一些与小学生有关的花样跳绳的比赛视频,比如《挑战不可能》中小学生的精彩表演,就是不错的动态展示教学视频,通过画面中小学生娴熟高超的跳绳技巧,以及激烈兴奋的比赛氛围,一下子就牢牢抓住了小学生的眼球。他们在聚精会神地观看中,会慢慢发现跳绳这种看似简单的体育运动,原来也蕴藏着这么好玩的花样,看到其他同龄的小学生如此厉害的功力,他们也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神态。

这个时候,体育教师再开展跳绳教学就会手到擒来,不用刻意强制性,学生们也会肯定围绕在老师的周围,观看和学习与跳绳有关的各种内容。

2.趣味儿歌助阵,巩固学生跳绳技巧

跳绳运动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各种基本的运动技巧,比如如何握绳,如何抬脚,如何摇绳子等,每一个动作之间都有必然的关联性,需要学生掌握之后才能跳出正确规范的动作。可是重复性的演示操作,学生看着麻木,老师演示的也麻木,最终的效果仍然不理想。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可以结合低段小学生喜欢说说唱唱的特点,将跳绳与一些学习儿歌搭配在一起,借助趣味儿歌助阵,巩固小学生的跳绳技巧。

如,在练习跳绳摇绳子协调性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找一些相关的儿歌来搭配练习,其中的一首儿歌简单有趣,儿歌内容为“手先摇,脚后跳,手摇脚跳最重要,双脚并跳本领高”。非常适合低段小学生的练习心情。结合这首儿歌的内容,体育教师可以将单人跳的跳绳动作节奏练习融合进入,先教会学生这首儿歌的基本内容,然后让跳绳的学生一起唱儿歌的内容。要求为:学生在唱儿歌的过程中,能够根据儿歌中的跳绳动作先后,协调搭配自己的手脚,完成一套完整的跳绳练习。

这种反复唱儿歌的练习方式,可以有效统一学生练习跳绳的节奏感,同时在新鲜有趣的跳绳运动中,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过绳技巧,比如抬脚、低头、跳跃等。同时练习跳绳的学生需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手脚搭配,这种练习模式也无形中提高了学生肢体之间的默契程度。他们在边玩边学中掌握了课时的教学内容,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3.无绳步伐练习,提高学生跳跃能力

掌握了基本的跳绳方法之后,学生就需要进行大量的后期练习,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耐疲劳能力和身体的综合机能。而且只有不断地练习,才能熟能生巧,在基本的跳绳动作上加入一些花样和创新。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很多学生掌握握绳的技巧非常快,但是一到后期的跳跃练习就显得力不从心,很难坚持到跳绳的高数量。因此,体育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低段小学生感兴趣的跳跃练习方式,从基础上提高他们的弹跳能力。

如,可以采用“无绳步伐练习”的教学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假装跳绳,让学生摆出跳绳的基本姿势,但是并不把跳绳放在手中,而是在无绳的状态下不断假装摇绳子,同时双脚并脚向上做跳跃运动。在具体的练习中,体育教师可以规定每次的跳跃数量维持在10~20个,跳跃时间大约为10~15秒。先从基础的并脚跳开始练习,然后逐步提高到开合跳、踢腿跳、交叉跳、钟摆跳等各种动作,在跳跃练习中,可以播放一些具有节奏感的音乐辅助练习。

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这种简单的模拟动作很容易完成,而且跟着音乐一起跳跃变换地练习,就像跳舞一样新鲜有趣。学生不仅能在跳绳中找到自己对应的感觉,还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弹跳能力,为后期的有绳跳跃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更有信心去面对后期的跳绳练习。

4.游戏竞赛活动,活跃学生跳绳气氛

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游戏的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变的游戏内容可以让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因此,在跳绳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跳绳教学内容,设定一些多姿多彩的游戏教学活动,同时,一些富有比赛形式的跳绳活动正好迎合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学习心理,他们为了取得好的名次,也会积极投入到比赛中。以趣激学,引导学生在游戏竞赛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跳绳能力。

如,在奔跑跳的跳绳教学中,由于这个跳绳学习的活动场地比较大,学生需要来回奔跑完成一些基本动作。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奔跑跳绳技巧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在班级中开展跳绳接力赛。每一个小组中的成员通过跳绳完成50米的奔跑,等这位同学到达终点后,下一位同学继续接力进行奔跑跳绳,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学生完成本次练习。随着比赛的一声哨响,为了让自己的小组获得不错的成绩,每一个学生都摩拳擦掌拼尽全力挥动跳绳冲向终点,虽然中间也会有各种小小的失误,但是整个体育锻炼场地上洋溢着热火朝天的热情。

通过这种接力赛的跳绳比赛活动,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往返奔跑中巩固自己的跳绳技巧,让他们快速掌握“奔跑跳绳”的基本动作和注意事项;另一方面学生为了成绩你追我赶,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还能在互相搭配合作中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三、結束语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之后,“阳光体育、健康第一”成为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主要指导思想,致力于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从根本上提高小学生的体育综合素养,达到健身强体的体育学习功效。跳绳,是一种对活动场地、活动器材要求都不高的体育锻炼方式,可以更广泛在小学生中推广开来。因此,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该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教学原则,紧密结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迎合小学生体育学习需求的前提下,创新出更多激发小学生跳绳学习兴趣的优秀教学方法。努力为小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健康、活跃的学习空间,让小学生在玩中学,真正从跳绳这项体育锻炼中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同时在运动中养成敢于创新,勇于参与的学习态度。

猜你喜欢
双桨跳绳儿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阳光》
让我们荡起双桨
双机、双桨轴系下水前的安装工艺
学跳绳
跳绳
学跳绳
跳绳
睡觉儿歌
让我们荡起双桨
儿歌绝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