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2024-04-19 09:28杨春辉谭臻陶源
科学咨询 2024年3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装配式转型

杨春辉,谭臻,陶源

(1.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2.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南宁 530007;3.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广西南宁 530025)

在国家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应以思政理论课为主体,与数字化专业课共同努力,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育人模式[1]。通过数字化专业课程思政的隐形功能,新工科思政教育体系正在形成[2]。2020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下文简称《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3]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构建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和生产体系,推动生产和施工智能化升级。”[4]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建筑形式,具有工业化集成高、数字化效果好以及绿色环保的特点,成为建筑产业化转型发展的方向。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人才培养方面,结合多专业集成设计的传统施工图体现了明显的数字化特征[5]。目前,国内许多高校,特别是应用型本科和高职院校,已经开始根据地方建筑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进行装配式建筑数字化人才培养改革,并强调课程是培养过程的重点[6]。然而,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思政培养的相关课程仍较缺乏,相关数字化教学模式有待完善[7]。因此,高校将课程思政与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对于培养符合建筑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德才兼备的新型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推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

一、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理论内涵

(一)课程思政建设简述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教育部《指导纲要》,高校需致力于立德树人,不断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3]。然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存在课程思政元素挖掘不充分、课程考核方式不完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意识不强和专业课程与思政融合不深等问题,导致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不理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工作方法。

(二)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的现实必要性

在加快建筑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被视为建筑业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急需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和施工等方面的人才。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作为该领域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至关重要(如图1所示)。装配式建筑工程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不仅要求现场人员具有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应用能力,而且要求他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因此,高校开展“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新型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方面非常必要。

图1 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要素构成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是装配式建筑中最常见的结构类型。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主要服务于构件的加工、生产以及现场施工安装等工作,涉及构件、装配式节点和施工模拟等深化设计领域。掌握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技术,并熟练使用BIM深化设计软件,已成为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必备的技能。学习此课程的学生的思政素质对未来装配式建筑数字化转型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求和装配式建筑领域数字化人才需求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教学的贯彻实施非常重要。因此,课程不仅要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而且要培养他们诚实守信的态度和投身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意识,从而培养出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二、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目标

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梳理数字化专业课的内容,结合不同课程的特点、思维方法和价值理念,有机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同时,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习成果并持续改进,提升学生的数字化课程学习体验,避免形式主义。通过对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数字化教学内容的全面梳理,教师要设计各种数字化方法,实现思政元素与知识点、讲授内容和教学目标的融合。

(一)塑造学生的品格与修养

在数字化课堂上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应引导学生追求事情的真相,并培养诚实守信的态度。高校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责任和担当精神。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逐步理解,在建筑行业中涉及工程质量安全和成本的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然而,这种责任担当并非盲目的,而应基于课堂专业学习的背景。这些认知应融入“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从专业技能理论到精神层面的提升,在数字化课程实践中培养学生追求求真务实、诚实守信的品质。学生通过数字化深化设计的思政训练,不仅可以提高专业技能,而且能培养正确的品格和良好的价值观。

(二)提高教师的思政素养

高校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优劣直接受到教师思政素养的影响。为了更有效地教育学生并服务社会,我们必须重视并提升教师的思政水平和能力。在推进专业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高校教师,特别是作为建筑业数字化转型的中坚力量的装配式建筑专业人员,思想政治素养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三)促进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转变

为促进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师需要实现从传统思政课程到融入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的转变。在推进这项工作时,教师还需要转变装配式建筑教育的模式,利用数字化转型技术,如5G、物联网、互联网、人工智能以及虚拟仿真等,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应在课程教学中增加更多包含思政教育内容的部分,注重思维层面的考查。通过将专业理论与思政内容有机结合,教师可以让原本“硬核”的装配式建筑专业课焕发活力,从而激发师生共同追求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三、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优秀的装配式建筑工程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而且应具备出色的精神品质,如诚实守信、求真务实以及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和深厚的家国情怀。为了满足这一要求,我们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中不仅注重专业授课,而且探索了思政教学形式,通过深入融入思政元素,全方位引导学生德智全面发展。因此,我们提出了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的策略(如图2所示),以满足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图2 数字化转型赋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建设策略

(一)挖掘课程数字化思政元素

通过修订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的教学大纲,我们明确了思政教学的目标、融入点、内容及相应的实施目标。我们探索了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关联,找到了两者之间的无缝结合点。我们拓展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数字化思政元素,建立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隐形对应关系,使数字化思政元素自然渗透。结合数字化课程的工程案例,我们提升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力,并帮助他们在工程案例中发现思政内涵。教师自信地讲述工程案例背后的故事,挖掘数字化案例的思政点,丰富教学内容,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二)完善课程数字化考核方式

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是实施课程思政的前提。“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与传统思政课程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迫切需要利用数字化技术建立健全的考核制度,确保数字化课程思政相关工作协同推进,使其更深入、更实际、更贴近学生。课程考核主要分为过程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方面。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BE)理念[8],我们特别重视学习过程的考核,并将其比重提升到60%以上。这一做法改变了过去过分依赖期末考试成绩的方式。过程考核包括线上学习、作业、讨论、测试、课程实训、实操及平时出勤等,也涵盖了学生对课程线上思政内容的学习和讨论(如图3、图4所示)。教师需要利用数字化平台,提升自身思政水平,制定科学的评分标准,引导学生正确学习,逐步营造全校注重思政教育、教师理解思政、每个人都能谈思政的学习氛围。

图3 课程实训实操

图4 学习通课程思政讨论

(三)加强课程思政教学团队数字化建设

为了讲好“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第一课,并深入介绍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中国数字化力量,教师作为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力量,应积极发挥其主导作用。为此,教师应主动参与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思政数字化项目培训。经过培训,教学团队成员的课程思政意识得到了显著提升,对专业技能、数字化与品德之间关系的理解也更为深刻。同时,通过不断拓宽专业数字化教学路径,我们进一步激发了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中的积极性。然而,实现这些目标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需要高校管理者与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探索。

(四)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数字化方法

为了以学生为中心,我们采用了项目任务导向的教学方法,并创新了教学手段以隐性地融入思政元素。我们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的数字化案例教学中,课前,学生负责收集工程案例并进行分析。课中,学生通过数字化平台分享讨论,教师则负责进行理论的总结与提升。课后,学生再利用数字化平台进行反思。同时,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和目标,我们进行了教学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的尝试。例如,我们应用了BIM技术、“1+X”职业技能实训及信息技术等数字化教学方法(如图5、图6),将思政思维巧妙地融入实际的数字化专业课程教学中,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我们引导学生正确理解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培养了学生对思政学习的自觉性。从考核结果来看,我们采用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图5 技术训练与“1+X”职业技能相结合

图6 智慧工地展示

四、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作为装配式建筑专业中的重要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性。课程教学团队高度重视该课程的数字化建设和改革,充分认识到思政教学在课程中的必要性。本文探讨了数字化转型赋能下“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明确了课程思政的目标,制定了课程思政教学的原则,并提出了基于数字化转型特点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旨在培养具备良好品德和专业能力的新型装配式建筑产业数字化人才。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装配式转型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转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沣芝转型记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