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路朝前看,做事往后想

2024-04-23 09:15孟晓东
《学习方法报》写作·高考 2024年41期
关键词:泌阳李四光挂面

孟晓东

主题阐释

毛泽东主席曾说:“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确实,“认真”成为我们干好事业的重要原则。尤其是学界,严谨认真更是每一个科研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工作态度。

素材呈现

梁思成教学生削铅笔

1940年,16岁的罗哲文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研究古建筑。最初,梁思成只是叫罗哲文做一些整理资料和绘图之类的入门工作。一次,梁思成将一张图退给罗哲文说:“你这张铅笔图画得有问题,需要重画一张。”回去后,罗哲文将自己画的图与原图认真对照了一遍,不解地去找梁思成:“我画的图和原图一样,线条一根不多一根不少,实在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呀。”梁思成皱起眉头,指着几处线条对他说:“别看咱们画的都是线条,但它们组合起来就是艺术。房屋的结构图往往比工程和机械图的艺术性更高,比如用不同粗细的线条表示斗拱、屋檐的层次,表示断面和轮廓等。我看你画的线条都粗了,肯定是画图时铅笔没削好。你把铅笔拿来,我教你削铅笔。”罗哲文哭笑不得地说:“梁先生,我又不是小孩子了,难道削铅笔这样的事还烦劳您教?”梁思成却一脸严肃地说:“你可别小看削铅笔这件事。古人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画细线条时,铅笔就要削尖一些;画粗线条时,笔尖就要留粗一些,最好在废纸上磨一磨。既然咱们的研究离不开画图,那从最基本的削铅笔开始,就不能有一丝马虎随意的念头。不仅削铅笔,我还要教你如何用橡皮蘸墨、拭墨等。细微之处见真章,开始就养成粗心大意的习惯,可是做学问的大忌啊!”半个世纪后,已成为著名古建筑学家的罗哲文在追忆恩师梁思成时,深有感触地说:“谁会想到,我研究古建筑的第一步,是从如何削铅笔开始的。如果没有梁先生在我学习的起步阶段就对我严格要求和训练,我会走许多弯路,梁先生严谨治学的态度影响了我的一生。”

素材解读

梁思成发现学生罗哲文交上来的绘图的线条画粗了,知道他铅笔没削好,于是教他削铅笔。削铅笔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颇有讲究,它是绘图的一项基本功,而基本功是事业成功的根本。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基本功抓起,基本功扎实了,才能把事情做好。罗哲文之所以后来有所成就,除了自身刻苦努力,还得益于梁思成的严格教导。严师出高徒,艺精靠磨炼。只有抱着严谨的态度投身教育,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适用话题

注重细节、严格要求、教育有方、严谨认真、抓好基本功……

李四光的一步之长

1920年,英国伯明翰大学地质专业毕业生李四光来到北京大学,任地质系教授。在课堂上,李四光常常对学生说:“到大自然中去学习,才能学到真正的地质学。”在教学中,他经常带领同学们去野外实习,在实践中向学生传授地质知识,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21年,李四光带领学生在河北邢台沙河县实习时,在沙源岭的大石块中发现了冰川作用遗迹。几个月后,又在山西大同盆地发现了冰川U谷。常年野外地质勘测,李四光练就了一种特殊的走路方式,他迈出的每一步,距离惊人的相等,长度不多不少刚刚0.85米。有学生不明白:“老师的一步之长,为什么要保持如此精准的距离?”李四光回答:“我们搞地质研究的,常年在野外踏勘,用一步之长代替尺子,有助于我们第一时间测量岩石长度,丈量地块面积,推测地质成因。”正是因为对地质野外工作的深切体会,李四光将自己的一步之长始终保持在0.85米,形成了永不变化的肌肉记忆。此后几十年,李四光始终以0.85米的步长搞地质研究,最终成为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有意思的是,因为李四光始终保持均匀、长度一致的步伐,即使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学生也能一眼找到他的身影。

素材解读

为了提高野外勘探的效率,李四光迈出的每一步长度都是0.85米。但他不是天生就会等距离迈步,而是后天刻苦训练来的。冰心说得好:“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没有人随随便便就能成功,成功需要付出心血与汗水。

适用话题

天道酬勤、不畏艰险、勇于探索、成功之道、热爱祖国……

一点一撇重千斤

1930年4月,阎锡山、冯玉祥结成反蒋联盟,发动了讨蒋的中原大战。阎、冯两部预定在豫、晋交界处的沁阳会师,以求一举聚歼驻河南的蒋军。谁料想,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正巧河南南部的泌阳一地,与沁阳相隔百里。结果冯部误入泌阳,贻误了聚歼蒋军的有利时机,使阎、冯联军处处陷入被动,导致联合作战失败。后人戏称这场中原混战是败在一撇上的战争。若不是这一撇,或许中国历史部分章节就要改写。

无独有偶,乌鲁木齐市粮食局挂面厂1980年从日本一家厂商引进一套挂面生产线,随后又花18万元从日本购进 1000卷重10吨的塑料包装袋,袋面图案由挂面厂请人设计,样品制出后,经挂面厂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经贸厅机械进出口公司审查,交付日方印刷。1986年3月,当这批塑料袋漂洋过海运到乌鲁木齐时,细心的人们发现“乌”字上多了一点,乌鲁木齐变成“鸟鲁木齐”,于是,这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真是一点值万金。如果挂面厂和进出口公司的同志认真细致地检查,怎会让18万元付之东流呢?

素材解读

诚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历史上的这场中原混战居然是败在一撇上的戰争,是因冯的参谋在拟制命令时,误将“沁阳”写成“泌阳”而酿成的。乌鲁木齐市粮食局挂面厂因一点之差,使价值18万元的塑料袋成了一堆废品,让18万元付之东流。诸如此类的教训不可谓不惨痛。由此看来,凡事都应保持一个严谨的态度,否则就难保不造成“失荆州”的严重后果。

适用话题

严谨、教训、前车之鉴、大意不得、因小失大……

猜你喜欢
泌阳李四光挂面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地质学家李四光
科学家公益宣传
——李四光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泌阳驴养殖现状及饲养管理要点
泌阳驴遗传资源及保护策略
一把挂面——脱贫攻坚乡村行走4
“妈妈牌”挂面
“妈妈牌”挂面
泌阳罗汉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