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4-04-23 12:34白岩徐凯宏
高教学刊 2024年11期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白岩 徐凯宏

摘  要:该文首先梳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以东北林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为背景,介绍产教融合的培养模式创新性探索。该创新举措旨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意识;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11-0053-05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comb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training mode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education. Then, based on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l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graduate students in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innovative exploration of the training model of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These innovative measures aim to enable students to better adapt to the rapidly changing needs of the industry and cultivate their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actical abilities.

Keyword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training mode innovation; practical ability;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new generatio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全日制碩士专业学位是为了满足特定领域具有突出的专业技能人才而设立的学位类型,其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侧重于人才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在知识结构方面更强调实用知识的专业指向性,要求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2009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来,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如何在招生规模扩大的情况下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尤其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研究生教育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实践教学正是着眼于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但是,一方面受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实践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另一方面全日制专业学位设立时间相对较短,如何对接黑龙江省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培养模式,是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中亟需解决的问题。在推进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进程中,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实现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东北林业大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为例,对其培养模式进行阐述与总结,以期在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特色方面提供思路。

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现状

自1991年开始实行专业学位制度至今,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模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增长较快,现已基本实现了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与学术型学位并重的发展格局[1]。但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设立时间相对较短,高校认知存有误区,特别是部分高校对培养目标认识不到位,专业定位不清晰。与此同时,高校目前的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已经逐渐趋向完善,然而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对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缺乏明确区分,这导致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不高,培养模式仍有待改进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

(一)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需符合其自身应用型和实践性的关键特点,研究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离不开高校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因此,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的重要保证。虽然,目前有不少高校与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等模式,但始终缺乏深入、持续的合作与共享机制,对研究生培养流于形式,而并未真正深入基地进行创新实践训练。企业对联合培养的积极性不高,促使校外实训基地不足,有些实践平台与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领域的差距较大,造成基地内绝大多数研究生实习机会太少,实习时间不够,创新能力提升的培养目标难以实现。此外,高校与基地、校内导师与实习基地导师权责不相适,教育培养体系不够清晰,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缺少有效的规范管理制度,以及实践能力考核和评估制度等有关基地建设的缺陷,都会促使研究生对实训工作不重视,难以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水平。

(二)  校企合作效果欠佳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的方向与使命,就是确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的目标和功能定位[2-3]。基地建设与高校、企业两大主体的合作密不可分。但目前看来,校企合作的经验、模式不够成熟,并且缺乏共建、共治、共享的建设机制。根本问题在于参与主体缺乏足够的参与动力和意愿,以及紧密合作的共同目标、教育资源整合有限等。首先,企业所代表的行业系统与高校所代表的教育系统性质不同,在追求利益上存在偏差,合作动力不足,容易形成双方合作流于表面,无法保证高校与企业双方的协同价值,难以达到预期的专业实践效果。另外,部分企业接收研究生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由于研究生缺乏实践经验,他们的实践能力相对有限。企业为了生产目标的顺利完成,只能将研究生分配到相对次要的岗位,因此得不到专业核心能力的实践训练,不能充分发挥其实践能力。实践基地督导制度不够健全,难以保证实践的任务量达到预期标准,不能满足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三)  办学模式存在问题

目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着培养机制不健全、办学模式不适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问题,与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同质化现象也时有发生。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尽管经过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上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不够规范,基地建设缺乏持久性,缺乏规范化的管理制度,部分实习基地导师对研究生培养培训缺乏系统性,导致很多专业学位研究生缺乏主动学习意识,无法找到适合自己的途径进行实践;其次,双导师交流机制不完善、行业导师在培养过程中介入不深、产学研深度合作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也依然存在[4];再次,课程学习仍与实际脱节,实践性课程比例不足,缺乏创新性、创业性实践,培养方式与学术性学位差异不明显,且对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培养过程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也不完善,其中实践环节的比重过低;最后,同样存在校企产学研协同育人质量保障体系缺失等问题。因此,就现在的办学模式来说,从长远来看,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高素质人才是不利的,就业后对工作的适应能力也会受到影响。

二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探索与实践

为满足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接黑龙江省经济和行业产业发展需求,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探索产学研融合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5]。专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在于整合校、企优质教育资源,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机制,强化产教融合实践基地建设,创新办学模式等方面,从而满足培养实践型人才的目标。同时,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也将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  重视实践基地建设,推动产教融合发展

良好的实训平台为高层次、高素质的应用人才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了确保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有效提升,实践基地的建设是重要抓手。在实际应用的训练中,研究生能切实感受到企业文化、学习专业知识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真正做到人才培养与就业零距离对接,使专业学位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更加贴切,通过加强实践基地建设,不断加强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

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与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领域合作的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建立,提高了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经过实践锻炼的研究生能够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校方与企业之间实现紧密合作、互利共赢。加强了信息交流与资源融合,以真正发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载体功能。此外,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对当下及未来社会需要怎样的电子信息工程人才有着最直接的话语权,校企双方有着相同的研究领域。因而,校企合作模式的高度配合更有利于高校全日制电子信息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调整及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生培养经验,建设了条件良好的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了稳定的培养方向。

(二)  强化校企合作关系,整合优质教育资源

实现教育实践基地在校企合作中的长效运行,既要实现影响因素之间的利益平衡,又要保证双方的共同目标价值和根本动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应积极主动地建立良好的互动,互惠互利,协同发展,产生良好的协调共治效果,整合校企教育资源,明确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校企双方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在校内建立实训基地,将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的“便携气检记录仪的硬件开发”等项目带入学生实训实践环节,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更新、实践教学内容设计及其教学方法等方面注重实践教学效果。在校企合作模式下,教学资源优势打破了常规的高等教育的局限及企业人才培养的局限[6]。为充分利用彼此的资源优势,校企双方已经在资源应用方面达成共识:互相提供资源上的辅助,实验室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教师资源、知识资源;企业根据项目需要分配相应的人员队伍,提供硬件开发实习生、图像处理实习生、算法研究实习生等岗位及各种工作资源。工作机会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学生需要参与项目建设的机会,以此为基础才能不断丰富自身的实践经验。实训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的硬件设施及开发成功的实例资源,校方可以帮助企业研发尚未成型的项目。校企双方发挥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企业发展。同时,通过建立教学、科研、实习基地,进一步提升高校科学技术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基地建设,帮助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针对“卡脖子”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并付诸实施,通过提升产品给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增长。通过校企共建,使学生能够“毕业即就业”,实现无缝衔接,省去就业培训时间,节省企业用工成本。校企合作的实践基地建设达到了学校与实践基地单位的共同发展,共创双赢局面。

(三)  创新教育办学模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办学模式的创新,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的核心和关键所在。高校应立足地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战略,创新办学模式。完善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应用能力与品德素养的双提高。

管理制度方面,建立了体系化研究生联合培养的管理体制,在较为完善的管理机构的指导下,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正平稳运行。人才培养方面,实践基地具有人才培养的具体实施规范,健全科教融合育人与产教融合育人机制,完善以提高科研创新能力为目标的学术硕士培养制度与以提高职业技术能力为目标的专业硕士培养制度。考核评估方面,实行了研究生在企业实践结果的具体考核办法,评估机制较为精细化。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建立保证了有序的教育教学秩序,确立了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1  协同发展的管理体制

加强联合培养基地的管理,发挥联合培养的优勢,校企共同制定规范的协同管理机制,为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和保障。为积极推动相关管理工作向实践基地延伸,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双方要通力合作,共建基地管理制度。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含量子技术等)领域作为东北林业大学计算机与控制工程学院的重点学科领域之一,自从与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建立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以来,建立健全了基地管理机制。坚持落实“双导师”制度,校内导师对理论知识进行讲授,企业导师则针对企业或行业内的实际需求提出具体建议。目前,双方所建立起的管理机构已经初具规模,为学生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运行指导。管理机构部门与导师授课、企业制造的工作不同,具有基地管理功能,其存在的任务之一就是确保学校和企业沟通畅通,并充分调动学生研究学习的积极性[7]。根据其服务对象,管理机构的能力职能可以分为协调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目前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协调管理方面,管理机构在整个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体系运作中发挥着“协调员”的作用,其协调职能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是组织内部研究生之间的分工协作;第二是组织与高校及企业其他职能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第三是组织参与研究生个人能力提升的指导工作。管理部门的存在大大提高了实践示范基地的运行效率,是校企合作顺利开展的前提。

在服务方面,管理机构身为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的管理职能部门,另一个使命就是指导学生,确保学生不会因为遇到学业研究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停滞不前。其指导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理论指导;二是协同研发;三是为学生争取更多的社会资助资源。在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的指导下,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落实情况相对较好,切实推动了研究生应用能力水平的提升。

2  人才培养的具体模式

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代,经济水平不断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也面临全面创新改革,为全面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提高人才培养和社会、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应当强化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智能化升级发展提供人才支撑,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创新发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1)努力建设“双师型”队伍。为适应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模式,推动研究生职业能力水平的提高。校、企导师通力合作加强理论知识与工程实际应用的紧密结合,建设一支互利共赢的“双师型”队伍。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在教师队伍的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在高校导师的指导下,研究生们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企业实践基地工程师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研发、实践等操作,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便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建设的形式建立起优质的项目团队。随着合作的不断加深,实验室与企业已经开始相互派遣代表进行交流学习。校方教师到企业当中,观摩并参与工程项目的建设,企业同时委派资深工程师到校内参与学生开题、中期及毕业答辩等工作指导。建立校内外导师定期交流合作机制,校企联络人随时保持联络,定期召开校企导师座谈会,商讨学生培养、项目进展等工作,加强了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的沟通交流,以便更好地、更高效地指导研究生。双方协作的师资队伍建设,是互利共赢的师资队伍建设方式。在这样的模式下,有效提升了电子通信专业工程硕士人才培养的质量。

2)项目牵引的课程体系建设。在课程教学方面,应整合学校和企业教育资源,将课堂教育和企业实践相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学质量。东北林业大学人工智能与过程控制实验室,与校企联合单位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以开放多元、跨域综合的方式培育专业型、复合型、创新型的高学历人才,根据电子信息专业方向以内涵发展为导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育内容。合理安排必修课、选修课与实践课程,加强创新创业服务教育等。通过校企合作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模仿、轻创新的传统课堂教学[8]。结合工程案例,理论指导实践,将理论课与实践课程无缝衔接,理论方法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推动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建设。

3)实践训练质量保障机制。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完善的实践训练质量保障制度。实践基地聚焦于结合社会需求,利用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学生入学开始就分阶段安排学生到相关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中关于嵌入式开发、硬件设计等项目的前沿科技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制订可行性计划,帮助学生设立与社会需求紧密相关的、有实用价值的毕业设计课题,切实保障学生的实训水平。实践基地还注重研究生科研素养、科研道德、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方面,经常举办校企技术讲座、学术论坛、专题研讨会等,为培养科研人才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学校导师和企业项目经理需要定期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项目进展情况,耐心指导研究生对科研方法的掌握。以强化研究生科研著作知识产权意识和原创意识为导向,适度开展研究生科研规范培训和科研诚信道德引导。同时,在研究生工作和生活保障方面,基地成立之初,学校就明确了双方的合作目的、合作基础、合作内容、权利义务及知识产权的归属等,与企业签订了共建协议。对企业提供实习补贴,对研究生购买商业保险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3  多元的考核评估制度

对于人才培养的考核评估方式应追求多样化,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日常表现,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基地以高质量的研究生培养体系为保障,建立了完善的教育教学秩序和评价机制[9]。学生在企业实践结束后,企业导师需要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工作态度、协调能力、组织沟通能力和技术水平等进行评判,给出具体分数。分数作为学生实习实践环节评分的重要参考。除此之外,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将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的实际需要与研究生的专业技能教育工作相结合,定期进行信息反馈,使研究生教育培养工作不断完善,不断调整教学结构。针对学生需求和社会需求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通过更加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真正把以研究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企业培养为补充的培养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4  广泛深入的宣传方式

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需要有正确的理念,以满足国家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职业发展需要为导向,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培养。但社会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内涵的认识还存在不足,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相关内容,从学术组织到各行各业都应大力宣传。例如,通过媒体宣传等方式,吸引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人士积极为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出谋划策。据此,在哈尔滨市科学技术局的推动下,哈尔滨东方报警设备开发有限公司与东北林业大学发挥科技优势和人才优势,加快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助力企业发展,校企合作的嵌入式开发技术研究生创新实践示范基地签约揭牌工作顺利达成。签约仪式经哈尔滨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提升了学校和企业的知名度。

三  结束语

将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强化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多元参與主体在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校企协同合作、办学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和改革,将有效推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协作能力、实践能力的提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挑战,从而促进中国特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10]。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创新培养模式,虽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效果,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深入研究。未来,笔者将持续关注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趋势,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以培养更多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我国电子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秦北辰,花喆斌,陶然.扩招背景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2,8(24):166-169.

[2] 杨玉,黄丽静,景晓娜.基于协商共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22,40(9):85-90.

[3] 高娈,吴雷,徐涵蕾.基于胜任力的新工科研究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22,8(34):26-29.

[4] 葛道凯.新时代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大学与学科,2020,1(2):24-31.

[5] 梁宝英,王永清,刘培云.基于产学研联合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23(3):98-101.

[6] 万红友,王晨,窦明.新时代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提升路径初探[J].河南教育(高等教育),2023(3):11-13.

[7] 杨茜,师悦.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内涵式质量评价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23(2):75-80.

[8] 韩建海,尚振东,薛玉君,等.地方高校工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特色体系构建与实践[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23,15(1):121-128.

[9] 董锦坤,吴艳,赵薇,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企业实践培养模式探讨——以辽宁工业大学为例[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5(2):83-85,102.

[10] 喻科,吴潇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高质量建设思考[J].高教学刊,2023,9(32):60-63.

猜你喜欢
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
重视和发挥中介机构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硕士中的作用
专业学位研究生职业危害控制技术课程创新型教学平台建设研究
专业学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高校单片机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探讨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刍议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品德教学利用微课开展预学的实践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