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器

2024-04-24 10:12王倩兮
今古传奇·少年文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剑光习武学堂

王倩兮

金黄色的田野里,一位少年正飞奔着,他的身边是呼啸而过的金色长廊,耳旁只有嗖嗖的风声。路过的行人看到都要驻足观望——那少年衣衫不整,头上的冠也斜了,鬓角的青丝糊在脸上,十分不堪。

“这不是西村的那个浪荡子何郁嵘吗?你瞧,上学堂又迟到了!”一位年迈的老太太指着他的背影,尖声叫道,随后看着那道白色的身影闪入学堂。学堂内,先生拿着戒尺板着脸看着那狼狈的少年,怒斥道:“整日顽劣也罢,衣冠不整何来君子之风!”

打从记事起,父亲总是告诉他君子要“以学而立”,唯有读书才能入仕为官,光宗耀祖。但他偏偏迷上了习武,每天天不亮就起来练习刀剑,三天两头还要找人比试。时间一天天过去,他的武艺在当地已经无人能敌,却也因为四处惹事总被乡亲们挤兑,被人背地里说成是年少时的周处(西晋名臣,年轻时横行霸道)。

“诸位学子,一年一度的秋猎大会在即,这次据说有朝中重臣下乡寻访,我将为大家分派要事,诸位各司其职,莫要出了差错。”先生随即为每个人都安排了事情,有洒扫庭院的,有接待宾客的,有专责记录的,也有预备诗赋助兴的……只有何郁嵘左等右等,最后只等来一句:“郁嵘归家歇息去吧!”

何郁嵘心中很是郁闷,下学后冲到先生家理论:“先生为何独不给我分配事情?” “这……”先生顿了一下,“这次秋猎将会有许多朝中重臣到访,兹事体大,你行事鲁莽,怕是……”“书院众多学子,为何先生只冷落我一人?”“当今朝廷崇文抑武,四海升平,况且其他学子学业有成,稳重周全,你素来喜武不喜文,自然是不相契的。”

见何郁嵘默然不语,先生又道:“倘若你放弃习武,不再惹是生非,潜心研习经籍文章,下回秋猎定予你事务。”先生说话不疾不徐,暗讽何郁嵘行事不端,才学皆废。何郁嵘郁郁而退。

秋猎那天,阴雨绵绵,偌大的学堂寂无一人。何郁嵘心中憋屈,坐在房檐下凝神沉思,秋风吹起他鬓间的碎发,带来丝絲凉意。何郁嵘叹息一声,瞥见腰间的佩剑,细雨如银针般毫无保留地落在剑鞘上,便起身挪动了两步,拔出佩剑——银光闪过,映着他的面庞和身后屋上渐渐发黄的藤蔓。

何郁嵘手持宝剑,如飞般来到村旁小溪边的一块空地,他少时常来此处习武,也时常同人在此比试剑法。这里有他胜利的荣耀,败北不敌时的沮丧,也见证了他的汗水和泪水,伤口如何撕裂,又怎样愈合……何郁嵘执剑在手,运气调身,辗转腾挪。但见剑光一片,飒飒作声,似在诉说心中的愤懑。

他没注意到,在小溪的另一边,不知何时站着一位衣着华丽的人,全神贯注地看着他舞剑。待他收剑入鞘,那人一边鼓掌一边大声喝彩:“好剑法!”

原来,这是朝廷的一员大将,看到朝中武备废弛,边患日甚,便借这次秋猎时机,寻访各地勇武人才。

“我看你使剑章法成熟,且天赋极高,若是加以指点必能成大器,埋没在这村野之中实属可惜。朝廷爱才,你可愿随我回京效力军前,报效国家?”何郁嵘闻言大喜过望,回家辞别父母,随将军来到京城。

在将军的亲自指点下,何郁嵘习武更加刻苦,又广泛阅读兵书,渐渐成长为一个有勇有谋的英武少年。几年后,北方边境乱起,将军奉命北上御敌,何郁嵘随军出征,一马当先,手中长剑横空,胯下汗血宝马,一身红袍在疾风中格外耀目。他以一敌众、所向披靡,军中无人不赞。很快,大军便击退了来犯之敌,捍卫了边境安全。

后来,何郁嵘又多次跟随将军出生入死,立下赫赫军功,成为威震一时的名将。

何郁嵘从不认为不学无用,他只认为,君子用人如器,应各取其长。跟赏识提拔他的那位将军一样,职事之余,他也喜欢寻访各处,发现、奖掖人才。

多年后,何郁嵘衣锦还乡回到西村。学堂如旧,曾经的先生已经谢世,嘲笑他的老太太也早已埋骨荒山,昔日同窗有的功成名就,更多的则是“泯然众人矣”。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何郁嵘一边默念,一边来到学堂屋檐下,又一次拔出了剑……透过剑光,他看见了一堂端坐诵书的学子,还有檐上的藤蔓,它似在急速生长,从不显眼的墙角伸展到了窗边,竟开出了朵朵显眼的紫花。

他知道,村里再也没有人说他是浪荡子了……

(责任编辑/秦思缘)

猜你喜欢
剑光习武学堂
古稀之年上学堂
公 示
习武与自强不息之精神研究
给我一把剑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Innovation in Sino—foreign Cooperation in Running Schools in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 Values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小周恩来习武强身
王宝强幼年习武照曝光 苦练一字腿鹰爪功
习武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