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赋能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4-04-24 09:36韦文东
时代汽车 2024年8期
关键词:数字技术双师型教师

韦文东

摘 要:2022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基本标准》(试行)提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应具备相应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双师型”教师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数字技术赋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提出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

关键词:数字技术 交通运输类专业 “双师型”教师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推进教育数字化”写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部分,提出“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要求“大力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教育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体现当代教育技术、工具和平台在促进教育平等、提高教学水平方面的重大意义。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上教育部长怀进鹏作了《携手推动数字教育应用、共享与创新》主旨讲话指出“发展数字教育,多种形式帮助社会学习者更新所需知识、提升技术技能,培养适应和引领数字时代的现代化人才”。教师是教育之基石、发展之源泉。拥有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对于构建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具有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成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核心战略。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探索“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 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1 专任教师实践能力有待提升,以适应行业的快速发展

专任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背景上。许多专任教师从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任教,虽然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实际工作经验。这使得他们在教授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的课程时,难以提供有效的实践指导和案例分析。他们可能无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也无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交通方式的不断创新,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不断涌现,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1.2 建设机制不完善,培养过程缺乏连续性

科研与理论教学在学术评价体系中通常有明确的量化指标,如发表的论文数量、承担的科研项目、理论课时等,容易获得认可和奖励,而实践能力的提升往往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明显的成果和认可。交通运输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领域,若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专任教师在职业发展的考量下更倾向于投入时间和精力于科研和理论教学。另外,“双师型”教师培养过程中,部分高校关注临时的培训项目,而没有实施进度监督和动态管理,未能建立起长期的培训机制,不利于学校形成稳定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1.3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兼职教师重实践轻理论

高校在教师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具有主动性,而在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则依赖于校企合作的深度、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交通运输行业的标准和法规经常更新,需要教师持续学习和跟进,校企合作不够深入,教师难以及时学习和掌握这些新技能,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和前瞻性。兼职教师通常来自企业或行业一线,他们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但理论知识教学能力不够,出现教学内容失衡、理论考核弱化、课程设计偏差等情况,导致学生在交通运输领域的专业知识体系建立不够完善、缺乏创新思维和深入分析的能力、限制学生在未来职业生涯中的转型和升级空间。

2 数字技术赋能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培养的优势

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构建数字技术赋能的“双师型”教师培养体系,不仅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还能推动教育模式的创新,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人才。

2.1 提升专业素养,促进教师成长

随着智能交通、智慧物流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专业教师需要及时掌握前沿科技知识和实践案例,数字技术为教师提供了在线学习、远程研修的机会,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便于教师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论坛、社交媒体、专业网站等数字平台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资源,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交流和互动,帮助教师了解其他学校的教学创新和成功案例,助力教师更好地掌握现代交通运输行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此外,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工具为教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便于教师开展教育研究和课题合作,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2.2 推动产教融合,提升实践能力

数字化平台促进了校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便于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教师可通过网络平台快速获取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技术资料,确保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瞻性,企业可以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工具,创建模拟的车站、控制中心、驾驶舱等实际工作场景模拟,教师可以在这些系统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提高自身的实践技能。数字化平台还为教师提供了一个与企业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便于教师了解行业最新的技术动态和发展趋势,有助于教师及时更新教学内容,确保教学与行业发展保持同步,将实际工作经验融入教学中。

2.3 共享教育资源,优化师资结构

利用数字技术开发和提供在线课程,建立数字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如通过网络平台分享教学视频、案例等,使得教育资源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传播。通过大数据分析鐵路行业的发展趋势、新兴技术的运用以及毕业生就业数据,帮助学校更准确地预测未来的师资需求,以便学校在招聘新教师时更有针对性,如增加对某些特定技术领域专家的引进等,从而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2.4 创新教育模式,提升教学质量

数字技术支持下的教育模式如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的实施,线上部分提供灵活的学习时间和地点,线下部分则侧重于实践操作和师生互动。数字技术的引入能够丰富教学手段和内容,通过虚拟仿真实训,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操作练习,把抽象概念形象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提高操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同时,帮助教师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如在线作业成绩、讨论参与度等,以评估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和难点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教学。

3 数字技术赋能高职院校交通运输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化路径

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素养要具备较高的信息素养、跨界整合能力、创新能力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教师需要具备高尚的师德、熟练的实践技能、扎实的专业教学能力和深厚的数字素养等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學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全面发展,掌握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

3.1 提升教师数字教学能力

2022年11月30日,教育部正式发布《教师数字素养》行业标准指出,高水平的教师数字素养不仅可以促进教师适应数字时代发展和教育创新变革,也对培育学生数字素养、培养高素质人才起到关键性作用。高职院校通过建立数字化教学服务平台、数字技能和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支持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实践与研究等措施,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网络安全意识等数字素养,从而促进“双师型”教师将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灵活、开放的教育方式。教师熟练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工具,如在线教育平台、多媒体教学软件等,进行课程设计和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能够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和分析,为个性化教学和精准教学提供依据。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和保护个人信息。

3.2 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体系

交通运输专业具有实践性强、技术更新快、行业需求多样的特点,对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是要完善选拔机制,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分析教师队伍结构和专业发展趋势,精准识别所需教师的专业背景和技能,有针对性引进具备理论教学、实践指导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作为“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对象。二是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制定“全方位、多维度、层次化”的“双师型”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建立网络培训平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包括交通运输法规、新技术应用等;通过模拟教学环境进行实际教学操作训练,增强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基于信息化平台建立教师教学能力“校级、省级、国家级”三级比赛机制,不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素养,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双师型”教师,支持教师参加行业内的培训与认证活动,学校定期举办数字化教学研讨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共同探讨数字化教学的发展趋势和实践经验,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企业为教师提供实践机会和实习岗位,使其了解行业前沿技术和市场动态,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

3.3 建立数字化教师培养基地

为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校企双方通过“引企入校”和“引师入企”等方式开展深度合作,共建共享“双师型”教师校内外培养基地。一是利用数字技术,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构建一个在线合作平台,通过发布企业的行业标准和行业动态、展示学校的研究成果和人才优势等,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交流、产教融合等。二是校企共同开展项目研究,通过视频会议、在线研讨、远程实验室等方式,教师可以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研发和教学案例讨论,掌握最新的技术应用和行业发展趋势,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教师还可以将企业的实际案例和经验引入课堂,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三是定期邀请来自企业专家入校,参与学术研究、提供专业指导,并举办技能比赛等,同时组织兼职教师参与交通运输行业前沿知识、专业理论与实践技能、教学方法与技巧、数字教学资源开发能力等培训,为确保行业兼职教师拥有高效的教学方法和精湛的专业技能,能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与精准的指导。

3.4 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

构建“双师型”教师目标管理绩效评估体系,实施动态的目标管理激励制度。一是探索多元化、数字化教学评价模式,包括学生评价、同行评价、专家评价等多维度的绩效评价体系,使用在线评估工具统计分析数据,全面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指导。二是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和贡献程度,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如薪酬奖励、职称晋升、教学名师评选等,激发教师运用数字技术进行教学创新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利用信息化平台为每个教师建立成长档案,将企业实践锻炼纳入教师考评体系,为企业实践的教师提供住宿、伙食、交通等生活补助。

3.5 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

数字技术为构建一个高效、互动和灵活的校企共建教学环境提供了可能性。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建立一个中央化的教学资源管理系统,教师上传和更新教学资源,如课件、视频教程和案例研究,同时企业专家添加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技术发展动态。鼓励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开发课程内容与培训材料,这有助于缩小学校教育与行业需求之间的差距,企业专家的实战经验和教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可以设计出既有理论基础又强调实践应用的课程,这样的课程对学生的职业发展大有裨益。通过云平台存储和管理教学资源,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专业教师能够访问开放的资源库,获取所需的资料,从而促进知识的传播和教学内容的实时更新。

4 结语

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不仅是应对当前教育挑战的必要途径,也是推动高职院校教育质量持续提升的关键策略。通过建立数字化的教学平台、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体系、建立数字化教师培养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共建共享数字化教学资源,打造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交通运输专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基金项目:2023年柳州市教师队伍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数字化背景下“双高”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2023RSB-49);柳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23年度职业教育立项课题《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建设路径研究》(2023ZJC060);广西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项课题《创新创业视域下高职院校专业教师胜任力模型构建与提升策略》(2023ZJY1907);2023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课题《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研究》(LZJ2023C02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发布《教师数字素养》教育行业标准的通知 [EB/ OL].(2022-11-30)[2023-01-02].http:/ / www. moe.gov.cn/ srcsite/ A16/ s3342/ 202302/ t20230214_1044634.html.

[2]锁志海,董洋,徐墨,等. 数字化转型助力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例[J].中国有线电视,2023(12):5-8.

[3]侯荣增,李振红.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路径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23(17):68-72.

[4]訾丽丽,陈国华,冯桂芝.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医药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2024(03):4-7.

[5]付晓,黄丹粟.“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J].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02):5-7.

猜你喜欢
数字技术双师型教师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浅析产业化模式对中国动画发展的重要性
数字媒体艺术在虚拟展示空间中的应用探究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数字技术在工业电气自动化中的研究应用
工业自动化中数字技术创新应用
吉林省经济转型对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的影响
新时期民办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