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霉菌污染的危害及防控

2024-04-24 14:57李晓利
中国动物保健 2024年4期
关键词:霉菌危害防控

李晓利

摘要:霉菌污染是影响饲料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养殖场以及高温高湿的夏季;动物若摄入过量霉菌污染的饲料就会出现中毒,表现免疫力的下降,同时体内相关组织器官也会发生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防控霉菌污染需科学运输和贮存饲料,正确使用脱霉剂,定期使用解霉剂,严格把控饲料原料关。

关键词:养殖;饲料;霉菌;危害;防控

霉菌污染问题是养殖业常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在高温高湿的夏季,霉菌中毒病报道率显著增高,尽管脱霉剂、解霉剂等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畜禽中毒症状的出现,但每年仍会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就饲料霉菌污染的危害及防控为题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1 霉菌简介

霉菌属于真菌性微生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容易滋生,最佳生长温度为25~30 ℃,培养环境的湿度越高,滋生速度越快,对营养的要求不高,绝大多数有机物都能作为培养基。霉菌种类繁多,不同种类毒力大小有别,兽医临床常见的致病力强的有黄曲霉、烟曲霉、赭曲霉等种类。真菌性微生物具有成熟和完整的细胞器,能合成多种结构复杂的代谢产物,其中有些产物具有高度致病力,包括黄曲霉毒素、烟曲霉毒素、T2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对包括人在内的几乎所有的动物都能产生危害[1]。对于饲料来讲,霉菌超标多出现在通风不良和环境潮湿的料库中,饲料原料发霉时也会导致成品料不合格。

2 饲料霉菌污染的危害

2.1 抑制免疫力

免疫力是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临床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两种类型。饲料霉菌毒素超标时,一方面可直接危害脾脏、淋巴、法氏囊、胸腺等免疫器官,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下降,淋巴细胞无法进一步成熟,从而影响免疫系统的建立和发育。另一方面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应答反应会受到影响,对抗原的识别能力降低,导致效应细胞数量少,抗体产生周期延长,免疫后的有效期也缩短。以家禽流感疫苗为例,健康鸡群免疫后的第14天检测抗体效价一般都能维持在13以上,同时整齐度也良好。当发生霉菌中毒时,按照同样的剂量和方法对鸡群免疫,第14天检测抗体效价只维持在9~12之间,个别鸡甚至低于6,整齐度差,导致鸡群对流感的抵抗力低。

免疫力的下降对机体的危害非常大,首先,环境中的病原菌以及体内机会致病菌在免疫力下降时会乘机侵入和扩增,导致动物发病[2]。比如支原体在大部分健康牛体内以条件致病性存在,饲料中霉菌毒素含量过高时,气管黏膜容易受影响,黏膜免疫力下降,支原体会乘机大量繁殖,引发牛出现气喘、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病较久的最终还可能发展为“烂肺”。已经发病的动物在免疫力下降时容易出现继发感染而导致疾病加重,病死率增加。其次,霉菌中毒的动物在接种疫苗后应答反应会下降,容易出现免疫失败。一般认为,如果接种疫苗后能够成功免疫的动物占整个群体的比例达到80%以上时就不会发生较大规模的疫情,但若低于这个数值,疫病发生的风险仍较大。再次,长期受霉菌影响的动物机体会处于亚健康状态,对环境应激的抵抗水平下降,容易受天气突变、转群、断水断料、热应激、饲料变更、饲养员更换、噪声应激等的影响,最终影响生产性能。

2.2 对组织器官造成损害

霉菌毒素经吸收进入血液中后,通过血流达到全身组织,并造成功能性下降和器质性病变。毒素的危害早期是影响器官的功能,比如肠壁黏膜细胞能导致肿胀,蛋白酶、淀粉酶、酯酶、肽酶等的分泌量减少,同时由于肠液环境的改变,酶活性也有所下降,最终引发饲料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多肽等物质无法充分降解和吸收,在家禽、猪等动物很容易发生过料现象。粪便中未消化能含量过高时就会促发有害菌的繁殖,最终产生大量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导致养殖环境质量下降,这种方式在家禽上的表现尤为明显,因家禽肠道较短,排空时间只有4~6 h,如果在短时间内饲料未能得到充分消化,很容易出现黄色的“饲料便”。

通常情况下,功能性病变发生于霉菌中毒的早期,此时相关受损细胞只是出现了暂时性的功能下降,如果及时停喂霉变饲料则能发生可逆性恢复,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较小。但若仍继续饲喂霉菌超标的饲料,则病变可由功能性向器质性转变。还以肠组织为例,霉菌毒素进一步入侵时,黏膜细胞就会发生变性和死亡,眼观肠壁由炎性增厚变为薄的管腔,粪便中能找到脱落的肠黏膜。另外,由于各种消化酶的分泌量进一步减少,活性变差,过料现象加剧,加上霉菌毒素本身的作用,粪便外观会呈灰黑色,严重情况下肠壁血管也能暴露,在肠道蠕动力作用下开始破裂出血,此时粪便会发红发黑,加剧中毒症状。器质性病变是不可逆的,大多数动物中毒发展到该阶段即使最终未死亡,后期生产性能也会下降。

3 霉菌污染的防控

3.1 科学运输和贮存饲料

霉菌中毒病重在预防,对于饲料生产厂家来讲,出厂的饲料产品都有严格的标准,霉菌通常不会超标。如果饲料在运输时遇到阴雨天气,或者后期存放过程中因仓库通风不良、地面积水、屋顶漏雨或堆放过于密集等原因,饲料表面就容易滋生霉菌。建议饲料运输前务必关注路途地区的天气变化,尽量避开阴雨天气,同时饲料装车后做好防雨措施。仓库务必保持通风干燥,料垛每个体积不大于10 m3,垛與垛之间的距离不小于90 cm,垛底部距离地面应保持10 cm以上。仓库地面不能有积水,库顶做好防水措施,必要时在库房内放置生石灰,通过吸潮作用来降低空气湿度,以防饲料发生霉变。

3.2 正确使用脱霉剂

脱霉剂的种类较多,大部分是通过吸附作用将霉菌毒素脱掉,以减少机体的吸收。临床最常用的为蒙脱石、腐殖酸钠、硅藻土等。吸附性脱霉剂价格便宜,临床使用效果佳,一般按照0.05%~0.1%的剂量拌入饲料中,长期使用能降低霉菌中毒的发病率。除了吸附性脱霉剂外,还有丙酸、酵母细胞壁提取物等物质对减少霉菌污染也有帮助,为了提升效果,也可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脱霉剂进行复配。需要提醒的是,脱霉剂使用量不是越大越好,剂量过大时尽管霉菌能得到较好的控制,但这些吸附剂对饲料中的维生素、矿物微量元素等也可进行吸附,久之会造成动物营养的丢失[3]。另外,长期大剂量使用会导致脱霉剂沉积在肠黏膜表面,对饲料的消化也能造成影响。

3.3 定期使用解霉劑

解霉剂是一种能分解毒素的物质,临床以葡萄糖氧化酶、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等最为常见。解霉剂一般和脱霉剂起互补作用,因脱霉剂的作用仅仅是能吸附清除部分毒素,最终还会有残留毒素经吸收进入机体,为了控制这部分毒素的危害,饲料或饮水中可再额外添加解霉剂,主要用于霉变较为严重的饲料,畜禽已经出现霉菌毒素中毒时也可使用。在添加剂量方面不可过大,葡萄糖氧化酶是通过氧化β-D-葡萄糖的方式最终得到氧化性的单原子氧,剂量过大可能对肠黏膜产生刺激。黄曲霉毒素分解酶目前价格较高,尽管对机体不会产生较大的安全性问题,但过量使用会增加养殖成本,建议用于已经出现中毒症状的病畜禽治疗方面,在使用方法上以集中用药为主,效果要比全天用药更佳。

3.4 严格把控饲料原料关

饲料发生霉变除了和运输、贮存等因素有关外,还和饲料原料的质量关系较大。拿玉米为例,当原料水分小于12%时,储存时间能在一年以上,且几乎不会发生霉变。当处于12%~13%时,发生霉变的概率较低,但最好在一年之内使用完。当水分含量在13%~14%时,贮存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霉变。当水分含量高于14%时必须采用进一步脱水措施。养殖场在采购原料时必须确保水分达到要求。还有些玉米尽管水分合格,但在收获之前因突遭阴雨天气影响,可能在田里就已经霉变,虽然收获后通过采取烘干等措施能将水分降低,但这种玉米仍需谨慎使用。对于规模化养殖场,最好建立自己专有的实验室,从而对饲料原料的品质进行把控。除了玉米外,草食动物的粗料、下脚料等也是霉变重灾区,生产中必须做好采购把关和质量监控。

4 小结

霉菌问题对于养殖业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特别是处于高温高湿地带的养殖场,天然的环境适合霉菌的生长,导致动物临床发病率更高。在我国,南方省份和地区的养殖场发病率明显高于北方,东部地区的发病率则高于西北地区。基层调研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养殖场为了节约成本,将已经霉变的饲料和正常饲料掺和饲喂,这种情况笔者建议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措施。①如果饲料霉变不严重,同时库存量又较大,如果丢弃会造成很大浪费,则建议掺和比例不高于5%,通过“少喂勤添”的方式用完;②如果饲料霉变严重,同时库存也较大时,建议用碱性氨水进行喷淋清洗,通过碱的作用将霉菌毒素分解,使用时掺和比例最好小于3%,以防对动物产生危害;③无论饲料霉变是否严重,库存不大的情况下建议直接丢弃处理,以防对养殖场产生更大的经济损失。

参考文献:

[1] 王晓佳.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危害[J].粮油与饲料科技,2021(3):33-38.

[2] 刘映雪,王虎.霉菌毒素对养殖业的危害及防控措施[J].今日畜牧兽医,2022,38(3):65-66.

[3] 许国龙.养殖场常用的防霉菌产品及使用注意事项[J].畜禽业,2021,32(5):40+42.

猜你喜欢
霉菌危害防控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药+酒 危害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酗酒的危害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