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对其疗效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2024-04-24 09:18赵士军
系统医学 2024年3期
关键词:脑血管栓塞炎性

赵士军

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血管介入科,河北唐山 064000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发病率高、残疾率高、病死率高的脑部血管病变,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呕吐、视力障碍等,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目前,关于该疾病的治疗,临床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前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后者治疗创伤比较大,致使患者预后不佳。在介入技术快速发展与应用的形势下,血管介入栓塞作为一种创伤小、精准度高的治疗方式,广泛用于颅内动脉瘤中[2]。不过,目前,对于血管介入的时机,目前还存在一定的争议性,无统一的定论。经临床研究发现,在血管介入栓塞前,需要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调节,为此,晚期治疗具备更加充分的调节时间[3]。除此之外,也有研究显示,颅内动脉瘤患者病情波动较大,无法有效把握瘤体破裂时间,因此,早期治疗能够减小瘤体破裂风险[4]。鉴于此,本文为了探讨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现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在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女24例,男26例;年龄40~74岁,平均(60.12±4.58)岁;动脉瘤直径5~12 cm,平均(7.04±0.76)cm;病变部位:后交通动脉8例,前交通动脉9例,椎基底动脉10例,大脑前动脉11例,大脑中动脉12例。研究组:女23例,男27例;年龄41~74岁,平均(60.51±4.39)岁;动脉瘤直径5~11 cm,平均(6.99±0.72)cm;病变部位:后交通动脉有6例,前交通动脉有8例,椎基底动脉有11例,大脑前动脉有11例,大脑中动脉有1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20210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颅内动脉瘤;②符合血管介入栓塞指征;③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伴有凝血功能障碍者;②伴有心肌梗死、脑梗死、脑血管畸形等病变者;③合并恶性肿瘤者;④伴有代谢系统、免疫系统病变者;⑤伴有精神疾病或者沟通障碍者。

1.3 方法

参照组给予晚期(发病72 h后)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研究组给予早期(发病72 h内)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详细操作如下:取患者平卧位,给予气管插管全麻,穿刺右侧股动脉,置入动脉鞘(6F),采用血管数字减影造影技术探查患者全脑血管、局部血管条件、病灶大小、形态、位置等,选择适合的弹簧圈。结束探查后,撤除造影导管,于适合位置置入引导管,确定最佳角度,将弹簧圈导管经由导丝引导至动脉瘤腔,若为宽颈动脉瘤,可选择支架对其进行辅助,窄动脉瘤中置入支架微导管,并根据实际术中的情况选择支架,尽可能紧密填塞瘤腔,然后撤除动脉鞘与导管,对腹股沟区域进行加压包扎。在手术过程中,定时追加肝素,如果没有使用支架,可利用鱼精蛋白中和剩余肝素;如果使用支架,则不需要中和肝素。

1.4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患者治疗后动脉瘤血管栓塞>94%,判定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动脉瘤血管栓塞80%~94%,判定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动脉瘤血管栓塞<80%,判定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②日常生活能力:其指标评估通常采取巴氏指数(Barthel Index, BI)进行,评估范围0~100分。评估的内容包括诸如穿衣、如厕、进食、修饰、洗澡、床椅转移、平地行走、上下楼梯、控制小便以及控制大便等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各项目分值0~10分。其能力的高低与日常生活质量有着直接的正向关联。BI评分较高,说明他们在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表现得较为出色。

③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其评估的方式以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为主,分值0~42分,轻度缺损分值1~4分,中度缺损分值5~14分,中—重度缺损分值15~20分,重度缺损分值21~42分。

④血清炎性因子: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经离心处理后取血清待测,转速3 000 r/min,离心半径10 cm,离心时间10 min,检测方式为酶联免疫吸附法,指标包括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

⑤并发症:包括心律失常、脑出血、血管痉挛。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血清炎性因子、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临床疗效)以例数(n)和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BI指数与NIHSS评分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BI指数得分高于对照组,NIHSS得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分]

注: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BI指数:巴氏指数;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研究组(n=50)参照组(n=50)t值P值BI NIHSS治疗后(6.42±1.58)a(9.69±1.14)a 11.868<0.001治疗前73.78±2.78 73.84±2.46 0.114 0.909治疗后(90.35±4.73)a(86.75±4.86)a 3.754<0.001治疗前17.15±2.41 17.46±2.35 0.651 0.516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研究组IL-6、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g/mL]

注:IL-6:白细胞介素-6,IL-10:白细胞介素-10,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与治疗前比较,aP<0.05。

组别研究组(n=50)参照组(n=50)t值P值IL-6 IL-10 TNF-α治疗后(330.85±20.81)a(350.91±20.95)a 4.804<0.001治疗前282.84±20.28 281.45±20.33 0.342 0.733治疗后(180.38±18.84)a(200.70±19.80)a 5.257<0.001治疗前14.48±2.58 14.84±2.84 0.663 0.509治疗后(23.19±3.80)a(19.96±3.28)a 4.550<0.001治疗前440.26±30.75 441.91±30.19 0.271 0.787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参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3 讨论

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神经外科常见病,在劳累过度、紧张不安等状况下,非常容易出现瘤体破裂现象,病情变化较快,如果不能给予及时、有效的救治,就易出现蛛网膜下腔出血,对患者生命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因此应尽早治疗[5]。

目前,血管介入栓塞术作为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助于加快患者临床转归,但有关介入时机的研究尚无定论[6]。临床研究发现,颅内动脉瘤发病初期易发生脑血管痉挛,立即予以血管介入栓塞干预,可能对脑血管产生不良影响,降低患者预后[7]。然而也有研究发现,随着介入技术的日益成熟,即使发生脑血管痉挛,基本也不会影响微导管置入,进而也就不会影响治疗效果,且随着病情的不断进展,脑组织缺血性损伤会随之加重,影响神经功能恢复[8]。本研究显示: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P均<0.05),与相关文献[9]的报道基本相符,由此证实,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效果更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究其原因,颅内动脉瘤具有发病急的特点,加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若治疗不及时,就可能引起急性血栓、动脉瘤破裂等,降低患者预后,而早期血管介入栓塞不仅可以减小动脉瘤破裂风险,还可以有效解除神经压迫,快速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日常生活能力[10-11]。此外,颅内动脉瘤患者发病初期时,脑血管痉挛程度较轻,向动脉瘤置入微导管的阻力较小,基本不会影响治疗效果,所以,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疗下更确切,能够明显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12]。

本研究显示:相比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后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IL-10水平明显升高,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参照组(P均<0.05),与相关文献[13]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由此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应用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后,有助于调节炎性因子水平,临床应用价值非常高。究其原因如下:对颅内动脉瘤患者实施晚期血管介入栓塞后,因发病时间比较长,炎症反应较为强烈,使得治疗难度增大,削弱了治疗效果;而早期治疗可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减小炎症反应,因此,早期血管介入栓塞可缩短机体受刺激时间,降低高活性分子生成量,抑制炎症反应,从而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14-15]。

本研究显示: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研究组(4.00%)明显低于参照组(P<0.05),与有关文献[16]的研究报道非常接近,即“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1%,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实,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究其原因,血管介入栓塞治疗越晚,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越高,易引发急性血栓、脑血管痉挛等情况[17-18]。相比而言,早期血管介入栓塞可减小动脉瘤破裂风险,预防脑血管痉挛,避免了神经组织的不可逆性损伤,临床价值更高[19]。所以,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有助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预后。

综上所述,颅内动脉瘤以早期血管介入栓塞治疗,其获得肯定效果,不仅可以进一步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还可以有效调节炎性因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脑血管栓塞炎性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体会
水蛭破血逐瘀,帮你清理血管栓塞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
炎性因子在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体外膜肺氧合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
尼麦角林注射液治疗脑血管功能不全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