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化策略及现场实施难点探讨

2024-04-25 21:40薛传生孙翠翠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4年6期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薛传生 孙翠翠 张 凯

传统的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一定的弊端,制约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地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主要采用模块化的方式进行装配。其可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因此,本文主要分析新型装配式建筑技术,并对其应用进行研究与讨论。

1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是将钢筋、混凝土等材料作为建筑结构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合理的加工,然后将其拼装在一起,形成结构。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原材料加工好之后,通过专业的装配方式,能够进行有效地施工。与传统的施工技术相比,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节能环保、节约材料等优势,能提高施工效率。另外,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有节约人力成本的优势,能实现标准化、工厂化生产。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还能加快施工进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程成本[1]。

2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难点

2.1 现场环境空间狭窄、地形限制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特点是将设计好的构件进行预制,然后直接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从而大大减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但是,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现场实施,也会受到空间狭窄、地形限制,以及施工环境复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施工难度增加[2]。

2.2 施工流程及标准复杂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流程较为复杂,包括测量、运输、组装、拆卸等,使得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建筑方式具有更高的技术要求和管理难度。在实施过程中,不同的施工流程会涉及不同的施工标准,但是很多建筑企业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对其具体施工流程及标准的合理设计。此外,目前我国对于装配式建筑行业没有明确的规定进行约束与管理,导致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实施缺乏一定的监管。

2.3 人员专业素质较低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人员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由于该技术相对传统施工方式更为先进和复杂,所以要求施工人员具备更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而一些施工人员可能缺乏相关培训和经验,导致其专业素质不够,难以适应新型建筑技术的要求。这可能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错误、质量问题或延误,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和质量。

此外,部分施工管理人员也存在粗心大意的问题,管理人员在项目管理和协调方面的失误,可能会导致工程计划的延误、资源的浪费以及施工质量的下降。

2.4 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在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建筑施工质量是影响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而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存在着质量控制难度较大的问题。由于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自身存在的诸多特点,其与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这就导致了其质量控制难度较大。

例如,在传统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通常采用传统的木模进行施工,而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需要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施工。这些都增加了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难度。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工程设计人员要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方案。这些问题使得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变得更加复杂以及困难[3]。

3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 预制剪力墙的施工技术

预制剪力墙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将混凝土浇筑成型,并在浇筑完成后再将模板进行拆卸。这种施工方式不仅可有效地缩短施工工期,还可提高工程质量。目前,预制剪力墙的应用非常广泛,具有以下优势:第1,施工速度快。预制剪力墙的施工方式可以大大缩短施工周期,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第2,施工质量高。预制剪力墙在工厂环境下进行生产,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避免了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提高了工程的整体质量。第3,实现环保节能。预制剪力墙的生产过程中可以减少对现场环境的影响,减少施工噪声和粉尘,同时减少了对资源的浪费,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4]。

3.2 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在安装预制叠合板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安装位置进行测量,确保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保持一致,还要选择合理的安装方法和吊装方式。同时,需采取合理的保护措施,注意安全问题,对于特殊位置的构件,要采取特殊的措施。在叠合板安装完成后,必须进行检查和验收。应对混凝土叠合板表面的平整度、垂直度等进行检查,同时检查预埋件是否符合要求。另外,在叠合楼板连接处需设置专用连接件,保证构件间有一定的间距。

3.3 预制窗体的施工技术

预制窗体是装配式建筑中的组成部分。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预制窗体的控制。一方面,窗体安装的位置需根据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功能需求进行精确测量和定位,并在安装窗体时,使用平板进行安装。在施工过程中还要对其进行固定,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另一方面,预制窗体的安装也是需要专业技能和细致操作的任务。安装前,施工团队应对窗体进行详细的检查,确保其尺寸、形状和材质都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3.4 PC技术

混凝土预制件(Precast Concrete,PC),其在住宅工业化领域称作PC构件。主要是在工程施工中利用预制混凝土构件,然后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连接、灌浆等施工操作,从而实现建筑工程的预制装配。PC 构件具有高效节能、绿色环保、降低成本、提供使用功能及性能等诸多优势。随着人们对建筑品质的追求不断提高,建筑从基本使用功能,发展至外在环境的舒适,再到内在使用性能质量的提高,都要求实施建筑产业化,而PC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中,能够促进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并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

3.5 IPS结构自保温技术

结构自保温体系(Insulation Panel with Steemesh,IPS)为现浇混凝土剪力墙自保温体系,是一种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有效解决外墙保温问题。IPS 自保温技术与传统的外墙外保温技术相比,具有明显优势,如施工效率高、节约成本等。通过应用该技术,能够降低建筑工程中的能耗,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IPS自保温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可提高外墙的隔热效果,减少外墙热量向室内传递,降低高温对室内环境的影响。该技术在应用时需对建筑工程中的整体结构进行分析和研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4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优化策略

4.1 基于标准化优化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

标准化是指通过制订一套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确保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能达到统一的质量要求和效率标准。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中,通过设计标准化、施工标准化等,能够大大提高建筑施工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建筑成本,减少资源浪费,也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施工标准化还可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施工事故和纠纷,降低建筑施工的风险。基于标准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具体为:第1,通过制订统一的设计标准,确保各个建筑部件的尺寸、规格、连接方式等都符合标准,从而方便生产和施工。第2,通过制订统一的施工标准,确保各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规范,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4.2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

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为此,企业应该定期组织培训课程,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通过培训,施工人员可以不断学习新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督导与指导,确保他们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安全操作程序。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指导,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保证施工质量。企业还可以设立奖励制度,激励表现优秀的施工人员。通过奖励优秀表现,可以增强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要鼓励施工人员之间的团队合作和协作,促进团队之间的沟通和配合。

4.3 进行全过程工期控制

建筑工程项目中,工期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工期控制显得尤为重要。第1,需要精确到每一个施工细节。从设计阶段的预制构件制作,到施工现场的装配安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把控时间节点。设计团队与施工团队需要紧密合作,确保预制构件的设计、生产、运输和安装等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顺畅,避免的浪费和延误。第2,工期控制还需要充分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需要高效的组织管理和技术支持,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施工单位需要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还需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4 完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

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装配式作为一种高效、环保的施工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实践中,为了提高新型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效率和质量,完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也十分重要。一方面,要完善施工技术,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通过引入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技术,如BIM 建模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等,可以提前规划施工流程,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错误和浪费,提高施工精度和效率。另一方面,要优化施工设备。选择适合装配式建筑施工的先进设备和机械,如塔吊、吊篮、模板支撑系统等,可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通过不断完善技术与设备,进而实现更高效、更可持续的建筑施工。

4.5 加强施工检验

加强施工检验是确保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性的重要措施。在进行施工检验时,需要结合设计要求、材料性能和实际施工情况进行检验,保证装配式建筑质量满足要求。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第1,检验预制外墙、预制楼梯和预制阳台等构件的质量,防止出现裂缝。第2,加强对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控制,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要求进行检验,并保证钢筋绑扎、模板安装等环节符合质量标准。第3,加强对预制构件的验收工作。在进行预制构件验收时,需要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验收,避免出现问题。第4,加强对预制构件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保证预制构件处于正常使用状态。

4.6 重视绿色环保型材料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材料对于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尤其重要。通过采用可再生材料、低碳材料和回收材料等环保型材料,不仅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能耗和废弃物产生,还能提升建筑的品质和可持续性。因此,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应重视绿色环保型材料的应用,减少污染,进而推动建筑行业向绿色、低碳、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5 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BIM技术与装配式建筑结合

建 筑 信 息 模 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主要通过建筑模型对施工方案进行模拟,从而提前发现存在的问题。同时,BIM 技术还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为工程项目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由于BIM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与装配式建筑结合起来,可以提高设计的效率。如在设计阶段,通过BIM 技术创建的模型,设计师可直观地看到建筑的外观和内部结构,从而准确地预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此外,BIM 技术还能提供详细的数据分析,帮助设计师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效率和质量。而在装配式建筑的制造过程中,BIM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BIM 模型,制造人员可精确地了解每个构件的尺寸、位置和连接方式,提高构件的制造精度和效率,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解决问题,确保施工过程顺利进行。

5.2 EPC工程总承包模式与装配式建筑结合

工程总承包模式(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EPC)与装配式建筑结合,主要是将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运输以及安装等过程都放在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下。EPC 工程总承包模式具有显著的优势,可以有效地提高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例如,在设计阶段,EPC 总承包商根据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对结构、材料和工艺等进行全面优化;在生产阶段,EPC 总承包商可以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实现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工厂化生产;在安装阶段,EPC 总承包商可以组织专业的施工队伍,按照设计方案和安装要求,进行高效、准确的安装工作。这不仅能提高施工速度,还能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和安全。通过现场管理和质量监控,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6 结语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这是因为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质量的提升。但是从目前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问题。为此,相关人员需要及时进行分析总结,从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进行全过程工期控制、完善施工技术与施工设备等方面入手,对新型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优化,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

猜你喜欢
装配式建筑施工施工人员
建筑现场施工人员的工匠精神培育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基于GPS技术的施工人员区域调车机管理系统的研究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