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2024-04-25 11:58周红杨敏
现代语文 2024年2期
关键词:实施步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实验

周红 杨敏

摘  要: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商务汉语教学实际,阐述建构理念和实施步骤。前者包括围绕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加强网络平台互动协商;后者包括课前热身以唤醒知识,案例学习以提取知识,语言技能练习以运用语言知识,案例讨论以建构新知识,巩固与扩充以强化新知识。在此基础上,还通过建构主义实验组和行为主义对照组的教学实践,证明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建构理念;实施步骤;教学实验

近些年来,案例教学法在商务汉语教学中越来越受到关注。王轩认为,案例教学法是商务汉语教学改革的一个新的突破点,该方法将教学重点从“教”转向了“学”,从传统的句子和词汇学习转变为篇章分析的教学[1](P39)。黄锦章指出,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的难题是在商务知识和语言能力两方面找到平衡点,并提出采取双轨制教学方法,即主课文采用案例,导入商务知识,练习部分抓语言训练,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2](P68)。周紅认为,案例教学法以案例讨论与问题解决为途径,关注真实商务内容的模拟与训练,旨在培养学生的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3](P25-27)。这些文章都对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进行了一些积极探索,不过,仍缺乏真正的实证研究。

实际上,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应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正如王轩所指出的,在案例选择时,要重视认知冲突的激发,在活动情境中培养学生个性的自我构建[1](P24-25)。黄锦章认为,在案例教学的讨论环节,应该采用建构主义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可以借鉴“团体学习”和“拼图”相结合的方法[2](P73)。周红认为,应遵循支架性原则,即在学习过程中,向学生提供援助和搭建脚手架,包括商务知识、语言表达和跨文化交际等[3](P28)。以上论述都涉及到建构主义学习的一些方面,但没有全面讨论它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系统应用。有鉴于此,本文以史中琦、黄鸾凤编著的《商务中文案例教程·策略卷》(以下简称《策略卷》)为例[4],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应用。

一、建构理念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通过主观能动性,将自身知识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并借助于社会活动互动,从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建构主义主要遵循以下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以知识建构为目标、以创设情境为手段、以资源支持为基础等[5](P22-24)。

(一)围绕话题——观点交锋

建构主义联系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知识的获得和建构。商务汉语案例是结合社会文化背景的真实商务案例,其中,围绕话题展开观点交锋是关键。有争议的、实用性强的话题,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继而引发学习者主动调研,开展观点交锋,从而提升学习者的思辨能力和商务汉语表达能力。以《策略卷》第一单元为例:

第一单元 本土化:你是消费者或者是星巴克的调研员,对于星巴克开始在中国卖茶,是赞成还是不赞成?你有什么看法?

(二)创设情境——语言训练

学习商务汉语的目的是为了将所学言语技能在以后的真实商务活动中能够应用自如,因此,需要模拟真实情境的语言训练,来充分体现以商务案例为基础的合作对话式教学。

结合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我们将情境分为四类:案例导入情境、案例学习情境、语言训练情境和交际任务情境。所谓“案例导入情境”,是指在案例准备阶段为学习者创建商务情境。《策略卷》通过初步印象、交流分享、加深了解三个步骤,将所学语言知识加以运用。以第一单元为例:

第一,初步印象:你对肯德基(KFC)、可口可乐(CocaCola)和卡夫(KraftFoods)这三家公司有多少了解。请用关键词(不超过5个)写出你对这三家公司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交流分享:……根据受访者的回答,你觉得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会怎么样?等等。

第三,加深了解:……任务3:讨论为什么这三家公司在不同国家都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口味、价格、服务、质量、广告,还是其他原因?)

所谓“案例学习情境”,是指通过选择适宜的案例为学习者创建商务情境。《策略卷》选用三篇和话题相关的典型案例,每篇又细分为“案例速读”和“案例精读”。“案例速读”要求根据文章后面的练习题速读案例,帮助学习者对案例有整体上的理解和具体信息的精确提取。例如:

(1)信息定位题:肯德基进入中国是在______年,是当时北京第一家________的企业。

(2)判断对错题:中国肯德基的食品比美国的健康,更有营养。

(3)成段表达:结合课文,说明肯德基公司为什么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所谓“语言训练情境”,是指在案例导入和整体感知之后,语言知识学习阶段所创设的情境。例如:

你是消费者或者是星巴克的调研员,对于星巴克开始在中国卖茶,你有什么看法?

所谓“交际任务情境”,是指在案例学习完之后,通过所学知识分组完成相关主题的交际任务。例如:

报告与写作题:你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实习生,下个星期你要给老板和同事介绍苹果公司的iPad。你在网上找到了一篇关于iPad的英文介绍,下面是你要完成的两个任务。

1.根据上面的英文介绍写一篇3分钟的发言稿。

2.会运用PPT辅助发言。在PPT上,应使用简洁的书面语将最主要的内容写出来。不要超过10句。可以使用“该”“其”“由NP+V”等词语或格式。

(三)组织协作——合作学习

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十分重要。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任务是理解和分析案例,并通过合作对话的方法进行交际训练。教师是指导者和反馈者,在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中给予辅助性的引导,并且在学生交际训练之后,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进行反馈。这种反馈不是简单的标准答案的公布,而是就学生训练过程中所展现的优缺点的客观评价。

第一,教师支架。李丹丽认为,教师支架的作用主要有引起兴趣、简化任务、维持既定目标、指出理想解决方案与当前产出之间的差距、控制挫折感、示范理想的解决方案以及反馈[6](P574-575)。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亦是如此。在课前热身的案例准备阶段,教师通过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在案例学习之后,要求学生完成成段表达的书面作业,把所学语言文化知识展示给教师。这时,教师应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立即纠正错误,不断调整学生的中介语系统,从而在师生共同协作中完成任务,然后再邀请学生在班级中汇报。可见,教师的支架作用并非单独存在,而是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第二,合作学习。在分配任务之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优化组配,使每个学生在每个小组中都能发挥其主动性。在划分小组时,教师应考虑到组内成员的性别和能力,尽量使每个成员之间能够做到优势互补,发挥个人所长。学生通过不同任务和不同角色,探究相关的问题,阐明自己的观点,最终实现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最终的成绩不是某一个学生的成绩,而是一个小组综合协作成功的评价。对各个小组的评价与反馈,也是教师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实践中,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机制,对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调查研究、语言表达等情况进行考核,这样一来,学生就会在评比中形成一个你追我赶的竞争模式。

(四)加强互动——网络协商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已充分运用于各类教学中。教材形式多媒体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学习合作化等,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主要特征,共同促动网络平台的互动协商。如《策略卷》第四单元“广告”播放三则视频,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广告设计的优劣之处,并完成以下任务:

请从广告1和广告2中找出可能会让中国消费者感觉不舒服的地方,并分析为什么会存在这些问题。请从广告3中找出与中国文化有关的元素,并分析其成功之处。

学生在课堂上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他们还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进行课下的互动协商。通过网络平台,学生由以前的个人学习转变为如今的小组学习。由于任务的驱使,学生必须寻找合作伙伴,而网络平台给学习者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可以通过微信群进行问题探讨、资料分享等。可以说,网络同伴的协助和教师支架的辅助,是能够增加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的。如《策略卷》第三单元“品牌定位”需要完成调研和报告:

通过对已有品牌的目标市场、价格定位、风格特点和销售场所等的调研,结合学过的品牌定位,请你对白领女装牛仔系列的定位提出看法,并陈述理由。

二、实施步骤

通过对真实典型案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在对话中主动调整自己的话语,以更好地合作互动,并建构起自己的汉语中介语体系。

(一)课前热身——唤醒知识

课前热身的目标首先是建构意义观念,然后带着实际语言交际问题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学习。这个环节如果能够更多地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则能使学生更好地完成发现、认识自我和周围世界的过程。因此,在课前热身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问题等导入话题,激发学生对案例的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摆脱传统教学中教师一味灌输的教学模式。

(二)案例学习——提取知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之上主动建构和生成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是在社会活动互动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完成的。因此,案例选材与编写的适宜性,是能否达到预期教学目的的关键。周红、夏蕊认为,经典性、真实性、争议性、地域多样性和素材相关性,是案例的选材原则;商务性、启迪性、可讨论性、可理解性和趣味性,则是案例文本的编写原则[7](P28-32)。案例本身以问题为导向,沉浸于商务情境,学生通过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从而顺利地同化当前所学的新语言知识,或者是能够顺应当前所学的知识,与原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的组合和改造。

(三)语言技能练习——运用语言知识

在学习商务知识的同时,还要熟练掌握商务汉语技能,才能更好地进行商务汉语交际活动。可以说,商务情境中的词汇、句型与语篇都具有自身特征。《策略卷》案例后面都列有商务类词语和常用固定结构,这是从事商务活动时所必备的语料,因此,可以结合选词填空、完成句子、交际对话、写作等题型,进行反复练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测训练、同伴合作等,建构相关话题词汇体系,提升造句能力、语篇表达能力。

(四)案例讨论——建构新知识

教师通过搭建脚手架,引导和启发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挖掘学习新知识的潜力。利用提问,引出与教学相关的内容,从而为知识点搭建脚手架,降低新知识的应用难度。如“本土化”这个概念,如果直接告诉学生定义,学生会觉得距离较远,较为陌生,这时,教师可以将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的例子作为切入点。

教师:请大家说一说对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这三家公司的了解与印象。

学生:(各抒己见,略)

教师:你的中国朋友对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的印象如何?

学生:(进行采访活动,略)

教師:请同学们谈一谈这三家公司的成功之处。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真实交谈与互动,引导学生不自觉地学习“本土化”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和讨论。就此而言,真实场景的互动可以将学生所掌握的零碎的知识或局部的知识整合起来。同时,也可以将一个整体知识细分,采用分解式的方法搭建脚手架。案例讨论是通过小组协作完成的,即在共享观点的基础上,达到对当前所学案例主题的全面理解,从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五)巩固与扩充——强化新知识

在一定程度上说,语言教学策略制约着学习者知识的获得。教师应该从学生如何获得及巩固知识着眼,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巩固的方法。学生通过网络平台交流探讨之后,教师在课堂的结尾处,应预留出案例汇报的时间,以小组为代表,其他学生和教师作为听众,他们的任务是在小组汇报之后做出点评。教师要把每组学生所存在的语法问题予以进一步的总结与剖析,并根据汇报中的易错点进行针对性的练习。通过这样的反馈—巩固—拓展练习,能够让学习者有效地掌握语言技能和商务知识。

三、教学实验

本次实验中的自变量为是否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运用于商务汉语案例教学,因变量为商务汉语交际能力。两个班的教师相同,在实验班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对照班则采用传统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评分标准主要参照了张黎所设计的测量表[8](P11-13),以测量学习者的口语表达能力。经过一学期的实验,通过前测后测、深入访谈,来了解实验组学生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一)教学目标——商务跨文化交际能力

本次实验的教学对象,是北京市英孚中文国际学校SPIN(Special Interesting Class)的两个平行班。两个班的学生均为中高级水平的汉语学习者,每班各有7名学生,年龄平均20岁,他们大多来自欧洲国家,如法国、丹麦、瑞士、西班牙、俄罗斯等。其中,有95%的学生处于大三阶段,学习国际贸易专业,第二外语在大学所学的都是汉语。他们大都是利用暑假或在校实习的时间,到北京英孚中文国际学校进行汉语强化学习。其余学员则是在中国担任跨国公司的产品经理。因此,这两个SPIN商务汉语班的学生,都具有较强的学习动机。

史中琦、黄鸾凤编著的《策略卷》,适合已完成六个学期汉语课程的学生使用。以第一单元为例,通过三个典型案例,即肯德基在中国二十年的飞跃发展中是如何实现本土化的,可口可乐在进入中国市场后如何成功实现中国化,卡夫如何赢得中国市场等,来讨论跨国公司的本土化策略。通过案例学习,培养学生的猜词能力、略读/扫读等阅读技能;通过围绕案例主题由读到说的活动,唤起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的意识;通过感知、体验、协作和交流共享等活动,提升学习者对“本土化”商务策略的认知。

(二)教学过程——行为主义和建构主义对比

对照组采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可以概括为“观察——模仿——重复——强化”四个步骤。观察是指学生对教师所提供的语言话题这一刺激物进行观察,或者说教师通过录音、视频、图式、文字等方式呈现刺激物,学习者则根据观察到的语言材料做出反应。模仿是指学习者在通过观察语言学习材料之后,对所学词汇、句型进行模仿,为今后形成语言习惯打下基础。重复是指在观察、模仿之后,学习者进行大量的重复性练习,以巩固所学习到的语言知识。强化是指在语言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后,教师及时给予学生积极、正面的巩固与提高。其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课堂导入。教师对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三家公司的概况进行介绍,并引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和“本土化”概念。

2.课文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回答问题,如结合课文,描述肯德基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并说明肯德基为什么会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学生阅读课文,找出有疑问的生词和结构,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回答。

3.语言知识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语言基础状况,对课文中出现的词语“年头、飞跃、落户、合资、企业”和语法点“用……来形容、创(下)……之最、其、纵观、走……道路”等进行讲解,就相关词语、句型进行造句练习。采用归纳法将句式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造句反复练习直到真正掌握。

4.课后练习。教师根据课本后面的练习题,对学生进行与课文有关的训练。

5.教师评价。教师通过作业进行教学效果反馈。

实验组采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1.课前热身。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认知结构等来接收新的案例信息。首先,课前为学生准备典型的图片、广告视频等,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主题,学生积极思考对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的初步认识,帮助学生较好地理解和接收新知识。其次,学生按照课本案例中的要求,课前对中国朋友进行调研:对以上三种品牌食品的态度和差异,并分析年龄、性别、职业对产品态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自我思考:你觉得这些产品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如何?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将采访调查整理成相关报告,在班级中进行汇报分享。再次,学生阅读教材中关于三家公司的介绍,独自完成相关练习题,促使学生建构“本土化”概念框架。

2.案例学习。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了解案例内容,学习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首先,快速阅读文章,完成自测练习题。教师引导和鼓励学习者将阅读的文本与自己的生活文化认知背景相联系,提高阅读效果。自测题以小组抢答的方式进行,更好地调动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小组凝聚力。其次,学生进行课文复述练习,应当信息全面,语言简洁。

3.语言技能练习。通过自主发现、同伴互助,学生建构相关的主题词汇和语言点体系,培养语篇表达能力。第一,学生再次阅读课文精读部分,将核心放在复述练习中没有掌握的词语上,采取多种方法,促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第二,重点学习案例精读部分的词汇和句式,让学生精心准备,再一次复述课文内容。第三,通过学生的复述,教师将存在问题的个别生词和句式予以讲解,学生进行造句练习。第四,引导学生完成圖表说明、成段表达等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归纳总结能力。第五,让学生运用所学句式和词语,进行商务语体的改写练习,帮助学生了解商务汉语的语体特点。

4.案例讨论。尽量利用现有条件,协助学生完成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由读到说,由输入到输出。首先,围绕“本土化”主题,探讨星巴克在中国推出原叶茶饮的本土化策略,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其次,学生以角色扮演的方式,作为星巴克调研员,分别对媒体舆论和消费者展开调研,运用本单元所学语法、词语,形成调查报告。

5.巩固与扩充。将学习延伸到课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知识体系的自主建构。在课下时间,学生应进行拓展阅读,持续关注与本土化有关的中文案例,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案例报告。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案例,教师予以总结、反馈,并结合汇报中出现的语言问题,进行巩固与扩充。

(三)教学反馈——商务汉语能力测试

实验开始前,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发放测试题,总分100分。这次测试题的内容包括:

(1)段落表達(30分)。肯德基/可口可乐/卡夫为什么能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要求:请用“走……道路”“适合……口味”“量身定做”等词语回答。】

(2)观点阐述(30分)。谈一谈你对肯德基、可口可乐和卡夫这三家公司的了解和印象。

(3)自由表达(40分)。从2010年3月到现在,星巴克销售中国茶饮已经有好多年了。请你介绍星巴克在中国销售中国茶饮的策略,并说明其本土化的意义。

需要说明的是,自由表达题提前一周布置,并让学生分小组准备。学生的回答采用录音的形式进行记录。

经过一个周期(两个星期)的教学试验后,再次进行测试。这次测试题的内容包括:

(1)段落表达(30分)。请说明肯德基或可口可乐或卡夫在中国“本土化”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要求:请用“采取”“措施”“原因在于……”等词语回答。】

(2)观点阐述(30分)。通过本单元三个案例的学习,请比较一下肯德基、可口可乐和卡夫本土化的异同。

(3)自由表达(40分)。请你向同学们介绍一个自己所熟悉的本土化案例,并谈谈你对本土化的理解。

我们按照张黎所设计的测量表来测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具体包括:A连续说更长的话;B更好地组成一段话;C更准确地表达意思;D了解中国人的谈话技巧;E根据情况使用正式和非正式语体;F根据情况使用直接或委婉的说法[8](P11-13)。研究显示,在实验组中,这6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别。具体如表1所示:

通过以上指标的评分,实验组和对照组商务汉语前测、后测成绩统计,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实验组的前测成绩要低于对照组的前测成绩。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实验组的后测成绩比前测有了明显的提高,具有显著性差别;而对照组的成绩却有所下降,没有显著性差别。

下面是实验组学生对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的反馈:

A:在西班牙我们没有上过这样的课,觉得上课氛围很活跃,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到活动中,课堂上很有意思,希望以后老师可以多安排这样的课。

B:在这几次的商务汉语课堂中,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在课前我和小组成员一起参与社会调查,在课堂中我们一起讨论商务策略,虽然我有些地方表达不是很好,但是没关系,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很开心。

C:我中文说得没有其他同学那么好,但是我看到小组成员都在帮助我,我在讨论中尽量多用汉语表达,我觉得我学到了更多的商务词汇和语法结构。

D:我很喜欢这样上课的方式,练习了我的汉语口语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这样对于我商务汉语交际能力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

E:在课堂中老师所教授的商务案例都是我所熟悉的,我很喜欢这样的案例,觉得很有趣。

F:我在课堂中学习了案例之后,我很希望在下课回家后查阅各种资料把问题弄个明白,是因为案例很有意思,而且老师给我们在课堂中的创设的案例情景,通过角色扮演,我很想认真地思考案例中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探讨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建构理念、实施步骤和教学效果,并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设计理念而言,大体包括:围绕话题进行观点交锋,创设情境进行语言训练,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加强网络平台互动协商。第二,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实施步骤而言,大体包括:课前热身以唤醒知识,案例学习以提取知识,语言技能练习以运用语言知识,案例讨论以建构新知识,巩固与扩充以强化新知识。第三,就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而言,该理论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商务案例的语言技能。

参考文献:

[1]王轩.以案例为基础的汉语教学法初论[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2]黄锦章.关于案例教学的若干理论思考[J].汉语学习,2011,(2).

[3]周红.案例式商务汉语教学法的理论与实践——以综合课为例[A].In Li,M. & Xing,M.(eds.).Chinese Language Studies V[C].London:Sinolingua London Ltd,2013.

[4]史中琦,黄鸾凤.商务中文案例教程·策略卷[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5.

[5]周红.语篇知识建构与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6]李丹丽.二语课堂互动话语中教师“支架”的构建[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2,(4).

[7]周红,夏蕊.商务汉语案例文本的选编原则[J].国际汉语教育,2019,(4).

[8]张黎.交际策略教学法研究——以“商务汉语口语交际”课为例[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2).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in Case Based Business Chinese Teaching

Zhou Hong1,Yang Min2

(1.School of International Cultural Exchange,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Shanghai 200433;

2.Baoshan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Affiliated to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Shanghai 201900, China)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foundation of case-based business Chinese teaching is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Through the research of the concrete case, the article analyses the construction concepts and construction steps. The former includes exchanging views around topics, creating situations for language training, organizing collaborative learning, and strengthening interactive consultation on online platforms. The latter includes warm-up before class to awaken knowledge, case study to extract knowledge, language skills practice to use language knowledge, case discussion to construct new knowledge, and consolidation and expansion to strengthen new knowledge. And through the teaching practice of the constructivist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behaviorist control group,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theory in case-based business Chinese teaching.

Key words: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case study;business Chinese teaching;the idea of constructivism;implementation steps;teaching experiment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面向二语教学的商务汉语平衡语料库建设及应用研究”(21YJA740056);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项目“国际中文教育新形势下的商务汉语教材及语料库建设研究”(21YH40C)

作者简介:1.周红,女,文学博士,上海财经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2.杨敏,女,教育学硕士,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宝山双语学校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实施步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实验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翻转课堂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中应用互动模式的构思
基于对话的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师提问研究
人才培养中的商务管理(中亚方向)专业“现代学徒制”探索
引导文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应用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线描教学研究
对小学语文“课内素描”的几点思考
建构主义下的高等数学CAI
基于PLC的冲压成型自动化教学实验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