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识字方法与路径

2024-04-26 07:46刘丽丽
新校园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字识字汉字

刘丽丽

中国文字承载着中华文明,记录着历史,是中华文明得以生生不息延续至今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了解过去、知晓未来的有力工具。对于小学生来说,汉字是小学阶段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带领他们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怎样科学引导、利用有效的方法与路径来带领学生学好汉字、用好汉字,是当前小学语文低年级阶段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下面我将结合实例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方法与路径。

一、小学语文识字的重要性

根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小学阶段,应培养学生浓厚的识字兴趣,使之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具备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字3000个左右。

(一)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

阅读的前提是识字。阅读需要认识并且理解文中的字,如果学生在阅读中不认识字,不理解字义,就无法深刻理解文章的含义,就无法实现有效阅读。故而大量的认字储备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提高阅读效率和阅读兴趣。

写作的前提条件也是识字。写作是作者将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文字这一介质传达给大众的过程。识字不多或是识字不牢,导致阅读效率低下、阅读量少,基本常识和素材积累量欠缺,写作时也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识字是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承载着中国人从古至今的思想、信仰等。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借助汉字,记录下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所以汉字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传递着精神,识字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过程,间架结构、笔画笔顺、字形字义,无一不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形象美、意境美。

(三)识字促进思维发展进阶的有力抓手

汉字的造字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方法,这些造字规律所体现出来的,正是古代人们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过程。看似一个简单的汉字,实际上是形、音、义的统一体,学生要想识好字,需要大脑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调动观察、比较、想象、联想等能力,所以识字过程也是促进学生思维进阶的过程。

二、小学语文常用识字方法

(一)图像识字法

图像识字法适用于识字初期阶段的学生,这种方法创意性和趣味性并存,帮助低龄学生从图像的具象向汉字的抽象过渡,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为识字铺路。以下是一些具体的识字案例:

1. 象形字图解法

象形字的造字方法,是通过线条描画实物形状而形成的造字法。所以在识字启蒙阶段,我们可以多用象形字慢慢画给学生看。

2. 指事字圖解法

指事字是造字法中比较抽象的一种,是没有实际物体,或不方便用具体事物画出的字,人们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表示其意思。大多数的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减笔画或符号而来的。在学生积累一定量的象形字后,教师可以引入指事字为学生扩展识字量。比如,“刃”,本义就是指刀口、刀锋,是刀最锋利的地方,教师可带领学生画出一把刀,然后在刀刃旁画一个“点”,表示刀刃强调的位置,学生就能快速记住并理解了。

3. 会意字图解法

再如:“休”,可以画一个人靠着树木休息;“明”可以画一个太阳和一个月亮,发出明亮的光芒;“内”画人从外界进入。通过理解单个字的构造和意义,体会组合成的新字的特定含义,能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汉字。此外,教师还可以举一反三,让学生试着自己理解类似的会意字。

笔者在日常教学中,还总结出一种“图文并茂”的识字方法——通过展示特定图片,并在图片下方标注简单词语,让学生反复练习、加深记忆,也能够在形象的画面中认识汉字。

图像识字法适用于小学生识字启蒙、打基础的阶段。汉字与图像的结合,帮助学生从具象向抽象过渡,能够加深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这种教学方法有趣不单调,颇受学生欢迎,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还能提高想象力,提升兴趣。

(二)偏旁部首识字法

偏旁部首识字法,是教师带领学生通过掌握偏旁部首来认字的方法,有助于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生字,快速提升识字效率。此方法适用于有了一定识字量,对字的含义有基础了解的学生。

1. 归纳总结法

教师可带领学生归纳总结具有相同偏旁部首的汉字,系统归类。比如,“江、河、湖、海”偏旁都是“氵”,表示这些字都与水有关;“跑、跳、踢、踩”偏旁都是“”,表示和脚有关;“银、钱、铜、铁”偏旁都是“钅”,说明都和金属有关,“语、说、谈、话”都有“言”,说明都和说话有关系;草字头表示与植物有关,反犬旁和动物有关,口字旁一般都和嘴巴有关……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课上总结规律,课后自己探索发现,去归类汉字,看哪些字具有相同偏旁。这样不仅能加速提升他们的识字和理解能力,还能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一举多得。

2. 比较法

比较法是将形体类似、具有相似偏旁的汉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帮助学生从字义上识别、区分。比如,最常见的“辩”与“辨”,乍一看两个字几乎相同,很多学生会把这两个字混用。仔细辨识可以发现,两个字都是“辛”字旁,右边长得也一样,但中间的“夹心”却让它俩大不相同——“讠”与说话有关,所以“辩”这个字,往往也和说话、语言有关联,比如“辩论”“辩驳”“狡辩”等,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想象这些词的场景,都是人说话才能产生的动作;而“辨”这个字,其含义主要是识别、区分,一般用在比较或者判断中,用以区分出差异,比如“辨识”“辨别”“分辨”等。

(三)语境识字法

语境识字法是将汉字放入特定的语境中,让学生通过读懂上下句来理解和记忆汉字。在学生具备基础识字量后,教师可带领学生读特定的分级读物来加深记忆,使之在理解的基础上推断出生字,反复练习,加快识字进度。

比如:《大大的小小的》一书中:“起床喽——爸爸的被子大大的,我的被子小小的。”低年级学生对“起”“被”这两个字比较陌生,但通过书中图画可以看到父子俩在床上,爸爸伸着懒腰打着哈欠,儿子揉着刚睁开的眼睛。借助图画和已认出的“床”字,不少学生能够推断出“起”字。而图画中将“被子”画的一大一小,故而不难推断出,在“大大的”“小小的”前面的这个生字就是“被子”的“被”。如此反复阅读一本书,生字自热变熟字。

三、小学语文识字的路径

(一)课堂是小学生识字的主阵地

对学生而言,课堂是他们接触和认识汉字的主要场所,所以,高效利用课堂帮助学生掌握识字方法、提升识字效率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了解学生的识字情况,从而制订符合学情的教学计划,抓住课堂宝贵时间。其次,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高效率、高兴趣地认读生字。比如,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重常见汉字的演变过程,使之直观感受,加深理解;通过展示博物馆实物照片(甲骨、青铜器铭文)让学生了解汉字起源,引发求知欲;在介绍汉字演变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让学生了解汉字背后的故事,提升兴趣;引导学生多观察、多对比、多参与,提升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注意及时反馈,正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学生错误的认知予以及时纠正。

(二)课外阅读是小学生识字的第二“战场”

课外阅读对学生识字有着莫大的助益。学生在课堂中的识字量是有限的,且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导致识字水平参差不齐。课外阅读可以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同字见面的机会,加深学生对字的印象。教師应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阅读水平的读物,对于刚开始阅读的学生,可以选择分级读物,或文字较少、词语(生字)重复率高的绘本;对于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学生,可推荐其读一些故事情节简单、文字量适中的短篇故事;对于识字量大、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可推荐其选择文字稍多、难度适中的故事或科普读物。根据学情,为学生分层推荐读物,助力每个学生识字、阅读双提升。此外,教师可定期组织阅读分享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好书,认识的新字词,记住的新句子,并鼓励学生用所学新字进行表达,以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扩展识字量

生活处处是资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日积月累,鼓励学生把常见的物品名称、广告标语、马路标识、日用品标签和说明书,每天重复认读,在情境中记忆汉字,在重复中加深对汉字的印象。鼓励学生记录日常生活中认识的生字,组织学生定期分享并给予鼓励,让他们获得进步的成就感。

在小学生识字教学上,诸多教师都在努力探索和尝试,试图多种方法并用,为学生探索出记得快、记得牢的方法与路径。希望以上丰富多样的识字方法能够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提供一些思路,促进学生学习进步。

(作者单位: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李园街道郑州路小学)

猜你喜欢
生字识字汉字
读儿歌识生字
生字辨识大闯关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识字谜语
生字变身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