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建设实践

2024-04-26 23:24阚心茹宋昱霏郑海霞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6期
关键词:老化景观社区

黄 瑞 阚心茹 宋昱霏 郑海霞

(沈阳工学院生命工程学院,辽宁 抚顺 113122)

随着社会的发展,早期建设的部分小区日渐老化,其景观设施比较老旧,空间规划不足,无法满足对居住区景观空间的需求[1-2]。“田园城市理论”通过比较分析展现自然生态的平衡能力,对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产生了较大影响。近年来,部分地区鼓励老旧居住区适老化景观建设,用较为适合的方法对老旧居住区进行升级改造。人们对生态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旧小区景观改造政策不断完善,不断推动其尝试、改造、研究和实践。本文重点分析了老旧小区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建设提出策略,为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提供参考。

1 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建设现状分析

随着日益增长的宜居适老环境需求与城市、社区及住宅适老化不足之间的矛盾凸显,各地都在不同程度地探索宜居城市、宜居社区建设。各地城区改造项目,以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建设改造作为补齐短板和提升宜居水平的有力抓手之一。实践中,部分小区出现了居住区景观风格与环境不够协调等问题[3-4]。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景观设计有待进一步优化,亟须提供一个亲切、舒适的户外活动空间[5]。

2 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

部分老旧小区改造中,可能存在重住宅新建,轻改造维修的观念,居住空间的功能有待完善、质量有待提升。部分老旧小区在改造中被拆除,造成一定经济损失的同时,亦削弱了老旧小区原有的历史根源及风土人情[6]。因此,对居住区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深入研究有利于满足老旧小区的改造需求。

2.1 历史文化修复方面

部分老旧小区改造停留在对空间环境的修补上,对历史文化的修复较少提及,面临着与历史文化融合程度不足的问题,导致老旧小区改造的历史文化修复发展较慢。对此,应采取原位保护性修缮措施,保留其建筑格局、空间肌理,还原地貌、环境以及人文景观,做到改旧如旧,提升整体历史文化形象,以便合理进行景观改造。

2.2 专业理念实践方面

部分老旧小区更新景观改造进程中,理论依据支撑不够,依靠多年的实践经验进行改造。实践中,园林景观设计应当立足当地文化、自然、公共服务和健康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以“文化式”的景观园林设计进行更新改造[7]。

2.3 维护管理方面

老旧小区景观改造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的参与度有待提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适老化改造发展的步伐。部分老旧小区主要功能缺失、公共服务设施缺少,缺乏有效的维护,无法完全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

3 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策略分析

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致力于缓解城市发展与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之间的矛盾。有效改善城市中老旧社区空间环境状况,塑造特色社区空间,传承城市历史文脉。以因地制宜为原则,在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根据自然条件、人文特色、经济状况和社会文化等因素,制定适合的方案和策略[8]。

3.1 建立协同更新机制

3.1.1 制定相关政策针对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建立相关机构协同联动的模式,从制度设计、资金支持、空间支撑和服务供给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和持续更新的高效治理。

3.1.2 建立平台支撑搭建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建设运营平台,引入相关企业和社区共同参与。借鉴成功改造经验,基于居民意见,引入PPP 模式,以构建资源共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和全程协作的关系[9],建立政策扶持、企业投资共建和居民参与受益的共赢方式。

3.1.3 创新景观改造机制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过程中,集体实施较难达成,因此,创新总体设计的制定尤为重要,以实现良性发展的政策协调机制[10]。首先,构建社区协同共治共享机制,以管理部门为核心,带动社区居民,建立共建、共管、共治和共享的社区协同自治平台。其次,建立多部门联动的景观改造机制,强化各机构间政策的协同,加快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更新项目尽快落地。最后,建立资源整合机制,从医疗、社会和行政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并实施经营服务,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1.4 构建激励约束机制通过扩大老旧小区景观适老化改造专项政策覆盖,补贴老旧小区适老化更新建设,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同时,依托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运营平台,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明确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各利益方的权利,以此形成多方共同督促、激励和约束的机制。

3.2 优化住宅环境

3.2.1 空间景观结构优化在尊重室内原有空间景观结构的基础上,丰富室内空间的景观功能,增加卧室、客厅和卫生间等空间通行的便捷性,对于家庭中行动不便的老人,考虑轮椅的通行和回转空间。为便于行走,尽量减少室内外地坪高差和各房间地面高差,通过铺设防滑地砖、地板或地毯等方式,增加室内地面的景观功能。

3.2.2 灯光及设施改造暖光源有利于稳定居住者的心理状况,安装可调灯光有益于人体身心健康。使用防触电按钮、电源插头等保障用电安全;室内空间安装夜间地灯,以提高夜间活动的安全性。同时,部分家庭可设计符合老年人的设施,如行走扶手、不同规格的座椅和助浴助厕装置等,在卫生间和厨房等私人空间设置固定报警装置,提供安全警报功能。

3.2.3 节能景观改造节能改造的范围主要涉及建筑外墙、屋面、门窗、阳台和楼底层等部分,通过墙体保温、外窗更换以及节能阳台打造等措施,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使其维持在稳定的状态下。

3.2.4 公共交通空间景观改造住宅单元入户空间和公共交通空间的改造是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的重点之一。单元入户空间处应安装无障碍坡道,方便轮椅通行。在有条件加装电梯的小区,可采用外挂电梯或座椅电梯的形式进行改造,同时,电梯内部可以设置扶手、防夹和地面防滑等装置,电梯和轿厢要有足够的空间,确保轮椅和急救担架能顺利进出。在不具备增设电梯的住宅,其楼梯踏步应尽量平缓,每级踏步不高于0.15 m,同时,在楼梯回转处融入暂歇理念,将入户平台处的转折扶手设计成可供休息的座椅;在靠墙的一侧安装扶手,便于抓握,保障安全;在楼梯踏步前缘设置防滑凹槽,增加梯段防滑性;增加楼梯间窗户,增加自然采光量和通风量;设置声控照明灯具或靠墙一侧嵌入感应式踢脚灯等,便于夜间出行。

3.3 更新景观空间

3.3.1 建设共享空间老旧小区户外公共空间应以满足不同年龄人群行为需求特征进行设计,实践中,老旧小区户外活动空间建设应围绕各年龄人群开展。通过营造老幼咸宜的代际共享空间,丰富老旧小区的儿童游戏功能,同时,要考虑老年人无障碍通行和活动的便宜性[2]。利用下沉、抬高等地形处理形式,营造良好的空间层次感;划分多层级的空间领域,既提供休息空间,又兼顾儿童活动,形成共用、共享的复合空间,强化不同年龄段居民的归属感。

3.3.2 设置微空间在道路两侧和建筑周边增设微空间,依据不同活动的特征,在道路交通量不大的区域开辟小尺寸休息空间,放置休息设施,并与绿化结合,满足居民休息需求。在道路微空间设置时,可根据居民活动需求提供小体量的缓坡行走空间,地面做防护处理,边缘设有休息平台。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沿建筑周边增设微空间能够为其提供适宜的休息和活动空间,提高适老化设施的利用率。

3.3.3 建设景观空间根据老旧小区的实际情况,完善绿地空间结构,优化休闲空间的功能复合性。对小区内的绿地进行植物景观优化,增加空间生态效益。引入园艺疗法和五感设计,开辟植物种植空间,设置高低不同的无障碍植物种植体验区,以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利用五感设计,营造康体步道,景观交互娱乐区,建立芳香植物园,增加植物景观的疗愈功能。充分挖掘闲置空间,采用多维链接的方式,开辟敞开、半敞开和私密等多种类型空间。在各类活动空间建设适老且无障碍的设施,增设带有安全防护设施的健身器材,增铺塑胶等安全柔软的铺装,保障活动的安全性。利用颜色、声音和灯光等强化景观环境及标识系统的易识别性,设置照明灯带,满足居民活动和通行的需求。

3.3.4 构建智慧平台构建智慧型适老化社区,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人工智能和远程医疗等技术提高建筑设备和基础设施的适老化,打造智慧型养老社区,全面提升社区适老化环境品质。基于智慧医疗服务理念,在老旧小区公共服务区建立自助式健康采样终端,形成档案并上传到健康大数据平台。基于互联网、北斗和GPS 系统等为老年人活动提供定位服务,在发生意外时可供家属、物业和医疗中心快速定位,提供快速救治服务。

4 结语

老旧小区适老化景观改造的基础是保证居民生活安全感,深入居住空间的细节,打造具有生态性、趣味性的空间,为居民提供宜人、舒适的居住区环境。同时,塑造城市美妙的形象,达到改善居住环境、提供健康生态系统的目的;部分与整体相互协调,创建完整的景观序列,最大限度地保护其独有的文化底蕴。

综上,本文重点分析了老旧小区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从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方面提出了相关策略,包括建立协同更新机制,优化住宅环境,更新景观空间等,为老旧小区改造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老化景观社区
延缓大脑老化,要怎样吃
景观别墅
社区大作战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节能技术在开关电源老化测试中的应用
杜绝初春老化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