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使用现状及优化举措

2024-04-26 08:28向珊珊任凯敏
中国农业会计 2024年7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财务人员科室

向珊珊 任凯敏

(作者单位:1.淄博市检验检测计量研究总院;2.淄博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一、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概述

预算管理一体化是建立现代财政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预算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深化预算制度改革的支撑,也是完善财政基础工作、做好基础管理的必然选择[1]。预算管理一体化创新了预算编制与执行的管理方式,用信息化手段使得财务工作朝着规范化、科学化方向快速发展。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财政部推出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软件,该系统涵盖了预算编制模块、预算执行支付模块、预算执行工资模块、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模块、会计核算模块等五个模块,各模块之间互相促进、互相制约。

(一)预算编制模块的一体化

预算编制模块具有基础信息管理、项目库、预算编制、预算批复与调剂等功能。编制年度预算时,需要在基础信息管理中维护人员和单位的具体信息,这些基础信息的录入直接关系到后期人员经费等资金的申请。项目库的录入是预算编制的开始,其中特定目标类项目内容的填写更是关系到项目绩效目标的实现,并影响到项目的实际绩效考核。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如遇到调剂问题,则需要在预算批复与调剂功能中申请相应调剂内容。

(二)预算执行支付模块的一体化

预算批复后需要在执行阶段支付资金,申请用款计划是此模块的开端,有预算才可申请用款计划,从系统层面真正做到“凡是支付必有预算”,将预算编制模块与预算执行支付模块挂钩,规范预算编制和预算执行的具体工作。

(三)预算执行工资模块的一体化

在工资模块维护好人员信息后,每月在职人员的工资需要在此模块中进行送审和指标挂接。将人员类指标和工资系统直接关联起来,实现指标的对应支付。该模块的使用能够规范预算编制中人员类支付的指标使用,实现人员类指标与工资表结构关系的统一,为后期决算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模块的一体化

随着政府采购工作规范化的推进,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也提到了重要地位。凡在政府采购集中目录中和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和服务都要以集中采购形式进行采购,只有在预算编制模块制定政府采购预算后,才能在预算执行政府采购模块中查找到相应的政府采购指标,做到预算编制和政府采购的统一。

(五)会计核算模块的一体化

预算管理一体化会计核算模块的使用极大推进了预算系统与账务系统结合的标准化和信息化。在“凭证生成”中可以直接挂接预算执行支付模块的支付信息,缩减会计工作周期,减少重复性的机械工作。在会计核算模块中还有报表管理功能,财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自定义相应报表。比如,对于需要分科室核算成本费用的单位可以按照不同科室自定义收入费用表,系统自动取数后就可以将不同科室的收入费用进行统计。表格所需数据均可以通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自动生成,系统的运用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也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重要性

(一)提高工作效率

自预算一体化系统运用以来,在支付及录入凭证方面极大减少了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在支付界面便可以直接挂接所用的项目和指标。同时,财务工作人员还可以选择功能分类、部门支出经济分类、资金往来对象类别、内部职能科室等信息。这些基础信息的录入为后期凭证的自动生成、报表的计算、决算报表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报表查询功能中,财务工作人员也可以根据单位的需求自定义表格,满足单位多元化的数据查询需求,为单位财务管理提供方便。

(二)完善闭环管控

从项目库第一个环节——项目立项到最后一个环节——绩效目标评价,整个流程和环节都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进行,全程闭环式管理[2]。目前,事业单位的预算项目繁多复杂,受传统财务观念的影响,存在预算编制不细致、不科学、不规范的问题,而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用,让整个预算过程更加系统化、科学化,按系统设计的流程完成项目的录入及审批流程,为规范性和科学性操作保驾护航。

(三)推进业财结合进程

由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涉及的基础信息繁多,需要对单位的人员编制、资产情况、车辆情况、业务项目的开展情况都熟练掌握,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整合了单位办公室、人事科、党群科、相关业务科室、财务科的相关工作内容。不同科室的工作与财务科工作直接相关,财务人员不再是只做账务处理的文员,而是需要真正参与到单位管理的每个环节中,从事前审批到预算执行的每个关键环节都需要财务科意见的渗入。这样不仅提高了单位经济活动的合规性,还开辟出了一条业财结合道路。

(四)盘活资金,加强约束

预算管理一体化引入了预算项目绩效目标管理。在预算项目库中,一个项目的立项需要做好绩效目标管理,在项目结束时也需要对项目绩效目标进行评价。评价指标包含成本指标、产出指标、效益指标、满意度指标。每个指标都下设二级、三级指标。财政部门根据评分标准和指标对项目进行打分,分高的项目则会有更多资金的支持,而分低的项目则会减少资金的支持甚至取消项目。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有限的资金流向更有价值的项目,对资金使用的先后排位有较大帮助,能够提高资金的整体规划,盘活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率[3]。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应用极大加强了对预算执行行为的约束,真正做到了支出必有预算,系统的应用将每笔资金都挂接了预算指标,严控无预算支出,减少了违规违纪现象的发生,用信息化、规范化为预算管理保驾护航。

三、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中存在的问题

(一)系统功能未全面启用

目前,整个预算管理一体化模块已经正常运行,但从细节来看,部分模块的功能尚未启用。例如,会计核算模块虽然早已嵌入了辅助决算功能,但此功能一直未真正使用,无法从日常录入的会计凭证、月报表、年报表中自动取数生成决算报表[4]。与此同时,政府财务报告功能目前也尚未启用,在编制政府财务报告时仍需要财务人员再次翻阅账目查找相应数据。

(二)单位资金未纳入全流程管理

在预算编制模块中,财政资金与单位资金均已进行全口径的预算编制,并纳入预算管理,实现了对单位资金的前期管理。然而,在预算执行中,单位资金管理与财政资金管理相比较薄弱。比如,要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提出用款计划,待审批后方可使用资金指标,但是单位资金则只由单位本身管理,不需要提交用款计划等待审批,资金管理上较为宽松,单位资金支付时不需要经过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进行操作。从预算执行完整性角度上分析,单位资金管理在此项上仍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系统使用分工不明确

因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操作涉及单位的办公室、人事科、业务科室、财务科等多部门,这就涉及分工和权限的问题。例如,在基础信息录入阶段,人员信息的维护需要单位人事科的参与与配合;在项目库录入阶段,需要相关业务科室将完成的任务量、工作目标、项目简介等简单整理;在预算执行阶段,如政府采购执行,则需要办公室人员参与并做好相关工作的记录。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涉及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操作的工作,往往需要财务人员独自完成,由于系统使用分工不明确,甚至由刚进入工作岗位的财务人员负责系统操作,他们对单位预算项目了解不够,填写的项目基本信息往往与实际偏离较大,造成信息的失真,从而导致预算绩效考核不到位。

(四)财务人员对具体功能不了解

全新系统的上线需要一定时间的磨合,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是一个十分庞大的财务系统,涵盖功能全、涉及单位多,这就造成遇到棘手问题时不知如何操作。日常性问题可以通过借鉴其他单位、上级部门的做法,但是当遇到特殊事项、例外情况时,财务人员会略显无力。此时,只能反复询问上级部门和财政相关科室,沟通过程复杂反复,审批流程烦琐耗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优化措施

(一)加大系统开发力度

目前,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大部分功能已经正式启用,但是,仍有部分功能尚待完善。在接下来的工作中,事业单位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完善更多功能。例如,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嵌入单位日常管理所用的办公软件,可以将日常上下班打卡、出差审批、出差报销、事前审批等功能接入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此举可以使工作人员在报销差旅费等其他费用时,可以直接进行电子单据的审核与支付,从而减少大量烦琐的纸质单据签字和审核,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推进电子化、信息化办公进程。

(二)完善单位资金的管理

对于单位资金的管理可以参照财政资金的管理方式,做到从预算编制到预算执行全流程的预算管理一体化操作。在预算编制阶段,事业单位需要将单位资金全面纳入预算编制管理,同时,单位资金也要做好项目绩效目标的编制。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单位资金的政府采购事项也需要在系统中录入采购计划并审批;单位资金支付也需要在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先做资金计划待审批通过后再进行支付操作。此外,事业单位要在单位资金的预算执行环节加大审批力度,这样不仅能够提高预算执行管理的全面性,还能提高单位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对按预算编制内容做好单位资金的使用与监督提供支持。

(三)明确责任,做好分工

首先,一个顺畅工作流程的打造,不仅仅是拥有良好的操作系统就能实现的,更多的是需要使用系统的工作人员相互协调配合。从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设计开始,它的使用和维护就不只是针对单位财务人员,而是涉及单位整体运行的每个科室。这就要求从预算编制的项目立项工作开始,便需要其他科室的参与,需要他们提供材料、业务数据等。其次,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每笔资金的支付也需要相关经办人准备好报销材料,按流程、按制度走完审批流程后方能报销。最后,在项目绩效考核阶段,相关业务科室需要提供日常工作的数据,来辅助完成整个项目的考核工作。所以,为了更好地开展单位的工作,最根本的是需要单位领导高度重视预算管理一体化的分工工作,制定工作内容清单、预算管理一体化操作流程,将责任和分工明确化、制度化。

(四)创建沟通机制,加大对财务人员的培训力度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存在的问题,往往是该系统的直接使用人发现的。他们在系统操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与软件运维单位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目前,已有的沟通方式包括服务热线、微信群,但是以上两种方式的沟通效果还有待提高。软件运维单位可以通过安排专人负责的方式,由一名软件运维人员主要负责几个事业单位,这样不仅使得日常沟通效率得以提高,而且会提高固定客服对事业单位的了解度,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具体更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软件运维单位需要及时将出现的问题整理汇总,并将解决办法进行逐一说明,整理成册后可以通过电子方式发送到各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编制模块、政府采购模块等重要模块需要详细讲解的地方,也可以通过各主管部门组织线下的专题培训,解决财务人员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问题。

针对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使用,可以分阶段做好系统操作的培训工作。实际工作中,可以针对某项任务开展相关培训,也可以针对财务人员高频提出的问题进行培训[5]。将预算的整个体系与预算管理一体化相结合,做到培训目的明确、效果明显。将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每一步都深入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中,不断提高财务人员的工作能力。

五、结语

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的运用,是信息化与财务工作相结合的巨大飞跃,从财务管理的源头到决算的结束,实现了财务管理工作全生命周期的闭环管理。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在财务管理信息化道路上是新的起航,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助力财务工作规范化、科学化。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仍需要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不断完善和开发新的模块,将财务工作运行全轨迹纳入系统中,为单位管理和财务工作发挥更大的作用。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财务人员科室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基于民营企业中财务人员职业道德研究
守纪律讲规矩是财务人员立身守职之本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外派财务人员绩效考核与绩效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