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实施策略

2024-04-26 05:40王小燕
英语教师 2024年5期
关键词:分级文本教材

王小燕 孙 玮

引言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英语学科教学逐渐由语言知识学习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语言学习策略、良好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育部 2022)。在此背景下,阅读对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作用愈加凸显,分级阅读的重要意义也已在国际范围内达成共识,且我国已研制形成符合中小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发展规律的分级阅读体系标准。如何利用有限的课时和作业设计,引导学生开展真正的阅读和意义讨论,实施教材单元主题与分级读物的融合教学,成为提升其英语阅读素养的关键。

一、实施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主题单元融合教学的背景

(一)实施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原因

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指基于单元主题整合教材资源及分级读物,进行有关联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阅读主教材文本之外,完成相匹配的分级读物的阅读,进行更深入的语言接触和运用,提高英语阅读素养。

与教材相比,英语分级读物虽然情境真实,弥补了教材内容的延迟性,但是语言知识安排的系统性弱于教材(吴冬梅 2019)。因此,分级阅读和单元主题融合教学可以实现很好的互补。具体表现为:以教材单元主题规约语言知识的学习范围,提供意义语境,渗透情感价值;以分级读物精准补充教材,培养自主阅读意识,发展英语阅读素养。

(二)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现状

随着《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王蔷、陈则航 2016)的颁布,开展英语分级阅读具备了理论依据,大量学者、教师也对此开展了阅读教学实践探索;同时,在主题意义教学研究领域,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开展主题意义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情境构建和迁移转化具有积极作用。然而,目前对两者进行的单独研究较多,对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研究较少。孙晓慧、王蔷、车蕾等(2020)把分级阅读与主教材的融合教学概括为五个层面,即深入化的文本解读、紧密化的话题融合、结构化的知识融合、层次化的活动融合和合理化的时间融合。这基本成为目前初中英语教材与分级阅读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1.分级读物质量参差不齐

实施初中英语单元主题与分级阅读融合教学,首先要选择恰当的分级读物。有的分级读物侧重单词及句式,有的则更重视内容的广度及深度;教师的个人偏好影响分级读物的选用(李倩云2019)。

2.阅读配套练习不完善

目前的英语分级阅读材料往往并没有完善的配套测评和相关资源,测评内容往往较简单且针对性不强,与教材关联性不强,考查面较窄,难以满足学生自主阅读的学习需要。

3.部分分级读物内容与教材单元主题脱离

部分分级读物内容与教材单元主题在课程内容、阅读素养、词汇量等方面脱离。在内容选取上,大多利用现有文本材料编写而成,未能按照分级标准进行预设,未能经过权威课程专家的指导甄别,给教师的选用造成不便,而教师个体又不具备编写相应的分级课外读物的能力。

4.其他不足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英语分级阅读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明显高于教材,但过于死板的分级操作会限制他们的阅读选择,逻辑缺乏的教学设计会造成分级读物与主教材的脱钩、分离,课时分配和作业安排不当会影响整体教学进度,不全面的评估会扼杀阅读热情。

因此,教师如何根据学生的语言基础选择恰当的分级读物,如何对主题意义与分级读物进行统筹设计,如何在教学模式中提供强有力的“支架”,如何对学生的阅读表现进行评价,成为实施分级阅读与主题融合的关键。

二、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案例

所在课题组在实施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以双语学习报社编辑出版的面向五四学制初中六至九年级阅读专刊《快乐阅读》作为分级读物。该读物配合教材单元主题,每学期三册共18 个单元,其中8 个单元与教材单元主题配套,另外10 个单元根据学生生命成长规律对教材进行充实和丰富,可以配合教学进度,分级融合使用。

(一)深挖《快乐阅读》文本内容与单元主题的融合点,合理进行课时安排、阅读模式、教学设计,提高分级阅读文本的实用性

1.课型的融合

教材与分级阅读材料融合教学可以体现在新授课、复习课等课型中。例如,在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 Section A 听说课学习制作香蕉奶昔的过程后,当堂阅读《快乐阅读》第4 期Unit 4 Passage 1 Fruit salad。教师让学生迁移练习顺序词的使用,既接触了新的语言内容,又复现了教材主要内容,提升了语用能力。再如,在鲁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Unit 4 语法课中,教师将分级阅读材料改编为与新授内容相关联的语法填空,提高了学生的语篇能力和语法应用能力。

总之,教师可根据课型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分级阅读材料作为教学的补充,在关注语言形式的同时,注重分级阅读材料蕴含的主题意义,丰富学生对知识结构的建构(李奕奕 2020)。

2.环节的融合

基于教学内容安排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同一堂课中,教材与分级阅读材料可以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效融合,从而实现学生语言和认知的共同发展。

融合教学要站在单元整体视角下,挖掘单元教学主题,重构单元文本。以鲁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为例,单元主题为“景点介绍”。Section B 2b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一文与《快乐 阅 读》Passage 2 Pingyao,an ancient county in China 主题相契合,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教材文本时将其作为延伸材料,开阔他们的视野,培养其思维品质。现就本单元主题与分级阅读融合教学列举两种方案的实施策略:

方案一:将平遥古城文本内容配合图片或视频制作成短视频,导入关于新加坡的文本内容。学生读后对比两地并选择,陈述原因,培养辩证思维和表达能力。

导入:播放平遥古城视频

T:Do you like Pingyao? Why? Is there any modern characteristic in Pingyao? Now let’s visit a modern country together. Who can tell me what the country is?

阅读后对比选择:

T:Do you like Singapore?Why?If you are asked to choose a city to visit from Singapore and Pingyao,which city will you choose?Why?

方案二:将平遥古城作为课后延伸阅读部分,通过表格(见下表)让学生了解文章细节内容。

Post-reading:

T:Singapore is such a worth-visiting country.In our country,there are also many worth-visiting places.Now let’s move into a county —Pingyao.Compare:

Place Location One great thing about the place Singapore Pingyao

在融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在单元设计的开头或结尾插入符合单元主题的阅读文本,挖掘两者的共通之处,也可在阅读中进行对比阅读。在开头插入分级阅读文本,能让学生初步感知单元主题,预先在语篇中学习词汇,激发阅读兴趣;在结尾插入分级阅读文本,能让学生在理解单元主题的情况下进一步升华情感,把单元主题延伸到实际生活中(高媛媛 2021)。在阅读模式的构建中,课题组采用整体阅读与部分精读的阅读模式,让学生的延伸阅读既有单元主题大思维,又有细节的深入挖掘。

(二)拓展《快乐阅读》的内容及作业设计,与单元主题相契合,提升学生阅读素养

补充与单元主题相契合的文本,能够使单元主题更充实。教师在教材框架下进行教学设计容易出现语篇不完整、教学设计衔接不够自然等问题,会导致学生在理解整个单元内容时出现断层,无法在大脑中形成完整的循环。但是,教师在受制于有限的课时,无法独立实现文本阅读教学时,可把相关阅读素材放到课后供学生自主阅读。学生在主题意义下阅读,不仅能提高语言知识的复现率,而且能在图文并茂的阅读环境下提高阅读兴趣(张丽宁 2021)。

针对《快乐阅读》课后拓展简单化或与单元主题融合点单一化的缺点,可依据单元主题,从阅读素养、词汇量等方面进行课后拓展的优化与补充。例如,《快乐阅读》第2 期Unit 8 Passage 2 中提供的生词表不能有效扫除学生理解文章的障碍,因此教师通过设计上下文判断词义提高他们的推测能力,帮助其更好地理解文章。

(三)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提高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有效的评价机制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提高阅读效果。在融合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的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分级阅读、多维评价的方式。

1.指导阅读策略,教师综合评价

在融合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大量自主阅读的机会,并有效指导阅读策略,在他们有针对性地阅读的同时给予合理、及时、有效的评价,使其获得积极的学习反馈。

2.开展阅读讨论,学生相互评价

在初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的评价只是学生学习的一部分,家长及同伴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也有重要作用。在学生互评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他们,充分挖掘他们的潜力,有效调动其主动性。学生通过讨论,探讨文本主题意义,产生思维的碰撞。

3.重视阅读反思,学生自我评价

自我评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在融合教学时,教师要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给予学生心理暗示,对他们的认知能力进行有效培养,让其在阅读时建立自信,明确目标,发挥自我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单元主题与分级阅读融合教学实施策略

(一)建构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模式

初中英语教材是以明确主题进行有机串联、延伸和发展的知识体系,是以单元为主线链接的内容集合,而单元主题是教材不同板块的核心点。教师要抓住教材中的核心关键点,明确主题和支线的关系(杨平平 202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不同信息,思考如何整合信息并与分级阅读材料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对内容的合理选取与结合,教师进一步、多层次地丰富教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1.主题导入,激活思维,信息链接

仍以鲁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上)Unit 7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B 2b Singapore—a place you will never forget 与《快乐阅读》Passage 2 Pingyao,an ancient county in China 融合方案二为例,教师以新加坡短视频导入,引导学生了解新加坡并激活已学知识:“Do you like Singapore? What do you know about Singapore?”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使其形成信息链接,进入教材语篇的学习。同时,调动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活跃他们的思维,为接下来深层次阅读作铺垫。

2.主题沉浸,深入探究,建构主题

在导入活动后,学生自然地被引入新的主教材文本。教师设置1—2 个略读问题帮助学生构建文本内容和结构框架。接下来,教师设计层层紧扣的问题,引导学生细读并理解语篇信息。

(1)教师询问:“What is the key word of each paragraph?”学生通过快读整体理解语篇信息,明确各段落主要信息;

(2)教师根据答案引导学生梳理结构,然后细读每一段,并追问:

Where is Singapore?

What languages do people speak in Singapore?

What kinds of food can we eat in Singapore?

What is the best time to watch animals?Why?

Why is the temperature almost the same all year round?

W 特殊疑问句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其理清语篇脉络,将抽象知识具体化、体系化。

(3)通过上述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拓展思维,自主建构思维导图(见图1)。之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What other reasons will you consider if you plan to travel to some place?”

图1

在文本主体部分,教师设计寻读和细读任务,让学生抓取重要信息。通过信息归纳,学生对主要内容形成框架,了解旅游前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及从哪些方面谈论城市。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思考“去旅游还需考虑哪些因素?”,进一步以问促思,使其对教材语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究,深度挖掘语篇信息,丰富对主题意义的认识。

3.主题融合,延伸拓展

在读后语言运用环节,教师引导学生用同样的阅读策略,完成分级阅读材料的阅读任务。T:Singapore is such a worth-visiting country. In our country,there are also many worth-visiting places.

教师呈现平遥古城的图片,并提问:“Can you guess which county it is? Now,let’s move into a county—Pingyao.”教师让学生通过快读,回答问题:“Where is Pingyao located?”接着,教师让学生细读并完成思维导图(见图2)。

图2

基于主题意义探究的英语阅读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发现的过程,是遵循认知规律从表层信息走向深度学习的过程。在本环节,教师通过同一主题的语篇阅读,再次实现教材与分级阅读材料的联结。在此基础上,教师使用同样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思维导图的框架感,使其形成对文章整体的把握,丰富对谈论城市的认知。

4.主题升华,培养情操

学生利用从文本中获取的语言进行信息表达和主题升华,有助于形成深层认知。

T:If you have a chance to travel,which place will you choose,Singapore or Pingyao?

在本环节,教师充分进行基于教材和主题的分析,实现了描述城市和根据哪些因素选择旅游城市的主题意义的两次建构,找准了主题意义的落脚点。在主题意义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带着已有的内化知识和被激活的知识、经验,在语篇阅读和语言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发展与主题相关的主动思维,提升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二)形成基于单元主题,关联多维的多元化评价体系

1.基于单元主题内容的基础性评价——知

本评价着眼学生对单元语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英语教学中“知”的评价。重点考查学生的英语学习基础,如重点单词和句式的掌握、前后知识的联结、教材及分级阅读材料的理解等,通过测评笔答的方式进行,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提升的关键性评价,不可或缺。

2.形成基于价值取向的拓展性评价——德

该评价方式建立在单元主题的建构与理解之上,涵盖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家国情怀等方面,为英语教学中“德”的评价,指向“培养什么样的人”,主要通过课程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属于过程性评价,贯穿阅读教学始终。

3. 形成以阅读素养提升为标准的能力性评价——能

能力性评价的核心是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学生能够在感知、体验、积累中提高阅读素养,形成和发展语言能力,是评价体系中“能”的评价。重点考查方向是学生能否在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品质,能否举一反三,以及发挥英语学科工具性、实践性的作用。

结语

实施初中英语分级阅读与单元主题融合教学,对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及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问题参与指向主题意义的探究性学习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学习能力等学科核心素养;积极、有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能不断激励学生向善向优发展。

猜你喜欢
分级文本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分级诊疗路难行?
分级诊疗的“分”与“整”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分级诊疗的强、引、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