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联合黄龙汤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

2024-04-26 07:30
光明中医 2024年7期
关键词:黄龙胃肠功能电针

杨 闯

脓毒症是因创伤或感染引起的全身反应失调,进而诱发的多脏器功能衰竭,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统计2019年全球有1370万人因脓毒症死亡[1],在中国2017年—2019年,每年有480~610万脓毒症患者[2]。脓毒症可累及肺、肾、脑、肝脏、胃肠等多器官功能障碍,胃肠道损伤是最常见的器官损伤之一,在早期既可引起胃肠道组织细胞充血水肿、通透性增加,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引起机体脓毒症,同时机体自身又可加重胃肠道的功能损害。目前现代医学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多采用抑酸、抗炎、促进胃肠蠕动和保护胃肠黏膜等,对于减轻胃肠功能损伤疗效欠佳,中医治疗该病优势显著,笔者应用电针联合黄龙汤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3月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收入重症医学科的70例脓毒症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50~75岁,平均(61.3±1.5)岁;合并症:冠心病:8例,高血压病:9例,糖尿病:7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51~76岁,平均(61.8±1.2)岁;合并症:冠心病:7例,高血压病:11例,糖尿病:6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脓毒症诊断标准参照《中国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急诊治疗指南(2018)》[3]的诊断标准,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损伤参照欧洲胃肠急性胃肠损伤指南[4],中医诊断标准:参照《脓毒症中西医结合诊治专家共识》[5]中关于“阳明腑实证”标准。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急性胃肠功能障碍(AGI)分级为I~III级;③年龄18~76岁;④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知晓治疗方案;⑤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

1.4 排除标准①有胃肠道的原发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等;②胃肠道恶性肿瘤;③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④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及精神病;⑤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1.5 方法2组患者均予以西医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抗休克、多脏器支持、抑酸、保护胃肠黏膜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电针联合黄龙汤鼻饲或者口服。黄龙汤由大黄6 g,芒硝3 g,厚朴10 g,枳实6 g,当归9 g,党参12 g,甘草5 g组成,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中药房熬制,早晚各1次温服。电针选穴为足三里、天枢、中脘、上巨虚、下脘、内关。所有操作穴区均以75%酒精常规消毒2次,电针频率选疏密波,留针30 min,以 10 d 为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①APACHE II评分、AGI评分: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测定。②炎性因子水平: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0天测定PCT、hs-CRP、IL-6水平。③临床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6]制定,显效:正常排便排气,患者几乎无腹胀、腹痛及恶心呕吐,测得肠鸣音4~6次/min,胃内容物≤70 ml;有效:排便排气大致正常,肠鸣音2~4次/min,腹胀、腹痛及恶心呕吐明显减轻,胃内容物量在70~120 ml;无效:排气排便较前稍好转或基本无好转,肠鸣音<2次/min,腹胀、腹痛及恶心呕吐较前稍好转或基本无好转,胃内容物量在120 ml以上。

2 结果

2.1 APACHE II评分及AGI评分治疗前,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AG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AGI评分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APACHE II评分 AGI评分比较 (分,

2.2 炎性因子水平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PCT、hs-CRP、IL-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前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PCT、hs-CR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例,

2.3 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脓毒症病因病机复杂,是导致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引起多脏器功能损伤,而胃肠道是常见的器官损伤。脓毒症引起的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最初表现为胃肠黏膜屏障受损,胃肠道内存有大量的细菌及内毒素,生理状态下处于平衡状态,一旦经过脓毒症炎症打击,交感神经兴奋,全身血流应激重分布,使胃肠道黏膜缺血缺氧致屏障功能受损,释放大量内毒素,影响胃肠道蠕动致胃肠功能障碍,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胃内容物增加等[7,8]。西医对于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首先在原发病治疗上,先明确病因积极控制感染,早期进行目标液体复苏,促进胃肠道血液供应,改善微循环,积极改善缺血缺氧状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腹腔灌注压力,防止胃肠道功能进一步恶化[9,10]。其次是应用不同种类的胃肠道黏膜保护剂,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米索前列醇、思密达等药物,思密达不仅能高效的保护胃黏膜,还能保护厌氧菌纠正胃肠道菌群紊乱的作用。而胃肠动力功能障碍则是主要的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甚至便秘很常见。促动力药物具有增强胃肠动力作用,包括多巴胺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M受体阻断剂等,其次部分微生态制剂在调节肠道菌群上有一定的作用[11,12],但总体疗效甚微。

中医无“脓毒症”这一病名,其症状大致与中医中“伤寒、温病”相似,胃肠道功能障碍属于“胃痞、腹胀”范畴。早在《黄帝内经》就提出“外邪”概念,并对其作了相关阐述,“虚邪之中人也,洒淅动形……寒与热相搏……寒胜其热,则骨疼肉枯,热胜其寒,则烂肉腐肌为脓”[13],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病因病机复杂,大致可归为外因、内因,外因包括外感六邪、瘴气戾气等;内因为正气不足,邪盛正衰。中医治疗包括内治法和外治法,内治法以健脾调气、通腑泻下、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而以健脾调气和通腑泻下常用,以四君子汤[14]和承气汤类[15,16]方剂为主。外治法包括针灸、拔罐、推拿等,针灸以经络理论为指导原则,通过对局部及全身作用,发挥良性、双向调节作用,在调节胃肠道功能上具有明显的优势作用,可显著改善胃肠道功能,缓解脓毒症病情。

本研究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电针联合黄龙汤鼻饲或者口服,研究发现治疗组治疗后炎性因子PCT和hs-CRP、APACHE II评分及AGI评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有效率高于对照组。黄龙汤以大承气汤为主,佐以当归、党参益气活血,甘草调和诸药,大承气汤[17]可泻热攻结、破气消满,合当归、党参顾胃气,护胃阴,全方共奏益气活血、通腑攻下之功效,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缓急患者胃肠道症状。电针取穴为足三里、天枢、中脘、上巨虚、下脘、内关[18],足三里、上巨虚、天枢取穴自足阳明胃经,足三里为胃之下合穴,天枢为大肠募穴,上巨虚为大肠之下合穴,中脘、下脘取穴自任脉,内关为手厥阴心包经之络穴、八脉交会穴,《黄帝内经》言:“合治内腑”[13],诸穴合用,灸之可调节胃肠道功能,共奏理气健脾、通腑泻浊之功效。电针联合黄龙汤可促进胃肠道蠕动,保护胃肠黏膜,缓解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症状,降低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有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黄龙胃肠功能电针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等价转化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特约撰稿专家 黄龙光 编审
黄龙河川道
黄龙核桃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