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2024-04-27 08:24曾国文
数理天地(高中版) 2024年7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曾国文

【摘  要】  时代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在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日益重要的今天,教育工作者要持续不断探索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保证学生学习成效.大单元教学模式基于课程逻辑,融合归纳、整合等方式,是具有结构性和系统性的教学模式.高中数学教学融合大单元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知识更有条理性,扩展课堂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归纳数学知识系统,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整体思维的构建,推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本文在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进行研究.

【关键词】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课程改革是基于时代要求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是当前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重视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的唯成绩论,在教学过程中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综合学生的理论知识教学和整合思维等核心素养培育,通过大单元教学策略,以整合构建的课堂教学,促进学生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有效梳理课堂所学知识内容,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巩固数学基础,形成数学思维.

1  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顺应时代进行的,基本要求是改变传统教学中应试教育思想和唯成绩论,加强对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视.新课程改革下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结合系统化、模块化的思维来进行大单元教学,明确每一个“大单元”的主题,从大单元的主题出发,按照大单元数学知识的逻辑性进行教学目标、教学顺序、教学活动、教学任务、教学评价等确定,明确教学重点,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科学进行教学,通过条理化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模块化的数学知识脉络,促进学生思考,进而引导学生串联单元模块进行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构建.

2  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的积极作用

2.1  能够实际地辅助核心素养的培育

學生整合性思维的构建是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之一,大单元教学是基于知识教学的整体性而言的,符合当前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在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结构化调整,通过前后知识的联系进行课堂内容的编排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数学知识体系,促进学生数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实际性地促进学生数学整合思维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2.2  创设课堂教学的沉浸式教学氛围

高中数学的大单元教学实施其实也是教学大情境的构建,因为在大单元教学中教师需要给每一次教学确定课堂主题,课堂主题的确定促进课堂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确定,也是教学内容的总概括,代表教学内容的共同点,教学过程中能够自然地形成当前主题下的教学“大情境”,学生学习的是具有联系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沉浸式教学氛围中进行高效的联系性的学习,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归纳总结,构建整体化的数学知识体系.

2.3  强化学生所学数学知识实践运用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需要摒弃传统教学的应试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中融入思考,不仅能够记忆知识内容,还要实际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学生的学习不是分裂的过程,数学教材知识的前后编排也是有联系的,大单元教学强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体现在学生完整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后知识调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

3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3.1  深度分析数学内容,调整优化课堂结构

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强调教学的整体性和联系性,大单元教学方式应运而生.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大单元教学策略,教师首先要对所有高中数学知识内容进行整合,结合教材单元内容或者数学理论知识逻辑脉络进行梳理,调整优化课堂结构,系统整理课堂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将知识点进行串联,同时要注意不同年级教学知识内容的联系,更符合大单元教学的理念,也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温故知新.

例如  以高中数学“函数”为主题进行大单元教学,首先,教师可以基于学期教学内容整合教材中的有关函数的教学章节,如在高一数学必修一课本中有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都是有关于函数的知识教学;其次,教师要基于“函数”知识内容总结规律,整合这几章函数知识之间的教学联系,开展高效的大单元教学.如总结各种函数的教学内容,不难发现函数的一般教学脉络是具体实例→定义→图象→性质,复杂的函数也能够基于基本初等函数的学习过程进行理解,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案确定时要基于整合化的思维,课前导入时可以适当引导学生归纳函数的学习规律,促进学生整体化、联系化学习思维的培养.最后,教师在具体函数的教学中也要注意数学教学内容分析,基于大单元教学进行教学结构调整.如三角函数的概念、诱导公式、三角恒等变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演绎推导的形式进行教学,而演绎推导的过程也是大单元思想的体现,教师要着重推导过程中整体代换及换元的思想的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进而保证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育的效果.

3.2  系统构建教学目标,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引导,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教学目标也因此而变,包含了学生的知识培养要求和素质素养培育要求.而大单元教学是整体化的教学,是教学内容的整理和归纳的体现,与教学目标设计相关联,所以教师在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系统构建教学目标,从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出发,提高整体教学效果.

例如  在“空间几何体”中“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的相关知识教学中,首先教师要根据教学知识内容进行总单元教学目标的设计,这一宏观的教学目标设计可以从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认知形成和有关空间几何体知识的体系构建出发,通过教学过渡到学生空间思维的构建,深入学生积极学习态度和良好学习习惯等的培养.其次是分课时的教学目标的设计,如“点、直线、平面”三者之间两两有关联,关联有性质、特点的教学,教师分课时教学时可以基于先易后难的逻辑,教学目标的设计也是从基本空间几何认知的基本知识教学到空间几何体中点线面的关系等相关知识、证明方法及依据的教学,如平行到垂直的教学目标设计,层层递进式的教学让学生能够从易到难有效学习.最后教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科学性,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设定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

2.3  整合联系前后知识,系统构建串联课堂

大单元教学的前提是知识的系统化.想要让高中数学学科大单元教学更具有效性,其不仅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当前学生已经形成的数学知识结构体系,根据学生课堂学习的需要来合理地设计教学的内容,同时还需要将当前所学的内容和接下来所学的一些知识点进行联系,有针对性地来进行授课,从而在整合前后知识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完善其知识结构体系.

例如  在主题是“三角函数”的大单元教学中,联系前后知识构建串联课堂,首先教师要从“函数”出发,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教师可以将必修一中基本的集合和函数的概念进行复习讲解,同时这也可以是一种课堂导入,让学生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其次是本堂课知识的讲解,教师可以采取知识内部结构相联系的方式,如以三角函数单位圆的定义为基础,推导出象限角的三角函数符号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及同角的基本关系,利用单位圆的轴对称,中心对称以及旋转对称又可以推导出诱导公式及差角的余弦公式,利用方法便又可以将和差角公式以及倍角公式推导出来,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进行出公式群.最后是以后知识教学的铺垫,如之后有关三角函数知识的教学是关于“三角恒等变换”的知识,教师可以借助例题进行预先式的引入,前后衔接式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成长.

2.4  合理创设问题情境,促进学生积极学习

大单元教学同时也是教学“大情境”的创设,所以在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教学情境的促进作用.其中大单元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对于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问题提出是思考的引导,思考促进学生回想所学数学知识,促进学生学习,同时问题情境的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探索提高,主动学习和思考,利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

例如  在选择性必修第二册第四章“数列”的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进行大单元教学,首先,教师要注意主题的出发点,数列的教学可以涉及多个情景的教学,但是要注意不能离题,如古罗马数字的数列、图示类别的数列.其次是问题情境,在进行基础知识教学后,可以提问“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区别是什么?”等等.最后是大单元教学思路下的问题情境促进教学,教师设置问题串来营造探知情境,让学生在一个一个的问题中寻找数列相关知识.同时就是还可以以生活情境的融入来构建观察、联想的教学情境,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2.5  大单元教学设计的评价和反思       教學评价与反馈是教学过程的最后一步,但也是学生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一步.在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中,教师在教学评价和反馈中融入整体思路,首先进行教学设计的系统反思,教师要注意课堂观察,总结教学效果,其次是在具体课后任务的评价中,教师要注意区分教学中评价的重点,还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实际调整.

例如  在“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课后习题的教学评价和反馈中,首先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把握,从大单元教学的主旨出发,是对学生知识学习和理解的程度,这一点教师可以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进行,也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复习所学知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是由教师进行评控,但是要注意客观标准的设立.其次是课后习题的评价和反馈,独立练习和综合习题练习,对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进行检验,大单元教学思路表明就是要注意的是学生在这一课时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区别于计算失误之类的基础评价,两者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都很重要,但是教师评价要有所侧重或者是分开进行反馈,这样能够更好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反馈促进.最后教师要基于课后习题的评价促进学生课后学习的巩固,这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教学评价与反馈的作用来促进学生主动地探究,如评语“这一部分的学习效果很好,期待你在下一次的学习中更好地学习”,而且其中的主题可以是相关联内容的联系,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3  结语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教学需求,能够有效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在大单元教学策略应用过程中要注意教学理念的更新和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应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同时也可以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大单元教学,让大单元教学更具效果.教师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良好的课堂氛围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促进学生整体化数学思维的建构,提升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柳海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单元教学设计实践研究[J].福建教育研究, 2023(3):3-4.

[2]敬晓萍.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数学"大单元教学"有效性研究——以人教A版必修五数列章节教学为例[J].教育科学论坛, 2022(34):4.

[3]顾芳芳.数学核心素养下的大单元结构化教学设计——以"平面向量单元复习课"为例[J].中学数学:高中版, 2022(2):2.

[4]张广平.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研究[C]//中学教育科研学术成果集(2020年第二季度).2020.

[5]李丽.大概念视角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 数理化解题研究,2023(9):35-37.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