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学习任务群,语文课堂“促”渐进

2024-04-28 16:10钱雪娟
小学阅读指南·高年级版 2024年4期
关键词:鲁迅语文课堂基础

钱雪娟

当前,语文课堂分为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教师可以根据各年级知识的侧重点合理调整学习任务群。在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运用和渗透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群内容,形成渐进性和规范性的教学模式。

一、教学优化,精准梳理任务群

在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理念下,为了确保单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学模式基础上梳理学习任务群,形成一套完善的教学框架,为语文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1.基础层次:明晰基本元素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主要以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为核心。对于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教师需要帮助他们运用不同的方式识字,并且掌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合理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与梳理的方法,提高其语文素养,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发展层次:强化课堂思考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以实用性、思辨性阅读与输出为核心,同时对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和书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实现延伸性阅读与输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拓展层次:推进课堂延伸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主要以延伸阅读、整本书阅读以及跨学科学习为核心,旨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上实现延伸。在这一阶段,教师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结合单元主题教学,拓宽学生对单元主题的全面认知,为语文课堂的全面发展助力。

二、课堂认知,基础教学奠根基

在小学高年级的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的渗透中,教师需要采用不同于中、低年级的识字方式,利用高效的语言文字积累方法,培养学生的梳理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1.语篇阅读,自主探讨

针对高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可以尝试采用语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并通过探讨交流的方式进一步对课文的基本内容进行探究与学习。

以《好的故事》一課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分组阅读课文,找到生字词,结合前后文内容推断生字词的意思,自主探究生字词的含义。例如,在学习“泼剌奔迸”这个词时,学生结合“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的画面进行想象,掌握这个词的基本含义。通过分组讨论,教师以旁观者和引导者的身份观察学生在语篇阅读中的表现,引导他们在交流与思考中掌握课文的生字词,深化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强化学生的语言能力。

2.语言积累,模拟应用

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提炼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句,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例如,在《好的故事》一课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凡是我所经过的河,都是如此。”这段内容进行提炼,并根据段落中的优美语句自主进行二次创作。这样,学生可以在创作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语句运用模式,更好地掌握作者的语言技巧。

三、进阶探究,课堂内化优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以教材为基础并进行拓展延伸,则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和单元主题,从而高效地实现语文课堂知识的内化,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

1.深入学习,推进全面认知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学阅读任务群”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阅读和欣赏革命领袖、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感受其伟大的精神世界与人格力量”的指导精神下实现教学目标。

例如,在学习《好的故事》一文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结合鲁迅先生的《孔乙己》《狂人日记》等短篇小说,引导学生进行延伸阅读。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鲁迅先生在文章创作中所表达的情感。同时,教师可以展示当时文学初创的特点,让学生了解这篇课文的创作时代背景,由此帮助学生更加精准地理解鲁迅先生创作的初衷。

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就课文的意义以及鲁迅先生创作的想法进行推测与分享。通过讲述与评析,学生可以在交流中逐步内化与输出学习内容。

2.思辨输出,推进知识调度

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思辨环节,帮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例如,在学习《好的故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趣味辩论赛”活动,以“鲁迅的文章是对当时社会的推进还是批判”为核心议题,鼓励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辩论。

这样的活动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还能让他们在辩论中提高思辨能力,更好地理解当时的文化背景。

四、课堂延伸,多元结合形成果

拓展型学习任务群是单篇教学开展过程中的重要延伸,其在原有课文的基础上实现阅读计划与实践的延伸。通过这种方式,教师可以实现丰富学生精神世界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课文对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促进作用。

1.延伸阅读,定期分享

为了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中的家国情怀与爱国精神,教师需要在日常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延伸性的阅读引导。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学生对单元课堂内容的进阶认知。

例如,在完成了《好的故事》一文的学习以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阅读鲁迅的作品,如,《朝花夕拾》《阿Q正传》《呐喊》等。通过阅读不同作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鲁迅先生的作品的价值。此外,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定期就整本书阅读成果进行分享,帮助学生在阅读与输出的过程中深化对整本书阅读的理解。

2.学科联动,多元拓展

跨学科学习是一种以语文实践为核心的学习方式,它将语文课堂与其他学科融合,帮助学生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认知。

例如,在学习《好的故事》一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与美术学科联动,鼓励学生在深入阅读的基础上,绘制课文所呈现的画面,让学生能够借助直观的图画来表达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在和道德与法治课堂的联动中,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内容和鲁迅先生对国家的贡献,创设道德与法治演讲环节,帮助学生巩固自身的家国情怀和价值观,从而强化和丰富语文课堂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现语文课堂学习的有效延伸。

综上所述,学习任务群主要分为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三类。本文以《好的故事》一课为核心,对基础型、发展型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的渗透途径进行了实践探究,旨在探索一种具有渐进性和规范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语文单篇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鲁迅语文课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鲁迅,好可爱一爹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鲁迅《自嘲》句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