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式视角下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能力的策略
——以“诚实守信”教学为例

2024-04-29 16:40蒋美玲
新课程 2024年2期
关键词:体验式诚信案例

文| 蒋美玲

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和体验来获得知识和技能。以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第三框“诚实守信”为例,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模拟的真实环境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实践应用;注重细节的把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价值观。总之,体验式教学在培养初中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一、体验式教学设计理念

本设计的思路是“创设情境—引导探究—体验感悟—拓展升华—创新实践”。

第一部分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主题。第二部分以问题为导向,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重点探究“道德与法治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第三部分通过体验感悟,让学生在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活动中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第四部分是拓展升华,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一步拓展思维,提升对道德与法治的认知水平。第五部分是创新实践,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设计与道德与法治相关的实践活动,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交流。

通过这种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使学生在体验式教学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材分析

初中道德与法治主要介绍了个人品德、家庭伦理、社会公德、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从体验式教学的视角出发,教材中的案例和情境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和理解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三、学情分析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着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但是,由于年龄较小,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某些抽象的概念和理论仍存在理解上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体验式教学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诚信做人做事的美好,认同诚信对个人、企业、社会及国家的重要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治认同)

2.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在社会生活中失信对个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提高辨别能力,逐步形成自觉按照社会要求规范自己活动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学会运用诚信的智慧。(责任意识)

3.通过本框学习,树立诚信为荣、失信为耻的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社会成员。(道德修养)

五、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诚信无价。

2.难点:践行诚信的做法。

六、教学工具及资源

多媒体设备、案例材料、角色扮演道具等。这些工具和资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实施体验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教学基本环节

情境导入→引导探究→体验感悟→拓展升华→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八、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准备工作:教师在课前准备一个关于道德与法治的视频,视频内容可涵盖社会热点问题,如老人跌倒后是否应该扶起、网络言论的边界等。

2.课堂引导:教师在课堂上播放视频,并在播放前向学生简要介绍视频的主题,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视频播放完毕后,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与法治问题,例如:“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吗?你们又是如何解决的?”

3.故事讲述:教师引入一个关于两个好朋友的故事,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互相承诺绝不背叛对方。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中一个朋友面临巨大的诱惑,开始犹豫是否要违背自己的诺言。教师通过生动的讲述,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4.内容引申:教师讲述完故事后,可以提出一些引导性问题,如:“如果你是故事中的人物,你会怎么选择?为什么?”通过问题讨论,激发学生对诚信问题的深入思考。

5.课程导入: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观点后,自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本节课的主题——“诚实守信”,并向学生阐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意义。

通过以上情境导入环节的实施,学生能够在生动的故事和实际问题的引导下对诚信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的课程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探究

1.步骤一:激活学生的前知

教师引导: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以前学过的有关诚信的知识,思考:什么是诚信?为什么它对我们如此重要?

学生回答: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不撒谎、不欺骗。诚信对我们很重要,因为它是我们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建立信任和友谊的基础。

2.步骤二:教学策略的匹配

教师安排: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分享身边关于诚信的故事,并思考这些故事有什么启示。

学生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一个关于企业因为坚持诚信经营而赢得消费者信任的故事,说明诚信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3.步骤三:讲解相关知识

教师讲解:通过分享个人或企业因缺乏诚信而遭受损失的案例,以及因坚守诚信而获得成功的案例,使学生更加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同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诚信的价值。

通过以上引导探究环节的实施,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案例来深入理解诚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和道德观念。

(三)体验感悟

1.角色扮演活动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律师、法官等角色,解决涉及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相关问题,如处理合同纠纷、侵权案件等。

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角色的职责和决策过程,感受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

2.分享与评价

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和感受,如面对道德困境时的抉择、法律规则的重要性等。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提问:“你们在活动中有什么感受?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3.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诚信企业或机构,了解他们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

通过实地考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诚信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加深对诚信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以上体验活动的设计,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深入理解诚信的意义和价值,培养深度学习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求,进一步丰富和调整体验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四)拓展升华

1.案例分析

教师呈现一起涉及网络暴力的真实案件,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从法律和道德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其深度学习能力。

提问:这个案例中涉及哪些法律和道德问题?你们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2.小组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主题讨论,如“诚信的重要性”“如何在生活中践行诚信”等。

学生在小组内自由发表观点和感悟,倾听他人的观点,共同探讨问题的本质。

通过拓展升华环节,学生可以从真实案例中深入理解诚信的内涵和意义,培养深度学习能力。

(五)总结归纳

1.内容回顾

学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哪些知识?你们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知识?

2.评价与反馈

教师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教师提问:你们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中的表现如何?你们有什么收获和感受?

3.知识应用

教师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如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诚信问题及解决方法。

通过以上总结归纳环节的实施,学生能够对本节课的诚信内容进行回顾和强化,理解诚信的内涵、意义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应用。

(六)布置作业

1.实践活动设计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选择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2.日常生活关注

教师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道德与法治现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教师建议学生多关注新闻媒体和社会事件,了解社会动态和法律法规的变化。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践行道德与法治原则,如遵守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利、倡导公正公平等。

3.拓展延伸作业

(1)学生记录一周内自己践行诚信的行为。

(2)与家人、朋友共同探讨如何在生活中更好地践行诚信。

通过作业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性作业和与他人讨论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诚信的理解,并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诚信原则。

九、案例反思

在培养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深度学习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我注重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情境,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课程内容分为两个主要模块,即“社会道德规范的实践”和“个人品德培养的体验”。在第一个模块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通过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道德与法治的内涵。在第二个模块中,我采用独立探索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结合自身经历,分享生活中遇到的道德与法治问题,并进行讨论和分析。我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道德与法治的实际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和思考。

通过这次教学实践,我深刻认识到体验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今后,我将继续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猜你喜欢
体验式诚信案例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体验式教学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体验式作文教学之我见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除法竖式的体验式学习
体验式学习,让快乐充盈高中地理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