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

2024-04-29 19:07胡芳霞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4年2期
关键词:压丸鹦鹉热衣原体

胡芳霞, 张 艳

(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 呼吸内科, 北京, 100026)

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是一种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鹦鹉热衣原体是一种革兰阴性细菌,主要寄生在宠物鸟类(如孔雀、鹦鹉、鸽子等)的组织、血液及粪便中。人与病禽类直接接触或吸入病禽的粪便、灰尘、鼻腔分泌物等可引起疾病,但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较少。鹦鹉热衣原体肺炎的临床上表现与流感症状相似,如头晕、头痛、乏力、咽痛,严重时可导致呼吸衰竭、脓毒症、感染性休克、肺栓塞,甚至危及生命。该病潜伏期一般为5~14 d,病情通常持续1~2 个星期,严重者可能延长至4~5个星期[1],具有较高的致死率。科室于2023年5月30日收治1例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以及精心的护理,患者于6月16日病情好转出院,现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66 岁,主因“发热、咳嗽8 天”于2023 年5 月30 日收入科。患者8 d 前受凉后出现发热、伴恶寒、咳嗽、白痰不易咳出、周身疼痛、乏力、爬小坡时出现气短等症状,4 d 前化验示淋巴细胞绝对值下降,C 反应蛋白升高。刻下症:发热,体温39.4℃,恶寒、咳嗽、咯白痰、活动后气短、周身疼痛、乏力、纳差、眠差、小便不畅、大便1次/d。既往史:2型糖尿病史;冠心病史;抑郁症病史1 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病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体温(T) 39.4℃,脉搏(P)100次/min,呼吸(R)21 次/min,血压(BP)109/64 mm Hg;神志清楚,精神弱;双肺呼吸音粗,右肺可闻及大量湿哆音;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腹软,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中医望闻切诊:少神,面色少华,体形偏瘦,体态自如;言清语利,语声正常,呼吸平稳,未闻及异味;舌质淡暗,苔白腻,无齿痕,脉滑数。

2023 年5 月27 日发热门诊胸部CT 示:双肺支气管炎改变,右肺上叶肺大疱;入院急查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0.58×109/L,C-反应蛋白260 mg/L,血清淀粉样蛋白A516.47 mg/L,白介素688.63 pg/mL;8种呼吸道病原体IgM 抗体检测:流感病毒A 型IgM 抗体阳性,呼吸道合胞病毒IgM 抗体阳性;2023 年6月3 日灌洗液NGS 提示鹦鹉热衣原体,序列数499。中医诊断:风温病,邪在肺卫;西医诊断:肺炎,抑郁状态。

患者入院后给予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护理,心电监护,氧气吸入,监测血糖[2]。中医调护:以避风寒、调饮食、畅情志、适运动为主;给予耳穴压丸调理脏腑、穴位贴敷止咳;中医治疗以疏风散寒为原则,给予麻黄汤加减中药颗粒。西医给予抗感染、化痰、退热、降糖、降脂等治疗。经干预后,患者体温正常,咳嗽、气短好转,痰量减少,于2023年6月16日病情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护理人员采用Barthel指数量表评估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包括如厕、控制大便、控制小便、修饰、穿衣、洗澡、进食、上下楼梯、平地行走、床椅转移等方面,每一类别可分为:完全独立、需要部分帮助、需要极大帮助、完全依赖。量表最高分100分,最低分为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本病例Barthel评分为80分,属于轻度功能障碍。

2.2 护理措施

2.2.1 基础护理:做好病区卫生工作,勤开窗通风,定时更换床单被罩,合理调整病房温湿度,打扫病房卫生并进行消毒,按规定使用含氯消毒液每天拖地2~3次。

2.2.2 饮食护理:帮助患者制定饮食计划,多吃牛奶、鸡蛋、豆制品等蛋白含量的食物以及维生素含量高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果。禁食过硬、冰冷、肥腻、辛辣刺激以及粗糙的食物,避免造成口腔黏膜损伤[3]。

2.2.3 体温护理:护理人员嘱患者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加强患者的体温检测工作,每天至少检测4 次,待患者体温正常之后改为每天1 次至患者出院[4]。

2.2.4 情志护理:患者受病情困扰以及入院前反复发热等,易出现紧张、焦虑等情绪。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针对性地疏导[5];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其树立疾病治愈的信心,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此外,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适时开导患者,减轻内心压力。

2.2.5 中医特色护理:基于辨证分型,给予患者耳穴压丸调理脏腑、穴位贴敷止咳、足三里隔物灸及皮内针治疗以健脾益气化湿。耳穴选取肺、肾、气管、心等穴位,将王不留籽用胶布粘贴于耳部相应的穴位上,手指轻轻按压,刺激穴位,以局部酸麻、胀痛为宜,双侧耳廓交替进行,每次按压时间1~2 min,每天不少于3 次,通过耳穴刺激促进机体阴阳平衡,调理脏腑,改善睡眠。穴位贴敷天突穴,1 d/次,贴4 h取下。

2.2.6 排痰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机械辅助排痰,促进痰液排出,并观察患者痰液的性质、量以及颜色做好记录。

2.3 随访

患者出院后1 周进行电话回访,诉未发生咳嗽、气短症状;嘱患者外出做好个人防护[6],告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不适症状及时来院复查,并指导患者进行合理运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疾病。

3 讨论

鹦鹉热是由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感染后免疫力不持久,易复发及再感染,因此,针对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善症状、促进康复和预防复发。护理人员需要综合评估患者的身体情况,结合实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察,保证治疗的安全性[7]。鹦鹉热可以通过呼吸系统传播,因此要加强呼吸道隔离,落实基础护理,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并做好病区清洁消毒工作,避免滋生细菌,出现交叉感染。膳食指导有助于保证饮食营养均衡,预防便秘,为患者身体恢复提供充足的营养,加快患者身体康复进程。

本例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明显,首先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确保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其次,合理开展氧气治疗和及时排痰,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此外,患者高热,需要密切监测其体温的变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患者受病情困扰,存在负性情绪,故通过采取心理评估、情绪护理和健康宣教以提高疾病认知、建立治愈信心是十分必要的[8]。中医外治法在临床应用广泛,且取得良好的反馈。本案例基于中医辨证分型采取耳穴压丸调理脏腑、穴位贴敷止咳、足三里隔物灸及皮内针治疗以健脾益气化湿。耳穴压丸可疏通经络、宁心安神、调理脏腑。穴位贴敷天突穴,具有宣通肺气、化痰止咳的效果,有效减轻患者的咳嗽症状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

鹦鹉热衣原体引起的肺炎在临床并不多见,但感染者病情严重,护理过程中需要注重细节,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确保患者的安全[9]。该病易复发,护理人员要做好出院指导以及随访工作,避免再次接触感染源引发二次感染。本案例在环境、饮食、情志护理等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丸、穴位贴敷等中医护理适宜技术,有效控制肺部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促进患者康复。

患者知情同意:所有个体参与者或其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利益冲突声明:作者声明本文无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压丸鹦鹉热衣原体
“鹦鹉热”是个什么病?
别让养鸟误了健康
养鸟后出现发热、乏力,当心传染“鹦鹉热”
什么是鹦鹉热
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疗法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的meta分析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针灸联合耳尖放血、耳穴压丸治疗失眠的疗效观察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