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与推进建议

2024-04-30 13:49袁丹丹骆洪慧孔燕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溧水农产品绿色

袁丹丹 骆洪慧 孔燕

(南京市溧水区农业农村局,南京 2112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人们对“舌尖上安全”更为敏感,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愈为强烈。为此,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锚定乡村振兴总体目标,加快农业“园区化、科技化、规模化、品牌化、融合化”进程,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深耕品牌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培育等工作。在此背景下,为进一步促进溧水区绿色农业健康发展,笔者拟对溧水区绿色农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进行总结,并结合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关推进发展建议,旨在促进溧水区将绿色农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走出一条提质增效、质量兴农的发展新路。

1 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溧水区推进了全域农业绿色化举措,现有绿色食品生产企业73家、有机产品生产企业32家、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1个(面积为10 000 hm2)、省级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8个。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的具体路径是实现以下3个全覆盖:(1)重点产业全覆盖。着力发展优质稻米、蔬菜、草莓、蓝莓和茶叶5个重点特色产业。(2)重点生产区域全覆盖。在和凤镇等地建设有机稻米和有机茶叶生产基地;在东屏镇、洪蓝街道打造全国最大的草莓集中种植区;在白马镇建成蓝莓核心生产区;在晶桥镇、永阳街道、和凤镇打造绿色蔬菜种植基地。(3)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全覆盖。由重点龙头企业示范带动,开展绿色食品认证和有机产品认证。

在发展绿色农业的同时,溧水区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例如,沙塘庵粮油“湫湖”、华成蔬菜“路成”、常力蜂业“金陵花”、水晶水产“富财圩螃蟹”、“普朗克有机田园”等知名品牌,入选了江苏农业品牌目录,溧水区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的农产品品牌数量占全市农产品品牌总量的1/3;南京金万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入选了江苏省农业企业食用菌类5 强;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红芭蕾”草莓获得了“2019十大好吃草莓”奖项;“溧水黑莓”被评为最受消费者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溧水蓝莓”“溧水黑莓”“红标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中亮黑莓蓝莓果汁”成为金砖国家农业部长会议指定饮品;“黄教授烧鸡”被选为第十五届博鳌亚洲论坛餐桌食品和嘉宾礼品。

2 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做法

2.1 实施源头管控,打造绿色农业

溧水区实施了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和废弃包装物统一回收措施,帮助农户节本增效[1]。目前,全区有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网点106 个、废旧地膜回收网点36 个,所有回收网点按照“统一采购、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补贴”的原则,农资配送车辆根据网点每天的订单量,送药到田头,同时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真正做到了农药零差率统一配供。同时,溧水区实施了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普及良种良法,主推的水稻品种(品系)有镇稻系列、南粳系列等。2022年,溧水区共开展技术培训20余场,培训学员1 500余人次。另外,溧水区组织农技人员包村联户,利用微信、短信、“农技耘app”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加强与科技示范户对接,切实做到“技术人员到户、科技成果到田、技术要领到人”。

2.2 建设基础设施,提升农业装备水平

具体措施有:(1)完善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溧水区印发了《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模式实施意见》《南京市溧水区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2-2025年)》等文件,在中央、省、市补助的基础上,设立区级高标准农田建设专项资金,用于土方平整、配套工程建设等。同时,溧水区出台了《溧水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的奖励办法》,补助各街道(镇)土地流转租金,减轻各街道(镇)财政负担,保障项目顺利实施[2]。(2)提升农机水平。溧水区通过组织“两大行动”(即聚焦农业生产全程全面机械化推进和农机装备智能化绿色化提升)、启动省级全程全面机械化示范区创建工作,打造粮食生产“无人化”农场,推动了现代农机装备与技术创新项目落户白马镇,使全区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提升至85%以上。(3)组织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溧水区入选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并制定了《溧水区全国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整县推进试点县项目管理办法》,拟建冷库120 余个,为鲜食农产品销售保驾护航。

2.3 强化标准化生产,发展区域品牌

具体措施有:(1)对现有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企业提档升级。通过采取扩大品类、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精深加工、做响品牌等一系列措施,提高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动员有条件的农业龙头企业转型升级,从常规生产转向绿色生产,并出台关于推进创新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试验示范的实施意见,在全区推行村集体发展绿色、有机产业[3]。(2)构建产业化联合体[4]。目前,溧水区已建立水稻、草莓、蔬菜等产业化联合体12 个,并实行统一种苗供应、统一农资使用、统一标准生产、统一运输销售等“八统一”制度,使农产品质量和农户利益得到有效保障。(3)搭建交流互助平台。指导并成立了溧水区新农人协会,推动农产品加工、稻米、蔬菜、果品等8 个分会、134 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抱团发展,广泛集聚力量、做好品牌建设,构建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在统一销售拓展、区域品牌建设等方面先行先试,助推溧水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2.4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主体竞争力

近年来,溧水区先后出台了《溧水区进一步支持加快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奖励办法》《溧水区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并由区财政安排专项资金,用于绿色农业发展、拓宽销售渠道和发展农业品牌等。另外,在每年的项目资金安排中,中央、省、市、区的农业专项资金和涉农财政支持资金重点向绿色农业发展倾斜,进一步推动绿色农业发展、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市场竞争力和产品影响力,以构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雁阵”和主力军。

3 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溧水区在绿色农业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是也出现了诸多问题。具体有:(1)绿色农业发展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不够。虽然近几年溧水区在绿色农产品培育和推介上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在国内外市场上,本区知名度高的品牌和影响力大的企业数量较少,缺少像盱眙龙虾、东台西瓜等知名度高、对地方经济拉动性强的品牌(或企业)。(2)部分农业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淡薄。虽然部分农业经营主体已经取得绿色食品(有机产品)证书,但是存在不使用或不规范使用绿色食品(有机产品)标志的现象,且缺乏对产品品牌的构建、维护、宣传、研发上的投入,不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

4 关于推进溧水区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4.1 培育壮大经营主体,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溧水区要充分发挥南京国家农高区、长三角农业科技创新策源地、科技振兴乡村样板区的相关职能,加快推进主导产业的种苗繁育、新品种研发引进、智能装备制造等重点工作,推动全区农业产业提质增效、提档升级。同时,溧水区要围绕主导产业链补链增值,着力引进、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实现产业集聚、销售集约、抱团发展、品牌助农的目标。

4.2 增强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溧水区要加大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增强经营主体的品牌意识,并推动全社会形成支持农产品品牌建设、消费品牌农产品的良好氛围。同时,溧水区要完成“无想田园”区域公用品牌的升级换代,注重农业品牌与乡村传统文化、衍生产品、旅游观光的深度融合,拓展优质农产品的相关功能和传播渠道,努力构建“报纸有板块、电视有画面、电台有声音、网站有动态、微信群有推送和朋友圈有点赞”的宣传推广新格局。

4.3 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

溧水区要积极争创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推广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守卫舌尖上的安全。同时,溧水区要整合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职能,加强执法力量建设,重点抓好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关键环节的执法监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溧水区通过源头管控、装备提升、发展品牌、培育主体等一系列措施,在促进绿色农业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区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位列南京市各区首位。未来,溧水区要继续围绕提质增效、品牌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培育有影响力的品牌,产出更优质的农产品,将绿色农业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提升农产品高质量发展水平,走出一条提质增效、质量兴农的发展新路[5]。

猜你喜欢
溧水农产品绿色
南京溧水区构建森林防灭火“四维矩阵”
乐不思归的心灵属地——南京溧水永阳凉篷下村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绿色低碳
南京溧水虎头鞋:“四根针”里有文章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教师作品选登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