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现实基础与完善路径

2024-05-01 11:50邵光学
饲料工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畜产品中国式畜牧业

■ 邵光学

(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南京 211815)

畜牧业在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对于农业乃至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取得重要成就,发展质量明显提高[1],绿色发展迈出坚实步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这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针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现状和面临的制约因素,亟须在战略上将绿色化作为畜牧业发展的主方向[2],这是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从时代价值、现实基础与完善路径等层面展开对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深入探讨,以期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1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

1.1 助推农业现代化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3]。党的二十大报告将2035 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农业现代化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逐渐将农业可持续发展纳入考虑范畴[4]。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畜牧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2021 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近4 万亿元人民币,占农业总产值的51%[5]。可见,现代化的畜牧业日益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实现农业现代化必然要求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贯彻新发展理念[6],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在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和废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作用,推动畜牧业与生态环境协同发展,也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因此,畜牧业绿色发展与畜牧业现代化高度统一,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2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020 年9 月,我国首次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这一目标,指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畜牧业是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之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2009 年到2017 年,我国31 省(市、自治区)畜牧业二氧化碳排放当量增加了11.38%[7]。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背景下,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是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8]。在固碳方面,森林、湿地、草原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储存二氧化碳。因此,应合理利用草场资源,重视牧草改良,发展林地牧场,推行林地适度放牧,有助于提高畜牧业固碳能力,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在减排方面,政府在遵循生态规律、确保食物安全的前提下,推进粪污、秸秆资源化,促进畜牧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同时,依靠现代化数字技术,通过优化运输线路、改良运输方式等举措,发展畜产品低碳运输体系,降低畜产品流通环节碳排放,为实现“双碳”目标助力。

1.3 促进农村农民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9]。加快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作用[10]。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能够带动畜牧养殖、畜产品加工等产业高质量发展,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渠道的拓宽,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畜牧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信息、技术、劳动力、资金等要素流动,吸引大学毕业生、外出务工人员等人群创业就业,增强农村农民共同富裕内生动力。另外,畜牧业绿色发展可以促进畜禽养殖结构优化、农作物秸秆饲料化、饲料粮减量替代、粪污处理无害化,高水平打造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新路径。

2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

2.1 政策法律支持力度逐渐加大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保障。近年来,我国政策法律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为畜牧业绿色发展保驾护航。

第一,政策层面,中央多个政策文件对畜牧业绿色发展进行具体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绿色发展指明方向。自2016 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农业绿色发展”后,连续7 个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绿色发展”进行了整体部署[11],这也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宏观指引。2020 年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等纲领性文件,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擘画了蓝图。此外,《关于促进南方水网地区生猪养殖布局调整优化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关于促进现代畜禽种业发展的意见》《关于促进畜禽粪污还田利用依法加强养殖污染治理的指导意见》《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2021—2025 年)》等文件密集发布,为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具体领域确定了工作方案。

第二,法律层面,一些法律文件陆续制定和修订,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2014 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我国全面依法治国建设进入新阶段[12],畜牧业绿色发展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继2015年《畜牧法》修改后,2022 年再次修改,突出强调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新制定的《环境保护税法》《生物安全法》和修改的《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也规定了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相关内容。法规上,2013年通过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行政法规,为从根本上对提高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供了制度保障[13]。

2.2 科技支撑作用逐步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依靠科技创新破解绿色发展难题,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14]。畜牧业要破解绿色发展瓶颈,根本出路在于科技创新。近年来,随着先进畜牧业技术的提升和畜牧机械装备的发展,畜牧业科技创新能力逐步提升,对绿色发展支撑力度日益增强。《“十四五”全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规划》显示,2020年我国畜牧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66%。

同时,在数字乡村建设战略指引下,在国家畜牧科技创新联盟推动下,畜牧业科技创新有序推进。饲喂设备、环境控制设备、粪污处理与利用设备等新技术开始推广使用,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15]。2013 年,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超过散户养殖,并且规模化养殖比重不断增加。2021年畜禽养殖规模化率达到69%,比2012年提高21%[16]。

2.3 绿色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绿色畜产品供应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为畜牧业绿色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第一,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为绿色畜产品供给提供重要基础。为了推动畜牧业标准化生产,我国于2006 年成立全国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随后进行三次换届,推动制定了畜牧业标准体系。截至目前,畜牧业标准体系标准687 项,其中现行有效标准476 项,标准计划211 项[17]。这些标准基本涵盖畜牧业绿色生产发展的重要领域。与此同时,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活动,提高畜牧业标准化生产覆盖率,促进有机畜产品、绿色食品供给数量稳步提升。2021年《绿色食品统计年报》显示,绿色畜禽类产品1 837 个。2022 年度《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与有机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1 年畜禽及其动物产品产量为239.26万吨。

第二,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推动绿色畜产品供给质量向好。《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1》显示,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已经在全国2 760个县试行,合格证开具2.2亿张。在这一制度推行下,绿色农产品供给质量持续向好,兽药残留超标问题综合治理加强,2020年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抽检样品合格率99.49%[18]。此外,我国还开展畜牧业“三品一标”提升行动、畜禽屠宰“严规范、促提升、保安全”三年行动,进行畜产品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绿色畜牧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升。2021 年,全国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8%,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的抽检合格率分别为98.1%和98%,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持较高水平[19]。

3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完善路径

3.1 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精准支持畜牧业绿色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政策法律体系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可以从政策和法律两个方面出发,推进畜牧业绿色发展。

第一,完善畜牧业绿色发展相关政策。加强畜牧业绿色发展政策顶层设计,特别要结合新时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及现代畜牧业发展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重新梳理现有的畜牧业绿色发展政策体系,制定面向2035 年畜牧业绿色发展中长期规划及配套实施方案,指导畜牧业绿色发展实践。加强畜牧、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等部门的协作,适时开展畜牧业绿色发展政策实施效果的动态评价,加快形成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提高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第二,健全畜牧业绿色发展法律制度。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适时出台《畜牧业绿色发展促进法》,并推动其与《畜牧法》《动物防疫法》《环境保护法》《环境保护税法》《草原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生物安全法》等法律相衔接。同时,注重严格执法,成立多部门联合执法队伍,依法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

3.2 加快科技创新和推广,有力支撑畜牧业绿色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需要进行科技创新,为畜牧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第一,加强畜牧业绿色发展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着力加强在畜禽种业、现代养殖、饲草供应、动物疫病防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环境控制等方面技术的联合攻关,多措并举推动畜牧业绿色技术装备水平整体提升,全力提升畜牧业绿色发展效率。

第二,注重畜牧业绿色发展技术推广。着力打造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组织、科研院校相结合的多元技术推广体系。政府推广部门着力区分不同区域影响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重点技术,做好人员培训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对技术推广程度和农民掌握程度进行评估。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应面向市场,选择先进适用的畜牧业绿色技术体系;科研院校应鼓励科研人员扎根畜牧业生产一线,开展绿色技术指导服务工作,推动畜牧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3 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高绿色畜产品市场竞争力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优质、特色畜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需要加强绿色畜产品品牌建设,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水平的提升。

第一,加快培育绿色畜产品知名品牌。根据绿色名牌产品的评价体系、具体要求,加强对现有绿色畜牧品牌进行对比分析,按照品牌成熟度、知名度、市场占有率等分类建立绿色品牌培育库。组织开展畜牧业“十大优质特色畜产品”等评比活动,引领现有畜牧品牌整体实现提段位、上档次。

第二,加大绿色畜产品品牌宣传力度。坚持品牌定位高标准,在品牌形象设计中,注重将优秀传统文化、艺术元素有机融入,更加贴近消费者心理需求[20],强化绿色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形象。借鉴五常大米等品牌建设的有益经验,讲好绿色畜产品品牌故事。积极推进绿色畜产品参加绿色农畜产品博览会、畜牧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绿色食品博览会等,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大力推进绿色畜产品生产。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创建优质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进一步加强绿色畜产品标准体系和认证体系建设,加强对绿色畜产品生产投入品、生产过程、流通过程进行全程追溯,让绿色畜产品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品牌。

4 结论

畜牧业绿色发展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要从战略高度把握畜牧业绿色发展的时代价值,立足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畜牧业绿色发展道路。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畜牧业绿色发展的现实基础为政策法律支持力度逐渐加大、科技支撑作用逐步增强、绿色畜产品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未来应进一步完善政策法律体系,精准支持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快科技创新与推广,有力支撑畜牧业绿色发展;加强品牌建设,不断提升绿色畜产品市场竞争力,筑牢农业强国建设根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

猜你喜欢
畜产品中国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中国式民主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春节畜产品供应面较为宽松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畜产品价格多数上涨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2016年10月畜产品进出口统计表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