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金丽温开放大通道 打造全省开放新枢纽

2024-05-06 23:00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浙江经济 2024年2期
关键词:海铁乐清港区

文/温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

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配套,紧密区域协作,全力参与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助力全省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2023年以来,温州不断优化顶层设计,完善基础配套,紧密区域协作,全力参与金丽温开放大通道建设,助力全省加快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进展成效

(一)聚焦项目建设,不断拓宽开放大通道

陆港方面。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第二,甬台温高速改扩建、合温高速温州段、甬莞高速(G1523)洞头支线工程稳步推进,金丽温高速东延线建成通车,文青高速顺利开工。330国道鹿城藤桥段改建工程、330国道瓯海潘桥至泽雅段改建工程获省发展改革委工可批复。杭温高铁预计2024年6月建成通车,温福高铁预可研报告上报国铁集团。温武吉铁路项目前期取得突破,浙闽赣三省发展改革委就建设方案达成一致意见。积极谋划状元岙港区支线,已形成初步方案。

海港方面。启动温州港总体规划修编,乐清湾C区、状元岙二期5个5-10万吨级码头加快推进,2023年,预计完成水运投资26亿元,同比增长30%,建成浙南地区最大的15万吨级LNG码头,乐清湾C区2号泊位、温州港核心港区深水航道,状元岙二期6#泊位。乐清湾港区海关监管场所中欧班列监管业务正式投用,中欧班列“温州号”实现乐清湾港区首发。状元岙港区汽车滚装功能启用。

空港方面。机场三期扩建项目预可研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机坪先行工程建设顺利通过工程竣工验收,泰顺通用航空机场开工建设,机场综合交通中心即将投用,顺丰长三角南翼临海空港创新供应链总部基地落地温州。

(二)聚焦联动发展,加快构建开放大格局

强力推进“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2023年,全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2860.2亿元;1-11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14个,实际使用外资4.1亿美元;实现对外直接投资备案额4.7亿美元,其中对“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投资4.36亿美元,占全市份额93%。

提升开放水平。新辟马来西亚、日本、印尼、菲律宾等4条近洋航线,累计达到14条,对东南亚主要港口基本实现全覆盖。2023年,温州港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8812.72万吨,集装箱吞吐量130.22万标箱。温州机场累计完成旅客吞吐量1083.1万人次,历史性实现温州至罗马、温州至米兰、温州至马德里三条洲际客运航线同期运营;累计开通国际货运航线8条、国内全货机航线3条,货邮吞吐量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同比增长71.3%,增幅位居全国第四。

发挥口岸优势。二手车出口试点实现首单首发。开展进口货物“船边直提”和出口货物“抵港直装”改革试点,落地启运港退税政策,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平均压缩54.2%。温州港水果、肉类指定口岸和危险品堆场作业资质获批启用,完成首单肉类进口业务,相继拓展了华峰MDI进口、锂电池出口等业务。温州机场冰鲜水产品、食用水生动物指定口岸功能作用有力发挥。

拓宽货源渠道。进一步拓展金华、衢州、丽水、南昌、上饶、宁德等货源地,推动温州港腹地向内陆延伸。南昌—温州港集装箱海铁联运列入国铁的图定班列,常态化开通上饶—温州集装箱海铁联运,2023年,集装箱海铁联运完成5934标箱,同比增长19.1%。中欧(义新欧)班列温州号整体到发运量130.4列,服务企业1131家,货值4.1亿美元,三项均居全省第3。

聚焦平台赋能。深化“三综一联一进”平台协同联动发展,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双管齐下,不断推进项目招引,全力打造温州高能级对外开放平台。温州综保区累计招引项目30个,成功开展电解铜、进口牛皮等大宗贸易进口业务(1.72亿元),引入独角兽行云集团、唯品会和大龙网等跨境电商头部企业,打造温州跨境电商集聚地。

问题短板

开放型经济引领作用发挥不足。长期以来,温州“走出去强、引进来弱”,全市实际使用外资仅占全省的3%左右,规模明显偏低。招引的外资项目体量和质量较弱,缺乏大项目支撑,与省内地市差距较大。外贸结构有待优化,外贸出口商品以中低端制造业产品为主,竞争力较弱。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贸易新业态培育相对不足,业务发展过多依赖政府政策。

“两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海港方面,温州港作为全省港口“一核两翼”中的南翼,货物吞吐量只有嘉兴港的60%左右,集装箱吞吐量不到一半。虽已累计开辟近洋航线14条,但航线相对分散、航班密度不够,对外竞争优势不明显。乐清湾港区目前仍是临时开放。空港方面,温州机场优势潜力未充分发挥,全货机航线培育难度大,临空产业联动发展不足,机场周边缺少报关行等配套企业办公和物流场地。集疏运体系有待完善,状元状岙港区未通铁路,尚无法实现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发展严重不足,金温货线货运保障能力有限,海铁联运占港口货物吞吐量比重仅0.5%;缺乏集铁路货场、海关监管区、集拼仓储区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国际陆港。

开放型平台作用发挥不足。三综一联一进等开放平台联动不足,未充分发挥乘数效应。中国(温州)华商华侨综合发展先行区缺乏有辨识度和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温州综合保税区二期还未通过封关验收,现有保税货物主要是酒类、鞋服、教玩具、眼镜等,入驻企业以贸易类为主(共计60家左右),加工类企业招引不足,塑料粒子、金属等大宗商品保税业务需进一步拓展。

对策举措

聚焦一个中心,加快建设近洋国际航运中心。深度融入世界一流强港建设,推进温州港总体规划修编,加大温州港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乐清湾C区、状元岙二期5个5-10万吨深水码头泊位建设,谋划建设状元岙港区后方集拼仓库。发挥近洋航线优势,深化与船公司战略合作,持续加密优势航线,做精做优越泰线、菲律宾线、台湾线,加快形成2-3条精品航线,吸引全国货源集聚温州港。推进乐清湾港区口岸尽快实现正式开放,争取设立乐清湾港区粮食进境指定口岸。

突出一个枢纽,奋力打造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加快机场三期扩建、航空物流综合体等项目建设,推进龙湾国际机场扩能提升。优先发展国际航空货运航线,加快形成“腹舱+全货机”协同发展的国内货运网络体系。谋划“邮快跨”监管中心。全力提升航空区域服务功能,积极招引大型电商企业在机场半径8-10公里范围内布局跨境电商前置仓。加快培育本土国际航空货代、报关行等服务企业,尽快集聚发展形成产业生态。争取与义乌等地机场开展业务合作,积极设立异地航空货站,拓展温州机场航空物流业务。

做强一个平台,提升温州综保区发展水平。争取综保区二期加快封关验收,积极开拓塑料粒子、镍、电解铜、皮革进口等大宗商品保税业务。主动与青田等地开展合作,引入进口企业共同做大西班牙火腿进口业务,在综保区切片加工和包装销售。积极申报建设乐清保税物流中心、谋划龙港保税物流中心。深化“三综一联一进”平台协同联动发展,主动对标对接国际先进市场规则,率先探索更高水平、更高标准的制度型开放。

畅通一张网,不断完善集疏运体系。推动建设甬莞高速洞头支线,加快推进金丽温高速温州市区段改扩建,形成状元岙港区到金华的便捷集疏运通道。加快推进合温高速、乐永青高速建设,打通温州—金华—合肥—郑州高速通道。完善物流枢纽网络,加快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大型国际集货拼箱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海铁联运,加密永康东—温州港海铁联运班列,继续实施温州—南昌海铁联运、温州—上饶海铁联运,进一步拓展温州货源腹地。积极申报建设第三批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城市。加快推进温州铁路总图修编,提升金温铁路货运能力。研究状元岙港区和大小门岛港区铁路支线建设,加快温州西站货场搬迁至外垟。推进温武吉铁路规划建设,研究与乐清湾铁路支线实现双向贯通,打造海铁联运第二通道。

猜你喜欢
海铁乐清港区
全国首个海铁联运集装箱自动化码头启用
第二十届乐清模具设备塑机工业自动化展圆满落幕
宁波集装箱海铁联运突破60万标箱箱量全国第三增速全国第一
我国海铁联运发展的实践与探索研究
港区使命
开放的港区赢得转型期待
港区文化牌
不忘初心 新闻为民——乐清日报深度融合的实践
港区故事
营口港海铁联运及国际多式物流大通道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