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王朝史的“序幕”与“尾声”

2024-05-09 09:39胡阿祥
古典文学知识 2024年4期
关键词:序幕大总统尾声

胡阿祥

从公元前21世纪禹传启、父传子、夏朝出现,到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皇帝爱新觉罗·溥仪宣布退位,一部中国王朝史历时将近4000年。这样的中国王朝史,笔者在本系列文章的第一篇中,比喻为“‘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之‘正剧的一幕又一幕”。当然,中国历史不只是王朝的历史,“正剧”的前后也还有“序幕”与“尾声”。为了完整地理解中国王朝史,本篇不妨再简单交代一番这漫长的“序幕”与短暂的“尾声”。

漫长的“序幕”

所谓“序幕”,是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漫长的史前时代。目前已知的将近200万年的中国史前史,核心的问题应该是生物意义上的人怎样变成了社会意义上的人,也就是人类是如何结群的。结群以后,人群之间与人群内部就会有交流、有合作,也会有矛盾、有竞争,然后就需要强力人物的组织与调节,于是出现了权威或首领,逐渐地,国家机器也便产生了。而理解这漫长的史前史的途径,不外民族调查与考古资料两者。民族调查的经典范本,有美国人类学家路易斯·亨利·摩尔根(Lewis Henry Morgan)1877年出版的《古代社会》、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84年出版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知现代人类远古祖先的生活与社会,明了现在世界上还存在的那些处于石器时代的“后进”的原始部落,他们的状况,比如茹毛饮血、卉服衣皮、知母而不知父,正是我们这些号称“先进”的民族曾经存在过的状况。至于考古资料,包括人类化石、共生的动物化石、用火的痕迹、各类人工打制或磨制的石器等等,又为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想象或复原史前时代提供了丰富的依据。

当然,活生生的民族调查资料、冷冰冰的考古发掘资料以外,就中国的史前史来说,还有与以上两类资料互证的第三类资料,即乱糟糟的远古传说资料。比如按照通行的观点,有巢氏构木为巢,反映了穴居、巢居的情况;燧人氏钻木取火、教人熟食,反映了从利用自然火发展到人工取火的情况;伏羲氏教民结网、与女娲氏兄妹相婚,反映了渔猎畜牧的开始与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的情况;神农氏创制耒耜、教民种植,则反映了从采集渔猎经济发展到农业生产的情况。再往下说,就是后来被推崇为“人文始祖”的黄帝与拥有诸多发明创造的黄帝时期了。

黄帝时期的发明创造,比如仓颉造字,嫘祖养蚕,共鼓、货狄作船,羲和占日,常仪占月,臾区占星气,隶首作算数,容成造历,伶伦、荣将作音律,胲驾牛等等,显示了中华文明的前夜。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把起自黄帝的中国文明史称为“上下五千年”,而把黄帝以前将近200万年的中国史前史,作为中国历史这台多幕大戏的“序幕”。这台大戏的“序幕”,虽然剧情发展缓慢,时间、地点与事件大多模糊不清,但是人类身体的进化,比如脑容量越来越大、站立得越来越直、体毛越来越少;了解自然而后利用自然的趋势,比如由采集渔猎到“五谷六畜”;工具的进步,比如由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社会的变迁,比如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社会;结群范围的扩大,比如由部落到部落联盟,以及相应的权威、首领如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的出现等等,仍是相当清晰的线索。及至西汉太史公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记载的时代,遂拉开了中国王朝史“正剧”的大幕。

需要说明的是,《史记·夏本纪》虽以“夏禹,名曰文命……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开篇,但就严格的中国“王朝史”而言,禹只是夏朝的奠基者。如把“夏”与“禹”连称为“夏禹”,并不见于春秋以前;《尚书·舜典》虽有“蛮夷猾夏”之“夏”字,但《舜典》已定论为伪《古文尚书》篇名,其成书年代远在夏朝以后。禹的儿子启才是夏朝真正的开国之君,如傅斯年在《夷夏东西说》(1933年)中即指出:“啟之一字盖有始祖之意,汉避景帝讳改为开,足征启字之诂……我们现在排比夏迹,对于关涉禹者应律除去,以后启以下为限。”换言之,凡400多年的夏朝是起自启、历16君,而非起自禹、历17君。

短暂的“尾声”

1911年10月12日,身在美国科罗拉多州首府丹佛的孙文,从报纸上得悉10月10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喜出望外;12月25日,孙文辗转抵达上海,受到各阶层人士的热烈欢迎;12月29日,已宣布独立的十七省代表会议在南京丁家桥江苏咨议局召开,选举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文以16票的绝对多数当选(黄兴1票,黎元洪0票)。1912年1月1日(辛亥年十一月十三日),孙文抵达南京,并于当晚在两江总督署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誓词为: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

此后,众所周知,1912年2月13日,孙文以南北议和达成协议,向临时参议院辞临时大总统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第二任临时大总统;4月1日,孙文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要之,不同于近4000年前的禹传启、父传子、“家天下”,孙文解职、袁世凯继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是由“家天下”又重新回归了“公天下”,此举标志着君、家、国三位一体的中国王朝时代的终结。

那么如何定位1912年至1949年的中华民国呢?循着本系列文章定位从“夏朝”到“清朝”14个统一王朝的路子,这38年的中华民国,可谓传统与现代的过渡,“正剧”与“尾声”的衔接。现代的味道、“尾声”的格调,表现在从法理上说,“中华民国”毕竟是“民国”而非“帝国”、没了世袭的“皇帝”而有了“选举”的“总统”。传统的影响、“正剧”的风格,最突出者,当推两次帝制回潮:1915年12月12日至1916年3月22日,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称“中华帝国”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1917年7月1日至12日,军人张勋、文人康有为拥立清帝溥仪复辟,改中华民国六年为大清宣统九年。这两次改“民国”为“帝国”,虽然都转瞬败灭,但却意味深长,让我们充分领略了传统的、“正剧”的巨大惯性力量。而究其深层的原因,大概在于由“帝国”的大清到“民国”的中华民国,原本先天不足,竟然仍未摆脱“禅让”的形式: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份大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即中华民国元年(1912)二月十二日,以爱新觉罗·溥仪名义颁布的清帝退位诏书,分明就是悠久的中国王朝时代那屡见不鲜的一纸禅让制书!而这样的情形,又诚如周振鹤在《中国历史上的禅让连续剧》(《中国研究月刊》1996年9月号)文中的议论:“清朝理论上是由革命所推翻,行动上却是袁世凯逼宫的结果。袁世凯虽是民国的总统,实际上有如新朝的皇帝,在他心目中,总统的合法性是由清帝的退位诏书而来,并非革命人民所赋予……怪不得袁氏最终仍然要走上称帝的道路。”其实还不仅袁世凯,即便如“国民公仆、临时大总统孙文”,也是在清帝退位诏书颁布以后的2月15日,才在大明故都南京“谨率国务卿士、文武将吏祗谒大明太祖高皇帝之陵”,并举行“南北统一共和成立大典”,在孙文看来,也只有清帝退位了,“中华民国”于名于实方才妥帖归位。

然则这样的尽管走出王朝时代、却仍存在先天不足的中华民国,其历史的跌宕起伏,打个或许不太恰当的比方,又与从“公天下”变成“家天下”的夏朝差相仿佛。如夏朝的开创阶段与早期,先有启与益的帝位之争,再有西部的有扈氏、东部的有穷氏的起兵反抗,有穷氏首领后羿以及后羿宠臣寒浞还先后掌控夏政,即历经启、太康、仲康、相四君,直到少康才得以稳定下来;而从“家天下”变成“公天下”的持续了38年的中华民国,举其一端而言,号称“中华民国”的政权究竟有多少,也是个不容易回答的问题。孙文领导的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是第一个中华民国政府;接下来,有袁世凯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孙文的广东护法政府、非常大总统府、大元帅大本营政府,广东—武汉国民政府,蒋中正的南京—重庆—南京政府,阎锡山、冯玉祥的北平国民政府,汪兆铭、胡汉民的广东国民政府,汪兆铭“还都”南京的国民政府……这些政权都叫“中华民国”,它们彼此对立,又都宣称自己为“合法”,或以全国中央政府自居;它们彼落此起,纷纷扬扬,令人眼花缭乱。但是无论如何,首号“中华民国”的政权,还是孙文创始与领导的、追求“真共和”与“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盡管这样的“中华民国”,在后来形形色色的假共和、假三民主义的诸多“中华民国”的糟蹋下,很快就名不副实了,然而毫无疑义的是,共和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民国”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帝国”,这是历史的进步、人民的选择。

不是“尾声”的“尾声”

也是在打着“中华民国”印记的岁月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武装力量开始“红色割据”,孙文“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勉励,便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人的肩上。及至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同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宣告“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至此,历时近4000年的中国王朝史才真正地戛然而止,“上下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翻开了崭新的篇章,传统中国的历史“正剧”奏响了无比雄壮的、人民当家作主的不是“尾声”的“尾声”。

猜你喜欢
序幕大总统尾声
鱼粉:秘鲁A季考察接近尾声,国内港口迎来B季集中到港
上中游周期品整体性的涨价或已接近尾声
一号文件拉开乡村振兴序幕
双雄会:1912年的两位“大总统”
“公车上书”不是“戊戌变法”开始的序幕
1913年大总统选举前后袁世凯心态分析
拉开2016ss的潮流序幕
生命的尾声
从舆论导向看武昌起义后的“拥袁弃孙”
民初《大总统选举法》出台的条件与原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