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电工工艺实训多维度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4-05-10 15:49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电工船舶实训

田 佳

渤海船舶职业学院,辽宁 兴城 125105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是船舶电气工艺设计与施工课程的实践环节,主要包括船舶电气铁舾装件施工、船舶电缆敷设、电缆紧固与密封、船舶电气设备安装、船舶电气接线等,要求学生能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完成实训环节,提升学生的船舶电气安装与工艺设计能力。船舶电气安装与工艺设计能力是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之一,也是企业对毕业生入职该行业的基本技能要求。目前船舶电工工艺实训使用的船舶电气精细化施工实操实训场地是辽宁省教育厅、财政厅开展的高水平现代化高职院校和高水平特色专业群规划项目之一[1]。在实训场地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实训场地条件的限制,每个班级都有部分学生无法得到充分训练,再加上学生的主观意识和实训模式等影响,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

1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教学现状

1.1 教学模式不匹配

当前普遍的教学模式是一对多的形式,即一名教师给多名学生授课。这种传统的实训教学模式不仅对实训指导教师的依赖度很高,而且受实训场地空间和格局的影响较大,导致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实际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或困难也各不相同,甚至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任务。为保证学生的实训效果,共性问题与个性问题都需要解决,因此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实训任务,对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和体力也是很大的考验[2]。

1.2 教师指导学生实训时间占比低

船舶电气工程技术专业每个自然班级平均人数为40 人,现有实训设备和场地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同时完成一个任务的需求。因此,需分组进行实训,这就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重复讲解相同内容,而实训时长有限,教师指导学生实际操作的时间相对减少,不仅耗费了指导教师更多的精力,也影响了整个实训过程的评价效果。

1.3 实训耗材损耗高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项目需要的耗材要符合船舶建造的相关要求,而这些耗材的成本较高,导致实训课程的教学成本较高。一旦学生没有深刻理解相关技能与操作要领就去施工,操作失败的概率会增加,也会增加耗材的损耗,进而增加教学成本。

1.4 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

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是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大部分学生没有兴趣了解任务目标,仅仅是按照教师讲授的过程机械性地完成操作任务,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无法独立完成任务。此外,自控能力差的学生会在课堂上不自觉地“开小差”,这也给教学任务实施带来很大的困扰。

1.5 考核评价方式单一

目前船舶电工工艺实训的考核方式重在结果考核,忽视对学生实训过程的评价,更没有体现出对学生训练态度和素养的考核。这种考核评价方式,虽然能降低教师的工作强度,但忽略了对学生实训过程的管理和自身良好素质的养成,对投机取巧的学生无法甄别,会导致考核成绩有失公平性、考核结果缺乏公信度。

2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改革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结合船舶电工工艺实训的现状和船舶行业标准,分两个维度进行解决,一方面是对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和评价体系等进行改进,为学生打造个性化、人性化实训环境,为实训提供可靠保障,有效提高实训效果;另一方面是通过任务驱动和典型案例将学生引入实际生产情境之中,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提升学生的主观参与意识,在训练中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节约意识和工匠精神,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3-4]。

2.1 采用实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现阶段,很多企业要求招聘的职业院校毕业生具备一定的生产实践能力,甚至希望其能直接投入实际生产中,这就要求职业院校的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参加符合企业生产要求的实训。实船任务驱动模式正是基于生产实践需求的教学模式[5],结合船舶电气精细化施工工艺实操实训场地,将企业所需的知识点与技能点通过任务驱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校内实训也能体验到企业生产的工作场景与工作流程,真正实现校园与企业“无缝对接”。在实训前,让学生认真填写任务单,既能让学生清晰自己的具体任务,又能让其明确自己的实训目标,使学生的实践过程更具有目的性,有效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

2.2 运用数字化资源

通过实训场地升级,将实训所用的资料以及操作视频等资源以二维码的形式展示在操作台上,实训前,学生通过优慕课中的视频以及资料进行前期预习,了解实训所需要的工具和劳保用品,并提前做好准备;通过网络平台填写任务书,完成任务的领取,便可开展实训任务;实训过程中教师先明确实训要求,再让学生利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等智能设备扫描二维码获取实训相关资源,包括实训材料以及工具的使用和任务操作的视频,学生可以通过学习视频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再针对问题进行指导,这样不仅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让实训教师有充足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

2.3 引入虚拟仿真

船舶电气建造过程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的形式模拟展现。将船舶电气设备、建造流程、操作步骤等用三维立体模型展示,结合人工交互功能,学生就可以在电脑上完成船舶电气设备的安装、电缆敷设等操作过程,当学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后,再进行实物操作。通过虚拟仿真,学生可以更直观地了解建造过程,掌握实训操作技能,进而有效降低耗材的损耗,同时降低实训过程中的风险。

2.4 制定个性化实训过程

由于每个学生对实训任务的接受能力和动手能力不同,在实训过程中完成任务的速度与进度都有区别,因此,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会较快地完成实训任务,之后就是等待其他同学完成任务,造成时间浪费。对此,结合实训场地数字化资源,学生可以在完成一项任务后,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获得新的任务单、工具操作视频、任务操作流程等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和要点,对无法理解的部分可由实训教师指导进行。

2.5 采用多维度评价体系

将每个实训任务的考核分为预习情况评价、过程评价、素养评价、结果评价和平时表现五部分。预习考核部分占总成绩的10%,系统可自动统计学生观看视频以及其他资料的时长,并根据完成情况给学生打分;过程评价包括操作规范情况及工具的使用情况等考核,此部分占总成绩的30%;素养考核包括团队合作以及文明生产等情况,占总成绩的10%;结果评价是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包括正确性、合理性、施工工艺等,占总成绩的30%;平时表现主要考核学生的出勤、执勤、纪律情况,占总成绩的20%。

3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成效

船舶电工工艺实训旨在通过完成切合生产实际的项目和任务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通过改进实训教学模式,有效缓解实训场地的承载压力,个性化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真正实现实训的意义和价值。

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模式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为了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学生主动查找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增强;通过制定个性化实训过程,不仅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操作工位,而且还可以满足不同操作进度的学生的需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在完成第一个任务后,通过数字资源开展下一项任务,遇到问题可以向指导教师请教,当所有指定任务完成后,可以进行拓展任务练习,而实践能力稍差的学生也可以在其他学生的激励下尽快完成任务。另外学生可将手机等智能设备带进课堂,结合网络数字资源进行自主学习,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而且提升了教学效果。

多维度实训评价体系摒弃了传统考核模式中以结果定成绩的评价方式,考核内容更全面、更细致。将实训过程、平时表现、文明生产等因素纳入考核评价系统,使学生的考评成绩更具公平性、公开性。采用过程考核方式能够让学生更高效地完成实训任务,同时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精神和文明生产意识。多维度的考核模式让整个实训考核结果更有信服力,提升了学生对船舶电工工艺实训的满意度。

4 结束语

总之,在深化教育改革的前提下,探索符合实际生产要求的实训教学模式,促进实训室管理规范化,都是为了在能满足实训效果的前提下降低实训成本、激发学生实训兴趣、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希望通过船舶电工工艺实训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船舶电气行业培养可用之才。

猜你喜欢
电工船舶实训
《电工电气》征订
《船舶》2022 年度征订启事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船舶!请加速
特变电工
BOG压缩机在小型LNG船舶上的应用
特变电工
特变电工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船舶压载水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