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提升路径探析

2024-05-10 15:49刘然然邓明明
船舶职业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舆情辅导员校园

刘然然,邓明明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1 高校网络舆情概念及其特点

网络舆情是网民借助各种搜索引擎、社交平台、媒体软件等,针对热点问题、重要事件,发表见解、观点、情绪和态度的总和。高校网络舆情是高校师生、教育研究人员或教育工作人员等表达主体,对于高校管理中某些事件、有关社会问题及热点现象表示关注、抒发见解、表达态度,同时也有对自身利益和合法权益的诉求和维护。大学生是高校网络舆情的重要主体,由学生引起的网络舆情具有网络舆情的共性特点,又有其独特性,主要表现为:

1.1 主体理性不足

新时代的大学生已经将网络融入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高校网络舆情传播主体,他们求知欲望强烈但辨别能力较差,渴望得到关注但表现方式欠妥,关注社会热点但容易盲目从众,热衷表达意愿但理性思考不足。他们的年龄特点、生活经历、知识储备、心理诉求、思维活跃性高度相通,这也决定了这一群体看待和使用网络媒介的趋同性[1]。他们对待网络热点、社会事件带有强烈的主观情感,习惯用个性化的方式来宣泄不满情绪、抒发情感困惑、发表人生感悟,即便是表达对社会时政、国家发展、校园管理等事件的观点看法时,他们也常常会表现得理性不足,易被利用,导致言行过激,从而产生严重的校园网络舆情。

1.2 客体多元

随着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高校网络舆情的客体已不仅仅是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校园管理及权益维护。大学生网络关注范围逐步扩大,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他们开始深入思考和关注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社会问题,热衷对重大事件、观点、现象发表见解和看法,这使得高校网络舆情客体呈现出复杂性、多元化等特点。如突发事件类,由某些社会突发事件或校园管理问题引起,学生借此来表达某种诉求;校园管理类,涉及高校办学各个方面,如教育教学、资助评优等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事件;师德师风类,如校内学术不端、收受贿赂等有辱教师形象事件。总之,校园内外的重大新闻、突发事件几乎都会第一时间进入大学生视野,引发他们的关注和讨论。

1.3 传播迅速

进入全媒体时代,学生收集信息的渠道多元且快捷,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等社交媒体是获取及发布信息的重要平台,通过这些平台他们能迅速获知社会热点或学校热门话题[2]。加之大学生面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辨别能力不足,极容易受不良因素的蛊惑,他们对于这些网络热点问题的理解和认知往往会随波逐流,极易导致高校舆情事件发生。舆情通过网络发酵并以极快的速度传播,如果处理不当将严重影响校园稳定甚至是社会安宁。

2 提高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的必要性

加强高校网络舆论引导体系建设,提高高校辅导员的网络舆情引领力,关系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对维护学校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3]。

2.1 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的校园环境

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爆发过程中,网络信息传播渠道多、信息不对称,致使大学生群体盲目跟从、安全感缺失、产生恐慌情绪,造成校园不稳定因素频发。辅导员作为学生政治思想的把关人和引领者,通过据实发布有效信息,及时遏制不良、不实、不当信息的传播,化解学生当中存在的矛盾,及时有效引导网络舆情,净化高校网络空间,对平安校园建设、和谐社会构建、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2.2 有利于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高校网络舆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对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辅导员队伍建设是机遇也是挑战。因此,辅导员应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职业能力,特别是在重大突发事件中能够坚定政治立场,保持头脑清醒,宣传党的思想及学校政策,充分发挥辅导员的话语权和引领作用,对学生进行正向引导和教育,切实履行好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使命担当[4]。

2.3 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大学生作为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他们活跃度高,接触的网络信息纷繁复杂。负面信息及消极舆论极易导致大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理想信念动摇[5]。部分大学生甚至会产生非理性情绪,自我否定、心理错位,成为舆论制造者或受害者,严重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能够深入了解大学生成长的复杂网络环境,通过提高网络舆情引领力,挖掘重大事件的育人价值,传播正能量,帮助大学生建立起国家认同、社会认同、学校认同、自我认同。在网络舆情事件中,辅导员通过理性分析、恰当处理,积极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规范,做理性发声者,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3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现状

新时代、新要求给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提升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导者,在舆情处置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规范学生网络行为、引导学生向好向善的重要任务。然而,目前辅导员在网络舆情引领力提升方面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

3.1 重视程度不够,舆情引领缺乏主动性

作为新时代辅导员应该具备较高的网络敏感性,掌握网络语言,与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善于发现并解决学生遇到的矛盾问题,从根本上预防学生网络舆情发生。但是,由于日常事务繁忙,部分辅导员往往鲜有精力深入学生,不了解学生对社会问题及学校管理的关注点,不能及时监测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这就导致处理进度跟不上舆情发酵传播速度,加大了舆情引导的难度。另外,辅导员对于网络舆情问题的处理主要以“管”为主,而不是从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没有做到主动回应、疏通网络、有效引导,缺乏对网络舆情引导的责任意识,导致舆情引导无法对症下药。

3.2 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舆情引领水平滞后

全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要求辅导员不但要理论基础扎实、理想信念坚定,还要有较高的网络技术水平。然而,辅导员很少接受网络舆情相关的系统培训,工作缺乏经验,多是边干边摸索,网络技术水平有限,理论性强、实操不足,对网络舆情的收集、整理、分析能力弱。因此,辅导员需不断提高学习能力,熟悉网络发展的各类规律,才能提高与学生进行网络对话的实效性。现实中,辅导员熟悉网络运作模式主动性不够,政治敏锐性不足,未能精准有效地捕捉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影响了对舆情问题的处置。

3.3 引导力量薄弱,舆情引领未形成合力

高校网络舆情处置工作需要多个职能部门协作配合,具有系统性和全局性特点。然而,有的高校未建立清晰完善的网络舆情处理机制,舆情处理部门职责分工模糊,部门之间缺乏配合、相互推诿,没有形成工作合力。有的高校舆情处理机制是党委宣传部牵头、学工部辅助、二级学院配合,但都是舆情发生后临时组成处理团队,工作协调性不足。工作主力往往是一线辅导员,且工作方法单一、力量薄弱,不能深入分析探讨舆情,无法提出全面系统的应对措施,事后缺乏经验总结,导致舆情处理工作未成体系。

4 高校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提升路径

4.1 打造理想信念坚定的辅导员队伍

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素质过硬是一个合格辅导员的必备条件,也是辅导员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及舆情引领的基础。网络的快速发展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对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带来了考验。他们思维活跃、开放包容、价值观多元,需要辅导员对其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理性对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因此,辅导员只有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在思想政治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努力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提高自身意识形态工作能力,才能自觉传播主流思想,正确引导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得到学生的支持和响应,辅导员的舆情引领力才能不断提升。

4.2 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为实现网络舆情的有效引导,高校必须重视优秀辅导员及学生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群体的培养。辅导员在日常学生管理工作中,发挥着学生与学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与学生关系密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感染力。高校应给予辅导员充分的信任,同时支持辅导员培养优秀学生代表。优秀学生代表综合素质较高、有一定群众基础,是舆情引导的关键力量,他们能够密切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掌握信息来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群体产生影响。由辅导员和优秀学生代表组成的“意见领袖”群体,能够密切掌握网络舆论动态,充分发挥角色影响力和感召力,引导学生客观理性地分析网络现象,传播正面网络信息,把牢舆论风向标和主动权。

4.3 构建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培训体系

辅导员重要职责之一就是做好学生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要阵地,开展学生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工作[7]。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辅导员只有加强培训,不断学习,提高政治引领力,才能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高校在加强辅导员能力培训过程中,应将辅导员政治性、领导力作为培训的重中之重,以提升其政治判断力、辨别力和坚守力。同时,做好专题培训,结合具体舆情实例演练,增强实际操作性。应尊重辅导员的自我学习探索能力,鼓励辅导员主动探索网络舆情引领的新方法、新途径,提高辅导员职业素养,构建起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培训体系,形成舆情应对机制。

4.4 健全辅导员网络舆情引领力保障机制

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带来了更多不可预见的网络舆情。高校要做好舆情引导工作,应重视辅导员网络工作团队建设,尊重辅导员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主体性地位。一方面建立舆情处置机制,完善网络平台建设,加强主流网站资金、技术支持,发挥辅导员在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整合校内资源,组建辅导员网络工作团队,形成团队力量,专门负责处理突发事件网络舆情问题。另一方面要建立舆情处理激励机制,对于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中表现优秀的辅导员予以奖励,在辅导员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使辅导员能够在舆情引导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5 结束语

如今,网络已成为信息碰撞、思想自由、抒发见解的重要平台,高校大学生是信息的获取者也是发布者。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关注时事,因此产生的校园网络舆情多样且复杂,处理起来难度很大。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的引路人,在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中起到关键作用。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努力践行职责使命,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要加强网络舆情研究,与时俱进、创新思路,充分发挥和提升网络舆情引领力,助力高校创建风清气正的校园网络环境,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舆情辅导员校园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舆情
舆情
舆情
开心校园
微博的舆情控制与言论自由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