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处,深沉的爱

2024-05-10 15:27陈南辉
中国铁路文艺 2024年4期
关键词:星球宇宙人类

作者简介:陈南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供职于《人民铁道》报社。作品散见于《星火》《江西日报》等报刊。出版长篇报告文学《国家名片》《鹰厦长虹》、散文集《一个人的旅行》《十年一梦》等。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江西优秀文学作品奖等。

我想,我与天空、与宇宙的深厚感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我的故乡坐落在赣中地区,毗邻一片河滩草地。每到夏夜,我就和大人扛着竹床躺在门前的河滩上。天上是如水的月色,身旁流淌的是月色般的河水。夜,揉和着月色流水,此刻的天地被揉成一幅立体的水墨画。夜也终于凉了下来,凉得安静,凉得透亮。

世界已沉睡,我却很清醒。唯一可以交流的,便是天上的月亮或是眨着眼睛的星星。我看着它们,它们似乎也在盯着我,我们之间有了某种心灵互通的感应和默契。月亮和星星看上去像和善的长者,又像智慧的尊师,它们离我那么遥远,此时却感觉离我很近,似乎一跃上房顶就能将它们揽入怀中。这一刻,少年的快乐,少年的忧愁,少年的幻想,几乎都被装进一个无形的空中漂流瓶,飘向明静而遥远的夜空,飘向星星和月亮,飘向深深的苍穹和宇宙。

让我对天空和宇宙产生震撼的感觉,源自一次在新疆的采风之旅。那天晚上,我在新疆看见了绚丽的极光,除了红色光和紫色光外,还有绿色光。这些极光在天空中翻滚、跳跃,那么灵动,那么有感召力,如同一场焰火晚会,又如同灯火伴舞下的音乐喷泉,场面壮观,摄人心魄。在这些神奇的多彩画卷面前,人间的言语、人间的美丽、人间的神韵,似乎都稍显逊色。

我与宇宙有过无数次的默默对话,无数次的深情凝眸,无数次的灵魂互动,我与宇宙成为一对特殊且默契的“忘年交”,一对懂得用爱与包容诉说喜乐、诉说苦难与深情的知心好友。

宇宙到底是什么?

最古老的解释是: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宇”表示空间,“宙”则表示时间。空间加上时间,便有了历史的演进与发展。

宇宙到底有多大?

古人常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天”即宇宙。可是,宇宙的界限到底在哪里?

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因为条件的限制,人们只能用肉眼观测大地万物。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测工具的日益先进,人们对宇宙的认识逐步加深,知道地球之外有太阳系,太阳系之外有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河外星系、星系团以及更为浩瀚的总星系。以现有的观测条件,已能观测到数百亿光年外的宇宙深处。当距离以“光年”来度量的时候,人类用以计量距离的传统方式就渺小得如同蝼蚁爬树,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然而,星球之间的距离太远,只能以光速代替。

宇宙太大,如果把宇宙比作地球,那么宇宙中的恒星就相当于沙漠中的沙粒,太阳只是其中的一个光点、一粒尘埃。在如此广袤的宇宙,银河系是如此渺小,太阳是如此渺小,地球是如此渺小,地球上的人类更是如此渺小,一切都是匆匆过客,人类所有的欢乐与痛苦,都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宇宙太美,美到人类所有的词汇都难以描述它的壮丽宏伟、它的广袤深邃、它的无边辽阔。中国女航天员王亚平推开宇宙之门、置身浩瀚宇宙的那一刻,她激动地形容:“我感到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宇宙之美无与伦比,而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悬居其间,平静、美丽而祥和。”

因为地球诞生了人类,因此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因为宇宙诞生了地球,宇宙又是地球的母亲。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刻,宇宙母亲就用她的慈祥和坚韧,为地球宠儿遮风挡雨,宇宙母亲滴落到地球的每一滴露珠,都被阳光催化成哺育人类的稻谷和树苗,在岁月的长河里一次又一次开花、结果。因此,人类要像善待地球一样,肩负责任和义务善待宇宙,善待人类共生共存的家园。

我想,宇宙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热爱的,就如同尊敬和热爱我们的先人和人生导师。

这位先人和导师,有着无限丰富的阅历和深邃无边的内心,如同一位伟大的历史学家。其实,宇宙本身就是一部宏大的历史,宇宙的经历和往事都镌刻在各个星球的表面,镌刻在那些凹凸不平的石坑里。随便一块黑焦的陨石、一片没有生命质感的黄沙、一摞被星球撞击的碎片,都记载着宇宙的成长经历和星际之间存亡与兴衰的轨迹,其间所蕴含的肯定有更震撼、更久远的历史故事。

宇宙这位历史学家,从鸿蒙时代走来,经历过“大爆炸”的瞬间光芒,见证过无数太空碎片凝聚成星球,然后成长、幻灭,最终又成为太空苍穹中的一颗颗流星;他也见证过地球的孕育、成长,见证过中国的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咏叹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如今,他又在见证地球向太空、向宇宙深处的远征和探索。

宇宙胸怀宽广,大开大合。他包容广袤星河于胸間,穿越漫长的光年云烟,成就他那浩如烟海的变幻记录和心灵密码。宇宙那深沉雄浑的语言和伟岸的担当,一部分化作了星球、化作了化石,成为历史记载;一部分化作了流星,被烧成灰烬,消失在茫茫太空。所有的这一切,都收藏在宇宙的深邃眸子里和丰富内心里。因为有了宇宙慷慨的伟力,因为有了宇宙无私的恩泽,地球上的生命万物得以滋润,得以岁岁年年,无数千古佳话得以成全,还有人世间许许多多的意味深长。也许正因如此,天地间上演了一个个鲜活动人的感人故事,一幕幕源远流长、奇迹不绝的历史文化长剧。因此,我们从内心应该对宇宙常怀崇拜和感恩之心。

宇宙既是一位卓越的创世工匠,又是一位极其走心的情感大师。

月亮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自从形成以后,一直默默守护着地球,见证着地球的发展演化和生命的繁荣昌盛。古人对于月球,一直崇拜有加,赋予了它很多美好的神话故事,也将其作为承载精神寄托的理想家园,“玉桂”“银台”“婵娟”“瑶蟾”“蟾宫”“广寒宫”“太清”等,都是古人对月亮的美称。

因为有了月球作为卫星,地球母亲有了规律的潮涨潮落,不至于水漫地表。所有的这些条件汇集在一起,才得以形成这个有适宜的阳光、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水分的地球,形成人类的家园。

月亮是地球的驿站,地球是月亮的家乡。地球眷恋着太阳,太阳呵护着地球。因为这样的情缘,太阳、地球、月亮相互爱恋,相互吸引,形成美丽绝伦的宇宙人生。所有这一切似乎都是宇宙最好的安排。

正如站在月球上遥望地球,当我们仰望繁星闪烁的天空,密密麻麻的星星那么宁静,那么温柔,似乎在这偌大的星河里,都能找到我们的影子,我们的童年。我们在看星河,星河也在辨认着我们,欣赏着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心灵沟通,这种沟通荡漾着纯净、喜悦的情感。行走在旋转的地球上,实际上是行走在宇宙的某个特殊角落,在随宇宙中的星球“漂流”,也终将我们的背影收藏在宇宙的镜框里。于是,我们明白了,物理学中的相对论不仅诠释了宇宙万物的逻辑规律,也揭示了人类伦理与情感中的哲学内涵:被我们凝视着的,也许也在凝视着我们;正在被我们探寻着的,也许也在探寻着我们,地球与其他星球也许正在演绎一部“双向奔赴”的“爱情大剧”。

宇宙有时候也会触景生情,让一颗流星摇曳多姿,在天际划过一道闪亮的长长尾焰,在天空留下一帧生动的侧影,作为一首诗的插图。它有时候也会激情澎湃,让大片的流星雨倾情而出,展现出一幕幕曲折生动、高潮迭起的风情长剧。如果有幸走过宇宙的各个角落,也许会发现那里处处有诗意、有美感、有风情,即使是一个偏远的小星球,也有着无穷的幻想、有着人类难以理解的深沉思想。

宇宙虽然胸怀宽广,深邃无垠,也许也有难以言说的孤独和忧伤。

假如借用中国古典文学,最能体现宇宙悲情色彩的,当属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宇宙容纳了尘世的喧嚣和生命的起伏,超越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呈现了在冗长的时间长河和广袤无限的空间里的一种大孤独和大忧伤。

在我眼里,宇宙还是一位天才艺术家,有着挥洒不尽的艺术灵感和才华。他以无垠的天幕为画布,以快如闪电的光源为画笔,将一个个星球点缀于天空,把天空装扮成星罗棋布、浩如烟海的星河。在这幅偌大的画布上,宇宙这位天才艺术家将浪漫情怀与写实手法完美融合,并融通了哲学、文学、音乐、绘画、物理、化学、建筑等各个方面,通过光与影、明与暗、热与冷、美与丑、勇敢与怯懦、正直与卑鄙的强烈对比,传达着他的奇思妙想。无拘无束的造型,把宇宙的立体审美与浪漫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我眼里,宇宙像一位艺术大师,更像一位父亲。

我们常用“父爱如山”形容父亲的崇高与伟岸,用“父爱如水”形容父爱的纯净和绵长。如今,我要用“父爱如天”“父爱如宇宙”形容父爱的粗犷与深远、神圣与慈爱。面对宇宙这位父亲,我们应该怀有一份敬重和挚爱,珍惜与宇宙父亲相处的这份大爱。家是讲爱的地方,正是有了宇宙父亲对我们的这份大爱,我们这些宇宙的子孙才会变得幸福、温暖而富有创造力,我们的人类家园也才会变得婀娜多姿、仪态万方。

我们对宇宙父亲要心存感激,同时还要怀有一份敬畏之心。古往今来,人类对天对宇宙的敬畏和探寻从来就没有停歇。从屈原的“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到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以及王奕的“问苍天、苍天阒无言”等;甚至诸葛亮夜观天象,根据天空的星云变化制定战略战术……

宁静的天空,时常飘荡着堪与月亮媲美的白云,那是宇宙父亲呈现给地球的花朵,又是地球奉献给宇宙父亲的深情哈达。

也许正是有了人类对宇宙父亲的敬重与爱,宇宙父亲对人类才更加哺以慈爱与恩泽,人类才更能登山而纵情欢歌,踏浪而诗情满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永恒。正如人类的生老病死,草木的一岁一枯荣,即便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太阳,自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能量就开始消耗,而且是以每秒消耗数百万吨物质的速度,而一秒释放的能量就够人类使用数十万年。这个庞大的数字,尽管可以體现出地球的渺小和太阳的伟大,但毕竟太阳的能量是有限的,既然有限,就终有能量耗尽的那一天。

除了太阳的变化,地球上的温室效应,引发了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地球面临的伤害和破坏远不止这些,地球在痛苦地呻吟,呼唤着人类的关注与保护。幸运的是,人类已经开始行动,正在寻找各种途径来关爱地球、保护地球。

“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

是的,对于地球而言,宇宙以其庄严令人敬畏,却又有情有义,它给了人类生命,赋予了地球绚丽的风景,也教会了人类在风雨中成长,在苦难中开花,在经历沧桑后仍然领略诗和远方。人类也重情重义,对并不完美的宇宙仍然心怀感恩、深情和敬意。

也许不久的将来,许多生命将随风而去,就如同宇宙长空中划过的一颗颗流星,然而,还会有更多新的生命更加茁壮成长。智慧的宇宙会携手足够聪明的人类,渡过所有的危机和灾难,奔赴更加美好的未来与远方。

猜你喜欢
星球宇宙人类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摧毁吞噬星球
宇宙第一群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1号异星球
这宇宙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米弯弯的星球
宇宙最初的大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