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育人视角下幼儿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

2024-05-10 06:59张华
课堂内外·初中教研 2024年3期
关键词:种植活动幼儿教育

张华

摘  要:种植活动是幼儿园一种常见的活动。种植活动和相关教学涉及艺术、科学、实践等多方面的知识,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劳动素养,对幼儿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探索劳动育人视角下幼儿种植活动的实践研究中,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多方面着手,比如采取游戏化的劳动教育、家园共育等,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劳动育人;幼儿教育;种植活动

从幼儿时期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能够有效提升其生活技能、生活能力,促进幼儿自理能力的快速发展。对幼儿实施劳动教育时,教师要清楚教育的目标和方向,并结合实施对象的年龄段、认知特点、行为能力等方面,制订出科学、合理的养成计划,让幼儿在主动探究中逐渐形成劳动意识,对劳动产生兴趣。劳动源于生活,也是幼儿成长过程中能够接触到的学习机会,劳动不仅能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还有助于幼儿发展动手能力、保持秩序感以及提升手眼协调的能力。

一、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

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和劳动习惯,应将幼儿的生活作为突破口。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家务劳动一直是由家长代劳的,幼儿会将其视为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其自我服务意识开始觉醒,提升自理能力便成了幼儿成长路上的必修课。针对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教师应结合幼儿的发展能力和水平,遵循幼儿的发展规律,为幼儿制订不同层次的劳动内容和教育目标。

针对托小班实施的劳动内容,教师应从建立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开始,从贴近幼儿生活的劳动内容出发,让幼儿在参与自我服务的操作中提升手指灵活度,开发幼儿的精细动作,促进幼儿小手肌肉群的良好发展,增加幼儿的手部力量,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性。教师制订托小班的教育目标,可以从“穿”和“脱”的动作开始:穿衣服、穿裤子、穿鞋子、穿袜子,脱衣服、脱裤子、脱鞋子、脱袜子,这些都是托小班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幼儿园的种植区域为幼儿提供参与简单劳动的机会,例如浇水:教师为幼儿准备好能承装适量水的小喷壶,并协助幼儿装好水,让幼儿在指定的植被区域进行浇水练习。由于幼儿的行动能力有限,因此实施浇灌的区域宜选择在边缘处,以免幼儿受伤。

对中大班实施劳动教育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参与一些简单的家庭劳动了。教师应鼓励幼儿在园期间协助生活教师发放餐盘、勺子等,收发图书和玩具,培养幼儿的沟通能力和责任感。同时在区域活动中,种植区种植活动的主要实施者就是中大班幼儿,对此教师应带领幼儿一同参与种植活动,让幼儿通过分工合作的模式自主选择劳动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参与的劳动内容为幼儿进行专业培训,让幼儿能够基本掌握相关的种植知识,并为幼儿做好安全教育,让幼儿有计划、有目标地完成种植任务。

兴趣是帮助幼儿渐渐形成劳动习惯的最佳途径。在开展劳动教育时,教师应促使幼儿劳逸结合,轻松愉快地完成劳动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幼儿独立完成劳动任务,通过自身努力获得劳动成果;让幼儿在劳动中要懂得坚持,不要遇到困难就轻言放弃,要学会分享与合作,知道向他人寻求帮助,以此来激发幼儿间的合作意识,提升幼儿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教师也要告知幼儿,种植活动是集体任务,大家应团结一致,相互协作。对此教师可以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提升幼儿的集体荣誉感;教师还可以为在劳动中表现出色的小组颁发荣誉证书,评选出“优秀工作组”“劳动小能手”等劳动标兵,以此激励幼儿积极地参与到劳动中、通过劳动获得属于自己的这份荣誉。

二、在区域游戏中开展幼兒劳动教育

在提倡发展幼儿综合素养,大力开展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幼儿的劳动能力已成为幼儿教育的主流思想。教师在实施素质教育时,应重视幼儿的能力培养,提高幼儿的生活技能,改变储备知识的陈旧思想,摆脱应试教育对幼儿的束缚,将幼儿的能力提升、基础技能、综合发展作为实施幼儿教育的首要目标。幼儿教师开展劳动教育,应遵循幼儿教育的教学模式,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提升劳动教育的趣味性、实操性,将体验式的教学形式呈现在幼儿面前;活动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更能激发幼儿的参与兴趣。在进行劳动实操时,教师应结合幼儿的认知程度和发展需求来制订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案,并将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作为劳动实践的教育手段,让幼儿能够在体验游戏中习得经验,获得更好的劳动体验。

(一)通过参与区域游戏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

多元化的区域活动,让幼儿提高了综合素养,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中心思想和教育理念,有效促进了幼儿身心的良好发展,从而使幼儿在体验劳动快乐的同时收获了生活的智慧。种植区域活动的开展模式,就是以游戏的形式与幼儿进行互动,这不仅能够提升幼儿劳动时的趣味性,还能让劳动氛围变得更加欢乐。在种植游戏中,教师和家长均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幼儿更大的支持和肯定,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胜利的快感,并以此建立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更愿意参与到家庭的劳动和种植活动中。

区域游戏是实施幼儿教育的源动力,区域教育则被赋予了更多的童趣,更容易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教师利用区域游戏活动实施劳动教育,不仅能够高效提升幼儿的劳动兴趣,还能通过动手操作、分享与合作来促进幼儿间的人际交往,让幼儿在区域游戏中实现自主成长,主动要求进步,并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师在设计区域游戏时,可以结合班级内的实际情况和幼儿的认知特点来设计游戏内容和游戏的操作规则,并利用一些废旧物来制作玩教具,以此辅助区域游戏中的劳动教育,让幼儿在操作玩教具的同时顺利完成游戏任务。

种植区域是幼儿比较喜欢参与的区域游戏活动之一,种植区域根据季节可分为室内和室外两种模式。教师通过体验式的教学进行劳动教育,能提升幼儿的参与度,并有效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提升幼儿的劳动技能。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可将室内种植区设计成一个温室大棚,幼儿的游戏任务是在大棚内种植应季果蔬,并在天气适宜时,将秧苗移栽到室外的种植区域。在该过程中,教师应多准备一些育苗工具、土壤和种子供幼儿使用,让幼儿能够在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提升劳动能力,完成劳动任务。

(二)参与种植活动,体验区域游戏,丰富幼儿的劳动经验

对幼儿而言,参与种植活动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幼儿也非常渴望参与种植活动。在种植区域,教师应充分给予幼儿自主权,让幼儿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完成种植活动。具体而言,教师应利用自然资源为幼儿创设一个氛围感十足的“农家小院”,并为幼儿准备丰富的种植工具以及服装,让幼儿从环境中即可进入游戏状态。种植游戏是对幼儿施以劳动教育的一种手段,也是开展种植区域活动的表现形式。无论是室内种植还是室外种植,无土栽培还是有土栽培;无论是春种还是夏长,秋收还是冬藏;无论是浇水还是施肥,除杂草还是去虫害,对幼儿而言,都是生活常识的拓展,也是劳动能力的提升。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本身就是农业大国对下一代的培养,也是从娃娃抓起,对幼儿未来的一种期望。为了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生存技能,教师除了带领幼儿参与种植游戏,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外,还可以通过完成体验播种和移栽秧苗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提升幼儿手指的灵活性,促进幼儿小手肌肉群的快速发展。

种植游戏的教育目标不仅局限于体验,幼儿还可以通过填写观察记录增加认知,了解更多的农业常识,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及过程。种植游戏是指幼儿亲自动手参与劳作,观察与照护农作物的生长,定期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所需的水和养分,并通过去除杂草来保持土壤的肥沃。这种参与过程可以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任务意识;同时,幼儿还可以通过教师的指导和自主探究来了解农作物的生长习性及其对自然环境的要求;幼儿可以通过种植实践活动掌握种植农作物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在实施种植活动时,教师应通过视频等内容为幼儿提供学习和参考的素材。在教师的指导和辅助下,以及在种植活动中,幼儿能够自主完成松土、播撒种子、灌溉、播撒肥料、去除杂草、清理虫害等劳动任务,在种植活动中表现出不怕脏、不怕累的劳动精神。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幼儿完成了劳动任务,实现了学习目标。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既丰富了劳动经验,也提升了学习兴趣,更收获了成长的快乐。

三、结合家园共育做好家庭劳动教育

在幼儿园实施教育活动后,教师应通过视频和照片的形式向家长进行展示和总结,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向,还能够促使家长结合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实施家庭教育,让幼儿在家中也能够具有在幼儿园养成的劳动习惯,并能结合家庭的需要参与一些家务劳动。家园共育的教育理念,让幼儿获得了更多的教育机会。

教师在鼓励家长对幼儿实施家庭劳动教育时,首先要做好教育指导和教育理念的宣传工作,让家长了解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教育意义,以及对幼儿未来发展的帮助,增加家长的教育维度,使家长能够正确对待劳动的教育价值,提升重视程度。教师应积极邀请家长一同参与到分享幼儿家庭劳动的互动中,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中,得到来自教师和家长的双重监督,从而使幼儿获得更多的劳动机会,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劳动技能。

教师也要引导家长将幼儿园的种植活动延伸到家庭教育中。家长可以将幼儿在园期间培育的秧苗带回家,与幼儿一同实施种植活动。在开展家庭种植活动时,家长应尝试鼓励幼儿独自完成种植,家长则以陪伴的形式,给予幼儿更多尝试的机会,让幼儿能够在他们的支持下坚持观察,持续参与种植活动,养成劳动习惯。

在区域活动中开展种植活动性游戏,为幼儿打开了视角,是幼儿了解大自然的最佳渠道。幼儿通过自主参与区域活动,主动学习种植知识,亲身体验种植活动,获得了更多的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经验。在开展区域游戏时,教师应积极观察幼儿的兴趣点,为幼儿提供能够满足幼儿发展需求和认知特点的活动内容,在体验式的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综合能力的发展。幼儿通过实践与操作能够体验到种植农作物的乐趣,并在教师的鼓励下,以及家长的支持和陪伴下,获得自信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黄成彦. 陶行知教育思想视角下幼儿园大班劳动教育的实践探索[J]. 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3(10):135-137.

[2]仇小敏. 课程游戏化教学模式下的幼儿园种植活动[J]. 教育界,2023(36):98-100.

[3]朱格. 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户外种植活动初探:以小班幼儿萝卜种植活动为例[J]. 小学生:中旬刊,2022(01):125-126.

[4]杨欢. 有情有趣润泽生命:浅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种植活动的实施策略[J]. 试题与研究,2021(34):117-118.

[5]廖仙.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究[J].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2(03):95-98.

[6]郭龄励,周丽红. 走向生活的幼儿劳动教育: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A]∥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 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第十六期“成陶开讲”暨首届“立德树人 铸魂育人”中青年教师报告会论文集[C]. 成都市第十七幼儿园,2020:6.

[7]郑倩倩. 走向生活的幼儿劳动教育: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初探[J]. 读写算,2024(02):122-124.

[8]黎妙燕. 新时代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方略[J]. 新班主任,2023(14):8-10.

[9]罗丽荣. 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框架建构探究[J]. 家长,2023(14):91-93.

[10] 陈颖. 爱上劳动,点亮未来:浅谈如何构建“接地气可操作”的新时代幼儿劳动教育课程体系[J]. 当代家庭教育,2022(11):42-44.

[11] 姚建旺,么丹彦,闫金萍. 幼儿体验式劳动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践研究:以唐山市幼儿园“立体阅读”课程为例[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4(02):57-59+62.

[12] 次仁央宗. 浅析劳动教育在幼儿园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A]∥北京青爱教育基金会素养教育成长计划. 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一[C]. 堆龙德庆区乃琼街道岗德林社区幼儿园,2023:4.

[13] 沈红. 依托本土资源开展大班幼儿劳动教育实践[J]. 文科爱好者,2023(05):223-225.

[14] 沈小紅. 新时期幼儿园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策略探究[J]. 教师,2023(30):108-110.

[15] 卢玲,何姗,黄琳芮,等. 基于陶行知劳动教育思想的幼儿园劳动教育实施探究[J]. 教育观察,2023,12(30):53-56.

(责任编辑:石子静)

猜你喜欢
种植活动幼儿教育
浅谈幼儿园种植活动的意义
语言能力培养:幼儿种植活动中不可忽视的?“风景”
模仿故事角色
基于农村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研究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在种植活动中迸发自主探究的火花
种植活动促进幼儿多元化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