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边界感”写作指导

2024-05-10 07:01徐建华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 2024年3期
关键词:发言稿越界边界

徐建华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从“糖水爷爷”到“煎饼奶奶”,从淄博“鸭头哥”到安徽“盒饭姐”……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已经多次上演。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不仅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生活,还严重干扰公共秩序。边界感,也成了网络热词。

有边界感,简单说就是指一个人对自己的需求、言行、想法和情绪负责,不过度介入他人的生活,同时能够在他人越界时及时表示反对,维护自己的自主性。边界感不仅在网络空间很重要,在其他方面也很重要,比如: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

班会课拟组织一场关于边界感的大讨论,请写一则发言稿,联系现实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得抄袭,不得套作,不得透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典型的“材料+任务驱动型”作文题。要求考生结合材料,联系现实写一则发言稿,在班会课上谈对边界感的思考。考查考生是否理解材料内涵,判断发言情境及文体,能否联系现实展开思考、体现思维的深度。

本题材料共两段,第一段从网络事件引出边界感这一热词,指出边界感缺失的危害性。第二段材料从含义和重要性的角度对边界感进行了解读。明确了边界感既指向自己,要控制自己不越界,也指向他人,反对他人越界。说明了边界感的重要性不仅仅局限于网络空间,还涉及现实的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文化交流,甚至更多方面。

考生务必要將思维聚焦到“边界感”这一核心概念,围绕什么是边界感,我们要有什么样的边界感,具体到网络空间、人际交往、国际交往或其他更多方面,结合社会现实多角度思考边界感的意义与价值。

“边界感”一般指交往的界限,即对自己和外在的界限。边界意识建立的前提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我们诚实地表达自我,也充分认识到他人的存在,并感知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

如果“边界感”缺失,会造成什么后果?可分类思考:

自我边界感缺失:对自己而言,习惯依赖他人,生活目标飘忽,为人处世态度模糊;与人交往,不懂得适可而止,容易冒犯他人,容易以爱之名,将造成伤害的行为冠以“我都是为了你好”的名号。

亲情中边界感缺失:父母将人生的全部希望和梦想加注在孩子身上,化为“爱”的枷锁,使孩子成为父母意志的傀儡。父母在失去自我的同时,扼杀了孩子拥有自由、健全人格的可能。

友情、爱情中边界感缺失:无法意识到或不能接受对方是独立人,恨不得彼此成为“连体婴”,怀疑和猜忌的情绪不断累积,导致情感瓦解,彼此渐行渐远。

职场中边界感缺失:工作效率受到负面影响,职场关系不够融洽,职业幸福感不强。

网络中边界感缺失:对自己而言,分不清虚拟和现实,产生定位错误的问题,对他人而言,可能在网络中越界,可能造成网络暴力,或好心办坏事的情况。

国际交往中边界感缺失:可能出现丧权辱国、霸权主义等不良后果。

写作引导语明确要求“联系现实”,意味着考生可以适当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和切身体会来写。可以阐释“边界感”的内涵与意义,可以论证“边界感”存在的必要性,也可以质疑某些“边界感”的合理性,还可辩证分析“人要有边界感,又不能因之束缚了手脚”。

文体格式为发言稿,必须符合发言稿的写作规范。需要拟标题,顶格写称谓语,下一行空两格写问候语、开场白、正文,以感谢、展望、鼓舞等语句作结语,不可落款。要契合自己的身份,行文过程必须有发言现场感,要有听众意识和平等交流对话的意识,营造轻松的沟通氛围,不可说教气息过重,要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切忌高高在上,空话、套话连篇。

立意参考

1.边界感是一个人最好的修养

2.行有所止,言有所界

3.持良好边界感,促和谐共发展

4.对越界说不

5.守住自己的边界,尊重他人的边界

6.“边界感”的是与非

/佳作范文/

谨守边界   与你为邻

⊙ 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徐文思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很高兴能在今天的“理上‘网来”主题班会上发言,我发言的题目是《谨守边界,与你为邻》。近来,普通人成为“网红”被过度围观、消费而陷入困境的现象屡见不鲜。显然,网民们缺失边界感的强势围观,以“他人有心,予忖度之”的随意揣测,已使当事人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这种边界感的缺失,不只是发生在网络交际中的闹剧,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保持恰当的边界感是个人、社会乃至国家的重要命题。

谨守边界,与你为邻,是一种涵养,是一种相处的智慧。

古时君臣之间,须谨守边界,就如孙权与周瑜,做到了《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所言的“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保持适度的边界感,使君臣各尽职守,不侵官,不越职,也成就了一段君明臣贤、鱼水际遇的佳话。

父母子女之间,须谨守边界。为人父母者,不能动辄以爱的名义,窥探孩子的隐私,入侵孩子的自由领地。否则,虽曰爱之,其实害之。父母要尊重孩子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不要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或梦想的延续和接力,弥补此生遗憾。

朋友相处,须谨守边界。顾城说“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人与人之间,也应适当保持距离。朋友相交,除了亲密无间外,有时也须安静地走开,让人独处,形影不离,往往会带给人压迫感。

谨守边界,与你为邻,也是大国风范,是睦邻相亲之道。

国与国之间,需要边界感。当日本不顾全世界的反对之声,将人类赖以生存的海洋,视为自家的下水道,肆无忌惮排放核废水时;当巴以冲突升级,隆隆的钢铁洪流越过加沙边界,难民的呻吟,令人耳不忍闻,遍地的废墟,令人目不忍视时;当某些大国动辄挥舞人权大棒,粗暴干涉别国内政,唱衰他国时……我们痛心于边界感的缺失。缺乏边界感,越过道义的底线、边界,于己而言,罔顾公序良俗,践踏公理与正义,穷兵黩武,必将成为千夫所指的独夫民贼;于人而言,己所之欲,强加于人。“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选择。列国自有疆,世界各国,应各守封疆,彼此尊重,睦邻友好,这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智慧,也是和平共处之道。

当然,谨守边界,于己而言,不是画地为牢,封闭自我,遗世独立;于国家而言,不是闭关锁国,老死不相往来。

“我有一所草屋,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还记得这句惊世谚语吗?是的,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心灵领地,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封疆。谨守自己边界,尊重他人边界,交流互鉴而又不失自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如此,才能创造美好和谐的世界!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猜你喜欢
发言稿越界边界
越界·互换·融合——中国化爵士乐的生成路线与认同政治
拓展阅读的边界
我来做侦探
“小康社会”主题班会发言稿作文导写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竞选作文辅导员发言稿
阵列方向图综合中PSO算法粒子越界处理研究
没有炊烟的城市(选章)
越界婚姻的伦理窘境:评史密斯《南街》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