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

2024-05-10 07:37赵晓非米豫飞王战朝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5期
关键词:半月板活动度骨髓

赵晓非 米豫飞 王战朝

(1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洛阳 471002;2 河南省骨科医院 洛阳 471002)

半月板是指位于胫骨关节面内、外侧的一种半月形状纤维软骨,具有维持膝关节稳定、保护关节软骨及关节软骨间减震等生理作用,一旦损伤将直接影响患者膝关节功能,引起局部肿胀、疼痛及弹响等一系列症状,如果不及时诊治,可造成病情慢性进展,引起骨关节炎,增加治疗难度[1]。半月板缝合术是现阶段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重要术式,可通过促进半月板血管区域结构愈合来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但术后半月板的整体愈合率仍有一定提升空间[2~3]。目前,临床上促进术后半月板愈合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应用富血小板血浆、生长因子及骨髓刺激等,均对患者膝关节功能具有一定改善作用[4~5]。但目前为止关于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治疗半月板损伤的报道不多。鉴于此,本研究纳入86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重点探讨上述联合疗法对其膝关节功能的改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医院诊治的86 例半月板损伤患者按双色球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3 例。对照组男25 例,女18 例;年龄40~60 岁,平均(51.52±7.25)岁;损伤部位:内侧20 例,外侧18 例,内侧+外侧5 例;体质量指数(BMI)19~30 kg/m2,平均(23.74±3.03)kg/m2;病程3~14 个月,平均(8.73±2.40)个月;Kellgren-Lawrance分级:Ⅰ级17 例,Ⅱ级16 例,Ⅲ级10 例。研究组男23 例,女20 例;年龄37~60 岁,平均(51.67±7.10)岁;损伤部位:内侧18 例,外侧19 例,内侧+外侧6 例;BMI 18~32 kg/m2,平均(23.81±2.94)kg/m2;病程2~15 个月,平均(8.78±2.13)个月;Kellgren-Lawrance分级:Ⅰ级16 例,Ⅱ级18 例,Ⅲ级9 例。两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损伤部位、体质量指数、病程、Kellgren-Lawrance 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文号:伦理字20200010024 号)。

1.2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通过MRI 检查证实为半月板损伤;有半月板缝合术指征;年龄≤60 岁;对本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2)排除标准:有严重关节软骨或交叉韧带损伤者;有凝血功能障碍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者;有严重感染症状者;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有膝关节手术史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半月板缝合术:对患者进行全麻后,协助其保持平卧位,由膝关节前内、前外入路,将滑膜清除完成后对膝关节软骨、交叉韧带和半月板进行仔细探查,明确膝关节软骨损伤≤Ⅲ级、交叉韧带未发生断裂以及半月板满足缝合指征后进行手术。对于半月板的修复以标准操作进行缝合,操作时先借助刨削器仔细清理半月板损伤部位以呈现新鲜化,接着用半月板缝合器进行缝合处理,确保相邻缝合结之间的距离在0.5~1.0 cm。研究组行半月板缝合术联合骨髓刺激:半月板缝合术完成后,借助微骨折锥(4 mm 直径)于股骨髁间窝外侧壁前交叉韧带止点的前方位置从前内侧通道置入,并以斜向外上的方向进行钻孔(深度1.5~2.0 cm 的3 个孔),在拔出微骨折锥后看到骨髓流出即可完成操作。最后对切口进行缝合,无须留置引流管,并使用纱布、棉垫以及绷带进行包扎、固定处理。术后指导患者服用塞来昔布胶囊(国药准字H20203707)、复方硫酸软骨素片(国药准字H32025748)及三七片(国药准字Z42020953)等药物。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疗效:术后3 个月时借助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系统进行疗效评估,HSS 评分>85 分、76~85 分、60~75 分、<60 分分别评为优、良、可、差,统计两组手术优良率。(2)疼痛程度:分别在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时,借助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进行评估,分值与疼痛程度有正相关性。(3)膝关节功能: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时,借助美国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量表(WOMAC)和Lysholm 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前者涵盖躯体功能、僵硬及疼痛程度3 个维度,分值与膝关节功能有负相关性;后者涵盖肿胀度、蹲姿等项目,最高评分100 分,分值与膝关节功能有正相关性。(4)膝关节活动度:分别在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时,对两组膝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数值与膝关节恢复情况有正相关性。(5)生活质量:分别在术前、术后3 个月时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进行评估,分值和生活质量有正相关性。(6)并发症:统计两组患者术后出现的并发症情况,涉及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5.0 软件处理数据,疗效、并发症等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膝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 优良率相比(90.70%vs 69.77%),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两组VAS 评分均有所降低,且术后同时间相比,研究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程度比较(分,)

注:和术前比,*P<0.05。

组别n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43 43 tP 5.63±0.72 5.69±0.65 0.406 0.686 3.70±0.55*2.95±0.50*6.617 0.000 1.68±0.50*1.10±0.42*5.824 0.000

2.3 两组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两组膝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研究组较同期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表3 两组术前、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膝关节活动度比较(°,)

注:和术前比,*P<0.05。

组别n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43 43 tP 80.12±7.30 79.03±8.12 0.655 0.515 100.25±9.44*105.70±12.37*2.297 0.024 110.36±13.94*117.55±12.10*2.554 0.012

2.4 两组膝关节功能比较 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两组WOMAC 评分低于术前,研究组低于同期对照组,而Lysholm 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且术后同时间相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表4 两组不同时间点膝关节功能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和术前比,*P<0.05。

Lysholm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WOMAC术前术后1 个月术后3 个月43 43 tP 39.12±5.70 39.77±6.12 0.510 0.612 29.75±5.10*24.77±4.86*4.636 0.000 22.70±4.56*19.55±3.47*3.605 0.001 46.30±5.88 46.12±6.69 0.133 0.895 63.45±7.89*75.12±10.33*5.887 0.000 74.25±9.10*84.30±8.77*5.215 0.000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术后3 个月时,两组GQOLI-74 各项指标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不同时间点GQOLI-74 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表5 两组不同时间点GQOLI-74 各项指标评分比较(分,)

注:和术前比,*P<0.05。

社会术前术后3 个月对照组研究组组别n心理术前术后3 个月躯体术前术后3 个月物质术前术后3 个月43 43 tP 59.89±6.33 58.73±5.03 0.941 0.350 65.20±6.12*68.77±5.93*2.747 0.007 58.04±5.20 57.44±5.27 0.531 0.597 63.15±6.04*67.33±5.28*3.417 0.001 57.60±6.20 57.11±5.08 0.401 0.690 65.30±6.12*68.95±6.20*2.747 0.007 58.77±6.47 58.30±5.83 0.354 0.724 64.12±6.75*67.93±6.26*2.714 0.008

2.6 两组并发症比较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4.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表6 两组并发症比较[例(%)]

3 讨论

半月板是由纤维软骨组织形成,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机体内非必要性附属器官,若在必要情况下可给予切除处理。但长期随访发现,半月板切除术患者不仅容易出现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而且早期骨关节炎的发生风险也较高,远期疗效差强人意[6~7]。近年来,在临床医学快速发展的趋势下,很多学者逐渐认识到半月板属于膝关节内部重要的生理结构,有助于膝关节保持良好的生物力学及生理功能[8~9]。故如何有效促进损伤半月板的愈合成为临床研究的热点。目前,临床上对半月板损伤患者特别是年轻患者主张规避全切术,尽量通过缝合半月板来保留其生理功能,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有重要意义[10]。而对行半月板缝合者来说,半月板损伤情况、内侧间室受累情况、体质量指数及软骨病变等均为其术后愈合的影响因素,其中也有部分因素与患者有关,可通过适当调整及干预来促进术后愈合,这也成为近年来临床研究的一大方向。

近年来,在生物技术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很多学者尝试应用了富血小板血浆、干细胞移植、生长因子及骨髓刺激等生物技术来促进半月板术后愈合[11~12]。其中富血小板血浆的应用率较高,可通过抑制组织损伤引起的炎症反应来缓解关节肿痛,促进局部纤维愈合[13];同时,也有相关研究证实,纤维生长因子对半月板术后愈合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这些技术的操作相对复杂且治疗费用偏高[14]。故寻找一种操作便捷且价格低廉的治疗手段以促进术后半月板愈合有重要意义。相比于其他技术来说,骨髓刺激技术具有便捷、经济等特点。本研究将该技术联合半月板缝合术应用于半月板损伤患者的治疗中,结果显示,研究组手术优良率(90.70%)高于对照组(69.77%)(P<0.05);研究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的VAS 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与单用半月板缝合术相比,该联合疗法的应用可进一步提升手术疗效,更有效地缓解患者机体疼痛。和薛晨曦等[15]研究结果近似。

WOMAC 评分表是常用于评估患者膝关节疼痛、僵硬和行动障碍程度的一种评估工具,分值与膝关节功能呈负相关;Lysholm 评分是针对患者膝关节功能的一种量化评分工具,分值与膝关节功能呈正相关;膝关节活动度是反映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的一种量化指标,三者均为临床评估患者膝关节状态的有效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 个月、3 个月时的WOMAC 评分低于同期对照组,而Lysholm 评分、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提示与单用半月板缝合术相比,该联合疗法的应用可更有效地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提高活动度。究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对交叉韧带重建钻孔可通过由骨隧道内释放出一定量的生长因子、多肽以及间充质干细胞来为半月板损伤部位的生长及愈合提供营养,加快半月板愈合速度,进而有助于膝关节功能及活动度恢复。

GQOLI-74 量表是常用于评估患者生活状况、身心健康等方面的一种评估工具,分值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本研究结果显示,术后3 个月时,两组GQOLI-74 各项指标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4.65%(P>0.05)。提示该联合疗法可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提升,且不会对临床安全性造成明显影响。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骨髓刺激技术的应用可缩短半月板愈合时间,促进膝关节功能尽快恢复。

综上所述,对半月板损伤患者行半月板缝合联合骨髓刺激可有效减轻机体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活动度恢复及生活质量提升,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良好,有进一步推广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半月板活动度骨髓
Ancient stone tools were found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同种异体半月板移植术治疗外侧盘状半月板与非盘状半月板损伤疗效对比研究
关节镜下使用Fast-Fix半月板缝合器治疗半月板损伤的疗效
宫颈癌术后调强放疗中骨髓抑制与骨髓照射剂量体积的关系
赞美骨髓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骨髓穿刺涂片联合骨髓活检切片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膝关节内侧半月板后根部撕裂的MRI表现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