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CEA、CA125 与SCC-Ag 表达在临床早期诊断宫颈癌中的应用价值

2024-05-10 07:37王秀和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4年5期
关键词:标志物宫颈癌精准

王秀和

(福建省莆田涵江医院 莆田 351111)

宫颈癌在妇科恶性肿瘤内属于发病率高的一类,其发病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关系紧密,早期基本无典型症状,在肿瘤进展过程中可出现异常阴道排液、阴道流血等表现,但也缺乏一定特异性,易与其他妇科疾病相混淆,从而影响治疗的准确性[1~2]。而相比于良性妇科病变,宫颈癌具有侵袭、转移等诸多恶性行为,一旦病情持续进展,肿瘤细胞则可经多途径转移,使得治疗难度大幅升高,明显增加死亡风险[3~4]。宫颈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关系密切,越早进行针对性治疗则预后越好,一旦进展至晚期,即使开展综合治疗,也存在较高复发转移率,降低生存质量。因此,临床需寻找一种简便快捷、准确性高的诊断方式便于临床早期诊断疾病工作的开展,实现早确诊、早治疗,方可更好改善患者预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近年来在多种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应用广泛,凭借取材便捷、无创伤、重复性强等优势备受临床青睐,通过检测肿瘤发生后体内产生的标志物变化,能够辅助临床早期诊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均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存在异常表达,能够一定程度上辅助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在宫颈癌中亦是如此[5~6]。但单一检测精准性有限,易产生漏误诊现象。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联合检测血清各指标诊断宫颈癌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 年1 月至2023 年1 月福建省莆田涵江医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宫颈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与健康组各52 例。观察组年龄38~66 岁,平均(50.65±4.18)岁;体质量指数(BMI)18~27 kg/m2,平均(23.15±1.42)kg/m2;孕次1~5 次,平均(2.43±0.25)次;产次1~3 次,平均(1.53±0.21)次;肿瘤分期:Ⅰ~Ⅱ期28 例,Ⅲ~Ⅳ期24 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5 例,高中及以上17 例。对照组年龄36~64 岁,平均(49.85±4.05) 岁;BMI 18~27 kg/m2,平均(23.18±1.45)kg/m2;孕次1~5 次,平均(2.45±0.27)次;产次1~3 次,平均(1.56±0.23)次;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3 例,高中及以上19 例。健康组年龄35~68 岁,平均(50.17±4.12)岁;BMI 18~27 kg/m2,平均(23.12±1.39)kg/m2;孕次1~5 次,平均(2.39±0.24)次;产次1~3 次,平均(1.52±0.19)次;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4 例,高中及以上18 例。三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已获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字:2020012025号)。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良恶性由病理明确;均采血检测;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采血前接受治疗;标本受污染;伴其他癌症;肝、肾功能不全。

1.3 检测方法 所有受试者清晨采集空腹血3 mL,分离血清后即刻送检。选用罗氏cobas6000 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及配套试剂测定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严格按规范进行。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血清各指标差异。比较不同分期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各指标及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软件分析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计数资料,采用t、F、χ2检验;绘制ROC 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值。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对比 相比对照组、健康组,观察组血清各指标水平明显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对比()

表1 三组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对比()

组别nCEA(ng/mL) CA125(U/mL) SCC-Ag(μg/L)观察组对照组健康组52 52 52 FP 9.85±1.14 3.65±0.42 1.52±0.21 1 921.920 0.000 65.82±5.39 22.35±2.14 10.32±1.15 3 804.404 0.000 5.63±1.14 1.23±0.25 0.54±0.12 864.039 0.000

2.2 不同分期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 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血清CEA、CA125、SCC-Ag 水平均高于Ⅰ~Ⅱ期(P<0.05)。见表2。

表2 不同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表2 不同分期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对比()

组别nCEA(ng/mL) CA125(U/mL) SCC-Ag(μg/L)Ⅰ~Ⅱ期Ⅲ~Ⅳ期28 24 tP 6.52±1.05 12.35±1.42 16.983 0.000 43.52±4.89 89.65±6.25 29.841 0.000 3.25±0.49 8.85±1.28 21.420 0.000

2.3 宫颈癌诊断价值 绘制ROC 曲线显示,血清CEA、CA125、SCC-Ag 及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价值最高。见表3、图1。

图1 宫颈癌诊断ROC 曲线

表3 宫颈癌诊诊断价值

3 讨论

宫颈癌的发病与高危型HPV 感染关系密切,该病毒可经性接触、感染物品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HPV 是一种微小、球形、无包膜的环状双链DNA 病毒,是宫颈癌发病的重要致癌因素,正常情况下HPV 进入人体后可被免疫功能清除,但部分患者免疫功能欠佳,对于外界致病菌的抵御能力有限,无法将其清除,加之其具有嗜上皮特性,故可定植于宫颈部位并大量繁殖,从而引起宫颈组织炎症损伤,并出现增生性病变。同时,高危险HPV 毒性更强,在长期感染的刺激之下,宫颈上皮组织会处于不断损伤及修改的状态下,期间可激活癌基因,使得细胞周期紊乱,最终导致增殖失控,恶变下形成肿瘤组织[7~9]。目前,早期宫颈癌的治愈率较高,通过手术切除病灶,并于术后完善化疗等综合方案,可最大限度清除肿瘤细胞,更好控制肿瘤病情,以提高远期存活率,改善患者预后[10~12]。但早期宫颈癌无明显症状,即使在病情进展过程中出现轻微阴道流血等症状,也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不易被临床察觉,导致较多患者确诊时已进展至中晚期,降低整体疗效,故早期快捷、精准诊断尤为重要[13~15]。

目前,宫颈癌诊断的金标准仍为病理检查,该方式可准确鉴别宫颈病变的良恶性,并可明确恶性肿瘤分期、分化程度等多方面资料,便于临床以此制定治疗方案,实现精准的个体化治疗。但病理检查操作相当繁琐,且有创伤,早期开展难度大,应用存在一定受限。而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加之临床对于肿瘤研究的不断深入,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逐渐应用于恶性肿瘤诊断中,该方式仅需采集空腹静脉血即可开展,具备取材便捷、出结果快、重复性强特点,故成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的热点,备受临床青睐。观察组血清各指标水平较对照组、健康组高,Ⅲ~Ⅳ期宫颈癌患者血清各指标水平较Ⅰ~Ⅱ期高;绘制ROC 曲线示,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价值最高;提示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价值高,操作简便、出结果快,符合临床快速诊断需求。分析原因,CEA 检测近年来应用广泛,其是酸性糖蛋白,在癌症中处于活跃状态,可向周围体液分泌,故在血清中表达较高[16~17]。既往临床将其作为结直肠癌的标志物,但在深入研究发现,CEA 值在胃癌、宫颈癌、乳腺癌等恶性肿瘤中亦可出现明显表达,故可以作为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重要辅助指标,且有助于病情检测与疗效评价。但其特异性有限,单一应用准确性有限。李安等[18]研究指出,放疗后宫颈癌患者CEA 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且与术后患者放疗效果存在密切关系,故CEA在宫颈癌中价值高。CA125 为高分子糖蛋白,具有不均一性,分子量在200 KDa 左右,主要分布于体腔上皮细胞内,正常人群中可分布于间皮细胞组织,当机体出现卵巢良性疾病时,可出现一定程度升高,若发生恶性病变则水平升高更为明显[19]。目前,CA125 在卵巢上皮癌、子宫内膜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均存在较高表达,当宫颈出现恶性病变时,也可见其水平异常波动,可辅助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属于灵敏度尚可,但特异性有限的一类标志物。薛方等[20]研究指出,CA125 在宫颈癌的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可辅助早期疾病诊断。SCC-Ag 是一种糖蛋白相关抗原,由鳞状细胞癌组织分泌,正常情况下体内含量极低,一旦机体出现鳞状细胞癌,则可被大量分泌入血,故能够用于宫颈癌的早期辅助诊断[21]。刘亚红等[22]研究指出,SCC-Ag 在宫颈癌诊断中具有较高价值,并可用于病情及预后评估。上述指标不仅在宫颈癌内出现异常变化,在其他癌症中也可明显升高。单一检测的准确性有限,易出现漏诊或误诊现象。联合检测则可发挥协同作用,充分结合各指标优势,便于临床更好综合判断宫颈癌的发生,以便于精准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预后。但本研究在样本量方面纳入相对较少,使得在研究结果上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性,后续还需扩大样本量,并进一步细化纳入排除标准,开展更为规范化血清样本的采集,进行高等级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论证该类血清标志物在诊断宫颈癌中的价值。此外,相信随着未来分子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癌症的检测方面势必得到大幅提升,或可出现更多精准的分子标志物,便于早期癌症的精准判断,实现全方位早期癌症筛查,提高整体癌症预后。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CEA、CA125、SCC-Ag可提高宫颈癌诊断效能,降低漏诊、误诊风险,且操作简便,适用于早期筛查工作,实现早期精准治疗,更好控制病情,提高远期生存率并改善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标志物宫颈癌精准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Hepsin及HMGB-1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E-cadherin、Ezrin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