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倍增不能用行政计划来完成

2024-05-13 14:41王巧捧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执行层摊派阳高县

王巧捧

一个镇被要求2天之内新注册9家企业,面对这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个镇不仅完成了,还是超额完成的。并且统计下来发现,这个镇在过去的5个月里,共注册企业200多家。这个镇所在的地方,还出现一名村支书名下注册了23家市场主体的情况。

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这是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冰山一角。

所谓“市场主体倍增”计划,就是要求增加新注册企业数量。为了完成这个计划,阳高县每个月以考核排名的方式施压,层层下达指标,摊派任务,任务最终落到各个村支书头上,每个月完不成的要被通报,挨批评。近日,作为这一计划的执行层,不少村支书因不堪这不切实际的重负,向媒体爆料当地“市场主体倍增”计划严重造假。

爆料人反映,为了完成每月的考核任务,村支书们只好四处求人注册执照,实在找不到人就自己注册,这样的层层摊派实在吃不消。

当地的宣传显示,为了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当地也拿出了不少具体措施,比如压缩企业开办时间,为新设立市场主体提供一些免费服务,推行简易注销等。

前后联系看,这个地方有想要提高市场活力、增加市场运营主体的努力,开展“市场主体倍增”计划,也抱有检验营商环境的目的。可以说,这个计划的出发点是好的,然而在执行中将其简化为对新注册市场主体数量的统计,对下级施压,一层一级地把一个好的计划搞得弄虚作假、怨声载道,这只会让人们对当地的营商环境感到质疑,其结果与初衷背道而驰。

不切实际的任务摊派、弄虚作假的数据结果,既损害政府的公信力和形象,也给社会发展留下隐患,因为虚假的数据不仅会影响决策,还会掩盖真实的问题,并最终反噬地方的发展。

一个计划被作假到如此泛滥的地步,那这个计划还有什么意义呢?最终,强制性的摊派激起了基层干部的抱怨和不满,以致其被公之于众。对这一切,难道上级部门真的不知道实情吗?

报道中曝光的一段工作通知显示:“市场主体倍增全镇本月任务19个,已完成5个,理解大家人难找,但工作任务仍然要按时完成。”

“找人”的言中之意,分明对大家“拉人凑数”的做法作了彼此心领神会的暗示。为了完成所谓的任务,大有上下联合,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之势。这让人不得不追问,这个计划到底是从哪一环节异化的,这些数据是做给谁看的,是谁拿去邀功用的?又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和做派,放任这种计划在执行中层层歪曲?人们从中似乎可以看到,只管政绩不顾实际的私心利己心态,只管闭着眼睛当“官老爷”的官僚主义做派。

基层行政管理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问题不少,但像这种逼得最前沿的执行层冒险向媒体爆料的,还并不多见。

报道中详细公布了村支书收到的指令信息、个别村支书名下的注册情况等资料,显然,如果“有心之人”要追查爆料人,不是難事。而此时,当地将如何对待这些将“家丑”外传的村支书,也将是对其执政心态的一大考验。

猜你喜欢
执行层摊派阳高县
米斌:阳高县的“保尔·柯察金”
基于PowerLink的计算机联锁系统执行层设计
内控时间背景下的中小学内部控制建设路径构建
公司执行层的“苦恼”
山西阳高县土地流转现状、问题与对策
阳高县社区休闲体育发展现状的调查分析
阳高县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经济效益分析
贫困人口岂可摊派指标
反贪局摊派『反腐败宣传台历』
企业预算管理中的博弈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