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区:全周期管理推动办案质量和效率双提升

2024-05-13 14:41李浩瑄贺建芳
廉政瞭望·下半月 2024年4期
关键词:仁和区片区监委

李浩瑄 贺建芳

“区检察院退休干部杨某问题线索涉及人员较多、时间跨度长,建议启动协作区机制联合查办。”不久前,攀枝花市仁和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在收到杨某问题线索后,经过集体研判,认为该线索查办难度较大,向分管案件的领导进行了汇报。启动联合查办机制后,仅一个多月杨某问题线索就办结了。最终,杨某因向从事公务人员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行为,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从立案到结案,该案仅用时48天。

近年来,仁和区纪委监委坚持把全周期管理理念贯穿案件监督管理工作全过程,通过优化管理流程、强化系统思维,紧盯线索处置、案件办理等关键环节,建立健全一系列工作制度机制,切实提升案件查办质效。

统筹联动协作,“聚合力”提质量

“考虑到何某某已在平地镇政府工作20余年,其余涉及人员均是本地人,且在本地長期工作,为避免人情困扰,建议实行片区交叉办理。”近日,仁和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收到反映平地镇干部何某某违纪问题线索后,向第一协作片区负责人进行报告。第一协作片区对案件线索进行分析研判后,指定片区内大田镇纪委办理,该镇纪委办案人员严格认真调查取证,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将该案办结。经查,何某某在负责该镇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减工作中,未能及时发现不符合纳入后期扶持范围人员,导致多发放扶持资金5000余元。查清问题后,何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平地镇纪委书记余鑫坦言,乡村社会是熟人社会。“乡镇圈子小,通过日常工作、生活交往,与各村干部彼此都相熟,办案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人情干扰。”

正是基于乡镇纪委因地域小、人头熟等所暴露出来的“熟人监督”方面的突出问题,该区纪委监委按照统筹指导、分级查办、就近协作的原则,建立了“1个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把关+1个纪检监察室具体督查指导+N个乡镇(街道)纪(工)委之间交叉办案”的“1+1+N”工作机制,遇到所查案件不宜由涉案人员所属乡镇查办的,实行片区交叉办理。对于办案难度大、阻力大的案件,由区纪委监委直接督办或查办。

“通过实行片区交叉执纪,打破区域界限,客观上减少和避免了办案人员的工作阻力和人情干扰。”该区纪委副书记、区监委副主任和阳军说,办案力量的上下联动、统分结合,破解了跨层级、跨地域、跨行业查办案件面临的问题,实现了“1+1+1>3”的效果。

全程监测预警,“传压力”提效率

日前,仁和区纪委监委收到一条某公务用车经常停在上城小区楼下的问题线索,随即该问题线索被移交至派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开展调查。

“你组办理的肖某某涉嫌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问题线索处置期限已不足10天,现下发‘橙色预警通知书,请在规定时限内完成该线索的处置。”此前,该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工作人员看着电脑屏幕上所剩不多的进度条,立即向派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发出一份线索《督办提醒》。

“预警对我们来说是一种很好的提醒,既抓预防又敲警钟,是一种有效的监督和鞭策手段。”仁和区纪委监委派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组长程伟刚说,收到“橙色预警”后,该纪检监察组积极查找问题线索处置进展缓慢的原因,通过补充完善相关证据等措施加快处置进度。在收到预警7天后,该纪检监察组就办结了该问题线索,查实仁和区党政内网服务中心驾驶员肖某某公车私用,多次驾驶公务用车接送家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问题。最终,肖某某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据悉,驻区委办纪检监察组收到的《督办提醒》是该区实行的“红橙黄”问题线索督办预警机制的一环。面对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办案人手少、工作头绪多等实际问题,该区纪委监委对问题线索进行三级分级标注,并按照办理时限要求实行“红橙黄”销号预警督办管理。

“我们每个月对分办的问题线索进行梳理,标黄的进行口头提醒,标橙的发放《问题线索超时预警》书面提醒,标红的发放《问题线索催办通知书》限时催办,书面催办后15日内仍未能办结,且没有履行延期申请手续的,对承办人进行约谈,并视情节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该区纪委监委案件监督管理室负责人余梓菡介绍,建立督办预警机制,旨在确保问题线索处置有跟踪、有效率、有质量。

今年以来,该区纪委监委针对临期线索及案件发送督办提醒10次,督办函3件,经督办结案16件,有力推动承办单位不断提升问题线索(案件)处置质效。

猜你喜欢
仁和区片区监委
仁和区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四川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名单(55个)
国家监委、最高人民检察院首次联合发布5起行贿案例
仁和区
5个多月近2万名干警向纪委监委投案
片区综合开发的投资模式探讨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青岛新片区打造人才聚集高地
白塔寺片区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