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实施路径

2024-05-13 13:09付绘赵恬瑞丁琳
关键词:高三英语深度学习

付绘 赵恬瑞 丁琳

摘    要: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可以通过“梳理问题和策略,自主设计评分标准”“命制试题,共建评分标准,形成策略意识”“分解步骤、体验策略,刻意练习、固化策略”“尝试评价、夯实标准,反思回顾、形成策略认知”这一路径展开,以使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归纳,逐渐体悟与洞察听说考试题目中语言的形式特征与运作体系,形成关于语言的本体结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策略认知,从“做(听、记录、说)”转向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知道如何能“做”得更好。

关键词:听说复习教学;听后记录并转述题;深度学习;高三英语

一、引言

北京市高考英语从2021年起增加口语考试,与听力考试合计50分,一年考两次,取最高分计入最终成绩[1],称为听说考试,由听后选择、听后记录并转述、短文朗读并回答问题三道大题组成。听后选择题计21分,考查听力理解能力下的信息获取与筛选、主旨归纳、意图态度推理等;听后记录并转述题计15分,测试任务将语言输入与输出有机结合,综合考查听力理解能力、信息记录及加工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短文朗读并回答问题题计14分,考查口语朗读能力下的语音、语调、节奏掌握,阅读理解能力下的信息识别与归纳等。听说考试的考查要求对标《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中学业质量水平二的听说要求。至今,听说考试已实施三年,其所考查能力全面,测试任务综合性强,学生仅依靠短期的突击训练无法实现成绩的提升,需要教师将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设立为一项“长线工程”,融入平日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2]。

“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能够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能够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作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 [3]它具有活动与体验、联想与结构、本质与变式、内化与交流、迁移与创造、价值与评判六个基本特征[4-5]。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更是一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全身心投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体验式活动,构建知识结构、体悟语言形式、理解并评判学习内容与过程,进而形成学习策略与方法。下面,笔者将基于一节听后记录并转述题(该题型由听后记录和听后转述两个部分组成)的复习教学课,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实施路径。

二、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实施路径

(一)梳理问题和策略,自主设计评分标准

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基本特征强调教师应整合意义联结的学习内容,重视学生经验与课堂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孤立的知识要素联结起来,建立知识间的紧密联系,将知识以结构化和整合的方式存储在记忆中[6-7],进而通过知识间的关联与整合,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在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梳理自己存在的问题,进而自主设计评分标准,以使学生深刻理解听说考试的命题思路、考查要求,反思自身存在的问题,并思考如何有效应对。

首先,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梳理自己在听后记录并转述题中存在的问题。学生归纳总结出的问题主要有存在较强的畏惧心理、无法记录关键信息、对考查重点和评分标准不了解、没有形成答题策略、不清楚问题的成因。

然后,教师让学生仍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并梳理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进而自主设计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评分标准。学生认为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评分标准应包括add more information、correct pronunciation、speak fluently and confidently、no grammar mistake。

最后,教师以高考听后转述部分的评分标准(如表1所示)为例,让学生与自己生成的该部分评分标准进行对比,在帮助学生明确要记录和转述的目标的同时,促使学生主动思考和选择听、记录、转述的个性化策略,形成计划和评估意识,降低焦虑感。

上述活动紧扣深度学习的“活动与体验”基本特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体验策略,形成有针对性的关于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策略认知。

(二)命制试题,共建评分标准,形成策略意识

深度学习的“联想与结构”基本特征注重知识间的关联与整合。在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表格和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将零散信息整合起来,归纳要点、梳理关系、体会语篇结构特征对阐释主题的作用[8],进而命制试题,师生共建评分标准,形成解题策略意识。

首先,教师让学生阅读前一天听后记录并转述题(该题为笔者自创,主题为“How to Handle Stressful Situations”)作业的听力原文,观察测试任务表格中的信息是如何从原文转化过来的,并通过梳理文段中的主要观点和支撑论点,形成二级信息、三级信息概念。

接着,教师让学生尝试命制试题,即根据新的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文段(根据高考真题改编,主题为“Ways to Read Thick Books”)设计听后记录并转述题测试任务表格,并与原题的测试任务表格进行对比。

然后,教师让学生回答问题Q1~Q3,以使学生再次审视听后记录并转述试题的评分标准和命题逻辑。

Q1: What information is kept?

Q2: What information is deleted?

Q3: What makes a good retelling?

Q1旨在引导学生在重复练习查找二级信息和三级信息的基础上,关注和分析语言形式,进而自主概括出:一级信息是标题,二级信息往往就是标题中所说的Tips / Ways, 并且通常是省略主语的动宾结构,三级信息一般是对二级信息的解释说明(如图1所示)。

在学生回答时,教师将学生的概括提炼成图形并板书在黑板上(如圖2中“二级信息”“三级信息”部分所示)。

Q2旨在引导学生在重复测试任务表格中被删除信息的同时,再次分析语言,并基于Q1的板书,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自主建构,丰富之前的板书内容(如图2中的“四级信息”部分所示)。在学生回答Q3时,教师播放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原文,让学生再次练习和体验将文段信息转换成测试任务表格三级信息的题目命制过程,以使学生意识到以下三点:一是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测试任务表格应包含标题(一级信息)、二级信息、三级信息、被删除的信息(四级信息),转述的内容应是Comprehensive的;二是听后记录并转述题应补充Linking words、主语和谓语,以达到信息的Coherent;三是听后记录并转述的考查目标之一是口语表达能力,因而转述的内容也应是Clear、Correct的(如图2中的“Criteria”部分所示)。

最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完整的板书(如图2所示),以使学生再次审视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评分标准,深刻理解满分描述中的“要点完整,内容充实”对应的是Comprehensive,“语言清晰流畅,连贯性强”对应的是Clear和Coherent,“语音、语调、语法存在个别错误,但不影响语音与听者理解”对应的是Correct。至此,学生能够生成完整的命题思路和基于4C的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评分标准。这种共建评分标准的学习方式是一种促使学生主动学习、逆向思考的学习方式。

深度学习的基础是概念性理解,强调学习者对学习对象进行深度加工和深入思考,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与本质,促进思维品质的发展[9]。这一环节中学生评分标准的形成过程正是学生深刻理解语言运作规律和文段信息推进模式的过程。同时,学生在提炼评分标准的过程中开始主动思考应对策略,使得学习过程由被动走向主动,备考目标由含混走向清晰,策略意识不断增强。

(三)分解步骤、体验策略,刻意练习、固化策略

在深度学习中,学生能够抓住学习内容的本质属性、全面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能够由本质推出若干变式[10]。在学生明确评分标准后,教师应带领学生模拟真实考试过程,根据听说考试的真实考试步骤,让学生先提出每一步骤的策略,然后边示范边带领学生体验策略,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提炼、明确、反思策略,即主动思考每个步骤的目的(为什么这么做)、如何做最有效(提升策略意识和能力)。听后记录并转述题复习教学的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步,教师提出问题:“听前一分钟如何观察测试任务表格?”学生认为这一分钟应该用来阅读测试任务表格、猜测要填写的词、在草稿纸上画出表格,为之后记录信息作准备。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构建心智图形(如图3所示,其中波浪线表示表格中已有的信息,短横线表示需要填写的四个单词,圆点用来区分不同的Sub-points),帮助学生记忆、整理和理解测试任务表格信息和听力原文的信息,为有效获取信息并快速记录信息作准备。

第二步,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两次播放听力录音时应分别如何做?”学生提出,第一次听时记录测试任务表格中空缺的四个单词,第二次听时检查所填内容。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商讨记录哪些信息、如何记录信息。就记录哪些信息而言,师生商讨后认为应在每个二级信息后添加一条最重要的三级信息,记录信息的具体形式应为Clauses、Phrases、Sentences、Linking words和S+V;就如何记录信息而言,师生商讨后认为可以通过保留单词的辅音字母、保留单词的开头或结尾、使用常用符号等进行速记(部分速记示例如表2所示)。

然后,教师让学生听一段由三句话组成的简单文段,体验速记方法的使用。最后,教师播放一道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录音(播放两遍),让学生练习策略的使用。

第三步,教师提出问题:“听完两遍录音后有两分钟的时间进行转述的准备,这两分钟该如何做?”师生共同提出“三步走”策略,即先完善、补全测试任务表格信息,再边尝试边转述边添加Linking words,最后核实发音、替换词汇,按照4C评分标准进行正式复述。在此基础上,教师让学生利用90秒时间刻意练习总结出的“三步走”策略,并在之后的两分钟内利用Pad录音设备完成转述并将转述即时上传。这种分步骤刻意练习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实践自己提炼的有针对性的策略,并在运用策略的过程中使策略深化、固化。

深度学习强调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将外在知识内化于心,即通过互动与交流等输出活动,将外在知识转化为个人能理解并能表达出来的知识,进而用于解决真实情境中的新问题[11]。这一教学环节突显本质化学习和迁移化应用,是深度学习的体现。

(四)尝试评价、夯实标准,反思回顾、形成策略认知

评价是深度学习的重要环节,强调对所学知识和学习过程作出评判。深度学习的“价值与评判”基本特征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理解与反思,对学习过程中的活动、自身体验等作出价值判断,并与他人进行有效沟通与合作。持续评价、及时反馈是引导学生深度反思自己学习状况并及时调整学习策略的有效方法,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12]。

教师先组织班评以作示范,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互评,即互相打分、总结优点、指明不足并给出改进建议,以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命题思路和解题步骤,将评价过程变成利用评价、对比反思自己策略的有效性的学习过程,形成对认知的再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听后记录并转述题的答题步骤及其具体的应对策略(如图4所示),夯实学生对评分标准的概念性理解,帮助学生将听、记录、加工、转述过程中的多个技能和策略以及概念进行原理层次的概括,形成策略认知——“所听和所转述的文段信息围绕主旨分三级呈现,三级信息间通过信息词和衔接词句形成内在逻辑,在转述信息时要有效利用语言表达形式使意义连贯”。

三、总结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有助于实现知识由零散走向关联、由传授走向运用、由浅层走向深层的转变,推动结构化知识的建构,实现关联整合的学习,促进主动思考,使知识真正转化为能力,进而发展为素养。在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三英语听说复习教学中,学生通过感知、体验、观察、归纳,逐渐体悟与洞察听说考试题目中语言的形式特征与运作体系,形成关于语言的本体结构、功能特征、运行规律等方面的策略认知,是学生从“做(听、记录、说)”转向理解为什么我们要这么“做”、知道如何能“做”得更好的过程。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在研读听说文本时要注重关注语言本体知识、运作知识,这是因为语言分析是活动设计的基础;

二是要细化活动设计,这是因为活动成就策略,策略的感知和固化均是在学习活动中实现的;

三是要重视在评价和反思環节开展分享和交流活动,这是因为深层理解和认知都是在反复审视和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形成的;

四是课后要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是因为策略训练需要多次反复。

参考文献:

[1]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EB/OL].(2016-06-03)[2024-01-23]. http://www.beijing.gov.cn/zhengce/zhengce.

[2]赵剑楠.北京高考英语听说机考的设计与开发[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1(12):49-54.

[3]何玲,黎加厚.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现代教学,2005(5):29-30.

[4][10][12]刘月霞,郭华.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理论普及读本)[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15,37,41.

[5][9][11]王蔷,孙薇薇,蔡铭珂,等.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J].外语教育研究前沿,2021(1):17-25,87-88.

[6]安富海.促进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57-62.

[7]崔友兴.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深度学习[J].课程·教材·教法,2019(2):66-71.

[8]顾岩冰,颜廷波.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中英语外刊阅读教学实践[J].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23(8):15-21.

猜你喜欢
高三英语深度学习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小议高三英语备考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基于高三英语作文评改分析高中英语作文复习教学的生成性教学
高三英语复习备考策略
打造英语张力课堂, 开发学写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