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及演奏技巧研究

2024-05-13 07:09刘鸿雅
艺术科技 2024年8期
关键词:二胡曲演奏技巧艺术特征

摘要:目的:二胡作为一种民族乐器,拥有与琵琶、古琴、笛子等乐器不一样的发展特点,它历史短、起点高、发展快。目前二胡已进入学校教育体系,越来越多人对二胡艺术有了全面认识,二胡艺术的生存环境进一步优化。《心香》是经典的二胡作品,难度适中,艺术内涵丰富。演奏这首二胡曲时,需要深入分析内在情感,使其灵活渗透二胡演奏,从而取得成功。方法:首先搜集二胡曲《心香》的相关资料,并从艺术性角度对其展开分析,探索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其次结合二胡曲演奏经验,使用定性研究法进行深入探究,全面展示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结果:二胡曲《心香》是奏鸣曲曲式结构,使用了协奏曲大框架,融入了传统美学文化和佛教文化,灵活运用民间音乐素材,并有机融合现代音乐语言。演奏二胡曲《心香》时,需要关注慢板段落和快板段落,并灵活使用揉弦、滑音、长弓、快弓等技法。结论:二胡曲《心香》实现了传统民族音乐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联动统一。演奏二胡曲《心香》需要灵活使用多种技法,以展现其艺术特色,科学全面地诠释艺术作品。

关键词:二胡曲;  《心香》;艺术特征;演奏技巧

中图分类号:J63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4)08-000-03

1 二胡曲《心香》的创作背景

二胡曲《心香》创作于2005年,根据同名电影配乐改编而来。电影《心香》的名字释义是衷心、虔诚等,二胡曲《心香》体现了作曲家的精神追求。电影《心香》讲述了小男孩京京因父母离异,寄宿在以前从来没有见过面的外公家,祖孙二人最开始相看两厌,发生了很多矛盾冲突,但最终互相理解的故事。电影原声配乐营造了偏灰暗的氛围,较好地体现了电影中不同角色复杂的情感变化,具有显著的民族性风格特色[1]。作曲家赵季平基于电影配乐进行改编,形成了新的二胡曲。在具体的音乐设计中,他力求民族音乐元素利用的多样化,呈现出较为丰富的乐曲风格。二胡曲《心香》在融合电影配乐材料的基础上,凸显了其独立性与个性化,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

2 二胡曲《心香》的艺术特征

2.1 曲式结构特征

二胡曲《心香》是奏鸣曲曲式结构,使用了协奏曲大框架,相较于传统协奏曲来说更注重奏鸣性。整部乐曲主要分为四个部分,下文结合各个部分的内容展开全面分析。

第一,呈示部(1~54小节)。这个乐段使用了三段相似的主题材料,音乐风格更加鲜明。后续乐段也据此展开,同时成为音乐动机。这里作曲家使用了倒影、变奏等多种转换方式,为后续的情感转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展开部(55~208小节)。这个乐段延续主题材料,并且在速度方面进行了多次转变,如小快板、中板、急板、行板等。通过速度变化引导情感转变,保证乐段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结合本乐段的具体段落来看,一共使用了4次主题。第一次,乐段设计为“A+B+A1”的结构,并且从弱段切入,通过后十六、全十六等多种节奏的使用,整个乐段变得非常丰富,情感变化也更加流畅[2]。第二次,作曲家将乐段变为D大调,并针对“do mi re”进行了转调处理。这种处理方式虽然使乐段与主题类似,但也使整个乐段更具艺术韵味。第三次,作曲家将乐段变为C大调,灵活运用2/4、3/4、4/4等节拍,丰富了音乐的律动元素。第四次,作曲家引入五连音元素,同时钢琴声部三连音作为配合。接着通过两段重复的旋律凸显主题,最终以一个长音结束。整个乐段以主题“do mi re”为主干,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第三,再现部(209~224小节)。这个乐段是主部旋律的再现,通过首尾呼应的方式,进一步强调乐段主题。

第四,尾声(225~230小节)。这个乐段在钢琴声部设置了长音,实现了整个乐曲的升华与延续。

2.2 音乐文化内涵

二胡曲《心香》融入了中国传统音乐美学艺术,展现了以形写象、以意传情的思想。在以形写象方面,二胡曲《心香》的音响来源于同一个乐谱,但是因为创作者自身的特殊感悟会形成多元化音乐形象。事实上,以形写象就是使用固定音响延伸出多变的形象,带领听众进入绝妙的想象空间,同时增强二胡曲《心香》的艺术表现力[3]。在以意传情方面,需要通过作曲实现意与情的统一。在二胡曲《心香》創作过程中,作曲家赵季平加入了自己的生活体验,从民间音乐中积累素材,依托真实情感体验筛选音乐元素,使作品具有真实性与丰富的艺术内涵。除此之外,二胡曲《心香》还蕴含美善相谐的佛理内涵。曲谱简介提及“乐曲展现了超凡脱俗的禅意”,彰显了乐曲的佛理追求。结合作品内容来看,处处透露着“至善至坚”的佛家思想。

2.3 灵活运用民间音乐素材

二胡曲《心香》还使用了陕西民间音乐素材,赋予乐曲民族特色。陕西拥有丰富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如粗犷豪迈、奔放苍凉的秦腔。二胡曲《心香》并没有直接改编已经存在的民间音乐作品,而是侧重于提取民间音乐风格元素,赋予整个乐曲鲜明的地域色彩[4]。二胡曲《心香》蕴含非常丰富的民间音乐元素,具有显著的陕西民歌风格,这一点在音乐旋律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例如,其主题旋律跟安塞民歌《十杯酒》非常类似,这体现了作曲家对民歌元素的借鉴与创新。二胡曲《心香》还实现了对花音音阶与苦音音阶两种音阶的综合应用,如54~61小节使用了花音音阶,130~131小节使用了苦音音阶的微变徵。对民间音乐素材的灵活应用,使乐曲体现出较为明显的地域风格。

2.4 有机融合现代音乐语言

在二胡曲《心香》的创作中,作曲家引入了中西结合的理念,实现了西方音乐艺术与我国传统音乐体系的融合与发展,使我国传统民间音乐在新时期展现出更强的生命力。例如,在活板段落中,使用现代音乐常用的半音音阶级进素材,实现了西方作曲技法与民族音乐的融合。特别是so到mi的快速三连音,为了营造紧张焦虑的氛围,借鉴了钢琴伴奏每小节每两拍的打点,同时在强拍和次强拍方面凸显重音,将音乐情绪推向高潮。

3 二胡曲《心香》的演奏技巧

3.1 不同乐段的演奏策略

3.1.1 慢板音乐分析

二胡曲《心香》中有很多慢板乐段,这些乐段通过强弱对比和速度变化,显著增强了乐曲的听感,实现了乐曲情绪的层层递进。下文结合不同慢板音乐展开全面分析。

第一,8~20小节。这个乐段完整呈现了乐曲主题,其中“do mi re”三个音同时也是主题的动机。这三个音符从弱变强,层层推进。在演奏的时候,演奏者需要保证第一个音符的弓长高于第二个音符,此处的滑音也要保证连贯。演奏re时,则要控制好音色,并使用揉弦技巧来传达情绪[5]。在第10小节的演奏中,需要合理分配前后音符的弓长,提前留下出气口,并做好二胡演奏与钢琴伴奏的相互配合。

第二,28~39小节。这个乐段又一次出现了主题,同时开头的三个音从之前的中强降低到了中弱,体现了情绪的变化,需要演奏者正确把握。在30小节和31小节中,演奏者使用切分节奏,并控制休止与停顿的时间,产生一种欲言又止的表达韵味。

第三,46~53小节。这个乐段是主题音乐的第三次出现,其中开头的三个音恢复到了原本的速度,此时整个乐段的演奏方式可以参照第一段。但由于这一段音乐选取了第一段的部分乐段,最终乐段会在长弓mi上结束。因此演奏者在结束之前需要深吸气,并调整气息,控制情绪,在缓慢的演奏中加深情感。

第四,94~109小节。这个乐段出现在短暂的快板之后,通过慢板来放缓速度与节奏,为后续的中板做好铺垫。此处演奏者需要配合钢琴声部,达到“一唱一和”的演奏效果,同时在情绪上适当推进,演奏最后的长音时,要灵活使用揉弦技法,保证情绪稳步抒发。

第五,212~230小节。这个乐段是主题的再现部,具有首尾呼应的特点。虽然音符旋律与音乐节奏比较相似,但乐段蕴含的情感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演奏者需要承接之前的演奏过程,实现情绪的顺滑递进,升华音乐演奏主题。

3.1.2 快板音乐分析

二胡曲《心香》的快板音乐主要集中在55~81小节,划分为三个段落。快板部分的明朗旋律与呈示部形成了对比,凸显了主题的内涵。在演奏这些乐段的时候,需要体现一定的层次性与递进性。

第一,55~60小节。这个乐段的“mi la”在秦腔中具有“欢音”的特点,演奏者需要使用跳跃和弹性的音乐元素,营造快乐的氛围。特别是在处理重拍十六音符的时候,一定要干净利落,并调整好呼吸与肢体,带动情绪发展。

第二,64~72小节和73~81小节。这两个乐段是重复乐段,重复性设置可以强化主题内涵,这些乐段使用了后十六和全十六两种节奏型,同时规划了内外弦交替和音阶排列组合,演奏时需要关注重音的位置,灵活凸显演奏音符的颗粒感。两段重复乐段的主要区别体现在钢琴伴奏方面。其中64~72小节以八分音符为主,配合休止符营造快乐氛围。而73~81小节则以主旋律为主,加深主旋律的印象,进而将这个乐段的情绪推向高潮。演奏者在演奏时,需要关注这些乐段的演奏速度,并关注二胡演奏与钢琴伴奏的配合,同时区别两个乐段,以较好地体现情绪变化。

3.2 演奏技法分析

3.2.1 揉弦

在二胡演奏技法中,揉弦分为很多种,如滚揉、压揉等,并且在不同地域风格还有所变化。在二胡曲《心香》中,出现了特性音揉弦和变体搂揉等。其中特性音揉弦主要体现在降si音的“苦音”素材中,并通过压揉技巧来凸显特性音。在压揉过程中,演奏者需要灵活使用手臂和手腕,并利用手掌的上下摆动,用指关节发力,使指尖在音位上均匀地滚动,其中小指的使用最为频繁。变体搂揉是从戏曲秦腔板胡中延伸出来的。二胡曲《心香》中的变体搂揉使用了“秦派二胡”的演奏技法,在此基础上创作了契合当今时代的音乐语言。

3.2.2 滑音

在二胡演奏中,滑音具有重要作用,能够凸显民间音乐的润腔手法。在二胡曲《心香》中,滑音也带有一些“秦腔”韵味,具有“快上慢下”的特点。但与秦派风格有所不同的是,上滑音跨度较小,下滑音的民族音乐风格更加突出。比如在乐曲开始第7小节的主体旋律C、E的滑音中,E的下滑高于音位小三度“G音”,在演奏的时候需要注意滑音的连贯性。在后续第122小节中,D、升F两音的滑音,都体现了“快上慢下”的演奏技法。

3.2.3 长弓

长弓也被称为全弓,是二胡演奏的基础技法之一。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需要把握好“平、直、稳、匀”的要点,保证演奏的稳定性。例如,在第50小节中,出现了时值12拍半的长音E,此处需要演奏者展现出惆怅等情绪。在具体演奏时,演奏者需要关注长音之前的两个装饰音,并在此处弱下来,不能增加音头,弓毛也要轻轻贴紧弦,手部动作保持匀速,让气息更稳定。此时演奏者要控制好左手的迟到揉弦,使演奏力度逐步弱下来,弓速变得越来越慢,声音越来越小,最终消失。

3.2.4 快弓

快弓主要集中在快板和活板當中。其中前者主要有两个对比乐段,后者有快速三连音。使用快弓技法,要求右手正确运弓,同时左右手紧密配合,形成饱满、明快的音符。快弓的演奏力量主要源于大臂,因此演奏者需要使用大臂带动肘关节,并将发力点布设在小臂中间,带动手腕作用于手指。在整个过程中,演奏者的手臂与手腕既不能过于僵硬,也不能太过松弛,要处于放松状态,使整体音色变得立体。在快板部分,快弓技法还要使用内外换弦技术。这也要求演奏者灵活控制大臂、手腕和手指,并且灵活处理强弱变化,丰富音乐的层次感。

4 结语

二胡曲《心香》已成为很多二胡比赛中的指定曲目,乐曲的音乐内涵、艺术特征和演奏技巧都得到了行业认可。虽然二胡曲《心香》取材于同名电影,但乐曲已完全独立出来。这首二胡曲不仅可以灵活展现二胡艺术的内涵,而且囊括多种演奏技法,推动了二胡艺术在新时期的创新发展。特别是西方作曲理念的融入为二胡艺术注入了更强的活力。可以通过改编丰富乐曲的内在情感,充实乐曲的艺术内涵。在演奏这首乐曲的时候,需要充分了解电影《心香》的剧情,以及乐曲的音乐内涵,灵活选择演奏技法,从而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 张阳.论二胡演奏艺术中的意境塑造[J].音乐生活,2024(2):54-57.

[2] 路梦妍,马凌云.浅析二胡曲《心香》的演奏技巧与情感表达[J].当代音乐,2024(1):125-128.

[3] 黄汉强.二胡演奏时的音准问题与解决[J].戏剧之家,2023(36):97-99.

[4] 练飞.二胡演奏中的音色及技法表现分析[J].艺术评鉴,2023(14):87-92.

[5] 张志文.二胡演奏中的地域风格探析[J].黄河之声,2023(14):52-55.

作者简介:刘鸿雅(2003—),女,山西太原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

猜你喜欢
二胡曲演奏技巧艺术特征
齐白石妙说二胡曲
我躲进二胡曲里纳凉
论二胡右手运弓技术在现代二胡曲中的运用
浅谈高职高专音乐赏析课程教学设计的改革——以二胡曲《二泉映月》赏析为例
浅谈低音提琴在演奏中的技巧问题
浅谈二胡传统作品与移植作品演奏技巧的特点及异同
壮族传统服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应用
浅析青主艺术歌曲的音乐风格
河南派唢呐演奏中气息运用技巧探讨
浅析肖邦《革命练习曲》的演奏技法与情感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