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绿堤植物群落构建

2024-05-13 14:59魏璐华缪琳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植物群落

魏璐华 缪琳

摘 要 近年来,外来物种侵占了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内原物种的生存环境,影响了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稳定性。为了保护和修复本土植物、提升景观风貌,以一条花堤-两大特色展园-五大特色展示区作为分区系统展开修复,主要通过优化区域性植物配置,提升植被多样性、景观性和群落稳定性,保持生态平衡。

关键词 生物多样性保护;植物群落;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59

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绿堤东接紫金港路、西至西溪湿地福堤,全长1 600 m。近年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开放性公园,植物选择以展示型的园林品种为主,由此带来不少外来入侵物种;外来入侵物种旺盛的繁殖力和强大的竞争力,极大挤占湿地内原生种的生态位,从而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因此,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修复当地植物群落结构成为当务之急。另外,西溪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展示工程项目所在地绿堤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因此除了生态修复外还要考虑市民游览观赏的需求,故如何优化植物配置、更新老化的巡护道路及完善科普宣教设施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场地条件

项目场地位于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国际重要湿地外,省级重要湿地内,部分位于保育区,部分位于生态红线内。先对功能区内开展活动的合理合法性进行研究。按照《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除开展保护、监测、科学研究等必需的保护管理活动外,不进行任何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和管理无关的其他活动。另按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及《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生态保护红线内可进行不破坏生态功能的适度参观旅游、科普宣教及符合相关规划的配套性服务设施和相关的必要公共设施建设及维护[1]。因此,在项目范围内进行植物修复、更新老化的巡护道路及完善科普宣教設施合法合规。

2 资源条件

根据《2022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2022年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共记录到维管植物151科459属739种,记录到重点保护植物6种,包括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荞麦、野大豆、浙江蘡薁和亚太水蕨,以及省级重点保护植物山绿豆和野豇豆。

截至2022年底,监测区域内共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3种,即鸭科的青头潜鸭、鹳科的东方白鹳、鹰科的白尾海雕;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31种。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物种多样性丰富,现有无脊椎动物(除昆虫)118属189种、昆虫20目200科911种、脊椎动物32目88科299种。

3 西溪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3.1 生态系统比较完整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是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生态系统[2]。湿地公园面积适宜,池塘众多;自然河流和输水河蜿蜒曲折,横向上有支流、河湾、浅滩、江心洲等,纵向上有常水位、河坡、坡顶及坡顶陆地等;复杂的水陆条件为动植物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

3.2 生态系统典型独特

西溪湿地的三基(桑基、柿基、竹基)鱼塘构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西溪湿地属于杭嘉湖平原水网地区独特的自然-人工复合湿地,湿地类型多样,自然与人工湿地生态特征突出、生态功能全面。作为罕见的城市次生湿地,在千百年来高强度人类活动和湿地生态过程的长期交互作用下,形成了以大水面、多鱼塘为主体的自然与人工湿地。

4 存在的问题

4.1 生态问题

根据《2022年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监测报告》,场地内监测到外来入侵物种共21种。其中,一级入侵物种包括空心莲子草、马缨丹、大狼杷草、一年蓬、小蓬草、加拿大一枝黄花、钻叶紫菀及凤眼莲8种,二级入侵物种有水盾草、北美独行菜、野老鹳草、香丝草4种,严重破坏本土植物的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由于外来入侵物种在新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的生物,再加上旺盛的繁殖力,不仅改变或影响当地的生态环境,还降低生物群落稳定性。

4.2 游赏需求

随着西溪国家湿地公园越来越受欢迎,与日俱增的游客量对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也提出了新要求。自2022年西溪湿地绿堤改为免费区后,原先承办每年

4月花朝节的单位不再承办,原先场地内以时花为主,仅在花朝节期间有较好效果,花朝节后场地则是黄土裸露状态。此后绿堤依旧是重要的观赏通道,因此如何保证观赏的长效性与每年4月花朝节期间的观赏性是项目的难题。

5 修复方案

5.1 修复目标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该项目结合景观功能要求,科学增加乡土植物种类和数量,控制外来物种侵害,打造城市湿地植物群落,从而保护场地内生物多样性。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物种多样性是项目主要展现部分[4]。以植物展示为主,打造具有西溪湿地特色的兼具生态体验、科普教育、休闲观光等多种功能的湿地植物展示园。保留上层植物,下层空间科学增加多种乡土植物,以多年生草本、灌木类植物为主,延长花期时间,重要节点预留少部分时花种植空间,打造科学、丰富、稳定的城市湿地植物群落。

5.2 分区修复

5.2.1 一条花堤

分段选择特色植物品种,保证大面积的观赏效果,优先选择乡土植物中观赏期较长、观赏性较佳的多年生草本及灌木,在重要节点预留时花种植空间打造长效花境,延长花期,形成一条陆上花堤(见图1)。

该项目在杭州市首创性集中展示了大量绣线菊属、荚蒾属、杜鹃花属精品植物,这些植物在我国的分布十分广泛,品类繁多,但是专类园较少,少有人了解这些观赏性强且具有本土特色的植物。因此,该项目希望通过展示这几类特色植物,促进其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与繁殖栽培,提高大众对这些植物的认识。

花堤的植物主要包括金娃娃萱草、石蒜、换锦花、大花萱草、芍药、杜鹃、绣线菊、荚蒾、鸢尾、月季、细叶萼距花、蒲公英、松果菊、细叶美女樱、林荫鼠尾草、野蔷薇、绣球、柳叶马鞭草、紫萼、中国石蒜、玫瑰石蒜、大花葱及狼尾草等。

5.2.2 两大特色展园

两大特色展园分别是睡莲展园(西侧水生花园)、鸢尾展园(东侧水生花园)。

西侧水生花园(见图2)以现状乔木、荷花为基底,以睡莲类植物为特色展示品种种植在栈道凸出观景平台处,沿着九曲栈道搭配高矮变化、观叶观花变化的水生植物,依据水深组团式种植苦草、睡莲、千屈菜、花菖蒲、美人蕉及雨久花等不同植物,形成水域景观层次丰富、步移景异的水生花园。主要植物有睡莲、鸢尾、花菖蒲、雨久花、苦草、千屈菜、花叶水葱、慈姑、窄叶泽泻、纸莎草、风车草、宜兴溪荪、香蒲及燕子花。

东侧水生花园以大水面为基底,保留原岛屿上主题花境,种植大量湿生鸢尾,通过松木桩扩大入口处花坡面积,种植陆生鸢尾,突出鸢尾特色,营造入口热烈的欢迎氛围。中央岛屿边缘适当增加高低变化露出水面的树桩,打造鸟栖树桩,将其作为生物多样性的科普第一站。主要植物有鸢尾、花菖蒲、睡莲、萍蓬草、花叶水葱、燕子花、宜兴溪荪、石蒜及大花萱草。

5.2.3 五大特色展示区

五大特色展示区包括禾草径、月季园、百花坡、香花荫、荚蒾园。

1)禾草径。增加观赏性更强的禾草类植物及高杆花卉打造观草花园。禾草径主要植物有柳枝稷、细叶芒、斑叶芒、玲珑芒、大花葱、小兔子狼尾草、紫穗狼尾草、松果菊、细茎针茅及细叶画眉草。

2)月季园。增加月季品种,另外增加粉黛乱子草、野蔷薇、彩叶杞柳等打造浪漫花园。月季园主要植物有各品种月季(摩纳哥王妃、黄和平、红双喜、蓝丝带、杏花村、绿萼、香云、莫海姆、粉和平及爱丽)、紫枝玫瑰、野蔷薇、粉蒲苇、粉团蔷薇、藤蔓月季(安吉拉、藤彩虹)、樹状月季、粉黛乱子草及单瓣李叶绣线菊。

3)百花坡。绿堤南侧有一处较大草坡空间,草坡地形丰富,在向南草坡根据季节轮种马鞭草、向日葵、油菜花等,形成百花坡。百花坡主要植物有彩色向日葵、彩色油菜花、柳叶马鞭草、石蒜、忽地笑、山桃草、百合、大花萱草、藤本月季及速铺扶芳藤。

4)香花荫。原场地现状林荫遮蔽度高,因此主要种植耐阴的石蒜、萱草、百合、换锦花、白及及花叶芦萩等植物。因原场地是儿童科普点,改造现状圆形装置为昆虫旅馆。香花荫主要植物有石蒜、紫萼、金娃娃萱草、连钱草、白及、野姜花、水鬼蕉、荆条、多花筋骨草、马蹄金、老鸦瓣、紫苏、野芝麻、小旋花、花叶芦萩、彩叶杞柳、野芋、胡枝子、柃木、肾形草及细叶萼距花。

5)荚蒾园。重点种植荚蒾属、绣线菊属等植物,打造特色专类园。荚蒾园主要植物有麻叶绣线菊、粉霜绣线菊、李叶绣线菊、粉花绣线菊、菱叶绣线菊、各品种荚蒾(玫瑰、玛丽莎、满山红、布克)、台东荚蒾、粉团荚蒾、南方荚蒾及欧洲荚蒾等。

6 结语

近年来,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正式实施为契机,科学部署,保护优先,做好湿地顶层规划设计的同时精准治理,推进湿地生态环境治理修复,不断改善西溪湿地生态环境,丰富西溪湿地的生物多样性[5]。如今西溪湿地面临外来物种入侵、植物群落单一等生态问题,迫切需要通过适度的合理干预促进生态系统的顺行演替和复杂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恢复本土湿地植物群落,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

本项目已修复植物群落面积约35 000 m2,种植各类乔灌木、藤本、草本植物共计218种(含品种),其中新增植物种类145种。项目完成后,绿堤区域植物多样性提高了60.7%。此外,西溪湿地承担着重要的科研和科普宣教功能,本项目在此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增设了互动科普宣教牌,在充分呈现生态文化内涵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1] 自然资源部网站.自然资源部 生态环境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关于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理的通知(试行)自然资发〔2022〕142号[EB/OL].(2022-08-16)[2023-12-26].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08/20/content_5706169.htm?eqid=a96105790000577d0000000664633a5d.

[2] 杨倩,李永红.湿地公园的植物群落构建:以杭州西溪湿地植物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0,26(11):76-7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EB/OL].(2021-10-08)[2023-12-26].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08/content_5641289.htm.

[4] 李楠,唐永金.生物多样性原理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2007,35(32):10272-10274.

[5] 杭州日报.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篇章 杭州倾力打造生物多样性保护新体系[EB/OL].(2022-07-15)[2023-12-26].https://www.hangzhou.gov.cn/art/2022/7/5/art_812268_59060700.html.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1

作者简介:魏璐华(1991—),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景观设计。E-mail:270382237@qq.com。

猜你喜欢
植物群落
浅谈湖北省湿地植物群落特征
滨海湿地土壤表层盐分在不同群落的变异分析
南京市游憩型道路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
南京市林阴道植物的群落结构及文脉特色
上海外环绿带植物群落邻体干扰特征分析
谈城市滨水植物群落的构建
纵向岭谷区植物群落研究
园林植物群落及其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校园不同功能区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舒适度关系分析
华北土石山区植物群落土壤呼吸特性及其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