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昆明世博园风景园林植物的地域特色和适应性

2024-05-13 14:59罗浩然苏粲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世博园昆明市园艺

罗浩然 苏粲

摘 要 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是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展示了全国各地和95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园艺景观。该园以云南省的多元文化、气候条件为特色,融合中外园林风格,突出展示了当地的特色和珍稀植物。为给昆明市风景园林植物的保护与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支持,介绍了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的概况和风景园林植物的组成,分析了风景园林植物的地域特色及其在昆明市的适应性。

关键词 风景园林植物;地域特色;适应性;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60

园林是人类创造的人文景观,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象征。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的灵魂,选择和配置需考虑美学、科学和人文因素[1]。形态、色彩、生态特性、文化内涵等要素相輔相成,体现地域特色和适应性。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以下简称昆明世博园)作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通过其丰富的风景园林植物展示,巧妙展现了地域特色和适应性,彰显了昆明市的气候优势、云南省的文化风情、中国的园林文化和世界的园艺艺术,为我国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2]。本文以昆明世博园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风景园林植物的地域特色和适应性,探讨了其在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和生态保护方面的经验和启示。

1 昆明世博园概况和风景园林植物组成

1.1 昆明世博园概况

昆明世博园位于昆明市东北郊的金殿风景名胜区,占地面积约218 hm2,植被覆盖率76.7%[3]。作为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地,该园展示了全国各地和95个国家(国际组织)的园艺景观,包括5个场馆和3个室外展区。园区规划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主题,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艺品大观园[4]。昆明世博园于2000年对外开放,结合旅游观光、科普教育、文化娱乐和休闲度假,成为综合性景区。除保留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特色外,还增加了新景点和项目,如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展示云南省的多民族文化[5]。园区定期举办各类主题和节庆活动,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园林园艺体验。作为昆明市的名片,昆明世博园展示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促进了园林园艺事业的发展,推动了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昆明世博园是一项珍贵的园林园艺遗产,也是学习、借鉴和探索的典范和平台。

1.2 风景园林植物组成

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是其最大的亮点和特色,也是其吸引游客和赢得赞誉的重要因素[6]。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种类繁多,数量众多,形态各异,色彩缤纷,花期错落,构成了一个美丽的园林植物世界。据统计,截至2000年4月,昆明世博园共有风景园林植物约3 000种,其中木本植物约1 000种,草本植物约2 000种,有多种云南省特色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进行划分,如按照植物的生长习性划分,可分为乔木、灌木、藤本、草本等;按照植物的生态类型划分,可以分为常绿植物、落叶植物、水生植物、岩生植物等;按照植物的地理分布划分,可分为亚热带植物、温带植物、热带植物等;按照植物的用途划分,可分为观赏植物、食用植物、药用植物、香料植物等;按照植物的文化内涵划分,可分为名花植物、吉祥植物、民俗植物、神话植物等[7]。在园区内,植物的配置经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展现了不同的主题和风格,从而营造出丰富多彩的景观效果和文化氛围。国际展区呈现了32个国家和地区的园林园艺风格,展示了异域植物的多样性,如日本园林的雅致、泰国园林的热带特色、荷兰园林的色彩浪漫、非洲园林的原始奇特。国内展区则展示了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特色,如北京园林的庄重、西藏园林的神秘、云南园林的多彩、海南园林的热带海滨。此外,专题园区包括中国传统园林、现代园林、未来园林、儿童园林等,通过不同主题的植物展示体现了各种园林理念和设计手法。这些精心配置的植物不仅为游客提供了一场环球和全国的园林园艺之旅,更深化了人们对不同国家、地区和主题园林的认知和欣赏。

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充分体现了地域特色和适应性,展示了昆明市的气候优势、云南省的民族风情、中国的园林文化和世界的园艺艺术,为我国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值得深入研究和借鉴。

2 地域特色

2.1 体现了云南省的多民族文化和多样化的气候条件

云南省以其多民族聚居的特点而闻名,世居少数民族有25个。多元的民族文化为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园林植物充分利用了云南省的民族植物资源,通过展示各民族的特色植物,形成了一个多彩的民族园林博物馆。云南省的多样化气候也为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广阔的可能性。昆明世博园充分利用云南省的气候优势,展示了不同气候带的园林植物。例如,热带植物展区呈现了来自亚洲、非洲、大洋洲等地的热带植物,包括棕榈、芭蕉、蕨类、兰花、石莲及仙人掌等;温带植物展区展示了来自欧洲、北美洲、亚洲等地的温带植物,如松、柏木、梅、樱花、苹果、梨及葡萄等,形成了温带果园的景象。这种精心配置的植物展示,既凸显了云南省的多样文化,又充分展示了省内丰富的气候条件,为昆明世博园的园林建设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同时为未来的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和借鉴。

2.2 突出了云南省的特色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

云南省是一个植物资源丰富的省份,植物种类占全国植物种类的50%以上,不仅有许多云南省特有或特色的植物,还有许多珍稀濒危植物。云南省的特色植物和珍稀濒危植物为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了独特的价值和意义。例如,云南展区以省花山茶花为主题,展示了云南省的特色植物,如杜鹃、牡丹、兰花、菊花、茉莉花、玫瑰等;药用植物园以药用植物为主题,展示了云南省的珍稀濒危植物,如灵芝、人参、黄芪、当归、天麻及三七等;名花异石园以名花、异石为主题,展示了云南省的奇特植物,如石斛、石莲、矮柱兰、石蒜等。

2.3 融合了中外的园林风格和技艺

云南省与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建立了陆路和海路通道,实现了与世界各地的文化和经济交流。云南省的开放性为园林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提供了多元化渠道。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充分利用了中外的园林风格和技艺,展示了云南省的园林融合和创新。例如,中国传统园林展区以中国的古典园林为主题,展示了中国的园林风格和技艺,如江南园林、北方园林、大理园林等,形成了一个中国的园林博物馆;现代园林展区以现代的园林设计为主题,展示了现代的园林风格和技艺,如生态园林、艺术园林、工程园林等,形成了一个现代的园林实验室;未来园林展区以未来的园林构想为主题,展示了未来的园林风格和园艺技艺,如科幻园林、奇幻园林、梦幻园林等,形成了一个未来的园林幻想;国外展区以世界各国的园林园艺为主题,展示了世界各国的园林风格和园艺技艺,如日本园林、泰国园林、荷兰园林、非洲园林等,形成了一个世界的园林画廊。

3 风景园林植物的适应性

3.1 适应昆明市的气候特点和季节变化

昆明市是一个气候温和、四季如春的城市,年平均气温15.1 ℃,年降水量1 000 mm左右,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适宜各种植物的生长。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了能够适应昆明市气候特点的植物,如茶花、杜鹃、牡丹、兰花、菊花及玫瑰等,这些植物不仅耐寒耐旱,而且花期错落,形成全年不断的花海。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还根据昆明市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如春季以樱花、杜鹃、牡丹、郁金香等为主,夏季以莲、菖蒲、木芙蓉等为主,秋季以菊花、木樨、紫薇等为主,冬季以茶花、梅、迎春花、蜡梅等为主,使得园区在不同的季节有不同的风貌和色彩。

3.2 适应昆明市的地形地貌和水文条件

昆明市平均海拔1 892 m,地形多为丘陵、盆地、河谷、湖泊等,水系发达,水质良好,水资源丰富。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了能够适应昆明市地形地貌的植物,如松、柏木、竹、柳、杉木及桦树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够适应高海拔、低氧、强光的环境,而且能够适应不同的坡度、土壤、湿度的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植被类型和景观效果。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还根据昆明市的水文条件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如利用砚塘水库、景观水池、水景喷泉等水体,配置了水生植物、沼生植物、湿生植物等,如莲、菖蒲、木芙蓉、水仙、凤眼莲等,这些植物不仅能够美化水域,而且能够净化水质,调节水温,增加水氧含量,改善水生态。

3.3 适应昆明市的人文历史和文化气息

昆明市历史悠久、文化多元,有着丰富的人文遗产和民族风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园林之城,有着深厚的园艺传统和园林文化。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选择了能够适应昆明市人文历史的植物,如山茶、杜鹃、牡丹、兰花、菊花及玫瑰等,這些植物是昆明市的名花、吉祥花、民俗花等,寄托了市民的情感、愿望、信仰等,体现了市民的风格、气质等。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还根据昆明市的文化气息进行了合理的配置,如利用中国传统园林、云南民族村、云南民族博物馆等建筑,配置了具有中国特色、云南特色、民族特色的植物,如松、竹、梅、兰、山茶、莲、椰子、芭蕉、凤梨及菩提树等,这些植物不仅与建筑相得益彰,而且与文化相互映照,展示了昆明市的园林艺术和民族风情。

4 小结

本文以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为研究对象,从昆明世博园概况和植物组成、地域特色和适应性3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昆明世博园的风景园林植物作为其最引人注目的特色,以其丰富多样的植物种类、形态各异的外观、错落有致的花期、多彩的色彩,构成了一个美不胜收的植物世界。园区内根据不同主题和风格进行的植物配置和展示,形成了独特的景观效果和文化氛围。这些植物不仅在地域特色上突出了云南省的多元文化和气候条件,还展示了园林融合与创新的特色。此外,这些风景园林植物表现出对昆明市气候、地形、人文历史和文化的强大适应性,实现了生态平衡与美学效果的统一。

参考文献:

[1] 永树理,赵光洲,李凯.大型国际会展活动场馆后续利用价值探析:以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例[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5(12):173-175.

[2] 永树理.会馆遗址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探索:以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7(3):163-166.

[3] 金花.“当代风景园林与人居环境建设”学术报告会在云南昆明举办[J].中国园林,2014,30(12):56-57.

[4] 杨斌,张尊月,李海东,等.昆明高校新老校园高等植物组成的比较[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S2):433-439.

[5] 刘敏,高成广.昆明市秋冬季园林植物景观调查与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339-342.

[6] 刘敏,陈琼凤.秋色叶树种在昆明市的种类及应用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6):20803-20805.

[7] 朱勇,潘晓转,张英,等.昆明道路绿地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0,49(7):

1656-1659.

(责任编辑:张春雨)

收稿日期:2024-01-13

作者简介:罗浩然(1994—),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植物。E-mail:386257879@qq.com。

猜你喜欢
世博园昆明市园艺
昆明市明良汇江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欢迎订阅2022年《北方园艺》
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测绘研究院
沈阳世博园掠影
园艺系
园艺
游昆明世博园
我和园艺村的约会
世博园区地下空间将全部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