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白皮松树势衰弱分析及复壮方案

2024-05-13 18:40王海超李夺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白皮松

王海超 李夺

摘 要 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内白皮松整体长势不良且呈逐渐衰弱趋势,主要表现为新芽顶尖枯死、针叶尖端干枯、新生针叶短、老针叶大量脱落等。为解决白皮松树势弱问题,对白皮松衰弱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加强地下水位控制与地形排水、改良土壤通透性与增施酸性肥料、重视病虫害防治及合理间作等复壮技术措施。

关键词 白皮松;复壮方案;北京市城市绿心森林公园

中图分类号:S791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69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为松科乔木,高可达30 m,胸径可达3 m;有明显的主干,枝较细长,斜展,塔形或伞形树冠;冬芽红褐色,卵圆形,无树脂。白皮松是优良的城市绿化树种,是我国特有树种,分布于我国西北部等地,生于海拔500~1 800 m

地带[1-2]。白皮松为喜光树种,耐瘠薄土壤及较干冷的气候,天然分布于气候冷凉的酸性石山上,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钙质土或黄土上生长最好;生长温度范围为-30~40 ℃,对于-30 ℃低温、pH值7.5~8.0的土壤也能適应,而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生长不良,在排水不良或积水的地方不能生长;对二氧化硫及烟尘污染有较强的抗性,生长较缓慢[3]。近年来,许多城市的白皮松出现生长季节叶色浅、针叶稀疏、枯黄落叶、长势逐步衰弱的现象,这给绿化养护工作带来巨大挑战,同时造成经济损失[4]。因此,笔者以北京市通州区城市绿心森林公园(以下简称绿心公园)的白皮松为调研对象,分析白皮松长势衰弱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复壮方案,为城市绿地内白皮松的养护提供参考与借鉴。

1 场地概况

1.1 地理位置

绿心公园位于北京市通州区,该地区处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大陆性气候区。公园毗邻公路,为惠林路东侧、凝翠路北侧、通怀路南侧围合区域。场地旧址属于东方化工厂,土壤类型为黏性杂填土,土壤中混合较多建筑垃圾,土壤透气性较差。

1.2 气候条件

绿心公园典型气候特征为春季多风天居多,降水量较少;夏季炎热多雨,气温高达35 ℃,且降水多为暴雨,6—8月降水量可占全年降水量的3/4;秋季气候适中,冷暖均衡;冬季气温寒冷,气温可降至-10 ℃。

2 白皮松症状表现

养护区域内有白皮松781株,经过现场实际统计与调查,发现有45株白皮松表现出长势不良,松针变黄并渐次脱落,而且已脱落的针叶先端枯萎发黑,针叶段有黑色小点不均匀分布。其中,2~3年生白皮松针叶枯黄量较大,失绿严重者表现为黄绿色。白皮松当年生针叶渐次褪绿,树木新梢生长受阻,严重者整株死亡;部分树木侧枝干枯死亡,挖出侧枝干枯死亡的树木,发现其侧根已发黑干枯死亡。树坑内水分过多,黏性土壤排水较差,植物根部呼吸受阻,导致部分侧根死亡。后期发现树木上部还没有完全褪绿的针叶上面布满松大蚜。

3 白皮松针叶枯黄的原因

分别采集地下水样本30份进行地下水水质分析。实验室化验结果表明,公园地下水pH值为7.9,稍偏碱性。同时,地下水盐分略微超标,但对植株成活不造成严重影响。白皮松喜酸性土壤环境,但检测结果表明,公园土壤pH值在8.1左右,偏碱性。因此,可以判断白皮松针叶枯黄是土壤理化性质不良引起的生理性不适。根据以上结果与分析,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白皮松树势衰弱的原因。

3.1 地形设计不周,植物栽植位置不当

建设绿心公园时,设计者没有充分考虑现场地形对苗木生长造成的影响。公园内大地形较多且园路高差过大,白皮松栽植区域主要分布于地形中段和低段。由于地形中低洼区域雨季积水过多,加之没有排水明沟与暗沟,导致雨水基本都积累在地势较低的白皮松树坑内,根系周围土壤含水量极高,经过雨水浸泡易导致烂根死亡。

3.2 土壤黏质及透气性较差

土壤含盐、碱量及密实度高。白皮松喜光,亦耐半阴,在土层深厚、湿润肥沃的钙质土、黄土和半阴条件下生长良好[5]。绿心公园绿化土壤为黏质土,土壤黏性过大,挖出土壤用手握住成团不散,根系伸展滞阻力过大。此外,公园建设初期回填土的质量监管不到位,导致回填土中含有石灰、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缺少腐殖质和营养物质,从而导影响了植物根部生长[6]。同时,地形堆砌过程中倾倒土方及转运土方时,使用重型机械碾压,导致土壤密实度过高,土壤透气性严重下降,根部吸收氧气及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受到阻碍。上述因素导致白皮松根部呼吸受阻,吸收养分能力下降,初期表现局部烂根,严重者整株死亡。

3.3 植物病害与虫害同时发生

松树落针病主要侵害2年生针叶,1年生针叶也有发生。发病初期,针叶出现淡绿色小斑纹,渐变为鲜黄色,病斑逐渐扩大,变为淡褐色至灰色;后期,针叶上产生许多黑色横隔断线和椭圆形病斑,全叶枯黄,并产生许多小黑粒,为病原物的分生孢子器,发病株早期落叶,生长缓慢。

松大蚜为害以成、若虫刺吸干、枝汁液为主。严重发生时,松针尖端发红发干,针叶上也有黄红色斑,枯针、落针明显。盛夏,在松大蚜的为害下,松针上蜜露明显,远处可见明显亮点;当蜜露较多时,可沾染大量烟尘和煤粉;当煤污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时,发生煤污病,影响松树生长。

3.4 白皮松林下与树穴内布满地被植物

绿心公园的白皮松基本栽植于冷季型草坪与地被植物中,而且树坑内栽满了地被植物,以萱草和麦冬为主。日常养护管理过程中,浇灌地被与草坪的时候白皮松也被动补水。白皮松的侧根主要分布在30 cm左右深的土层中,而地被植物根系基本分布在10~15 cm深的土层中,加之地被植物根系繁密,占据了土壤垂直结构的最上层,阻碍了白皮松根系对水分的吸收及气体交换等生理活动,导致白皮松长势不良。

4 白皮松针叶复壮更新与整改措施

4.1 加强地下水位控制与地形排水

通过设置排水沟、集水井降低树木栽植区域内的地下水位。对于低洼、排水不良区域,开挖一道排水沟,保证积水及时排出,以免渍根。

4.2 改良土壤通透性与增施酸性肥料

4.2.1 放射状复壮沟

从外围开挖4条放射状复壮沟至苗木土球,复壮沟长80 cm,宽40 cm,深80~90 cm。需要注意的是,从外围向苗木土球方向开挖,避免伤害过多的根系,挖至土球后,将露出的根系剪成平口,并喷施生根粉。在树冠投影范围内打孔,孔径10~20 cm,孔深100 cm,间距30~50 cm,呈环形分布。此方法简单高效,白皮松根际的透气、透水性可得到有效增强,促进根部生长,同时在孔内施加松柏植物调节剂,可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4.2.2 环状复壮沟

在放射状复壮沟的外端,开挖1条环形复壮沟串联起之前的4条放射状复壮沟,宽45 cm,深80~90 cm。

4.2.3 预埋透水管

在环状复壮沟里预埋一圈软式透水管,软式透水管延伸至地形低处,以排出多余水分。透水管的出口处设置一个渗水井(用3根管径为200 mm的PVC管联通当作渗水井,渗水井深1.2 m,井口使用成品阀门箱)。

4.2.4 安装透气孔

在4條放射状复壮沟靠近土球10~20 cm处安装长1 m、直径20 cm的透气孔,透气孔伸出地面10~20 cm,透气孔顶部用绿色密目钢丝网封闭,透气孔位置与放射状复壮沟里透气管位置错开。同时,安装通气渗水装置,其能使乔木灌溉水达到一定深度,缓解土壤透水、透气性差等问题。相比传统打孔措施,安装透气渗水装置的成本较高,对工人的操作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埋设位置把握不准会导致装置的作用效率降低。一般对于古树名木类的常绿树种可考虑采用该方法。

4.2.5 改良复壮沟回填土

复壮沟回填土用50%原土+50%腐熟的有机肥、砂土、园林废弃物回填。复壮沟内加入生根粉和消毒剂,同时加入硫酸亚铁等调节剂改善根部偏碱环境,平衡树木根部土壤的pH值。回填后,立即浇透水,14~21 d后重复上述操作一次,后期注意观察植物的变化,可视情况连续施用复壮沟回填土。

针对土质不好导致苗木长势衰弱的问题,可采取换填白皮松侧根部分土的措施。选用添加砂土、有机肥、草炭土的复合型改良壤土进行回填,可有效改善根部透气性,同时增加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为根系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非科学养护和栽植可导致白皮松树势减弱,从而为病害创造条件[7]。

4.3 重视病虫害防治

4.3.1 落针病

1)清除病原,秋冬清除落地病叶,剪除树上发病枝叶、枯死枝叶、稠密重叠枝,及时作深埋和销毁处理,以减少病菌来源。2)加强养护管理,对板结土壤进行松土,施用有机肥,可用经发酵腐熟的鸡粪混合硫酸亚铁、尿素(40∶4∶1),施肥后浇透水,或者施用氨基酸螯合肥补充养分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平时合理灌水和施肥增强植株抗病性。3)4月中旬开始,子囊孢子入侵前喷洒1∶2∶160的波尔多液、国光英纳(50%多锰锌)400~600倍液、50%国光多菌灵500倍液,连续喷施3~4次。

4.3.2 松大蚜

松大蚜蚜体褐色,薄被白蜡粉,腹部散生黑色颗粒状物,背部至少前几节背毛有毛基斑,中胸腹瘤存在,腹管短小。卵黑色,长椭圆形。若蚜体淡棕褐色。松大蚜孤雌生殖。在北京市,松大蚜1年发生数代,以卵在松针上越冬。翌年4月卵开始孵化,4月下旬出现干母,6月初出现有翅侨蚜,随后扩散,5—10月世代重叠,10月末出现性蚜,交尾后产卵越冬。若虫共4龄,每代约20 d[8]。

松大蚜通常采用物理、生物和化学防治等措施配合防治[9]。1)冬季摘除、烧毁带卵针叶。2)秋末在主干上绑缚塑料薄膜环,阻隔落地后爬向树冠产卵的成虫。3)早春,释放瓢虫和螳螂卵块,增加食蚜天敌。4)在蚜虫为害盛期,向树冠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5)保护天敌,如瓢虫、食蚜蝇。

4.4 合理间作

白皮松树冠范围内,林下地被植物的配置与设计可选用耐阴、抗旱的品种。地被栽植密度不宜过大[10]。及时清除白皮松树穴内的地被植物与杂草,减少地被植物的根系对上层土壤空间养分的竞争,同时扩大白皮松树穴的直径,增大白皮松根部的透气范围。目前,北京市适应性比较强的地被植物有马蔺、委陵菜、蛇莓等。以上地被植物品种属于抗旱节水植物品种,管理粗放,日常浇灌白皮松时可与地被植物同期浇水,以控制白皮松的水分管理,为白皮松根部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复壮措施实施后成效显著,植株没有持续枯黄、针叶脱落现象减少,同时顶端有新生枝芽,主干及其他侧枝均有新生枝条,持续观察复壮后期苗木长势稳定,呈现良好生长势头。

5 结语

目前,公园养护区域内白皮松生长状况较好。北京市部分道路绿地内的白皮松衰弱状况较为严重,研究绿心公园白皮松复壮措施,希望能帮助同行处理类似问题,做好常绿树种的养护管理工作,同时提升园林景观的绿地效益。

参考文献:

[1] 杨庆仙.白皮松针叶枯黄原因调查分析与防治技术[J].北方园艺,2010(17):87-89.

[2] 胡晔,董丽.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蝴蝶蜜源植物调查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23,51(6):110-112.

[3] 陈嵩,樊兴.运河文脉,廉政清风:大运河森林公园清风廉政园景观改造提升[J].现代园艺,2022,45(11):138-141.

[4] 张香梅.长安街沿线道路绿地内白皮松衰弱原因分析及复壮措施[C]//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9:349-354.

[5] 宋曙光,祝亚利.北京城区绿地内白皮松势弱的原因与复壮初探[J].园林科技,2008(2):9-12.

[6] 赵建萍.白皮松针叶枯黄原因分析与对策[J].陕西林业,2009(4):40.

[7] 于志水,顾思本,刘宏峻,等.白皮松针枯病研究Ⅰ.

发病规律及化学防治[C]//北京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2009:316-319.

[8] 初晓丽.林业病虫害防治策略研究[J].河南农业,2023(8):51-52.

[9] 杨媛媛,曹玉翠.新时代背景下如何加强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思考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3,13(2):157-159.

[10] 岳华峰,吴晗彬,樊巍,等.白皮松天然林更新与种群结构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23,

43(3):99-106.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05

作者简介:王海超(1985—),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技术管理。E-mail:529639382@qq.com。

猜你喜欢
白皮松
蓝田县白皮松生长不良原因分析与防治对策
山西五鹿山自然保护区白皮松森林群落结构研究
吕梁山林区白皮松育苗技术
白皮松大苗栽植及养护管理技术
白皮松繁育栽培技术及应用前景分析
甘肃裕河保护区发现白皮松原生群落
白皮松及其繁育技术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白皮松生长的影响
北京地区白皮松优良种源与家系的选择
白皮松嫁接繁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