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银杏栽植与养护管理技术

2024-05-13 18:40朱红
南方农业·下旬 2024年2期
关键词:栽植技术养护管理银杏

摘 要 银杏树姿优美,树叶颜色随季节更迭而变化,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已成为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之一。银杏耐寒、耐旱,适应性强,但若栽植技术不够规范或养护管理不够科学,将难以保证银杏的成活率及生长质量。为提高银杏种植技术水平,给园林从业者提供借鉴,结合银杏的生长习性特点,从土壤处理、苗木选择、起苗运苗、栽后浇水及等重截支撑方面总结银杏栽植技术要点,以及从合理施肥、水分管理、清除杂草等方面总结银杏养护管理方法。

关键词 银杏;栽植技术;养护管理;北京市

中图分类号:S792.9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4.04.081

近年来,我国园林绿化事业发展迅速,促进了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银杏作为兼具观赏价值与经济价值的树种,在北方园林绿化中应用普遍。银杏具有较强的适应性,耐寒、耐旱,栽植与养护管理的难度较小。同时,银杏的观赏价值极高,树形优美,扇形的叶子颜色随季节变化,深受人们青睐。在园林绿化中栽植银杏,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小生态环境,又可以满足人们的欣赏需求。为提高银杏成活率,降低养护管理成本,工作人员应规范栽植,做好银杏生长期的养护管理工作,防治常见病虫害,保障银杏健康

生长。

1 银杏简介

1.1 形态特征

银杏系我国特有树种,树体高大,可达40 m。树冠呈圆锥形,老树逐渐转变为广卵形。树枝斜上伸展,雌株大枝更为开展。随着树龄增长,其长枝由淡褐黄色变为灰色,枝上裂纹呈细纵特征。短枝呈黑灰色,冬芽多为卵圆形[1]。银杏叶为淡绿色的扇形,无毛,多有波状缺刻。叶片呈螺旋状散生与簇生状,春、夏、秋季分别为浅绿色、深绿色和金黄色,引人注目。球花单性,呈簇生状。种子下垂,椭圆形、卵圆形居多。

1.2 生长习性

银杏根系发达,能适应较为恶劣的气候和土壤,可生长于高温、干旱、寒冷的区域[2]。但如果环境条件不佳,银杏生长速度将会减慢。银杏喜光,适应酸性、石灰性及中性土壤,不适宜在盐碱土或土壤湿度过大的区域栽植。若土壤过于干燥或瘠薄,或过度潮湿,银杏则难以成活,即便成活也无法茁壮生长。

2 种植技术要点

2.1 土壤处理

银杏适应性强,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严。但如果土壤过于瘠薄或湿度过大,将会影响银杏的正常生长,甚至出现苗木死亡问题。因此,在移栽银杏前,要合理选择栽植地块,确保栽植区域具有良好的排水条件与深厚土层,中性或微酸性土壤较适合。在确定苗木栽植区域后,科学改良土壤,为银杏苗木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土壤较为瘠薄,可施入适量的有机肥或完全腐熟的农家肥,确保银杏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得到满足。

2.2 苗木选择

苗木品质关系后期苗木的存活及生长。因此,结合相关要求和标准,应选择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优质苗木。一般来讲,苗木要具备发达根系,侧根齐;有健壮顶芽和饱满充实的侧芽;无病虫害[3]。若苗木的伤口超过1 cm,应及时涂抹伤口保护剂,以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

2.3 起苗运苗

目前,北京市主要采用带土球移植方法,这样既可以保护银杏苗木根系,又能够维持树体水分。起苗前5 d左右,透水浇灌,确保根系土壤松软潮湿,苗木吸收充足的水分。在顺利起苗后,利用草绳缠绕苗木,避免树皮出现破损问题。从土球处开始缠绕,直至树干分枝点。苗木运输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需要进行必要的防护,避免土球松散掉落或树皮出现损伤。苗木土球放置在运输车的前部,树冠放置在尾部,并做好固定工作。若移栽苗木具有较多的重叠枝,为降低装车难度,减少枝条损伤,可进行疏剪,回缩处理2年生枝条。

2.4 规范栽植

过去,工作人员一般选择在春季栽植银杏,但苗木根系的恢复时间较短,地上部分发芽较快,影响苗木健康生长。因此,尽量于秋季带叶栽植,集中在10—11月,这样银杏苗木根系的恢复时间较长,次年地上部分即会发芽。银杏前期生长速度较为缓慢,为高效利用栽植地块,应适当密植。依据苗木大小及栽植区域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株行距。若于寒冷的冬季移栽,可对苗木基部做高培土处理,依据30~50 cm的标准控制培土高度,避免苗木根系被冻伤[4]。合理控制栽植深度,栽植后的银杏苗木根颈处应与地面持平。同时,考虑栽植区域的地下水位,水位高的区域可适当浅栽。在树坑中央栽植,覆土踏实。尽量保持原方向栽植,使银杏苗木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促进苗木存活生长。在顺利栽植苗木后,及时整理树池围堰,依据20 cm的标准分别控制围堰高度和宽度。

2.5 栽后浇水

栽植银杏苗木后,及时充足浇灌。栽植后3 d、

7 d左右,分别浇一次水。之后,考虑地区气候环境,确定浇水频率和浇水量,使银杏苗木生长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但要注意的是,避免频繁浇水,否则影响土壤通气性,不利于苗木根系发育。密切关注银杏苗木生长情况,填土整理樹池内的裂缝。

2.6 重截支撑

一旦出现大风天气,可能会使银杏苗木倾倒。为预防这一问题,工作人员应在栽植后及时设置支撑,依据银杏苗木的胸径大小,合理选择支撑形式。例如,针对胸径在12 cm以内的苗木,尽量选择三角桩进行支撑;针对胸径在12 cm以上的苗木,可选择四角桩进行支撑。在设置苗木支撑时,要考虑栽植地的具体风向,对于迎风方向的苗木,可设置2根撑杆。为避免绊倒行人,要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措施,如设置提示牌等。此外,苗木树冠会对风的阻力产生影响,在移栽银杏苗木时,可提前修剪苗木,如打叶、截断主冠、短截侧内枝等,控制主枝上侧枝数量,使银杏树冠内部保持空膛状态。在重截树冠时,判断苗木顶端优势是否需要保留。

3 养护技术要点

3.1 合理施肥

若土壤肥力不佳,银杏苗木生长的营养需求得不到满足,将会减缓苗木生长速度,降低树体抵抗力。因此,要依据银杏的生长习性,及时施肥,并在促进银杏苗木茁壮生长的基础上,保证银杏的美观性。银杏长叶期为春季3—4月,此时养分需求较大,可施用有机肥或微生物菌肥,两者的施用量分别控制在2 kg·株-1

和1 kg·株-1左右,依据苗木生长状况与土壤肥力条件,灵活确定。为提高肥料利用率,可采用打孔施肥方法,依据50~60 cm的标准控制打孔深度,打孔控制选择在树冠垂直投影内侧距树干中心1 m处附近。在施肥时间方面,尽量选择傍晚或雨天,银杏根部在傍晚时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可有效吸收肥料中的养分,雨水可以溶化肥料,提高利用率。

3.2 水分管理

天气过于干旱或过度潮湿,皆不利于银杏生长。因此,要做好水分管理工作,及时灌溉和排水。依据银杏的生长规律与习性特点,考虑北京市降水量等因素,灵活确定灌溉时机。一般情况下,要坚持少浇、勤浇的原则,适当增加浇灌次数,控制单次浇水量。在浇灌时,依据树冠分布情况挖掘灌水穴,灌水穴的深度、直径分别控制在25 cm与30 cm左右,确保灌水穴处于银杏树冠投影外缘向树干方向30 cm左右的区域,依据土壤最大持水量的60%~80%的标准控制根系分布区内40%以上土壤的灌水量[5]。结合银杏树龄与生长阶段,确定灌水穴的开挖数量。例如,初果期每株果树下的灌水穴保持在2~3个,盛果期保持在4~6个。将充足水分灌入穴内,水分下渗后进行填土处理,之后整平树盘。此外,长期积水影响土壤通气性,不利于银杏根系发育,甚至造成根部死亡。如果季节内阴雨天气较多,应提前开挖排水沟,确保积水能够及时排出。

3.3 清除杂草

银杏栽植区域的土壤条件优良,易滋生杂草,争抢土壤养分,对银杏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因此,要密切关注栽植区域的杂草生长情况,可于夏季或秋季及时清理各类杂草。一般采取人工除草方式,禾本科等杂草清除难度较大,适当使用化学除草药物,选择毒性低、污染小、残留少的药物,避免污染生态环境。此外,为促进银杏生长发育,可于冬季或春季对银杏根部区域进行松土处理,为银杏根系的有氧呼吸提供有利条件。

4 常见病虫害防治技术

病虫害对银杏生长的危害极大,如果不加以防治,将影响银杏树体长势和美观性。在防治病虫害时,工作人员应坚持标本兼治、综合防治原则,优先选用绿色防治技术。

4.1 银杏干枯病

生长衰弱的银杏易发生干枯病,病菌自树体伤口侵入,树皮上产生圆形或不规则病斑,树皮慢慢开裂。春季,受害树皮上可见较多直径为1~3 mm的子囊孢座,一般呈枯黄色,若空气较为潮湿,将会挤出若干分生孢子角。秋季,孢子座的颜色发生变化,慢慢形成子囊壳。枝干染病后,病斑快速蔓延,树皮呈环状坏死状,甚至出现枝条干枯、植株死亡问题。

为防治银杏干枯病,相关部门应重视银杏苗木的养护管理工作,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树体长势与病害抗性。在园林养护过程中,及时清理销毁发现的重病株及患病枝条,避免进一步蔓延扩散。此外,为杀灭刮除病斑后形成伤口处的病菌,可利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1%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涂抹处理[6]。

4.2 银杏枯叶病

枯叶病由多种病原菌引起,叶片是主要侵染部位,感病叶片枯死脱落,甚至苗木叶片全部掉落,对树体长势造成严重影响。染病后,银杏叶片先端转变为黄色,之后向褐色转变,由局部向整个叶缘扩展,叶缘病斑多为褐色至红褐色。随着病情发展,叶片基部出现病斑,叶片整体呈褐色,甚至枯萎脱落。病斑与健康组织之间往往有明显的分界,病斑多为波纹状、颜色深的边缘,有鲜黄色线带处于其外缘部分。病斑扩大后,二者交界逐渐模糊。枯叶病与树体抗病力、雌株结实量、根部积水、施肥等因素密切相关。例如,结实量更多的雌株,发病率较高;银杏根部积水较多,树体长势减弱,发病严重。此外,与松树、水杉较近的银杏发病严重。

对于银杏枯叶病,工作人员应加强水肥管理,依据银杏树龄、生长规律及需肥特征,合理制订施肥方案,及时浇灌和排水,避免土壤湿度过大,促进银杏的茁壮生长,增强银杏树体抵抗力。在栽植银杏苗木时,尽量远离松树、水杉等树种。进入结果期,做好疏果工作,科学控制雌株的结果量,避免发生枯叶病。此外,发病前可用40%多菌灵胶悬剂500倍液喷施树体,持续5~6次喷施,间隔控制在20 d左右。

4.3 银杏早期黄化病

地下虫害、水分管理不当、土壤缺锌等是银杏早期黄化病的发生原因,非生物侵染所致。染病后,银杏叶片先端部分最先转变为鲜黄色,当病害加重后,叶片全部黄化。如果没有得到及时防治,叶片将会枯萎脱落。

为防治早期黄化病,工作人员可在为苗木施肥时增施多效锌,依据140 g·株-1的标准控制施肥量,降低感病指数和发病率。做好松土除草工作,雨季及时清除积水,避免影响银杏根系呼吸。在运输苗木时,避免苗木根系受到损伤。在栽植过程中,充分舒展根系,防止窝根。若栽植区域地下虫害较为严重,可利用2%吡虫啉颗粒剂撒施防治,每667 m2撒施1~2 kg。

4.4 银杏大蚕蛾

银杏大蚕蛾是一种常见虫害,幼虫大量取食银杏叶片,甚至将其食光。大蚕蛾以卵越冬,幼虫为害盛期一般集中在5—6月,常食光树上叶片,影响树体长势。成虫具有较强的飞翔能力,可大面积蔓延。

对于银杏大蚕蛾,工作人员可采用人工方式捕杀幼虫与摘除卵块,集中烧毁。成虫的趋光性强,可在园林内设置黑光灯,控制黑光灯的开灯时间,一般为22:00至次日4:00,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引入赤眼蜂、平腹小蜂等天敌生物,有效防治大蚕蛾。此外,在幼虫高发期,可利用2.5%溴氰菊酯2 500倍液、90%敌百虫2 000倍液等药物喷施防治。幼虫缺乏良好的抵抗力,群集特点明显,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5 结语

银杏是一种优良的绿化树种,具有改善生态、优化城市环境等作用。为提高银杏苗木成活率,改善園林绿化效果,北京市应依据园林的生长习性特点,科学制订栽植方案,规范开展选苗、运苗、栽植等工作。同时,高度重视银杏生长过程中的养护管理,从水肥管理、修剪整形、松土除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为银杏提供优良的生长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静,糜莉,王永晗,等.城市园林绿化中银杏种植与养护管理研究[J].乡村科技,2022,13(12):108-110.

[2] 王军义.银杏苗木种子繁育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21,39(16):103-104.

[3] 马永金.银杏栽培技术浅析[J].河北农业,2022(8):85-86.

[4] 王嘉乾.银杏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新农业,2023(3):25-25.

[5] 高峰.山西地区银杏育苗及栽植管理技术[J].天津科技,2023,50(2):77-79.

[6] 胡慧芳,王建梅.银杏栽植养护常见问题与对策[J].现代园艺,2023,46(3):84-85.

(责任编辑:刘宁宁)

收稿日期:2024-01-16

作者简介:朱红(1984—),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园林养护。E-mail:64066662@qq.com。

猜你喜欢
栽植技术养护管理银杏
活化石——银杏
银杏
论银杏的栽植
园林施工中栽植技术及具体施工工序的研究
山区大树移栽的技术
鄂托克前旗农村牧区公路养护管理对策研究
浅谈如何加强公路养护管理
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道路绿带路缘石在城市道路绿化景观中的作用
日光温室早熟油桃周年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