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2024-05-14 22:31王莉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

王莉

摘要:目的 分析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接受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救治时间、认知情况、情绪状态及生活质量。结果 研究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第一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认知情况、情绪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MoCA 评分高于对照组,SAS 评分、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急救效果,缩短第一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急诊优化式护理;救治效果

缺血性脑卒中是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脑血管病变,由于患者脑部发生血液循环障碍,导致脑组织长期处于缺血和缺氧状态,造成局限性脑组织缺氧软化或者坏死。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生率高、病情紧急、进展迅速的特点,患病后短时间内未接受有效措施,极易导致脑功能不可逆性损伤,加重患者肢体、意识、行为等功能障碍[1~2]。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为急诊护理重要的组成内容,有利于医护人员短时间内了解患者病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医疗干预,为患者救治赢得宝贵时间[3~4]。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效果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7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5.58±2.41)岁;病程1~15 h,平均病程(5.12±1.03) h。研究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46~75岁,平均年龄(65.50±2.42)岁;病程1~12 h,平均病程(5.15±1.02) h。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审批。参与患者及家属表示知情研究内容。

纳入标准:患者伴随头晕、头痛症状;症状发生时间不超过24 h;确诊为缺血性卒中;数据资料完整。

排除标准:严重精神障碍疾病;合并恶性肿瘤及癌症;严重脏器器质性损伤。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接受常规急救护理干预

做好患者病情监测,及时为患者采取生理指标维持措施。迅速为患者建立静脉通路,检查患者瞳孔、意识、血压、脉搏等。协助患者家属做好入院手续办理,全程陪同患者身体检查。针对患者家属疑问及时解答,宽慰患者家属,减少其焦虑情绪。

1.2.2 研究组接受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

(1)急救准备工作:接到“120”急救电话后迅速准备急救药品及急救设备,通知急救相关科室,确保急救人员全部到位。患者进入急诊科室后迅速开放绿色通道,实施先治疗后付款模式。

(2)成立急救小組:小组需要由责任护士、专科护士组成,当患者被送入医院后,要短时间内(15 min)评估病情,做好患者血液采集等。患者各项生理指标需要在30 min完成检查,护理人员在陪同检查中携带急救设备,一旦患者存在病症进展第一时间给予患者抢救。依据检查结果,了解患者病情,制定急救方案,和家属说明急救过程以及急救风险,获得家属同意后迅速为患者急救,符合溶栓患者需要立即开展溶栓治疗。针对需留置尿管者,需要保证操作时间不超过30 min,此外要保持与专科医师联络。缺血性脑卒中诊疗流程复杂,内容繁多,涉及医院众多科室,在急救过程中,需保证上述科室完全配合积极参与患者急救 ,保证患者急救流程完整性以及综合性,记录患者急救时间、治疗流程等。

(3)心理护理:对意识清醒的患者积极开展心理护理,给予患者鼓励,缓解患者负面情绪,提升急救的安全性。同时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使家属了解疾病急救内容,降低患者家属担忧感,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疾病的预防性措施。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且48 h内未出现复发情况为救治成功。(2)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包括第一救治时间和手术治疗时间。(3)比较两组认知情况、情绪状态:认知情况评估采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其中含有语言、抽象思维、计算、记忆、视结构技能、注意、定向力等,满分30分,超过26分为正常。情绪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满分均为8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情绪障碍越严重[5]。(4)比较两组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进行评估,包括生理功能、心理评分、躯体功能、社会支持等维度,满分100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理想[6]。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救治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认知情况、情绪状态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认知情况、情绪状态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MoCA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研究组生理功能、心理评分、躯体疼痛、社会支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缺血性脑卒中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和病残率,且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工作压力等发生转变,导致患有缺血性脑卒中人群数量增多,疾病发生后通常伴随较多后遗症,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7]。医疗技术发展以及人们对急救护理服务水平要求提升,使急诊科室急救措施需要有效优化。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作为临床急救护理关键内容,相较于常规急诊护理,更加具有抢救成功的价值,能够在患者入院后第一时间实施救治服务,避免患者病情进展[8]。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救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缺血性脑卒中急救过程中使用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急救成功率,延缓患者病情进展,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从多方面优化护理流程,包括完全物品、药品准备,迅速成立急救护理小组,当患者入院后,积极进行病情监测,生理指标检查,必要情况下为患者实施就地抢救[9]。同时,研究组MoCA评分、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患病后通常会出现意识障碍,部分患者存在病情担忧进而出现焦虑抑郁情绪,影响急救安全。在急救护理中,给予患者针对性急救,如建立静脉通道、按照医嘱给药,能够保证药物治疗的有效性。确诊病情后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如溶栓治疗或者手术治疗;同时为患者开通先就医后付费通道,缓解患者担忧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0]。

综上所述,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急救效果,缩短第一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疾病转归。

参考文献

[1]刘顺进,邱亚云,周佩.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应用效果分析[J].名医,2022(14):93-95.

[2]梁晓雪,李婧,习玉芳等.基于一站式无缝护理的绿色通道模式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1):96-99.

[3]林晓霞,木冬妹,张巧萍,等. 系统化护理流程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21,28(3):343-346.

[4]范爱红.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急救效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21,38(S2):108,110.

[5]魏樱,王颖,许梦怡等.急诊优化式护理干预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救治结局及并发症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1,30(5):547-550.

[6]侯琛琛,董文婷,徐辉辉等.护理路径优化在颅脑损伤患者急诊抢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学装备,2021,18(12):82-85.

[7]蒋卓萤.在脑卒中救治中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减少致残率与死亡率的重要性[J].黑龙江中医药,2021,50(6):316-317.

[8]黄安恒,梁儒钦,邹标.脑卒中一体化管理对缩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救治时间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9-20.

[9]白瑩莹.CNP模式对溶栓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院内救治时间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21,53(12):1510-1512.

[10]李莎丽,毛炅平.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2):1989-1990.

猜你喜欢
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实施综合性康复护理效果的研究
雌激素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
早期肠内营养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营养状况及结局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经中风复元方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高尿酸血症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阿司匹林联合血塞通注射液对10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Hcy水平的影响
丁苯酞对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分析
血栓通注射液对68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预后的临床关系分析
丁苯酞联合血栓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