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的影响

2024-05-14 22:31马乐郭雪
健康之家 2024年2期
关键词:疼痛程度急性阑尾炎优质护理

马乐 郭雪

摘要:目的 观察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的10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研究组接受围术期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术后1、3、7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PHQ-9、GAD-7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优质护理;腹腔镜切除术;应用效果;疼痛程度;并发症;满意度

急性阑尾炎是临床常见的外科急腹症,青壮年发病率最高,且发病急、进展快,主要表现为转移性、阵发性右下腹痛,并伴有恶心、呕吐等不良症状,不及时给予有效治疗,可能导致肠穿孔[1~2]。目前,临床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术式,具有疗效高、创伤小等优势,受到广大急性阑尾炎患者及临床医师的好评。但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仍存在一定的并发症,加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意义重大。本研究旨在观察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心理状态、满意度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的102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21~44岁,平均年龄(35.21±3.28)岁;单纯性阑尾炎20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坏疽性阑尾炎10例,阑尾穿孔1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3~12 h,平均时间(4.33±1.51) h;已婚27例,未婚24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2例,中专或高中18例,大学本科及以上11例。研究组男29例,女22例;年龄20~45岁,平均年龄(35.58±3.47)岁;单纯性阑尾炎23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坏疽性阑尾炎8例,阑尾穿孔16例;发病至就诊时间2~12 h,平均时间(4.52±1.68) h;已婚25例,未婚26例;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19例,中专或高中23例,大学本科及以上9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经腹部影像学结合手术病理结果证实为急性阑尾炎,且择期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年龄20~50岁;对本研究注意事项、流程等内容知情同意;初次发病;具备良好的治疗依从性,积极配合完成治疗。

排除标准:存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禁忌症;患有严重的语言障碍、视听障碍;患有黏膜水肿型阑尾炎;患有免疫功能障碍症及心血管疾病;患有严重精神疾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

术前进行简单口头宣教,护理人员告知患者术后平躺,将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误吸的发生。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给予情绪安抚、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饮食护理等。

1.3.2 研究组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1)组建优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由主任医师(1名)、护士长(1名,担任组长)、责任护士(3名)、营养师(1名)共同组成,护士长带来组员学习相关护理知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干预方案。

(2)心理护理:多数患者对腹腔镜手术了解甚少,加之患者腹痛过于严重,因此易产生怀疑、恐惧、沮丧等负面情绪。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以温和的态度主动与患者交流,将主治医生、治疗方案、医院情况等信息传达给患者,同时了解患者的信息,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的环境,缓解他们不安的情绪;护理人员要告知患者手术的优势,并且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术中、术后可能产生的并发症;根据医生的嘱托指导患者禁食服药,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护理人员做好术前备皮工作,结合患者手术的部位,清理毛发以及污垢,确保其皮肤清洁;同时,术前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凝血等;护理人员术前了解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和手术的认知程度,对手术前后的配合及康复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了解家庭经济承受能力。

(3)疼痛护理:患者术后清醒后,护理人员要密切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如:神志、体温、呼吸、脉搏等。帮助患者选半卧位,以降低腹壁压力,减轻疼痛;同时指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看小说、按摩等方式分散注意力,以缓解疼痛;此外,针对疼痛难忍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干预。

(4)运动护理:护理人员术后要鼓励和指导患者尽早下床活动,控制好活动量,有利于血液循环、促进伤口的愈合;护理人员密切关注患者伤口部位,确定是否出现红肿、出血等,同时,指导患者自己正确清理伤口皮肤,保证创伤面清洁。

(5)出院指导:叮嘱患者避免过度疲劳,术后3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保证睡眠充足、心情愉悦,避免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反复。出院后如有不适,及时告知医生。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心理状态:采用病人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HQ-9)、广泛性焦虑障碍-7量表(GAD-7)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3]。(2)比较两组疼痛程度:分别于术后1、3、7 d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表对患者创伤处疼痛感进行评估,总分1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疼痛感越剧烈[4]。(3)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如切口感染、腹腔脓肿、黏连性肠梗阻等。(4)比较两组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00分,90分以上为十分满意,70~90分为基本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后,两组患者PHQ-9、GAD-7評分均低于护理前,且研究组PHQ-9、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疼痛程度评分比较

研究组术后1、3、7 d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疼痛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25.49%,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两组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72.55%,两组比较差异具体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具有显著效果,但腹腔镜手术仍然会给患者带来创伤,因此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意义重大[5]。优质护理模式以护理程序为核心,将护理程序系统化,在护理哲理、护士责任与评价、标准化的护理计划、病人教育计划、护士质量的控制等方面均以护士程序为框架,环环相扣,整体协调一致,从而确保护理服务水平及质量[6~7]。优质护理模式具有系统性、全面性、整体性特点,能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给予患者生理、心理上的高度重视,与患者友好沟通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从而帮助患者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使患者积极接受相关治疗[8]。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术后1、3、7 d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HQ-9、GAD-7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急性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疼痛,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郭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19,39(24):160.

[2]谭梅燕,黄桂贤.高清腹腔镜系统手术治疗阑尾炎的手术室护理分析[J].现代仪器与医疗,2021,27(4):63-65,77.

[3]牛铁铮.精细化沟通护理在老年阑尾炎腹腔镜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23,33(2):100-102.

[4]张林林,常晓峰.腹腔镜下老年急性阑尾炎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探讨[J].血栓与止血学,2021,27(4):703-704.

[5]宋涛.手术室综合护理对缓解急性阑尾炎患者疼痛感舒适度及满意度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1,50(3):471-473.

[6]陈琦军,黄鹏翔,李志伟.人民卫生出版社1~9版《外科学》本科教材关于门静脉高压症治疗方法的变迁[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22,25(12):1001-1005.

[7]白玲,侯云侠.急性阑尾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术期的针对性护理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9,48(10):1257-1259.

[8]郭盈.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腹腔镜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应用效果[J].健康之友,2019(24):160.

猜你喜欢
疼痛程度急性阑尾炎优质护理
个体化护理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吻合口瘘的效果
规范化护理对癌痛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增强自我管理效能的作用
超声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研究
普外科临床中急性阑尾炎临床诊治的分析探讨
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急救治疗方式及效果评定
氢氧化钙碘仿糊剂对48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疼痛程度影响观察
前列腺增生患者护理中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意义探析